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地方民歌、号子、在保留了传统精华的特点下,吸收与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点。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受到了西方美学思想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索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美学特征;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声乐发展
1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情感美学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门别具一格的声乐艺术,是通过音乐与词语、诗句、语言结合的艺术。通过不同的语言;诗词;可以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与意境。声乐艺术的魅力与特点就是在于它是与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组合实践而成。真正成功的一首艺术作品最主要的只有两点。一种是声音上,需要演唱者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且娴熟的运用与掌握。第二点就是要求作品所体现真实情感,再结合演唱者将其完美体现。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已经充分的融合了西方的美学思想,民族声乐艺术也更加具有特性。通过实践总结本人认为当代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主要为三个方面。
任何声乐作品中,都要以表达情感为最终目标,所以词情是尤为重要,词情是词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与体会而得来的结果。在创作过程中是要倾覆全部的情感,让情感更直接更近距离的接触听众,也会拉近演唱者与观众的距离。更是可以让演唱者更直接的与作品产生共鸣。作曲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更要注重情感的注入。如果说词情是作品的灵魂,那么曲情可以称为表达情感的符号,它是情感的载体;诗词的载体;更是让听众了解和感悟作品意义最直接的桥梁。在我国元代时燕南芝庵的《唱论》中所提到,“歌唱家要唱出美好的唱腔,一定要有气息的支持与发声吐字的统一”但是燕南芝庵更强调的是“声情并茂”。在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也是同样如此。不仅要强调词情与曲情。更是要使演唱者表达出真实情感,让声音充满感情,声入人心。这样才能使听众真真切切的感悟与欣赏。
2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要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它是由我国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各地方民歌、山歌等一些传统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相融形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体系,它中西结合的特殊性也正是表现了其具有创造性的美学特征。
当代民族声乐创造性的美学特征主要还是体现在发声技巧、钢琴伴奏、作品的创新三个方面。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國,其音乐形式繁多不计其数,传统的中国民族声乐是由各地方的戏曲、说唱、民族、山歌等组成。其形式繁多,民族性、地方性较强。所以产生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使我们人民群众丰富了精神世界。虽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与生活世界,但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唱法,或者说是语言上的统一,这样就使听众很受限制。这样各地方的音乐文化沟通与联系就会产生困难。在经过了不断的发展,西方美学思想的冲击下。我们在保留了传统的特色下,融汇了西方的唱法,对语言上也进行了统一。这不仅拉近了各地方的音乐距离,也更是系统的将中国民族声乐进行总结与归纳。为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钢琴伴奏为民族声乐作品完美演绎提供了完美的条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种观点正是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观点,这也是创造性美学特征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体现,钢琴伴奏是声乐作品的有机组成,钢琴伴奏不仅可以烘托出音乐形象,又可以引导演唱者真实情感。在这个过程中, 伴奏者需要具有一定的能力, 能够根据不同的作品而进行不同的引导。这是其他伴奏形式无可替代的。钢琴伴奏织体的丰富形式也是它不可超越的原因之一。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的前奏与结尾, 是整首作品的深化与延续, 使得意境和情感得到绵延,让听众回味无穷。因此, 我们要充分重视开头与结尾部分的钢琴伴奏, 让它发挥画龙点睛的效果。这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在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与西方的融合发展,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也得到了发展,从作曲形式上融合了西方的创作手法与技巧,使得民族声乐作品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丰富了音响效果。从歌词上,不仅仅局限于古文或是戏曲台词,使其更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这些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有《母亲》、《儿行千里》、《西部放歌》、《草原之夜》这些都深受人民群众的热爱。正是这种创造性才会创作出这些经典作品。这也证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特征的存在。
3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情感现代性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作品与演奏演唱技巧的发展融合、未来的发展道路方向。经过了漫长了发展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与西方歌唱法的融合与突破产生的成果,对当代的中国民族声乐的唱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使我们的唱法不仅仅是保留传统风格,更是追求科学的发声、面罩的共鸣、头声的研究、声音的空间感、更追求圆润与声音饱满。而且不仅仅是声乐方面,在器乐演奏技法上,我们也得到了学习。在作品上,声乐作品受到了美学的影响,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艺术歌曲与创作歌曲。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桥》 《玫瑰三愿》。创作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两地曲》等。这些作品都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典藏,这也是我们受到西方音乐影响所产生的产物。要对中国民族声乐进行弘扬与发展,既要做到不忘本,也要做到对西方声乐艺术正确的思想态度,这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这也正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现代性特征的体现。
4结论
综上所述,论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三个特征,在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受到的美学思想所产生的的美学特征比较显著,我们要充分把握与学习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美学特征与规律,从而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吕媛.民族声乐表演教学的美学要求[J].北方音乐,2019,39(16):202-203.
[2]黄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17):193.
[3]李晓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黄河之声,2018(07):40+43.
[4]张曼.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J].北方音乐,2017,37(11):25.
关键词:美学特征;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声乐发展
1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情感美学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门别具一格的声乐艺术,是通过音乐与词语、诗句、语言结合的艺术。通过不同的语言;诗词;可以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与意境。声乐艺术的魅力与特点就是在于它是与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组合实践而成。真正成功的一首艺术作品最主要的只有两点。一种是声音上,需要演唱者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且娴熟的运用与掌握。第二点就是要求作品所体现真实情感,再结合演唱者将其完美体现。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已经充分的融合了西方的美学思想,民族声乐艺术也更加具有特性。通过实践总结本人认为当代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主要为三个方面。
任何声乐作品中,都要以表达情感为最终目标,所以词情是尤为重要,词情是词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与体会而得来的结果。在创作过程中是要倾覆全部的情感,让情感更直接更近距离的接触听众,也会拉近演唱者与观众的距离。更是可以让演唱者更直接的与作品产生共鸣。作曲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更要注重情感的注入。如果说词情是作品的灵魂,那么曲情可以称为表达情感的符号,它是情感的载体;诗词的载体;更是让听众了解和感悟作品意义最直接的桥梁。在我国元代时燕南芝庵的《唱论》中所提到,“歌唱家要唱出美好的唱腔,一定要有气息的支持与发声吐字的统一”但是燕南芝庵更强调的是“声情并茂”。在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也是同样如此。不仅要强调词情与曲情。更是要使演唱者表达出真实情感,让声音充满感情,声入人心。这样才能使听众真真切切的感悟与欣赏。
2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要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它是由我国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各地方民歌、山歌等一些传统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相融形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体系,它中西结合的特殊性也正是表现了其具有创造性的美学特征。
当代民族声乐创造性的美学特征主要还是体现在发声技巧、钢琴伴奏、作品的创新三个方面。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國,其音乐形式繁多不计其数,传统的中国民族声乐是由各地方的戏曲、说唱、民族、山歌等组成。其形式繁多,民族性、地方性较强。所以产生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使我们人民群众丰富了精神世界。虽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与生活世界,但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唱法,或者说是语言上的统一,这样就使听众很受限制。这样各地方的音乐文化沟通与联系就会产生困难。在经过了不断的发展,西方美学思想的冲击下。我们在保留了传统的特色下,融汇了西方的唱法,对语言上也进行了统一。这不仅拉近了各地方的音乐距离,也更是系统的将中国民族声乐进行总结与归纳。为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钢琴伴奏为民族声乐作品完美演绎提供了完美的条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种观点正是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观点,这也是创造性美学特征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体现,钢琴伴奏是声乐作品的有机组成,钢琴伴奏不仅可以烘托出音乐形象,又可以引导演唱者真实情感。在这个过程中, 伴奏者需要具有一定的能力, 能够根据不同的作品而进行不同的引导。这是其他伴奏形式无可替代的。钢琴伴奏织体的丰富形式也是它不可超越的原因之一。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的前奏与结尾, 是整首作品的深化与延续, 使得意境和情感得到绵延,让听众回味无穷。因此, 我们要充分重视开头与结尾部分的钢琴伴奏, 让它发挥画龙点睛的效果。这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在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与西方的融合发展,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也得到了发展,从作曲形式上融合了西方的创作手法与技巧,使得民族声乐作品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丰富了音响效果。从歌词上,不仅仅局限于古文或是戏曲台词,使其更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这些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有《母亲》、《儿行千里》、《西部放歌》、《草原之夜》这些都深受人民群众的热爱。正是这种创造性才会创作出这些经典作品。这也证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特征的存在。
3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情感现代性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作品与演奏演唱技巧的发展融合、未来的发展道路方向。经过了漫长了发展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与西方歌唱法的融合与突破产生的成果,对当代的中国民族声乐的唱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使我们的唱法不仅仅是保留传统风格,更是追求科学的发声、面罩的共鸣、头声的研究、声音的空间感、更追求圆润与声音饱满。而且不仅仅是声乐方面,在器乐演奏技法上,我们也得到了学习。在作品上,声乐作品受到了美学的影响,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艺术歌曲与创作歌曲。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桥》 《玫瑰三愿》。创作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两地曲》等。这些作品都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典藏,这也是我们受到西方音乐影响所产生的产物。要对中国民族声乐进行弘扬与发展,既要做到不忘本,也要做到对西方声乐艺术正确的思想态度,这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这也正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现代性特征的体现。
4结论
综上所述,论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三个特征,在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受到的美学思想所产生的的美学特征比较显著,我们要充分把握与学习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美学特征与规律,从而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吕媛.民族声乐表演教学的美学要求[J].北方音乐,2019,39(16):202-203.
[2]黄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17):193.
[3]李晓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黄河之声,2018(07):40+43.
[4]张曼.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J].北方音乐,2017,3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