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遵循两个原则
一个人所具备的学习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逐渐形成的。因而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二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所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是从内容和要求两个层面考虑的:从内容上来说,应先基础后综合,做好有效选择。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性年龄阶段,他们的认识水平,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在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着质的变化。此时,对他们进行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再合适不过了。考虑到学习品质的多层次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学习品质一古脑儿全加在学生身上,而是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选择的内容应与学生通过努力能做到为宜。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刚人校门,对于最基本的学习上的习惯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最基础的学习品质来培养,象上课时应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写作业要认真、仔细,字要工整,不拖沓等等。中、高年级的学生自身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品质,各方面的能力也强了许多,选择的学习品质内容重点就应放在“方法”上了。象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求异思维等学习品质。
从要求上讲,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不断改变其要求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主动、多样、个性层面上不断发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学习的主人,进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需要我们付出精心的劳动,我认为:同一个学习品质对不同年龄的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应随着学生的“进程”不断改变其要求。以“上课认真听讲”为例,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提的要求重心应在“专心”上,即一心不二用,要做到老师讲解、同学发言时能专心倾听,不做与其无关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这些品质,此时就可提高要求了:不仅要会听,而且还要会思考,比如倾听了同学的发言,要自觉地与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或能从倾听中受到启发,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完善或修改。
其二是“操练式”。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断的训练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一些学习品质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思维定势并逐渐形成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只有在人们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当客观现实成为主体实践对象的时候,人们才能对此有所认识和理解,才能产生利用它和改造它的需要,它也才能成为人们丰富的心理内容,我们构建小学生的学习品质,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有些学习品质的内容一说学生就能建立起表象,但也有一些学习品质内容仅通过说教学生不能建立表象,不能建立表象,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没有认识和理解又怎能行动呢?比如“合作学习”,我们想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对这一学习品质学生完全不了解,他又怎么会去用呢。反过来,如果我们借助课堂这一平台,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在实际操练中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并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合作学习”的丰富的表象和想象,而且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学生会亲身经历合作的过程,并从中享受合作的快乐与欣喜,还有什么能比他们的亲身体验更让他们印象深刻呢?
二、选择合适的实施途径
原则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原则,我们还得寻求实施的途径,我主要依托以下3条途径来实施培养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优良的学习品质主要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融汇、渗透,从而达到“互惠互利”。我是这样做的:
①事先提出要求或希望。例如,计算教学中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是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吗?不是,是学生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每逢计算,我都事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抄题认真、计算专心、算完检查。
②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及时提醒。数学知识前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不通,就导致无法进行下面的学习。因此,数学课特别需要学生能保持注意力的长久集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始终如一?除了用教學技艺征服学生外,还需要我们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情况,及时提醒。提醒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悄悄的暗示,这样既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学习。
③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操练的机会。比如,我们想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象在“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计算多样化,“解决问题”教学中提倡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题意,一题多解等等。
2、发挥团队的管理作用。
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巨大的。为了让学生形成自我约束,我将全班化整为零,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成员进行优、良、中、差互补搭配,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互相监督,进而形成自己管理。
3、建立评价机制
构建学生的学习品质,虽然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但我们也不妨在这艰苦的道上营造出一些让人愉悦,开心而又回味无穷的氛围来。在语言上对学生提要求变“生硬”为“软”,变“责备”为“激励”,例如“只要坚持你肯定行”、“以后你肯定不会差作业了”、“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在作法上关注个体差异,因人而异设计评价表。借助评价表对学生进行学习品质培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我们需要对哪个学生进行某些学习品质的培养,就可以把这些内容列在评价表里,让学生在某一时间段里对照评价表里的内容去要求自己。例如,我班有个孩子贪玩、好动、爱闯祸,管不住自己。结合他的特点,我给他单独设计了评价表。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是一件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做这件工作我们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能一口吃下一个大胖子。只要我们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一个人所具备的学习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逐渐形成的。因而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二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所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是从内容和要求两个层面考虑的:从内容上来说,应先基础后综合,做好有效选择。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性年龄阶段,他们的认识水平,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在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着质的变化。此时,对他们进行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再合适不过了。考虑到学习品质的多层次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学习品质一古脑儿全加在学生身上,而是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选择的内容应与学生通过努力能做到为宜。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刚人校门,对于最基本的学习上的习惯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最基础的学习品质来培养,象上课时应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写作业要认真、仔细,字要工整,不拖沓等等。中、高年级的学生自身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品质,各方面的能力也强了许多,选择的学习品质内容重点就应放在“方法”上了。象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求异思维等学习品质。
从要求上讲,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不断改变其要求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主动、多样、个性层面上不断发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学习的主人,进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需要我们付出精心的劳动,我认为:同一个学习品质对不同年龄的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应随着学生的“进程”不断改变其要求。以“上课认真听讲”为例,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提的要求重心应在“专心”上,即一心不二用,要做到老师讲解、同学发言时能专心倾听,不做与其无关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这些品质,此时就可提高要求了:不仅要会听,而且还要会思考,比如倾听了同学的发言,要自觉地与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或能从倾听中受到启发,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完善或修改。
其二是“操练式”。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断的训练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一些学习品质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思维定势并逐渐形成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只有在人们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当客观现实成为主体实践对象的时候,人们才能对此有所认识和理解,才能产生利用它和改造它的需要,它也才能成为人们丰富的心理内容,我们构建小学生的学习品质,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有些学习品质的内容一说学生就能建立起表象,但也有一些学习品质内容仅通过说教学生不能建立表象,不能建立表象,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没有认识和理解又怎能行动呢?比如“合作学习”,我们想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对这一学习品质学生完全不了解,他又怎么会去用呢。反过来,如果我们借助课堂这一平台,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在实际操练中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并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合作学习”的丰富的表象和想象,而且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学生会亲身经历合作的过程,并从中享受合作的快乐与欣喜,还有什么能比他们的亲身体验更让他们印象深刻呢?
二、选择合适的实施途径
原则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原则,我们还得寻求实施的途径,我主要依托以下3条途径来实施培养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优良的学习品质主要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融汇、渗透,从而达到“互惠互利”。我是这样做的:
①事先提出要求或希望。例如,计算教学中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是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吗?不是,是学生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每逢计算,我都事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抄题认真、计算专心、算完检查。
②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及时提醒。数学知识前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不通,就导致无法进行下面的学习。因此,数学课特别需要学生能保持注意力的长久集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始终如一?除了用教學技艺征服学生外,还需要我们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情况,及时提醒。提醒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悄悄的暗示,这样既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学习。
③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操练的机会。比如,我们想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象在“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计算多样化,“解决问题”教学中提倡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题意,一题多解等等。
2、发挥团队的管理作用。
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巨大的。为了让学生形成自我约束,我将全班化整为零,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成员进行优、良、中、差互补搭配,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互相监督,进而形成自己管理。
3、建立评价机制
构建学生的学习品质,虽然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但我们也不妨在这艰苦的道上营造出一些让人愉悦,开心而又回味无穷的氛围来。在语言上对学生提要求变“生硬”为“软”,变“责备”为“激励”,例如“只要坚持你肯定行”、“以后你肯定不会差作业了”、“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在作法上关注个体差异,因人而异设计评价表。借助评价表对学生进行学习品质培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我们需要对哪个学生进行某些学习品质的培养,就可以把这些内容列在评价表里,让学生在某一时间段里对照评价表里的内容去要求自己。例如,我班有个孩子贪玩、好动、爱闯祸,管不住自己。结合他的特点,我给他单独设计了评价表。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是一件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做这件工作我们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能一口吃下一个大胖子。只要我们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