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特《窗》教学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_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想:美与丑、善与恶、伟大与渺小,没有刻意地去对比,只是那么的一个故事,一切竟然昭然若揭。人性真的是如此的不可捉摸?通过诵读,仔细揣摩体会人物的心路历程。组织同学开展讨论与交流,通过对比分析来感受人物的心灵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病人形象,看清人性的美与丑;2,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及对比手法的运用3,品味小说精练而含蓄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清人性的美与丑;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能认识人性的美与丑。2,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3,品味小说精练而含蓄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人?
  以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一段佳话导入。(此设计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又与本课的主题相合拍。)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 请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点评。2,请同学来复述这个故事,提示要抓住要点复述。
  (此设计既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三、合作探究,走近人物
   1 课文的题目是“窗”,那么窗外的世界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后,请女生齐读第4节和第5节的部分句子,男生读第15节,把描写这两个世界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并分析这两个世界的不同,对比手法也就很自然地点出来了。
  2 为什么透过同一扇窗,看到的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呢?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并再次点出对比手法。
  3 那么透过泰格特的这扇窗,你看到了什么呢?此设计既呼应导入语,又再现人物形象揭示主题。
  
  四、品味语言,贴近心灵
  
  1 “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与“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中加点的词怎样理解?
  2 读下列句子,比较与原文哪个更好?躺着的那位病人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他听着这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请学生自由朗读9—12节,找出用得精练、含蓄的词语并加以体会。
   五、思维拓展,探究结尾
   1 文章意味深长,结尾戛然而止却意味无穷,您能想象接下来会有什么吗?用自己的理解与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局。(宇数不超过40个字)(说明:文章本身是很美的,加个结局只会破坏作品意境。但我主要是训练学生思维,考测他们对课文理解及对生活的感悟程度。)
  2 比较:同学们创设的结局与作家不加结局哪一个效果更好?为什么?(要点:在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作家的“急停”的高妙。)
  
  六、小结
  
  读了泰格特的《窗》,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七、人生寄语 一扇小小的窗户,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了望台。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充满生机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景。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春天,那么他的眼中只能是一片荒漠。一个道德卑劣的人是不会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的。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灵,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丽的风景,把他送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八、作业
  
  1 摘录文中的成语,用其中五个编写一段话。
  2 对比阅读小小说《最后一片藤叶》。
  板书设计
  窗
  靠窗的病人 善良、无私
  对比
  不靠窗的病人丑恶、自私
  教学反思:
  这堂课通过以教师为主导,授以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把思考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的交互对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清楚的把握小说的主题及小说写作方面的特色。另外学生在情感上也受到了陶冶,有利于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学生。  【关键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勤俭节约    鲁迅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出童真童趣,从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说习作内容“真实”是学生作文的灵魂。  [关键词]习作;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童真童趣;淡化主题;成人色彩    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凡是学生写自己生活中发生过的熟悉的事情则有话可说,
眩惑,就是对事物感到迷惑。心理眩惑是事物的叙述形式奇异或内容呈现中出现假象,使非本质信号对大脑皮层刺激过强,因而使人迷惑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耳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经常出现现象。    一,耳聋学生解题中心理眩惑的两种常见形式:    1、假象性眩惑  人的思维是以感知为前提的。感知既可以给思维进行分析提供依据,但也可能形成框框,束缚思维的展开。  (1)在应用题情节的描述中,有些条件的陈述婉转含蓄,
随着阳光体育的开展,提高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显得更加重要,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强化,也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摇篮。为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们在运动会上大胆改革,下面就运动会设置的策略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第一个特点是:“小”    说其“小”有两个含义。一是项目小
高中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着重要的基础、导向以及定位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当代青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非常重视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对此,对于广大农村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因为现在的“留守学生”
【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对综合性卫生人才的特殊需求,这要求卫生教育者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对德育教育方武的创新,不断培养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团结合作、人文关怀”的新型卫生职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新形势要求卫生教育者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以
【摘要】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新课改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担当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创设者、倾听者、发现者。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 角色转变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法,使学生被动学习,压抑了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已,从而使学生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个人魅力,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动情景,抓住学生眼球    创设情境即情景体验式的学习,在教学中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出发,注重学习主体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建议主体或身临其境,或借助想象、虚拟的场景,或与亲历者就相关问题彼此对话,进行
随着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教师教学手段层出,学生知识、技能、兴趣、思维、实践、创造等多种培养目标融会共进的动态过程。这些给初中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到底该培养学生哪些东西,才能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经过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我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研讨论,我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现归纳整理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和五种感觉  (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数学课来说,开篇的序幕相当重要,可以说它为整节课的设计拟定了基调。听过很多数学课,精彩到位的开篇引人入胜,反之,冗繁无趣的引入令人扼腕,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也每每为一节数学课序幕的设计绞尽脑汁。最近的几次成功的体验,让笔者萌生了些许的想法。  未有曲调先有声  开门见山的引入当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开场,它可以使师生很陕地进入课的主程序,但有时,结合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