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教材文本中所蕴藏的写作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还要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还原领悟、联系对比和不断追问等策略,让学生理解、感悟、运用文本的独特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表达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语用视角;表达方法;文本;领悟;追问;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032-01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彰显出本学科独有的本质特点,彰显出浓郁的学科味道。而對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教材文本中所蕴藏的写作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一、还原领悟,由他我到本我的置换
作者在选择写作内容时,常常会考量文体特点;在构思文本结构时,也会对描写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内容层面,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描述、拓展想象、情境表演等策略将作者想要反映的内容进行深入感知,领悟作者行文的思路。
如,对《推敲》一文,教师针对课文中省略的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展开了这样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两位差役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时,为什么没有将“写诗的事情”再重写一遍?其次,想象还原:联系课文中的第二自然段中的内容,想象贾岛可能会怎么说;其三,情境表演:教师扮演韩愈,邀请一个学生扮演贾岛,通过表演再现当时的情境。在这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以理性的视角,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写作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做到惜墨如金,尤其是不能进行机械重复的描写。
教例中,教师既提炼出相对理性的、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又紧扣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进行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联系对比,由单一到立体的辐射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某一具体写法的感悟,常常会在紧扣教材课文写作特点的基础上,补充一两篇相应的文本,加深学生的整体性印象,让学生在触类旁通的基础上做到举一反三。
如,在教学《最后的姿势》这篇通讯报道时,教师紧扣文体特点引领学生感受通讯报道的真实性、精确性和真挚性的特点。教学时,教师紧扣课文中的环境描写,让学生认识到氛围渲染在通讯报道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随后,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了两篇文本作为支撑。一篇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大江保卫战》。教师要求学生快速寻找课文中描写风浪巨大的语句,感受其对表现人民子弟兵铮铮铁骨形象的作用。另一篇是经典通讯《再道一声:小平,您好!》。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通讯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的关注力全部聚焦在这篇报道的环境描写上,感受作者借助环境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
在这三篇通讯报道的融会贯通之下,学生的认知不再停留在所学的教材课文中,而是对通讯报道这一独特文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把握,增加了他们语文知识的积累,促进了他们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
三、不断追问,由思考到写作的蜕变
在语用教学理念下,阅读教学就不能将教学的关注点停留在“文本写了什么”的层面上,而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该尝试如何写,让学生在层层叩问中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理解文本,真正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感知积累,提升语用实践能力。如,在教学《爱之链》时,教师这样引领学生学习。
1.阅读小说就要学会阅读环境。课文一开头就直接描写乡间公路。阅读后,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请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
2.作者为了凸显环境的凄凉,选择了哪些具有典型价值的事物呢?
3.你觉得作者环境描写的构思合理吗?这些事物的选择准确吗?还可以选择哪些事物来展现环境的特点?
4.如果选择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环境,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呢?
5.小说的最后,将描写的焦点放在乔伊夫妇休息的房间里,但作者没有进行深入的描写。依照我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以及人物的内在特点,如果要对房间的环境进行深入的描写,你会选择哪些典型的事物呢?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借助“怎样的感受”“哪些事物”“还可以选择哪些事物”“你如何来选择事物进行环境描写”等连环性的问题展开引导,使学生明晰了作者借助凄凉环境衬托人物内在心境的写法。
在语用视角的观照下,阅读教学应该将重心放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上,引领学生在体悟感知、内化积累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发展。
(责编 韦 雄)
[关键词]语用视角;表达方法;文本;领悟;追问;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032-01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彰显出本学科独有的本质特点,彰显出浓郁的学科味道。而對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教材文本中所蕴藏的写作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一、还原领悟,由他我到本我的置换
作者在选择写作内容时,常常会考量文体特点;在构思文本结构时,也会对描写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内容层面,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描述、拓展想象、情境表演等策略将作者想要反映的内容进行深入感知,领悟作者行文的思路。
如,对《推敲》一文,教师针对课文中省略的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展开了这样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两位差役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时,为什么没有将“写诗的事情”再重写一遍?其次,想象还原:联系课文中的第二自然段中的内容,想象贾岛可能会怎么说;其三,情境表演:教师扮演韩愈,邀请一个学生扮演贾岛,通过表演再现当时的情境。在这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以理性的视角,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写作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做到惜墨如金,尤其是不能进行机械重复的描写。
教例中,教师既提炼出相对理性的、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又紧扣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进行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联系对比,由单一到立体的辐射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某一具体写法的感悟,常常会在紧扣教材课文写作特点的基础上,补充一两篇相应的文本,加深学生的整体性印象,让学生在触类旁通的基础上做到举一反三。
如,在教学《最后的姿势》这篇通讯报道时,教师紧扣文体特点引领学生感受通讯报道的真实性、精确性和真挚性的特点。教学时,教师紧扣课文中的环境描写,让学生认识到氛围渲染在通讯报道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随后,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了两篇文本作为支撑。一篇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大江保卫战》。教师要求学生快速寻找课文中描写风浪巨大的语句,感受其对表现人民子弟兵铮铮铁骨形象的作用。另一篇是经典通讯《再道一声:小平,您好!》。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通讯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的关注力全部聚焦在这篇报道的环境描写上,感受作者借助环境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
在这三篇通讯报道的融会贯通之下,学生的认知不再停留在所学的教材课文中,而是对通讯报道这一独特文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把握,增加了他们语文知识的积累,促进了他们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
三、不断追问,由思考到写作的蜕变
在语用教学理念下,阅读教学就不能将教学的关注点停留在“文本写了什么”的层面上,而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该尝试如何写,让学生在层层叩问中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理解文本,真正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感知积累,提升语用实践能力。如,在教学《爱之链》时,教师这样引领学生学习。
1.阅读小说就要学会阅读环境。课文一开头就直接描写乡间公路。阅读后,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请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
2.作者为了凸显环境的凄凉,选择了哪些具有典型价值的事物呢?
3.你觉得作者环境描写的构思合理吗?这些事物的选择准确吗?还可以选择哪些事物来展现环境的特点?
4.如果选择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环境,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呢?
5.小说的最后,将描写的焦点放在乔伊夫妇休息的房间里,但作者没有进行深入的描写。依照我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以及人物的内在特点,如果要对房间的环境进行深入的描写,你会选择哪些典型的事物呢?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借助“怎样的感受”“哪些事物”“还可以选择哪些事物”“你如何来选择事物进行环境描写”等连环性的问题展开引导,使学生明晰了作者借助凄凉环境衬托人物内在心境的写法。
在语用视角的观照下,阅读教学应该将重心放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上,引领学生在体悟感知、内化积累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发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