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有“凉都”之称的六盘水市,活跃着一群老年人,无论是喧哗的城市还是恬静的山村,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人们经常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热情履行着“老”字号工作者的责任,用真情诉说着“老有所为”的“不了情”。
“五老”队伍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9年12月3日,水城县法那村。在一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声音:“冬天的果树栽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原来,这是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成的老专家服务团,正在给村民们讲授果树栽培的技术。
别看这些“专家”们年龄大,可工作的劲头还真不小。高级园艺师王葆钧老师,每次讲完课都要去地里作示范,让农民们看得清楚。“我一辈子都在和果树打交道,看到农民们想发展的心思,就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也丰富了晚年生活。”70岁的王老师笑着说。
这样的讲课函授,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每一次都会吸引上百人来听课。这个老专家服务团也是六盘水“五老”队伍中的一支。2007年,市关工委成立了“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宣讲团,这个基本上由老年人组成的组织成了六盘水市老龄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帮助群众修桥,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甚至是住房搬迁,“五老”队伍的老同志们都会协助政府解决好问题,“我们的原则就是处理不图报,帮忙不添乱。”
关工委
——谱写一曲“不了情”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时念好说:“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多年来,市关工委以学校、社区、农村、企业为载体,在全市1400多所学校都配备了至少一名法制副校长,建立法制教育学校;在1043个乡村建立关工委,创建三无两有(无犯罪、无辍学、无不孝顺子女,青年有技术、少年有文化)先进村;在社区抓“四无两有”(包括无吸毒)先进社区;在企业创建“三无两有两讲”(包括讲文明、讲道理)先进组织,“我们率先在非公有企业中建立关工委组织,得到省里的肯定和赞赏。”
市关工委的工作得到了老干部、老同志的赞扬和上级部门的肯定,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有创新、有亮点:每年3至5次的调研;每月召开一次关工委主任会议;建立关工委主任值班制度、学习制度;建立关工委的村、企业必须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成效、有经费。“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给学生们物质上的资助、精神上的洗礼,还教孩子们技术,让他们有一技之长。”简单的一句话,葛文甫道出了这些老同志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爱之情。
校史研究会
——留下宝贵的记忆
曹邦泰和颜一浩两位老师,是六盘水市校史研究会的负责人。这个基本上由二野军大五分校学员组成的学会,承担着记述历史,教育青少年一代的重任。研究会里年龄最大的曹老师今年已经82岁了,他说,在这个有着将近300人的团体里,他的宗旨就是“团结校友、增进友谊、共叙校史、教育学生、保持晚节、奉献余热”。带着这个责任,这些老同志们乐此不疲的写革命回忆录;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组织校友联谊活动等,很多老同志还是义务参加到“五老”队伍中,在讲台上作为老教师宣讲团的成员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大中城市学会”研讨会上,六盘水市校史研究会被评为全国先进学会。
正如六盘水市委离退局局长李秀英说的那样:“市委、市政府搭建平台,老干局做好服务,使老同志们能够尽情地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余热,做到老有所为,使我们的老干部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
“五老”队伍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9年12月3日,水城县法那村。在一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声音:“冬天的果树栽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原来,这是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成的老专家服务团,正在给村民们讲授果树栽培的技术。
别看这些“专家”们年龄大,可工作的劲头还真不小。高级园艺师王葆钧老师,每次讲完课都要去地里作示范,让农民们看得清楚。“我一辈子都在和果树打交道,看到农民们想发展的心思,就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也丰富了晚年生活。”70岁的王老师笑着说。
这样的讲课函授,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每一次都会吸引上百人来听课。这个老专家服务团也是六盘水“五老”队伍中的一支。2007年,市关工委成立了“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宣讲团,这个基本上由老年人组成的组织成了六盘水市老龄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帮助群众修桥,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甚至是住房搬迁,“五老”队伍的老同志们都会协助政府解决好问题,“我们的原则就是处理不图报,帮忙不添乱。”
关工委
——谱写一曲“不了情”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时念好说:“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多年来,市关工委以学校、社区、农村、企业为载体,在全市1400多所学校都配备了至少一名法制副校长,建立法制教育学校;在1043个乡村建立关工委,创建三无两有(无犯罪、无辍学、无不孝顺子女,青年有技术、少年有文化)先进村;在社区抓“四无两有”(包括无吸毒)先进社区;在企业创建“三无两有两讲”(包括讲文明、讲道理)先进组织,“我们率先在非公有企业中建立关工委组织,得到省里的肯定和赞赏。”
市关工委的工作得到了老干部、老同志的赞扬和上级部门的肯定,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有创新、有亮点:每年3至5次的调研;每月召开一次关工委主任会议;建立关工委主任值班制度、学习制度;建立关工委的村、企业必须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成效、有经费。“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给学生们物质上的资助、精神上的洗礼,还教孩子们技术,让他们有一技之长。”简单的一句话,葛文甫道出了这些老同志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爱之情。
校史研究会
——留下宝贵的记忆
曹邦泰和颜一浩两位老师,是六盘水市校史研究会的负责人。这个基本上由二野军大五分校学员组成的学会,承担着记述历史,教育青少年一代的重任。研究会里年龄最大的曹老师今年已经82岁了,他说,在这个有着将近300人的团体里,他的宗旨就是“团结校友、增进友谊、共叙校史、教育学生、保持晚节、奉献余热”。带着这个责任,这些老同志们乐此不疲的写革命回忆录;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组织校友联谊活动等,很多老同志还是义务参加到“五老”队伍中,在讲台上作为老教师宣讲团的成员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大中城市学会”研讨会上,六盘水市校史研究会被评为全国先进学会。
正如六盘水市委离退局局长李秀英说的那样:“市委、市政府搭建平台,老干局做好服务,使老同志们能够尽情地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余热,做到老有所为,使我们的老干部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