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学生解题中的心理眩惑浅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fine_mis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眩惑,就是对事物感到迷惑。心理眩惑是事物的叙述形式奇异或内容呈现中出现假象,使非本质信号对大脑皮层刺激过强,因而使人迷惑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耳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经常出现现象。
  
  一,耳聋学生解题中心理眩惑的两种常见形式:
  
  1、假象性眩惑
  人的思维是以感知为前提的。感知既可以给思维进行分析提供依据,但也可能形成框框,束缚思维的展开。
  (1)在应用题情节的描述中,有些条件的陈述婉转含蓄,造成一种掩盖本质的假象,使聋生的心理发生眩惑昏乱,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
  小明100元买来一台电风扇,80元卖给小强;二天后,又以60元向小强买回,再以40元卖给小华。小明一共亏了多少钱?
  同一台电扇经过几次交易,这几次交易都是通过小明进行的,造成不容易划分交易次数的现象,聋生往往当成三次交易来分析,认为第一次20元,第二次又亏20元,第三次再亏20元,一共亏了60元。
  如果题目改为:“小明100元买来一台电风扇,80元卖给小强。二天后,又60元买了一台随身听,以40元卖给小华。小明一共亏了多少钱?”这样,事情就一清二楚了。
  (2)题中多余显眼的且具有特征的词语,使学生对数量关系产生一种假象,导致眩惑。如:
  甲乙两地相距1500米。唐明和王英在甲乙两地来回跑步,唐明从甲地出发每分钟走140米,王英从乙地出发,每分钟跑160米,两人同时起步,经过多少分钟第二次相遇?
  学生往往被“第二次”一词迷惑,认为“二”是“一”的2倍,第二次所需时间是第一次相遇所需时间的2倍,从而得出错误的解法:1500÷(140 160)×2=10(分钟)。其实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是第一次相遇的时间的3倍。
  2、迂回性眩惑
  (1)有的应用题在叙述两种数量的比较时,采用顺叙和逆叙交替出现的形式,甚为迂回曲折,使人分析时比较容易产生眩惑,稍有粗心就会造成错误。如: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核雪梨,苹果的重量比两种水果的总重量少100千克,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比雪梨多200千克。苹果和雪梨一共多少千克?
  此题中”两种水果的总重量“这个未知量,先以“标准量”的形式去叙述。后以“比较量”的形式去叙述。
  本来是一道整数加减法简单应用题,但中低年级学生很难看出苹果重量和雪梨重量各是多少,会出现这样的错误:200 100 100=400(千克)。
  “两种水果的总重量”如果两次都以“比较量”的形式出现,即“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比苹果多100千克,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比雪梨多200千克”,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心理眩惑,很容易从前句看出看出雪梨的重量是100千克,从后句可以看出苹果的重量是200千克。
  (2)同一个条件,采用相反的叙述形式,从而产生迷惑作用。如:
  发电厂原来用4,5顿煤发电1万度。改造设备后,每发1万度电少用煤0.5吨,原来发电5.6万度所用的煤,现在可以发电多少万度?
  题中“1万度”这个数量词先后两次出现,采用一顺一逆的不同陈述方式,这足以使耳聋学生产生迷惑。“原来发电5.6万度用的煤”,主语“煤”放到句子末尾,“煤”字后面又问到发电量。“电”与“煤”谁为因,谁为果,题中叙述较为隐蔽,这又使聋生产生心理更加眩惑。此题解答时取“4.5吨”、“5.6万度”、和“0.5吨”三个数量列式,两个“1万度”是可用可不用的条件,这再一次使学生心理产生眩惑。
  如果把上题的叙述方式改为:“发电厂发电一万度,原来用煤4.5吨,现在少用煤0.5吨。有一批煤,原来可发电5.6万度,现在了可以发电多少万度?”这样学生就不容易产生心理眩惑了。列式当然成了盲人摸象。
  
  二、如何克服解题中的心理眩惑。
  
  克服解题中的心理眩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仔细审题。
  1、初步弄清题意,明白题中讲什么事情,明白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进一步弄清题中的生词难句,转换角度解决上次生词难句的含义。
  3、应用辅助手段,如列表、画线段图等去了解条件只见的关系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将初步确定的数量关系与原题目中再作细致对照,深入考虑是否误解题意。
  总之,对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的地方,只要反复斟酌,定可克服心理眩惑。当然,教师在命题时,要充分考虑耳聋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力求简捷、明了、减少学生在词语了解上的障碍。避免解题过程中不必要的心理眩惑。
其他文献
【摘要】让习惯于家庭小圈子中[独处]的独生子女走进群体,这对独生子女的性格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将有助于孩子自立自信的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独生子女;独处;群体    独生子女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固然有其独具的性格特性,但任何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家庭环境特别是家长的环境教育意识对独生子女的性格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人
【摘要】本文就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了自我观点的阐说,其目的在于提高自已在英语教学中的技能,并与广大同行业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切磋,达到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小学英语教育事业,为更好地培养祖国的下一代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学生英语 素质教育 兴趣 激发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外语教学的耳的越来越突出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最终使其能够运用英语进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激发、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数学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是教师和学生集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和谐、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不断开展对新课标的学习讨论实践活动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强化自身素质、加强教师合作,是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教师应该在课改中摆正位置,努力成为新课程改革和新理念的学习者和探究者。认真领悟课改的新理念,找出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新构置教学体系,树立外向型思维,主
[摘 要]识字教学是所有教学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小学生识字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识字方法 运用 基础 四个结合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一、二年级主要的学习任务。一年级识字教学的对象是6—7岁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忆力较强,但学得快,忘得也快。在学习一个汉字时,儿童对这个字的形状辨认经
【摘要】基于“生本视角”下来研究课堂提问,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还能切实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文章从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与生本教育的链接点为契机,倡导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提问,让教师深刻领会课堂提问中的“六忌”,从而提高提问的艺术。  【关键词】  以生为本;生本教育;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古今中外使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中国孔子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
【摘要】“121”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I、导、控、结”四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121”教学模式 “引、导、控、结”四个环节 有效性    我校自2007年开始,借鉴整合合其它先进学校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倡导”121”教学模式。2009年底,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后,决定以行政手段推进”121”教学模式。2010年3月
文言文中有好多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吃力,甚而有好多文句易产生歧义。一个多音字的读音往往也会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义。现行流行的资料书五花八门,学生手捧不同的资料书往往会搞得教师也莫衷一是。确立准确的答案成了教师教学文言文的难关之一。究竟怎样判别文言文模糊词句的正确含义呢?    一、前后联系法    对于一个难句,可抓住其与前后文的联系推敲,确定其意义。如“夹岸数百步”(《桃花源记》)是指河岸两旁宽几百步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学生。  【关键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勤俭节约    鲁迅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出童真童趣,从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说习作内容“真实”是学生作文的灵魂。  [关键词]习作;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童真童趣;淡化主题;成人色彩    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凡是学生写自己生活中发生过的熟悉的事情则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