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军队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指出了军队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新时期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军队院校 教员队伍 师德建设
中国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18-01
师德即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而对于军队院校这个特殊群体的师德已远远超出了职业本身和一般道德的范围,军队院校的师德范畴不仅含有道德,也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法纪观念、军人荣誉等内容,它是军队院校教员的崇高使命与新时期院校建设的客观要求。新时期加强军队院校师德建设,探索院校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既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军队院校办学层次、加快教员队伍成长的关键。
1 军队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军队的教员团体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军队院校师德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不和谐的现象。比如:部分教员师德意识淡化,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对本职工作方向不明,热情不高,动力不足,成就感不强。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领域,而忽视了作为一名教员应有的职责,具体表现为对教学工作不求甚解,对学员冷漠,甚至在学术上弄虚作假、粗制滥造,违背了军队院校师德的基本要求。
2 影响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的原因
军队教员队伍师德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只有正视问题,剖析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2.1 军队院校师德建设教育略显薄弱
从当前情况来看,军队院校更为注重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教员队伍的师德教育,同时军队院校更为注重教员队伍职称、学历、学术水平、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政治敏锐性、军人素养、职业道德的提升。
2.2 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监督机制较为片面
目前,军队院校对于教员队伍的业务能力都有较为完善和细致的监督体系,在客观评价教员队伍任职能力和科研业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教员队伍的军人素养、政治立场、法纪观念、职业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呈现“重业务,轻政治;重智育,轻德育;重学历,轻素质”的现象。
2.3 军队院校教员队伍面临职称评定的巨大压力
目前,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在职称晋升方面面临着很多现实压力,特别是职称评定把教员的学历、学位、科研成果作为主要条件和重要标准,而未将教员的师德表现与晋职晋级挂钩,致使部分教员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和大部分精力搞科研、发文章,反而忽略了授课能力的培养,忽视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加强新时期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深入开展军队院校师德教育
军队院校应引导教员队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政治立场,弘扬先进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影响;鼓励军校教员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增强忧患意识和奉献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改变工作作风,切实履行军校教员职责,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引导大家潜心钻研业务,增强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工作和实践中勇于探索,做教学改革的先行者、示范者;号召广大军校教员本着“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准则,树立良好的人师形象、军人形象。
3.2 完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平衡重才轻德现象
监督机制就是充分发挥校内民主监督的作用,注重激发和增强军校教员、学员、管理干部民主监督意识,自觉的关心和参与师德建设工程。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建立长效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对教员队伍的师德修养进行全面的、细致的、长期的量化管理,可通过民意调查、领导评价、专人监督等方式对广大教员队伍的军人形象、军人作风、法纪观念、政治立场、为人师表、坚守岗位等情况进行逐项考核并予以打分。大力宣传优秀教员的优良品质,弘扬优良师风,表彰先进个人,通过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军队院校师德建设蓬勃发展。
3.3 细化职称评定相关标准,缓解教员队伍现实压力
为解决职称评定与师德失范之间的矛盾,军队院校应综合制定职称晋升的条件和标准,并有计划、分层次、分级别的细化职称评定标准,使不同层次的教员都能够依据自身情况权衡教学、学术、科研之间的比重,缓解广大教员队伍的现实压力,杜绝急功近利、学术不诚信的现象,为军队院校师德建设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例如:对不同职称的教员应采取不同的评定标准。对于初级职称的教员,应重点考察其教学能力、授课基本功以及对本专业的掌握程度,把发表学术文章和科研成果作为参考标准进行考核,这样不仅充分考虑到了初级教员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也避免了初职教员因晋职压力而堆砌学术文章,粗制滥造科研成果的现象;对于中级职称的教员晋升高级职称,考评标准应有所区别。由于中级职称教员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因此,在中级职称教员晋升高级职称时应将教学能力与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考评。只有通过上述措施细化职称评定标准,对不同层次的教员进行区别对待,才能改变当前教员队伍学术功利化、学术不诚信、治学不严谨的现状。
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军队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军队院校教员队伍的成长和院校的全面发展,只有对师德建设常抓不懈,切实加强和改进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不断提高教员队伍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进而提高军队院校的办学层次。
参考文献
[1] 徐旭慧.军队院校师德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国防大学,2010.
[2] 姜钦云.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员敬业精神及其塑造[D].北京:国防大学,2005.
[3] 张增印.军校管理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15-18.
[4] 王辉,李相森.军校教员师德修养[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3:70-73.
[5] 張岱年.生命与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1995(5).
关键词:军队院校 教员队伍 师德建设
中国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18-01
师德即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而对于军队院校这个特殊群体的师德已远远超出了职业本身和一般道德的范围,军队院校的师德范畴不仅含有道德,也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法纪观念、军人荣誉等内容,它是军队院校教员的崇高使命与新时期院校建设的客观要求。新时期加强军队院校师德建设,探索院校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既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军队院校办学层次、加快教员队伍成长的关键。
1 军队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军队的教员团体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军队院校师德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不和谐的现象。比如:部分教员师德意识淡化,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对本职工作方向不明,热情不高,动力不足,成就感不强。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领域,而忽视了作为一名教员应有的职责,具体表现为对教学工作不求甚解,对学员冷漠,甚至在学术上弄虚作假、粗制滥造,违背了军队院校师德的基本要求。
2 影响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的原因
军队教员队伍师德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只有正视问题,剖析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2.1 军队院校师德建设教育略显薄弱
从当前情况来看,军队院校更为注重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教员队伍的师德教育,同时军队院校更为注重教员队伍职称、学历、学术水平、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政治敏锐性、军人素养、职业道德的提升。
2.2 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监督机制较为片面
目前,军队院校对于教员队伍的业务能力都有较为完善和细致的监督体系,在客观评价教员队伍任职能力和科研业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教员队伍的军人素养、政治立场、法纪观念、职业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呈现“重业务,轻政治;重智育,轻德育;重学历,轻素质”的现象。
2.3 军队院校教员队伍面临职称评定的巨大压力
目前,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在职称晋升方面面临着很多现实压力,特别是职称评定把教员的学历、学位、科研成果作为主要条件和重要标准,而未将教员的师德表现与晋职晋级挂钩,致使部分教员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和大部分精力搞科研、发文章,反而忽略了授课能力的培养,忽视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加强新时期军队院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深入开展军队院校师德教育
军队院校应引导教员队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政治立场,弘扬先进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影响;鼓励军校教员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增强忧患意识和奉献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改变工作作风,切实履行军校教员职责,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引导大家潜心钻研业务,增强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工作和实践中勇于探索,做教学改革的先行者、示范者;号召广大军校教员本着“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准则,树立良好的人师形象、军人形象。
3.2 完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平衡重才轻德现象
监督机制就是充分发挥校内民主监督的作用,注重激发和增强军校教员、学员、管理干部民主监督意识,自觉的关心和参与师德建设工程。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建立长效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对教员队伍的师德修养进行全面的、细致的、长期的量化管理,可通过民意调查、领导评价、专人监督等方式对广大教员队伍的军人形象、军人作风、法纪观念、政治立场、为人师表、坚守岗位等情况进行逐项考核并予以打分。大力宣传优秀教员的优良品质,弘扬优良师风,表彰先进个人,通过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军队院校师德建设蓬勃发展。
3.3 细化职称评定相关标准,缓解教员队伍现实压力
为解决职称评定与师德失范之间的矛盾,军队院校应综合制定职称晋升的条件和标准,并有计划、分层次、分级别的细化职称评定标准,使不同层次的教员都能够依据自身情况权衡教学、学术、科研之间的比重,缓解广大教员队伍的现实压力,杜绝急功近利、学术不诚信的现象,为军队院校师德建设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例如:对不同职称的教员应采取不同的评定标准。对于初级职称的教员,应重点考察其教学能力、授课基本功以及对本专业的掌握程度,把发表学术文章和科研成果作为参考标准进行考核,这样不仅充分考虑到了初级教员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也避免了初职教员因晋职压力而堆砌学术文章,粗制滥造科研成果的现象;对于中级职称的教员晋升高级职称,考评标准应有所区别。由于中级职称教员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因此,在中级职称教员晋升高级职称时应将教学能力与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考评。只有通过上述措施细化职称评定标准,对不同层次的教员进行区别对待,才能改变当前教员队伍学术功利化、学术不诚信、治学不严谨的现状。
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军队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军队院校教员队伍的成长和院校的全面发展,只有对师德建设常抓不懈,切实加强和改进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不断提高教员队伍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进而提高军队院校的办学层次。
参考文献
[1] 徐旭慧.军队院校师德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国防大学,2010.
[2] 姜钦云.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员敬业精神及其塑造[D].北京:国防大学,2005.
[3] 张增印.军校管理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15-18.
[4] 王辉,李相森.军校教员师德修养[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3:70-73.
[5] 張岱年.生命与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