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体验的智能教学技术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等新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正在快速地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学生体验,才能更好地发挥智能教学技术在教学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生体验 智能教学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51-01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教育教学软硬件产品层出不穷,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等新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正在快速地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方式,推动着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智能教学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目标是使学生从“知识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1.技术的焦点放在了老师一头,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让教师在课堂中放弃粉笔书写,利用触摸屏进行电子书写,如很多毛笔书法或美术软件。
  2.技术忽视了必须要教学环节:如有的产品打出环保的口号,让教师鼓励学生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电子答题,却忽略学生在纸上打草稿、纠错、求正的等一系列的必须过程。试想,语文教学放弃书写的练习还能是语文课吗?作文如果利用语音录入虽然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作文过程中学生写错别字,再纠错的过程也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不应该让新兴的智能教学技术设备把传统的、精华的中国式教学方式舍弃了。利用智能教学技术的同时,我们的教学设计不应该被其绑架,而应在学生如何学习上加大关注力度,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更好的设计,才能有更好的智能教学技术互动应用。我们在关注新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时就要以“体验式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更多地得到亲手和自身的观察和实践,最终认识和掌握相应的技能。所以无论设备如何先进,技术如何发展,都不能忽略学生学习中的体验。
  1.智能教学技术的应用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手能力的体验:智能教学技术的使用,让教师必须掌握有助于开展教堂教学、学生个体知识管理的经验。如,数学课堂中我们对于PAD应用已经很常见地出现在课堂之上。目前有许多具有同步定位功能的书写笔,可以让学生在普通纸进行演算,让其体验通过实际书写进行计算和试错的过程,同时其演算的过程通过桌面定位同步的功能同时同步到PAD上,教师也可以接收其书写的图像,进行同学之间的演算对比,进而可以进行统计正确率,当堂反馈教学效果,进行纠错和重点讲解。智能技术还可以把学生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教师端老师可以清楚发现学生哪道题错了。这样的应用,就可以比较完美地利用了新时代环境下智能教学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传统的书写和试算过程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2.智能教学技术中要关注教学中手势技术引入的教学体验:VR和AR已经进入我们的视野很多年,如果通过在虚拟教学中引入手势交互,利用其与VR和AR的结合,就可以被用于描述复杂的实验环境,得到更加完美的教学体验了。如化学课时,以往的新教学技术可以让我们化学实验虚拟层面,在AR和VR环境中进行虚拟操作,但仅仅是作为一个实验的旁观者在进行,完全没有化学反应的体验感,面对的只是像打游戏一样一堆虚化的试剂。结合了手势技术的智能教学技术,就可以让我们虚拟化学反应得到更好的体验,让学生动手加一下试剂,可能会出错,但绝对无危险。
  3.智能教学技术要关注学生对于失误的体验:长期以来,一般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的设定的,然而为非理想状态的教学流程而设计同样重要。失误设计的目的是就让学生操作时导致负面结果时的状况。因为即使用在智能教学技术所有设计中均努力创造一个易于理解的界面,学生可能还是会“错误”使用。所以,我们在应用中必须关注可能导致错误的学生使用的情景,如果在智能设计中人为地制造出“优雅的失败”,让我们的学生获得人性化的沟通,而不是怪异冷硬的回应,将能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4.智能教学技术的应用还要关注学生自然语言的发展体验:很多时候,在PAD和电脑上进行了操作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语言体验。通过人机对话软件的使用,教师也可以将智能教学技术变成自己的教学助手,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课中指导学生学习,在课后回答学生的问题,进而在未来这一形式可以更进一步,提问者变成智能教学设备,而学生则负责回答问题,让我们智能设备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实时评估和反馈,这种方式能显著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兼顾了学生自然语言的发展和体验。
  总之,智能教学技术应用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宗凯.科技支撑教育创新——先进教室、数字教师、未来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1)
  [2]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電化教育研究.2012(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信息化素养,C语言能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C语言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从细节入手,详细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希望能以此提高C语言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向着更加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C语言 实践教学 存在问题 强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十分倡导“生活即教育”的言论,认为教育即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而且特别注重生活化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基于孩子的生活,从孩子感兴趣的点出发,选取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活动区游戏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倍感亲切,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孩子熟悉的生活实践场,可以使孩子在与材料和同伴的互动中,游戏场景再现生活,让孩子在活动区游戏中体验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生活和兴趣 活动区游
期刊
【摘要】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阐释了其完整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出教育是创建理想国的重要基础。本文论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教育内容,并分析其为现代中国教育可借鉴之处,以促进和实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09-02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的哲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初步学习和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开展“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结合目前各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等实际情况,提出机械类专业开展“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机械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4
期刊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班级里的学困生大部分是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理解,宽容留守儿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多抓闪光点,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留守儿童;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听课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持之以恒,督促留守儿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样就能有效防止班级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防止 “两极分化”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本文是根据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云桌面机房建设和云桌面办公应用的实际情况,探讨云桌面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和办公应用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分析和总结云桌面技术在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云桌面 计算机实训教学 云办公  【中图分类号】TP3;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42-02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学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撑,幼儿园本身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是幼儿园正常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而家长资源能丰富幼儿园教学形式和内容,使研究过程扎实、方法科学、方向明确。本文结合幼儿园教学实践,分析了家长资源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在教学中利用家长资源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长资源 自然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建筑行业逐渐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培养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各大高职学校面临的难题。要培养专业人才,就要改革教育方式,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 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52-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深入,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其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03-0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一线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是关键,本文
期刊
【摘要】地方高校优势专业发展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人才引进困难、资源配置缺乏和优质生源的流失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本硕贯通培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从选拔机制与学制、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对地方高校本硕贯通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本硕贯通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14-01  一、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