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丰富的生活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在美的感受中积极探索,在互动评议中形成学习能力,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旨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及情感意志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有43名学生,其中男生18人,女生25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内容分析
“轴对称”是六年制五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提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三维)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圖形的轴对称,探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五、教学策略
演示法和探究法。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化静为动,突破难点,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中,切身体验“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六、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几张长方形纸
七、教学流程及评析
(一)情境导入:欣赏、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美。
从古至今,数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的计算问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我们的建筑、周围的布置、很多美丽的图案等也蕴涵着数学信息。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一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搭配悠扬的音乐,课件慢慢一幅幅展示教材第2页的9幅图形,教师适当给予介绍,最后课件将9幅图缩小定格在一张片子上,音乐停)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学习内容。
生活中轴对称应用很广泛,数学中的轴对称是怎样的呢?轴对称图形都有什么特征?怎样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板书课题)
评价与反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了美的感受中。在音乐声中,一幅幅图片呈现出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同时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出示课件。展示教材第2页上面的6幅画。
2、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复习构成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沿一条直线对折)
动画课件播放蝴蝶、蜻蜓、秤、枫叶沿一条直线对折的过程。
你能再举几个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集体订正时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对称轴的理由。
评价与反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化静为动,突破难点。电脑的折叠演示让学生在回忆概念的同时,更为直观地感知构成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沿一条直线对折,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透彻。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做画对称轴的练习,进一步强调对称轴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观察探索,认识轴对称性质。
1、课件出示小树图案(即教材第3页例1中间部分)。
提问: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上台指出后课件再演示出对称轴)
2、课件加上两棵小草出示例1(即教材第3页例1)
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主探究。
它还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样判断?自己想办法判定。
(2)汇报交流。
(3)互动评议。
哪种判定方法更简便易行?(引导学生认识“数方格”的方法操作起来更简便)
(4)师小结。
在数学上可以利用数方格的方法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探索验证,发现性质。
(1)请大家都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看一看,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在数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汇报。
(3)课件动态演示证实学生的发现。
(4)小结归纳:
同学们的发现很好,数学上的轴对称现象很有趣,它可以是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也可以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大家还发现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每一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这个性质很关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评价与反思:对例1的处理,设计了三个层次:首先只出现“小树图”,再出现“小草图”,两个层次都让学生判定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经历了从一个图形到一幅组合图形的改变过程,逐步拓宽对轴对称的认识,判定方法上也经历了从“实际折”到“数方格”的转变。第三个层次让学生亲自去实践,用数方格的方法去再次判定是否成轴对称,让学生进一步发现轴对称的性质,进而使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四)实践探究,深化认识。
课件出示第4页的例2。
1、自学例2,先想想怎样画得又好又快?学生试画。
2、汇报展示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出现两种方法:
(1)画出一个对应点就连一条线,最后顺次连成图形。
(2)画出所有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3、互动评议。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画的过程中哪儿容易错?
4、课件演示画的过程。
评议与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知识。注重了学生个性画法的交流与评议,在评议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数学游戏,联系新知,拓展思维。
1、教师取出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让学生看清从哪边画好图案后教师剪,学生闭着眼睛想想剪出的是什么图案。
2、师对折4次呢?先猜一猜再试一试,你的猜想对吗?
3、师问:如果是5次、6次、7次呢?板书结果,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
4、生独立完成第4页的“做一做”
评价与反思:让学生首先通过猜想感知轴对称的应用,再来揭示谜底,增加了趣味性,通过4次的猜想和自己的实际验证由理论转化为实践,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逐渐让学生通过数据发现规律,这是一个思维的拓展,也可以说是一个高潮。
(六)实践操作,深化思维。
课后请大家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评价与反思:教师设计了创造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巩固新知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丰富的生活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在美的感受中积极探索,在互动评议中形成学习能力,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旨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及情感意志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有43名学生,其中男生18人,女生25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内容分析
“轴对称”是六年制五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提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三维)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圖形的轴对称,探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五、教学策略
演示法和探究法。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化静为动,突破难点,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中,切身体验“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六、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几张长方形纸
七、教学流程及评析
(一)情境导入:欣赏、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美。
从古至今,数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的计算问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我们的建筑、周围的布置、很多美丽的图案等也蕴涵着数学信息。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一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搭配悠扬的音乐,课件慢慢一幅幅展示教材第2页的9幅图形,教师适当给予介绍,最后课件将9幅图缩小定格在一张片子上,音乐停)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学习内容。
生活中轴对称应用很广泛,数学中的轴对称是怎样的呢?轴对称图形都有什么特征?怎样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板书课题)
评价与反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了美的感受中。在音乐声中,一幅幅图片呈现出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同时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出示课件。展示教材第2页上面的6幅画。
2、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复习构成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沿一条直线对折)
动画课件播放蝴蝶、蜻蜓、秤、枫叶沿一条直线对折的过程。
你能再举几个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集体订正时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对称轴的理由。
评价与反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化静为动,突破难点。电脑的折叠演示让学生在回忆概念的同时,更为直观地感知构成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沿一条直线对折,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透彻。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做画对称轴的练习,进一步强调对称轴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观察探索,认识轴对称性质。
1、课件出示小树图案(即教材第3页例1中间部分)。
提问: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上台指出后课件再演示出对称轴)
2、课件加上两棵小草出示例1(即教材第3页例1)
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主探究。
它还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样判断?自己想办法判定。
(2)汇报交流。
(3)互动评议。
哪种判定方法更简便易行?(引导学生认识“数方格”的方法操作起来更简便)
(4)师小结。
在数学上可以利用数方格的方法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探索验证,发现性质。
(1)请大家都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看一看,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在数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汇报。
(3)课件动态演示证实学生的发现。
(4)小结归纳:
同学们的发现很好,数学上的轴对称现象很有趣,它可以是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也可以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大家还发现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每一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这个性质很关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评价与反思:对例1的处理,设计了三个层次:首先只出现“小树图”,再出现“小草图”,两个层次都让学生判定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经历了从一个图形到一幅组合图形的改变过程,逐步拓宽对轴对称的认识,判定方法上也经历了从“实际折”到“数方格”的转变。第三个层次让学生亲自去实践,用数方格的方法去再次判定是否成轴对称,让学生进一步发现轴对称的性质,进而使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四)实践探究,深化认识。
课件出示第4页的例2。
1、自学例2,先想想怎样画得又好又快?学生试画。
2、汇报展示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出现两种方法:
(1)画出一个对应点就连一条线,最后顺次连成图形。
(2)画出所有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3、互动评议。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画的过程中哪儿容易错?
4、课件演示画的过程。
评议与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知识。注重了学生个性画法的交流与评议,在评议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数学游戏,联系新知,拓展思维。
1、教师取出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让学生看清从哪边画好图案后教师剪,学生闭着眼睛想想剪出的是什么图案。
2、师对折4次呢?先猜一猜再试一试,你的猜想对吗?
3、师问:如果是5次、6次、7次呢?板书结果,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
4、生独立完成第4页的“做一做”
评价与反思:让学生首先通过猜想感知轴对称的应用,再来揭示谜底,增加了趣味性,通过4次的猜想和自己的实际验证由理论转化为实践,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逐渐让学生通过数据发现规律,这是一个思维的拓展,也可以说是一个高潮。
(六)实践操作,深化思维。
课后请大家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评价与反思:教师设计了创造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巩固新知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