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456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物化概念: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呈现为一种物的属性,因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和可计算性。物化在社会中的发展会导致人的抽象化,劳动时间的空间化,主体的客体化以及人的原子化。而当物化在全社会普遍化后则又会带来物化意识的产生。
  关键词:物化;合理化;物化意识
  一、物化概念
  首先,人的劳动成为商品。卢卡奇提到,在商品经济确立之后,必然要把一切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要素纳入商品交换的范围之内,“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1】,也就是一个普遍有用性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被计算出来,具有物的有用性。劳工的生命凝固成商品实体,进行交换。无论你是医生、律师,还是工人、农民,你们虽然呈现出在质上根本不同的劳动结果,但是从有用性的物化角度看,你们都是具有价值形式的相同性的商品,参与到商品交换。
  其次,在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渐商品化。而且不是人通过劳动来支配物,而是恰恰相反,个人是受到物的统治和支配。一个人的劳动与自身相分离,从自觉的劳动变成因外置强制力而开始的劳动。人们和他所在的世界的真是关系在意识里被颠覆了。作为世界创造者的人被理解为世界的产品,人类活动则被理解为非人过程的附带现象。卢卡奇说:“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2】商品经济的生产过程是事先被规定好的,是机械化的,劳工只是商品生产链中的一个零件,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消极的成分,没有话语权。人失去了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沦为生产过程中被动的客体。卢卡奇也提到,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商品经济社会的固有规律具有偶然性、随机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3】这对于商品所有者、产品生产者都是难以把控的,因此他们只能机械地服从于规律的运转。
  最后,“商品拜物教”的盛行是物化的另一重要特征。商品拜物教是指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覆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既然被称为教派,其影响力必定很广:整个社会承认货币是衡量劳动价值的尺度,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能通过金钱来实现;拜金风气盛行;同时人的思想简单化、贫困化,只强调肉体上的“获得”,而忽略精神上的“拥有”。
  二、物化现象的规定性及其结果
  (一)人的抽象化
  商品形式的普遍性是一个立体结构。从客体的角度来看,在质上根本不同的各种各样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在这个时候被归结为具有形式上相同性的商品。這是由抽象劳动主宰现实生产过程导致的结果。实际发生着的劳动生产过程已然是抽象的,已然具有形式上的相同性。
  在劳动对象的层次上,劳动对象被无止境地分解。在这个分解过程中,劳动对象之间原本具有的根本的质的差异性早就不存在了。每一个劳动对象都被分割成没有独立性的一个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没有质的差异性,因此,保证了它们在形式上的相同性。这是劳动对象的专门化。也正是由于它们形式相同,才能使那些在本质内容上有差异的不同劳动对象有了交换的可能。
  卢卡奇提到,在对象的层次上表达出来的特征内在地关联着在我们这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一旦劳动对象能被分解为完全相似或者说是完全相同的东西,那么和劳动对象本身发生关系的劳动本身就可以被规定为大体上是相似或者是相同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与工人之间没有任何差别。这样一种劳动,它不仅是由机器所规定的,而且可以在劳动的具体管理之上先对它进行精细的计算。劳动的主体被抽象为这个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小部件,它的生产活动也早已被自律的劳动过程规定为专门固定动作的机械重复。合理化原则导致工人和工具关系的彻底颠倒。工人成为了生产过程中的工具,而工具成为了规定工人为工具的“人”。这又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奇怪的现象:人的价值的丧失和物的价值的上升。
  总之,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他们只是机器的附庸,生产本身与劳动者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个过程有它自己的一套程序运作。
  (二)劳动时间的空间化
  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实际处境只有这样一个完全的自我规定着的合理的商品生产过程。面对这样一个自己支撑自己的自动挡、合规律的劳动生产过程,工人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面对这个过程只能采取直观的态度,因为这个既定的规律是它所无力改变的。
  马克思说:“由于人隶属于机器”,“时间就是一切,人不算什么;人至多不过是时间的体现”。【3】工人与工人的差别在时间中是毫无差别的。在这个自律的、合理化的劳动过程中,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差别在同样具有劳动时间意义中的一小时当中是被吞噬的,是完全看不见的,被社会承认的只是蕴含在每个工人工作相同时间蕴含在这些工人身上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工人劳动了多少时间,工人就被承认多少。除此之外,人一无所是。
  在这个基础之上,人与时间的内在联系也被彻底的物化,丧失了时间原本有的流动性和多样性。时间被下降为一个实实在在可以被测量,可以作为统一标准的这样一种空间化的东西。时间在这时就像一个空间化的容器,可以对它进行均匀的刻度化,在均匀的刻度化的基础上对它进行测量。每个人的劳动及其他方面都可以被放入这个容器之中进行合理化。这是人与时间的唯一联系。
  (三)主体的客体化
  物化现象导致了人的抽象化,人在生产过程处于了一个不断重复规定行为操作的抽象的机械零件;物化现象引发了劳动时间的空间化,使得时间成为考量人价值的一个固定标准。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进行劳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生活的需要;然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从属的不再是生产,更不是人的自身,而是资本。资本需要不断增值,这压抑着人的主体性去超额完成作为这个机械体系中的一个局部的工作。因此,人不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考评过程中,都原本自由自觉的主体沦为了被动、消极的客体。   在这个自律的、合理的生产过程中,个人的人只是这个生产体系中可以被随意替换或剔除的抽象的局部,个体的主动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是被抹除的。而这个生产体系是自给自足的,自动合规律的,它不需要人的主动性加以操作,因此不管人愿不愿意,他们只能采取被动的态度,化作这个完全封闭的机械系统中的一个个小零件,成为劳动的客体,成为与劳动对象同质的媒介物,丧失了自己的意志,完全听从劳动生产系统的特定规律的指挥。劳动者不再是人,而是成为由物来支配,用物来衡量其价值和尊严的物。
  还有,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人的内在人格也深深地收到这个自律的、合理化的生产过程的计算。卢卡奇指出,“随着对劳动过程的现代‘心理分析(泰罗制),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灵魂’里:甚至他的心理特征也同他的整个人格相分离,同这种人格相对立地被客体化,以便能够被结合到合理的专门系统里去,并把这里归入计算的概念。”【4】这个合理化的生产过程,被资本家彻底利用,导致整个社会的物化。社会就像精准运行的生产流水线,每个人被分配到既定的领域生活,他们不能反抗,只能顺从。每个人个性特点已经被剥离,剩下的个体都是被模式化的躯壳,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被大大地限制。社会成了没有人性温暖的冰冷社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彻底从能动的主体,下降为被操纵的客体。
  (四)人的原子化
  勞动主体及其整个人格的相对客体化成为持续稳定的社会现象后,人与对象,人与本身的关系被切断之后,商品化生产所展开的劳动本身根本无法维系人与人的关系。于是,人在这个过程中是无能为力的,只能麻木地看着自己被分裂为没有所谓的具有着现实的社会感的人,变成一个个孤立化的、被动的原子。
  随着近代工业分工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及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人与人之间因为生产上的交流组建减少。这使得人与人之间原本社会化的联系被切断,被由自律的、合理化的生产过程所带来的物的关系所掩盖和吞没。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被让位给这个自律的、合理化的过程来主宰。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立性和物性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得到直接体现。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物化。不是简单的人变成了物,或者说人像奴隶一样活着,重要的是人与人还是被关联着,但这个关系已然是机械化的,是建立在商品价值交换的关系上的,禁锢了人的有机发展。针对人的原子化,马克思就发出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的呐喊。
  参考文献:
  [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杨魁森.商品经济与人的物化问题——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读后感[J].哲学研究,1993(10):23-30
  [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文中从油画语言的定义和油画中的平面语言展开论述,分析了油画语言的基本概念及平面语言的应用方式。油画的平面语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表达:多元化的构图方式、主观而简约的平面造型、独特的色彩表现。油画的平面语言应该融入感情倾注到画面当中,从而实现艺术的多元化。  关键词:油画;平面;语言;运用  一、油画语言概述  (一)油画语言的定义  油画是使用快干性的植物油比如亚麻油、罂粟油、核桃油等与颜料融合
期刊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various fields of lif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that human learning can achieve und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的矛盾愈发繁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除国家以外的唯一组织,虽然多部法律法规均提及该名词及其概念,但对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成人员的资格确定标准尚不明晰,一方面易引发诸多权益纠纷,另一方面影响农村产权改革。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立法  一、前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除国家以外的唯一组织,通过改革
期刊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文学仍处在边缘状态,但2018年出版的《射雕英雄传》郝玉青译本在西方获得了赞誉,多年前译好的爱好者译本却水花不大。本文将从译介学角度分析二者之间接受度差异的原因,并尝试就“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出有效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外译介研究停滞,国内对该译本的译介学研究又缺少对比研究,研究对象也局限于绰号等文化负载词。胡苗苗的硕士论文对郝译本作了译介学角度的分析,分析侧重于译本
期刊
摘要:美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人类在开启生命本体外化的过程中创造了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不断地得到提高。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但是在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具有创意的时期,这个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的局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秦时代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轴心时代,对后世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和持久的影响。  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渐加大,高龄占比最大的农村越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十九大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策略》中,国家提出了要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构建养老敬老孝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并针对广西农村老人的生活开展调研,分析农村现有模式下家庭养老的困境、以及老人康健养老、精神富养等需求,探索适合农村的新型养老模式——“快
期刊
摘要:成本费用粘性的提出是对传统成本理论的一次挑战,也是一次突破。自从成本费用粘性提出以来,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切问题都引发了无数的学者持续不断的研究。在国家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出台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的当下,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有关学者们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从对成本费用粘性的概念界定、成本费用粘性的特征、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可以对
期刊
摘要: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我校学生英语写作成绩普遍低下,学生的写作中普遍出现汉语式句子或者逐字翻译等现象;语法错误,拼写错误也比比皆是。因此我想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错误现象,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最后确定为通过写日记的方式,以练促写,探究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积累词汇,背范文,写日记),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反复验证了这一方法的
期刊
摘要: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地方民歌、号子、在保留了传统精华的特点下,吸收与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点。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受到了西方美学思想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索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美学特征;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声乐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电影《婚姻故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和片段,以及巧妙的情节安排和演员的表演,从电影语言出发浅谈其好在哪里。以及试从导演的角度谈独立人格的重要性。  關键词:婚姻故事;奥斯卡  第 92 届奥斯卡落下帷幕,较之乏善可陈的前几届,本届出现了诸多等待电影史书写的高光时刻。6 项提名的《婚姻故事》只收获了最佳女配角,也暗示了奥斯卡传统审美的动摇:“政治正确”不再是奥斯卡的安全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