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13日,我国著名法医病理学家、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学科开创人之一周雪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
周雪良教授是中国现代法医学开山人林几的学生,也是我国现代法医学奠基者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我国著名法医病理学家;他将毕生奉献于法医学学科,也是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学科开创人之一。
毕生奉献于法医学学科
1946年,周雪良考入南医大的前身——江苏医学院,师从汪继组教授。那时我国的法医事业融入现代法医制度,一切才重新发展刚刚起步。
1951年,我国卫生部开办了第一期法医高级师资班,首批19名学员,周雪良就是其中之一。周雪良等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11个医学院,開始给医学本科生教授法医课程,犹如星星之火,遍布全国。
1958年,国家建设如火如荼,周雪良教授志愿去新疆医学院任教,这一走就是36年。得知母校匮乏人才,周教授克服阻力,连写17封申请书。1984年,他回到了南京医科大学工作,1987年退休,同年,周雪良被南京医科大学返聘,他退休不离岗,依然工作在法医学系和司法鉴定所教学、科研、检案一线。2012年,当《新华日报》记者来到周雪良的办公室时,89岁的他仍在研究着《急诊内科学》,他表示,手上的案件是一位60多岁男子,在34度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时死亡,死者所在单位和家属争执不下,而自己正在查阅中暑的症状以及致死过程。直到96岁高龄时,每天早上,周雪良还是会坐9路公交车来到学校,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下午再坐公交车原路回家。
在教学科研方面,周雪良先后担任法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医学会会员,并任临床法医学学术委员,参与编写《实用法医学》《医学百科全书——法医学分册》等著作。同时,他还与其他专家一起承办了七届全国法医进修班,为江苏省及一些省、区培养了一大批法医。
用生命谱写永恒
60余年来,周雪良检验过上千具尸体,参与多起轰动全国的案件,他曾说,做法医需要有公正、客观的态度,“我们做的常常是‘扭转乾坤’的活儿。”周雪良曾表示,法医临床是一个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工作,面对的不仅是冰冷的尸体和证物,还有不同的伤情、案情和民情。“能还逝者一个公正,我觉得很幸福。”他的女儿、广东药科大学教授周怡说:“他的人生很简单,就是工作,做对国家有利的事。为受冤的人找出真相,这是他最高的信仰。实事求是,尽量不被周围所左右,因为社会需要真相。”
1998年,周雪良教授签署了遗体捐赠的协议,当时人们迫于旧时观念,很少有人愿意捐赠遗体,他特地查找了校捐献者的名单,结果却令他很遗憾。“遗体捐献,在医学院校没有普及,捐献遗体的人数甚至为零,当时我就觉得,我要做第一个,要把遗体捐献给学校。”于是,周教授递交了遗体捐献申请表,成了校第一人,也是南京市第一批志友成员。
2021年7月15日,周教授的追思会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他将自己永远地留在了校园,成为了一名无语良师。
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曾说,人要死去三次,第一次是生物学上的死去,第二次是葬礼上社会学意义上的死去,第三次死亡是在最后一个人将你遗忘,整个宇宙与你再无关联时,你才真正死去。
在生物学意义上,周雪良教授确实已经死去。而在遗体告别会上,周教授的亲属及生前同事、学生向他的遗体道别,则宣告了他社会学意义上的死去。但从此以后,他的躯体将留在这里,以自身之躯体,赠学生学习之机会,他的名字也将永远被镌刻。在这里,周雪良教授得到了永生。(资料来源:江苏新闻、公众号“医学界”等)
适用主题:奉献精神;大医良知;择一事,终一生;摒弃小我,升华大我……
运用示例
我们往往惊羡于公案小说中神奇仵作如临现场的演绎推理,更是为悬疑小说《法医秦明》中的推理分析津津乐道,可在现实生活中,法医的工作却没有如此惊险、刺激的看点。很多法医,终日面对的是一具具冰冷的甚至是表情恐怖狰狞的尸体。或许有人从事这份职业,只是为稻粱而谋。但是在周雪良眼里,每一具尸体,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次伤情、案情,都凝聚发酵着舆情民意;每一次鉴定,都事关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他以一位大医的精诚和良知,将浓浓的人文关怀给予逝者,使其披覆生命的体面和尊严,不负法律的庄严嘱托。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法医大师周雪良,以笃定的情怀,践行着大医的精诚与良知。
(指导教师:徐建华/编辑:关晓星)
周雪良教授是中国现代法医学开山人林几的学生,也是我国现代法医学奠基者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我国著名法医病理学家;他将毕生奉献于法医学学科,也是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学科开创人之一。
毕生奉献于法医学学科
1946年,周雪良考入南医大的前身——江苏医学院,师从汪继组教授。那时我国的法医事业融入现代法医制度,一切才重新发展刚刚起步。
1951年,我国卫生部开办了第一期法医高级师资班,首批19名学员,周雪良就是其中之一。周雪良等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11个医学院,開始给医学本科生教授法医课程,犹如星星之火,遍布全国。
1958年,国家建设如火如荼,周雪良教授志愿去新疆医学院任教,这一走就是36年。得知母校匮乏人才,周教授克服阻力,连写17封申请书。1984年,他回到了南京医科大学工作,1987年退休,同年,周雪良被南京医科大学返聘,他退休不离岗,依然工作在法医学系和司法鉴定所教学、科研、检案一线。2012年,当《新华日报》记者来到周雪良的办公室时,89岁的他仍在研究着《急诊内科学》,他表示,手上的案件是一位60多岁男子,在34度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时死亡,死者所在单位和家属争执不下,而自己正在查阅中暑的症状以及致死过程。直到96岁高龄时,每天早上,周雪良还是会坐9路公交车来到学校,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下午再坐公交车原路回家。
在教学科研方面,周雪良先后担任法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医学会会员,并任临床法医学学术委员,参与编写《实用法医学》《医学百科全书——法医学分册》等著作。同时,他还与其他专家一起承办了七届全国法医进修班,为江苏省及一些省、区培养了一大批法医。
用生命谱写永恒
60余年来,周雪良检验过上千具尸体,参与多起轰动全国的案件,他曾说,做法医需要有公正、客观的态度,“我们做的常常是‘扭转乾坤’的活儿。”周雪良曾表示,法医临床是一个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工作,面对的不仅是冰冷的尸体和证物,还有不同的伤情、案情和民情。“能还逝者一个公正,我觉得很幸福。”他的女儿、广东药科大学教授周怡说:“他的人生很简单,就是工作,做对国家有利的事。为受冤的人找出真相,这是他最高的信仰。实事求是,尽量不被周围所左右,因为社会需要真相。”
1998年,周雪良教授签署了遗体捐赠的协议,当时人们迫于旧时观念,很少有人愿意捐赠遗体,他特地查找了校捐献者的名单,结果却令他很遗憾。“遗体捐献,在医学院校没有普及,捐献遗体的人数甚至为零,当时我就觉得,我要做第一个,要把遗体捐献给学校。”于是,周教授递交了遗体捐献申请表,成了校第一人,也是南京市第一批志友成员。
2021年7月15日,周教授的追思会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他将自己永远地留在了校园,成为了一名无语良师。
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曾说,人要死去三次,第一次是生物学上的死去,第二次是葬礼上社会学意义上的死去,第三次死亡是在最后一个人将你遗忘,整个宇宙与你再无关联时,你才真正死去。
在生物学意义上,周雪良教授确实已经死去。而在遗体告别会上,周教授的亲属及生前同事、学生向他的遗体道别,则宣告了他社会学意义上的死去。但从此以后,他的躯体将留在这里,以自身之躯体,赠学生学习之机会,他的名字也将永远被镌刻。在这里,周雪良教授得到了永生。(资料来源:江苏新闻、公众号“医学界”等)
适用主题:奉献精神;大医良知;择一事,终一生;摒弃小我,升华大我……
运用示例
我们往往惊羡于公案小说中神奇仵作如临现场的演绎推理,更是为悬疑小说《法医秦明》中的推理分析津津乐道,可在现实生活中,法医的工作却没有如此惊险、刺激的看点。很多法医,终日面对的是一具具冰冷的甚至是表情恐怖狰狞的尸体。或许有人从事这份职业,只是为稻粱而谋。但是在周雪良眼里,每一具尸体,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次伤情、案情,都凝聚发酵着舆情民意;每一次鉴定,都事关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他以一位大医的精诚和良知,将浓浓的人文关怀给予逝者,使其披覆生命的体面和尊严,不负法律的庄严嘱托。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法医大师周雪良,以笃定的情怀,践行着大医的精诚与良知。
(指导教师:徐建华/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