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从九岁开始在禅宗寺院的厨房里生活,如果问我有何收获,大概首先就是学会做素斋吧。禅宗长老培养小僧侣,不会不厌其烦地灌输难懂的经典,而是将难懂的道理融汇在日常的细微小事中予以教育。例如将洗东西剩下的一点水随手泼到院子里,要是被长老看见,就会大喝一声:“混账!不许糟蹋东西!”如果辩解说这是洗东西剩下的脏水,没什么可珍惜的。长老便立即回击道:“每一滴水对草木都是宝贵的,为什么想都不想就这么浪费?即使要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九岁开始在禅宗寺院的厨房里生活,如果问我有何收获,大概首先就是学会做素斋吧。禅宗长老培养小僧侣,不会不厌其烦地灌输难懂的经典,而是将难懂的道理融汇在日常的细微小事中予以教育。例如将洗东西剩下的一点水随手泼到院子里,要是被长老看见,就会大喝一声:“混账!不许糟蹋东西!”如果辩解说这是洗东西剩下的脏水,没什么可珍惜的。长老便立即回击道:“每一滴水对草木都是宝贵的,为什么想都不想就这么浪费?即使要泼掉,也该泼到需要水的树根上。”这么一说,我便觉得很有道理。
寺里总有客人,每到傍晚,必备酒菜。长老直接吩咐菜品,我在厨房忙于准备。当时的寺院相当清贫,厨房里缺少食材,要利用有限的食材做饭。与其说是“做”,不如说是“榨”。
从缺食少料的廚房“榨”出菜肴来,这就是“精进”。当时不像现在这样——商店里东西应有尽有,而是必须看土地办事。正因为这样,我认为精进料理(素菜)就是“吃土”,所谓吃时令蔬菜就是“吃土”。因为选取的都是地里刚刚长出来的蔬菜,精进料理也由此焕发出生命力。
烤慈姑是我当时擅长的手艺。慈姑一般是煮着吃,或者做拼盘,我则喜欢把洗干净的慈姑放在铁丝网上,然后架在炭炉上烤。整个儿烤,要有耐心,用文火慢慢地烤。刚刚还在泥土里的慈姑,不一会儿便出现条纹状的裂纹,带有独特苦味的香气,与升腾的烟雾一道,扑鼻而来。如果慈姑较大,我就用菜刀切成两半,放在盘子里端出去。如果是小慈姑,则放两个,边上再放一小撮盐。这是嗜酒的长老最喜欢的食物。
(箕 田摘自南海出版公司《今天吃什么呢?去地里看看》一书,本刊节选,童 玲图)
其他文献
6年前,年轻的数学家许晨阳打算回到中国。他给几位朋友发了一封简短的告知邮件。朋友们很惊讶。他是一颗数学新星,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过博士后,与合作者解决了代数几何领域的一些著名猜想,多所美国大学向他发出了教职邀请。 2012年,31岁的许晨阳成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第一位副教授。这是他的母校北京大学新设的一个机构。随后的6年,许晨阳保持了旺盛的创造力,成长为代数几何
我想,很多中国球迷都有在篮球场上踢足球的人生经历。 我将展示自己经历中的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1988年至1990年期间。当时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鲁迅文学院很小,好像只有8亩地,教室和宿舍都在一幢5层的楼房里,只有一个篮球场可供我们活动。于是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全在这块场地上,最多时有40来个人挤在一起,那情景像是在打群架。 刚开始,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互不相让,都玩全场攻防。篮球架两根支架中间的
暑假过到一半的时候,“我”来到莫斯科,向心爱的姑娘瓦列西娅描述家乡的夏日美景:盛开的鲜花、皎洁的月光、芳香的铃兰、澄碧的河流、清晨晶莹的露珠。瓦列西娅听后提议说:“为什么不去一趟,让我亲眼领略一下大自然美妙的景色呢?”“幸福像潮水一样涌进我的心田”,“我”和瓦列西娅很快坐上长途汽车,离开莫斯科。但是,离家乡越近,“我”就越泄气。因为随着一路交谈,“我”发现瓦列西娅实在是见多识广,无论什么样的美景她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主食的。前些天,烹饪大师段誉给我做了他家乡河南的一种蒸菜,叫蒸槐花——槐花的花蕾,裹上面粉之后放在锅里蒸,蒸好后浇上蒜汁。我小时候,每年春天都能吃到这种东西。中国的很多美食都是有碳水化合物参与的,甚至很多被我们称作主食的东西都可以被加工成辅料,比方说红薯可以变成粉丝、烙饼可以变成炒饼。中国人在处理主食的时候可以说是用尽了心思。 在农耕文明的漫
生而为人,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一年、每一天,似乎都要面对一些难题,小到明天穿什么,中到天理国法、江湖道义,大到如果人生没有终极意义明天为什么要醒来。这些难题也随着四季变换、年纪增长而变化,少年时担心过早兴奋,中年时担心过度兴奋,年岁大了或许会担心为什么一点都不兴奋。但是在我生而为人的每个阶段、每一年、每一天,自己的老妈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真诚地、持续地、不自残地、愉快地和老妈相处,似乎永远无解。
1980年在波士頓,我遇到了一位家庭主妇,她刚刚从中国旅游回来,我问她对中国大陆的印象,她回答说:“Nothing works.”就是说“什么也不工作——什么也不灵”。她指的是当时的旅店设施。 1993年还是在波士顿,我遇到另一位家庭主妇,她问我:“中国有12亿人,是真的吗?” 我答:“是真的。” 她马上反应:12亿人,“Everybody works”,人人都在工作,太可怕了。 我问,如
阿拉伯有一个谚语:“你可以给一个傻瓜一千个锦囊,但他唯一想要的是你手中的那个。” 当我们开始经营我们的人生花园时,如果我们斜眼看一下,就会发现邻居在那里偷窥。 他本人是不会种植任何东西的,但他喜欢提建议,何时该播种行动,何时该给思想施加肥料,以及何时该给成就浇水,等等。 如果我们听从邻居所说的,那么我们最终是在为他干活,我们的人生花园将是我们邻居的概念。 我们最终将会忘记我们花费大量汗水来
一 “你不好好学习弹棉花,到时候会找不到婆娘的。”老师傅吓唬唐远祥。 “会弹棉花就能找到婆娘?” “那当然。会弹棉花肯定能找到漂亮婆娘。”唐远祥听得心花怒放,从那以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起弹弓弹棉花。 唐远祥生于重庆云阳,在家里排行老小,从小就口齿伶俐、调皮捣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唐远祥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是弹花匠。 二十多岁的唐远祥,家里穷,娶不到媳妇,为寻出路,便跟随一位师傅到巫山
聚会时,我们常能遇见这样的场景:大家一起计划着接下来玩啥、吃啥,这时候,最可怕的就是幽幽传来几句“我都行”“随便”。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懂玩、懂吃的人来拍板:去这里,吃这个。 “这个人”在做的事,被罗振宇称为“父爱算法”的运行,就是站在更高的位置,知道什么更好,然后“簡单粗暴”地告诉周边的人,“听我的准没错”,而不是一味询问对方的需求。它的对立面,是“母爱算法”:你想要什么,我给你更多。 提起父爱
我练字有一个过程。最早练字没有字帖。小学4年级时,老师让我们描红(楷书),我在家里翻出一本关于隶书的书,就照着写。本以为没按老师要求写楷书会挨骂,没想到老师说写得好。因为被老师表扬,我就整天狂写。一本书里的字不够用,我就自己搜集,比如看到一本书的书名,在街上看到哪儿有隶书,我都记住,拼出一本自己的“隶书字帖”。而且我写得非常熟练。 到中学,我们班上的黑板报都是我包办的。那时,我们家对门住着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