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眩惑,就是对事物感到迷惑。心理眩惑是事物的叙述形式奇异或内容呈现中出现假象,使非本质信号对大脑皮层刺激过强,因而使人迷惑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耳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经常出现现象。
一,耳聋学生解题中心理眩惑的两种常见形式:
1、假象性眩惑
人的思维是以感知为前提的。感知既可以给思维进行分析提供依据,但也可能形成框框,束缚思维的展开。
(1)在应用题情节的描述中,有些条件的陈述婉转含蓄,造成一种掩盖本质的假象,使聋生的心理发生眩惑昏乱,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
小明100元买来一台电风扇,80元卖给小强;二天后,又以60元向小强买回,再以40元卖给小华。小明一共亏了多少钱?
同一台电扇经过几次交易,这几次交易都是通过小明进行的,造成不容易划分交易次数的现象,聋生往往当成三次交易来分析,认为第一次20元,第二次又亏20元,第三次再亏20元,一共亏了60元。
如果题目改为:“小明100元买来一台电风扇,80元卖给小强。二天后,又60元买了一台随身听,以40元卖给小华。小明一共亏了多少钱?”这样,事情就一清二楚了。
(2)题中多余显眼的且具有特征的词语,使学生对数量关系产生一种假象,导致眩惑。如:
甲乙两地相距1500米。唐明和王英在甲乙两地来回跑步,唐明从甲地出发每分钟走140米,王英从乙地出发,每分钟跑160米,两人同时起步,经过多少分钟第二次相遇?
学生往往被“第二次”一词迷惑,认为“二”是“一”的2倍,第二次所需时间是第一次相遇所需时间的2倍,从而得出错误的解法:1500÷(140 160)×2=10(分钟)。其实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是第一次相遇的时间的3倍。
2、迂回性眩惑
(1)有的应用题在叙述两种数量的比较时,采用顺叙和逆叙交替出现的形式,甚为迂回曲折,使人分析时比较容易产生眩惑,稍有粗心就会造成错误。如: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核雪梨,苹果的重量比两种水果的总重量少100千克,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比雪梨多200千克。苹果和雪梨一共多少千克?
此题中”两种水果的总重量“这个未知量,先以“标准量”的形式去叙述。后以“比较量”的形式去叙述。
本来是一道整数加减法简单应用题,但中低年级学生很难看出苹果重量和雪梨重量各是多少,会出现这样的错误:200 100 100=400(千克)。
“两种水果的总重量”如果两次都以“比较量”的形式出现,即“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比苹果多100千克,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比雪梨多200千克”,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心理眩惑,很容易从前句看出看出雪梨的重量是100千克,从后句可以看出苹果的重量是200千克。
(2)同一个条件,采用相反的叙述形式,从而产生迷惑作用。如:
发电厂原来用4,5顿煤发电1万度。改造设备后,每发1万度电少用煤0.5吨,原来发电5.6万度所用的煤,现在可以发电多少万度?
题中“1万度”这个数量词先后两次出现,采用一顺一逆的不同陈述方式,这足以使耳聋学生产生迷惑。“原来发电5.6万度用的煤”,主语“煤”放到句子末尾,“煤”字后面又问到发电量。“电”与“煤”谁为因,谁为果,题中叙述较为隐蔽,这又使聋生产生心理更加眩惑。此题解答时取“4.5吨”、“5.6万度”、和“0.5吨”三个数量列式,两个“1万度”是可用可不用的条件,这再一次使学生心理产生眩惑。
如果把上题的叙述方式改为:“发电厂发电一万度,原来用煤4.5吨,现在少用煤0.5吨。有一批煤,原来可发电5.6万度,现在了可以发电多少万度?”这样学生就不容易产生心理眩惑了。列式当然成了盲人摸象。
二、如何克服解题中的心理眩惑。
克服解题中的心理眩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仔细审题。
1、初步弄清题意,明白题中讲什么事情,明白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进一步弄清题中的生词难句,转换角度解决上次生词难句的含义。
3、应用辅助手段,如列表、画线段图等去了解条件只见的关系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将初步确定的数量关系与原题目中再作细致对照,深入考虑是否误解题意。
总之,对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的地方,只要反复斟酌,定可克服心理眩惑。当然,教师在命题时,要充分考虑耳聋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力求简捷、明了、减少学生在词语了解上的障碍。避免解题过程中不必要的心理眩惑。
一,耳聋学生解题中心理眩惑的两种常见形式:
1、假象性眩惑
人的思维是以感知为前提的。感知既可以给思维进行分析提供依据,但也可能形成框框,束缚思维的展开。
(1)在应用题情节的描述中,有些条件的陈述婉转含蓄,造成一种掩盖本质的假象,使聋生的心理发生眩惑昏乱,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
小明100元买来一台电风扇,80元卖给小强;二天后,又以60元向小强买回,再以40元卖给小华。小明一共亏了多少钱?
同一台电扇经过几次交易,这几次交易都是通过小明进行的,造成不容易划分交易次数的现象,聋生往往当成三次交易来分析,认为第一次20元,第二次又亏20元,第三次再亏20元,一共亏了60元。
如果题目改为:“小明100元买来一台电风扇,80元卖给小强。二天后,又60元买了一台随身听,以40元卖给小华。小明一共亏了多少钱?”这样,事情就一清二楚了。
(2)题中多余显眼的且具有特征的词语,使学生对数量关系产生一种假象,导致眩惑。如:
甲乙两地相距1500米。唐明和王英在甲乙两地来回跑步,唐明从甲地出发每分钟走140米,王英从乙地出发,每分钟跑160米,两人同时起步,经过多少分钟第二次相遇?
学生往往被“第二次”一词迷惑,认为“二”是“一”的2倍,第二次所需时间是第一次相遇所需时间的2倍,从而得出错误的解法:1500÷(140 160)×2=10(分钟)。其实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是第一次相遇的时间的3倍。
2、迂回性眩惑
(1)有的应用题在叙述两种数量的比较时,采用顺叙和逆叙交替出现的形式,甚为迂回曲折,使人分析时比较容易产生眩惑,稍有粗心就会造成错误。如: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核雪梨,苹果的重量比两种水果的总重量少100千克,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比雪梨多200千克。苹果和雪梨一共多少千克?
此题中”两种水果的总重量“这个未知量,先以“标准量”的形式去叙述。后以“比较量”的形式去叙述。
本来是一道整数加减法简单应用题,但中低年级学生很难看出苹果重量和雪梨重量各是多少,会出现这样的错误:200 100 100=400(千克)。
“两种水果的总重量”如果两次都以“比较量”的形式出现,即“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比苹果多100千克,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比雪梨多200千克”,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心理眩惑,很容易从前句看出看出雪梨的重量是100千克,从后句可以看出苹果的重量是200千克。
(2)同一个条件,采用相反的叙述形式,从而产生迷惑作用。如:
发电厂原来用4,5顿煤发电1万度。改造设备后,每发1万度电少用煤0.5吨,原来发电5.6万度所用的煤,现在可以发电多少万度?
题中“1万度”这个数量词先后两次出现,采用一顺一逆的不同陈述方式,这足以使耳聋学生产生迷惑。“原来发电5.6万度用的煤”,主语“煤”放到句子末尾,“煤”字后面又问到发电量。“电”与“煤”谁为因,谁为果,题中叙述较为隐蔽,这又使聋生产生心理更加眩惑。此题解答时取“4.5吨”、“5.6万度”、和“0.5吨”三个数量列式,两个“1万度”是可用可不用的条件,这再一次使学生心理产生眩惑。
如果把上题的叙述方式改为:“发电厂发电一万度,原来用煤4.5吨,现在少用煤0.5吨。有一批煤,原来可发电5.6万度,现在了可以发电多少万度?”这样学生就不容易产生心理眩惑了。列式当然成了盲人摸象。
二、如何克服解题中的心理眩惑。
克服解题中的心理眩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仔细审题。
1、初步弄清题意,明白题中讲什么事情,明白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进一步弄清题中的生词难句,转换角度解决上次生词难句的含义。
3、应用辅助手段,如列表、画线段图等去了解条件只见的关系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将初步确定的数量关系与原题目中再作细致对照,深入考虑是否误解题意。
总之,对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的地方,只要反复斟酌,定可克服心理眩惑。当然,教师在命题时,要充分考虑耳聋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力求简捷、明了、减少学生在词语了解上的障碍。避免解题过程中不必要的心理眩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