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是英语教学的重点。能力只有在有能力需要的地方才可以形成,语言应该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属于知识。能力是在把老师教的东西都遗忘后剩下的就是能力,是一种可以让学生带走的东西。
【关键词】语言输出;形成环境;能力导向
在现在很多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简单地看到英语学科的分数,没有深层次地对英语学科的语言性出发,简单地把英语课堂上成知识传授课堂的情况很多。错误地认为如果要提高成绩只能不断地给学生讲解,不断传授语法知识。这样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英语课堂乏味,学生的厌学心态强,这也是造成很多学校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
现在英语教学应该由知识本位的教学走向能力本位的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侧重点很重要。在山区中学的很多学生表现在不肯开口、不愿动笔,在英语交流中显得保守、羞涩。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输出能力,如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对此笔者认为需就以下方面进行探究:
一、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重要性
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会把语法学习、单词的记忆当做学习的主要任务,不注重语言的使用和交流的参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也很容易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法讲解和片面的单词句篇。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英语教师都是以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设计的出发点,要围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能力的形成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英语的阅读、视听作为输入,经过学生的思考加工、内化,再通过表达进行输出。
思想认识的改变行动才会改变,内心层面认知就很容易促成学习方向、方法的改变,如,积极交流、乐于写作。只要把英语输出能力的提高视为英语教与学的主要任务,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形成就会是英语课堂中师生的共同终极目标,学生就会积极互动,课堂效果将极大提高。
二、把握能力形成规律,创设语言输出能力的形成环境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余文森教授说:“能力是一种在把老师教的东西都遗忘了,留下来的东西。”很多知识最终都会被遗忘,但是能力不会。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发现,现在的考试都是能力型的题目为主,阅读、听力、写作已经是英语考试的主体。说明是否具备英语的输出能力已经成为学习英语水平的检验标准。
能力的形成需要环境,在普通初中的英语学习中,课堂是形成英语输出能力的主要环境。一节优秀的英语课堂已经不单是讲透某个知识点,完成多少个语法攻坚,而是每一节课有没有语言能力的训练和使用,这节课是不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环境。因为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环境下才可以形成,就像学游泳必须下水的道理一样。
三、围绕输出能力的提高,构建能力导向的课堂
(一)课堂时间的安排和趣味性的激发
在课堂时间设计时,我们应该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和课堂环节设计安排在能力运用和训练中。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尤其是对英语这些外语学科,离开课堂后能够接触到的英语环节甚少,所以课堂的时间是主要磨炼语言能力的地方。能力是一种需要时间才可以烙印在人的身上的东西,但是一旦形成叶会很久都拥有。
语言能力不会立杆见影,不会突飞猛进,它是一个相对缓慢的积累过程。在连续而缓慢的能力养成过程中注意趣味性的激发,否则学生在没有收获感和成就感的时候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我们从语言任务素材,能力训练形式等环节都要把兴趣考虑进去,让课堂快乐着。
(二)做好教学过程的提问和老师的倾听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所以我们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要形式多样,要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更要以能力为导向,问得好的问题会让学生的脑力劳动效果高。要设计好问题,教师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交流,是问题的土壤,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鼓励,学生在眼神和气氛中感受老师的倾听。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延续性,减少yes or no的提问,多使用when、where、why的问题和表达,让学生在以一种英语语言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输入
阅读的能力是学生英语处理和运用的关键,它既是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能力形成的体现,它是语言学科阅读、思考、表达三大核心能力的第一部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很好地利用教材的素材进行阅读训练。我们不要教教材,我们应该把教材作为一种载体,让学生不是在我们的课堂里“听课”而是学习。在课本内容之外,教师寻储备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是很关键的。这就带来储备和符合度的两个问题,教师要善于积累和分类,善于收集新鲜有活力的素材。学生感觉到英语的阅读能力可以让他们去获得素材里的信息,去享受用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获得认知,这就是能力的吸引力。
英语教与学是愉悦的,学生可以在英语学习中去沟通交流,去感受世界。语言学科是有魅力的,只要在英语学习中让英语语言輸出能力不断提高,英语学科就会充满活力、茁壮成长。
【关键词】语言输出;形成环境;能力导向
在现在很多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简单地看到英语学科的分数,没有深层次地对英语学科的语言性出发,简单地把英语课堂上成知识传授课堂的情况很多。错误地认为如果要提高成绩只能不断地给学生讲解,不断传授语法知识。这样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英语课堂乏味,学生的厌学心态强,这也是造成很多学校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
现在英语教学应该由知识本位的教学走向能力本位的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侧重点很重要。在山区中学的很多学生表现在不肯开口、不愿动笔,在英语交流中显得保守、羞涩。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输出能力,如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对此笔者认为需就以下方面进行探究:
一、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重要性
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会把语法学习、单词的记忆当做学习的主要任务,不注重语言的使用和交流的参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也很容易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法讲解和片面的单词句篇。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英语教师都是以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设计的出发点,要围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能力的形成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英语的阅读、视听作为输入,经过学生的思考加工、内化,再通过表达进行输出。
思想认识的改变行动才会改变,内心层面认知就很容易促成学习方向、方法的改变,如,积极交流、乐于写作。只要把英语输出能力的提高视为英语教与学的主要任务,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形成就会是英语课堂中师生的共同终极目标,学生就会积极互动,课堂效果将极大提高。
二、把握能力形成规律,创设语言输出能力的形成环境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余文森教授说:“能力是一种在把老师教的东西都遗忘了,留下来的东西。”很多知识最终都会被遗忘,但是能力不会。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发现,现在的考试都是能力型的题目为主,阅读、听力、写作已经是英语考试的主体。说明是否具备英语的输出能力已经成为学习英语水平的检验标准。
能力的形成需要环境,在普通初中的英语学习中,课堂是形成英语输出能力的主要环境。一节优秀的英语课堂已经不单是讲透某个知识点,完成多少个语法攻坚,而是每一节课有没有语言能力的训练和使用,这节课是不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环境。因为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环境下才可以形成,就像学游泳必须下水的道理一样。
三、围绕输出能力的提高,构建能力导向的课堂
(一)课堂时间的安排和趣味性的激发
在课堂时间设计时,我们应该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和课堂环节设计安排在能力运用和训练中。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尤其是对英语这些外语学科,离开课堂后能够接触到的英语环节甚少,所以课堂的时间是主要磨炼语言能力的地方。能力是一种需要时间才可以烙印在人的身上的东西,但是一旦形成叶会很久都拥有。
语言能力不会立杆见影,不会突飞猛进,它是一个相对缓慢的积累过程。在连续而缓慢的能力养成过程中注意趣味性的激发,否则学生在没有收获感和成就感的时候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我们从语言任务素材,能力训练形式等环节都要把兴趣考虑进去,让课堂快乐着。
(二)做好教学过程的提问和老师的倾听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所以我们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要形式多样,要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更要以能力为导向,问得好的问题会让学生的脑力劳动效果高。要设计好问题,教师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交流,是问题的土壤,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鼓励,学生在眼神和气氛中感受老师的倾听。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延续性,减少yes or no的提问,多使用when、where、why的问题和表达,让学生在以一种英语语言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输入
阅读的能力是学生英语处理和运用的关键,它既是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能力形成的体现,它是语言学科阅读、思考、表达三大核心能力的第一部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很好地利用教材的素材进行阅读训练。我们不要教教材,我们应该把教材作为一种载体,让学生不是在我们的课堂里“听课”而是学习。在课本内容之外,教师寻储备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是很关键的。这就带来储备和符合度的两个问题,教师要善于积累和分类,善于收集新鲜有活力的素材。学生感觉到英语的阅读能力可以让他们去获得素材里的信息,去享受用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获得认知,这就是能力的吸引力。
英语教与学是愉悦的,学生可以在英语学习中去沟通交流,去感受世界。语言学科是有魅力的,只要在英语学习中让英语语言輸出能力不断提高,英语学科就会充满活力、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