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到实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质变过程。
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物理实验教学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下面谈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一、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上创新的,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知道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结论。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注重的不仅是观察到的结果,更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电解硫酸铜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跟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颜色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跟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周围的情况,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留待学生自己结合化学知识得到结论,而不是只让学生看一遍碳棒颜色的变化就完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二、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创新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中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上。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利用好课本中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外,还可以在课后,用实验室所配的器材,或用自制的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医药瓶做物体浮沉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易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运用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等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充分利用课外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在教材中有许多小实验,我们应充分加以应用。要求学生设计一些小实验,验证课堂学习的物理规律或者应用物理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学习完电路知识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外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寝室的电路,进门时开灯,然后到书桌边使用台灯,同时第一个灯熄灭,达到节约用电更加方便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讨论,主动实践。有的采用局部短路法,有的采用双触开关,有的采用单刀双掷双控,都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学生体会到了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和改造,找到了创新的动机和源泉。
四、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的实验步骤包括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原则。
在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时,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根据提供的器材和要求,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自己设计实验,从而完成实验。这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而且是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五、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意识创新
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为制定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的话,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如: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师生共同总结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评价方法自然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成了其中的重点。我认为新的评价观点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时就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物理实验教学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下面谈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一、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上创新的,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知道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结论。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注重的不仅是观察到的结果,更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电解硫酸铜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跟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颜色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跟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周围的情况,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留待学生自己结合化学知识得到结论,而不是只让学生看一遍碳棒颜色的变化就完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二、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创新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中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上。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利用好课本中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外,还可以在课后,用实验室所配的器材,或用自制的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医药瓶做物体浮沉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易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运用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等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充分利用课外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在教材中有许多小实验,我们应充分加以应用。要求学生设计一些小实验,验证课堂学习的物理规律或者应用物理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学习完电路知识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外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寝室的电路,进门时开灯,然后到书桌边使用台灯,同时第一个灯熄灭,达到节约用电更加方便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讨论,主动实践。有的采用局部短路法,有的采用双触开关,有的采用单刀双掷双控,都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学生体会到了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和改造,找到了创新的动机和源泉。
四、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的实验步骤包括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原则。
在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时,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根据提供的器材和要求,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自己设计实验,从而完成实验。这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而且是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五、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意识创新
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为制定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的话,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如: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师生共同总结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评价方法自然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成了其中的重点。我认为新的评价观点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时就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