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园先生的专著,发表于1999年元月。此后十多年,每遇“戾气”字眼,或类似情景,首先想到的就是赵园有关“戾气”的研究。专著的开编(“明清之际士大夫话题研究”),第一章(易代之际士人经验反省),第一节,以“戾气”为题,说明“戾气”在全部“话题研究”中的分量。(在2006年年底出版的《制度·言论·心态》中,“话题研究”有了“续编”。作者说,虽然对该话题还有很多的“不自信”,但基本工作可告一段落。)
对戾气的讨论,是明清易代之际,明“遗民”对易代“经验反省”的一部分,刻骨铭心,因而深邃有力。王夫之和钱谦益是批评者的代表人物,批评主要体现在王的隐喻之作《读通鉴论》和《宋论》,和钱的《牧斋有学记》里。赵园在注意到王夫之反复批评士的戾气各种表现情状后,总结道:“以‘戾气’概括明代尤其明末的时代气氛,有它异常的准确性。”
有明二百七十多年历史,政治暴虐,直接表现为杀人——非一般可想象地杀人,十足地虐杀,用赵园的话说,是“一个常识性话题”。构成她本节论述主干的,恰是“暴政一对抗”小节——对“暴政所造成的精神后果的分析”。分析引人瞩目之处,不在于对“戾气”各种形式的描述,而是鲜明指出戾气弥漫的政治根源——明代“民情士风”,是“整个明代政治的结果”。
“明太祖的杀戮土人,对于有明二百余年问‘人主’与士的关系,是含义严重的象征”。作者的指控与其分析结果,有着严密逻辑关系。但凡对明史稍有所知之人,无不对始自太祖朱元璋大规模虐杀士人(首先是进入仕途的读书人),而感到惊骇、不可理喻。太祖、成祖一路杀来,不是一个个杀,而是成千上万地杀,不是一次性地杀,而是杀人如家常便饭——将明代政治称作杀人政治,不为过也。
问题是,这种由朝廷组织的对士人的虐杀,是怎么来的呢?任何一个朝代,其维系统治的重要力量,正是儒士。有明一代,他们怎么成了当权者乐此不疲、随意诛杀的对象?王夫之有解释,赵园称为“怪论”:正是士的隐忍偷生,鼓励了暴政。黄宗羲的分析或许更接近真相:明代皇帝视士如所“蓄之”的“奴婢”,想杀便杀,想砍就砍。问题又来了:何以明代士人面对暴政宁取隐忍,皇家待之如奴婢,宁可偷生被屠,而对其不加反抗?赵园引王夫之分析道:主上刻核而臣下苛察,浮躁激切,少雍容,少坦易,少宏远规模恢宏气度,君臣相激,士民相激,鼓励对抗,鼓励轻生,鼓励奇节,鼓励激烈之言伉直之论,轻视常度恒性,以致“天地之和气销烁”,更由习气之熏染,“天下相杀于无已”。——上下相激相争,是有明一代特有的现象么?王夫之以宋代为例——据说宋代“人主”宽仁,“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实情是与不是,暂且放下。
且看作者归纳王夫之总结的有关明代“君臣上下,莫非乖戾之气”的原因。“‘戾气’,不止由人主的暴虐,也由‘争’之不已的士民所造成。”除此,作者引王夫之强调“争”这一行为的破坏性,以及士风民俗浸染上的“凶险且不易救治的精神疾患”——“普遍的残忍与刻核”,对士阶层精神品质的损害,使得王朝政治的苛酷性格,犹如传染病一样,在斫伤士人的同时,也葬送了王朝自身。在作者看来,王夫之更犀利的洞见,是对弱者“隐蔽的暴力倾向”的察知,以及土民“嗜杀”品性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正应了顾炎武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亡天下”之论,是“较之亡国更为绝望的情景”。如此,明代戾气盛行的历史结构,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作者引鲁迅,这历史并未结束。鲁迅在《忽然想到》中说:“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未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中国无关。”人们有理由追问,上下相激相争,朝野充塞戾气,仅仅是明代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么?鲁迅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对造成此一现象的原因,也给出答案。但我以为,作者还未挖出原因背后的原因,鲁迅也未给出答案的答案。
我们不仅要从王朝的政治性格中找原因,从朝廷与士民的关系中找原因,更要从人性进化与统治意识形态教化的关系中找原因,甚至要从中国自然地域特点及其对外交往的模式中找原因。总之,笔者模模糊糊的感觉是,历史以来国人上下“戾气”、“嗜杀”性格,是这个文明“独特性”的一部分——特别予以注意的是,境外文明亦嗜杀成性,但里外世界的明显区别,是外部那个世界,以杀“外敌”为主,即使内部杀戮,也是当对方成为绝对意义上的敌人时(尤其异教徒),才大开杀戒;而本邦文明的杀人特点,是刀锋朝内,异常残酷。
当一种对内力量无以约束,领头杀人,不讲理由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止这一现象的四处泛滥,过程的不断延续。或日,吊诡的是,这一文明并未因此而自我毁灭。我以为,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前,吊诡之论或许成立,此后如何,还真不那么容易说清。要避免最坏结局,重温有明戾气、嗜杀的发生学研究,特别必要,由此顺藤摸瓜,上下摸底,或能找出解药。
对戾气的讨论,是明清易代之际,明“遗民”对易代“经验反省”的一部分,刻骨铭心,因而深邃有力。王夫之和钱谦益是批评者的代表人物,批评主要体现在王的隐喻之作《读通鉴论》和《宋论》,和钱的《牧斋有学记》里。赵园在注意到王夫之反复批评士的戾气各种表现情状后,总结道:“以‘戾气’概括明代尤其明末的时代气氛,有它异常的准确性。”
有明二百七十多年历史,政治暴虐,直接表现为杀人——非一般可想象地杀人,十足地虐杀,用赵园的话说,是“一个常识性话题”。构成她本节论述主干的,恰是“暴政一对抗”小节——对“暴政所造成的精神后果的分析”。分析引人瞩目之处,不在于对“戾气”各种形式的描述,而是鲜明指出戾气弥漫的政治根源——明代“民情士风”,是“整个明代政治的结果”。
“明太祖的杀戮土人,对于有明二百余年问‘人主’与士的关系,是含义严重的象征”。作者的指控与其分析结果,有着严密逻辑关系。但凡对明史稍有所知之人,无不对始自太祖朱元璋大规模虐杀士人(首先是进入仕途的读书人),而感到惊骇、不可理喻。太祖、成祖一路杀来,不是一个个杀,而是成千上万地杀,不是一次性地杀,而是杀人如家常便饭——将明代政治称作杀人政治,不为过也。
问题是,这种由朝廷组织的对士人的虐杀,是怎么来的呢?任何一个朝代,其维系统治的重要力量,正是儒士。有明一代,他们怎么成了当权者乐此不疲、随意诛杀的对象?王夫之有解释,赵园称为“怪论”:正是士的隐忍偷生,鼓励了暴政。黄宗羲的分析或许更接近真相:明代皇帝视士如所“蓄之”的“奴婢”,想杀便杀,想砍就砍。问题又来了:何以明代士人面对暴政宁取隐忍,皇家待之如奴婢,宁可偷生被屠,而对其不加反抗?赵园引王夫之分析道:主上刻核而臣下苛察,浮躁激切,少雍容,少坦易,少宏远规模恢宏气度,君臣相激,士民相激,鼓励对抗,鼓励轻生,鼓励奇节,鼓励激烈之言伉直之论,轻视常度恒性,以致“天地之和气销烁”,更由习气之熏染,“天下相杀于无已”。——上下相激相争,是有明一代特有的现象么?王夫之以宋代为例——据说宋代“人主”宽仁,“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实情是与不是,暂且放下。
且看作者归纳王夫之总结的有关明代“君臣上下,莫非乖戾之气”的原因。“‘戾气’,不止由人主的暴虐,也由‘争’之不已的士民所造成。”除此,作者引王夫之强调“争”这一行为的破坏性,以及士风民俗浸染上的“凶险且不易救治的精神疾患”——“普遍的残忍与刻核”,对士阶层精神品质的损害,使得王朝政治的苛酷性格,犹如传染病一样,在斫伤士人的同时,也葬送了王朝自身。在作者看来,王夫之更犀利的洞见,是对弱者“隐蔽的暴力倾向”的察知,以及土民“嗜杀”品性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正应了顾炎武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亡天下”之论,是“较之亡国更为绝望的情景”。如此,明代戾气盛行的历史结构,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作者引鲁迅,这历史并未结束。鲁迅在《忽然想到》中说:“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未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中国无关。”人们有理由追问,上下相激相争,朝野充塞戾气,仅仅是明代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么?鲁迅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对造成此一现象的原因,也给出答案。但我以为,作者还未挖出原因背后的原因,鲁迅也未给出答案的答案。
我们不仅要从王朝的政治性格中找原因,从朝廷与士民的关系中找原因,更要从人性进化与统治意识形态教化的关系中找原因,甚至要从中国自然地域特点及其对外交往的模式中找原因。总之,笔者模模糊糊的感觉是,历史以来国人上下“戾气”、“嗜杀”性格,是这个文明“独特性”的一部分——特别予以注意的是,境外文明亦嗜杀成性,但里外世界的明显区别,是外部那个世界,以杀“外敌”为主,即使内部杀戮,也是当对方成为绝对意义上的敌人时(尤其异教徒),才大开杀戒;而本邦文明的杀人特点,是刀锋朝内,异常残酷。
当一种对内力量无以约束,领头杀人,不讲理由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止这一现象的四处泛滥,过程的不断延续。或日,吊诡的是,这一文明并未因此而自我毁灭。我以为,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前,吊诡之论或许成立,此后如何,还真不那么容易说清。要避免最坏结局,重温有明戾气、嗜杀的发生学研究,特别必要,由此顺藤摸瓜,上下摸底,或能找出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