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7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均衡发展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树立均衡意识,要从学生的层次性实现均衡,要注重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均衡。
  [关键词]均衡发展策略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09
  均衡发展策略是符合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策略。在大力倡导生本理论的教学环境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均衡发展策略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一种教学策略。本文探讨的均衡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学生各种知识层面的均衡性发展,二是指教学要照顾到班上的大多数学生,实现班级学生总体的均衡发展。应用均衡发展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树立均衡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头疼的问题是随着课程的不断学习,学生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好的学生越来越好,学习困难的学生却感到日渐困难起来。当我们埋怨自己的辛苦劳动总换不来应有的回报,埋怨学生的学习总停留在相同的水平时,我们不妨从自身找一找导致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原因,或许能找到答案。
  教师首先要树立起均衡意识,要关注到班上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不能只顾及班上好的学生,这样将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秉承“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应给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要把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花蕾浇上一两桶水就能绽放,有的花蕾需要长久地浇灌才能绽放,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足够的耐心。比如,在教学中我时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学生的作文一交上来,除了中上水平的学生写得还稍微像样外,剩下的作文多半是语句不通,错别字很多,更有甚者让人读了半天也悟不出学生想要表达的意思。但作为教师,想要学生均衡地发展,就不能放弃那些写作困难的学生,就应对他们降低写作要求,进行鼓励并加以适当的赞赏。慢慢地,我发现整个班的学生都变得喜欢写作文了,有时不是作文课,学生也会主动提出要写作文。所以,我们教师要树立均衡意识,并要认真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从学生的层次性实现均衡
  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和接受知识能力有异,因此在同一课堂的学习中,对新知识接受和掌握的程度都会有所不同。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就要从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入手,力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具体到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上实现均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讲解、评价等都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而有所侧重。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一说读了本课之后有什么收获。
  (3)根据课文的优美句子“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来进行仿写。
  在教学(1)的内容时,我让成绩中下的学生朗读生字、新词,给他们简单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题(2)的内容可以给中间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因为,只要是能读通课文的学生都能就课文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中间层次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这个学习任务。而题(3)的内容则需要一定的语文功底,可以交给平时语文成绩不错的学生来完成,经过思考他们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
  三、注重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均衡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工具性,更要重人文性,要让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着人文关怀。小学语文教学以学生的德、智、美各个层面的发展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力求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目的。
  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我就让学生不断朗读,再对学生进行引导,最终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创造及创造力的重要性。对于这一课的学习,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关于创造力的名言或小故事,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通过课文的学习与资料的分享,学生对创造力有了新的认识,自己也想做个有创造力的人。
  均衡发展策略是符合当下教学实际的一种策略。教师首先要足够重视,把学生视为各方面能力都需要提高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力求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还要注重班上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班级学生的均衡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可用于搏动型心室辅助装置动物实验的大动物模型。方法选取实验动物小尾寒羊3只,麻醉后建立动静脉通路,左侧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心脏诱颤,心尖部打孔缝合心尖插管,降主动脉
倾听能力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但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去思考、实践和探索,让“倾听”之花美丽地绽放于英语课堂之中.
期刊
课外阅读在学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农村小学中,课外阅读情况令人担忧,根据目前阅读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小学低段课外阅读的策略
目的通过实验小鼠肾匀浆中酯酶-3项目的检测比对,了解全国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的水平,促进各实验室加强质控。方法按照CNAS批准的能力验证方案,制备样品并将稳定性和均匀
[摘 要]计算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但是很多教师对计算教学不够重视,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有目的性的训练,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算理,明确算法,形成计算技能。  [关键词]探究;计算教学;算理;训练;查漏补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3-0025-01  众所周知,近年来学生的计算能力呈下
[摘 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重心,时刻关注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并利用生活情境、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灵活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快乐、内化知识,提升思想品德与素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200620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传统的说教式教
目的建立直接多肽结合试验(DPRA)和人细胞系活化试验(h-CLAT)的皮肤致敏组合检测方法,对化学品及植物提取物的致敏性进行初筛。方法选择12种化学品和7种植物提取物为受试物,把不
[摘 要]构建视域下音乐教学资源的开發与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探索。整合现有教材资源、发掘教辅教学资源、优化教师教学资源、利用媒体信息资源等,都可以为音乐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教法选择,也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更多契机。  [关键词]构建视域;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开发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0-0060-02  新课改大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