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隔山海,山海犹可平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傅雷家书》是我的枕边书。
  名为家书,收录的不外是翻译家傅雷与钢琴家傅聪父子二人的通信。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在上海,儿子在欧洲,隔山隔海。在那个打电话不方便且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书信是亲友间分享生活、互相慰藉的唯一方法。
  起初,我是因为傅聪,而非他的父亲傅雷,拿起这本书来看。当时我在学琴,常常听老师说:“钢琴弹得好,不仅要技巧出众,还要有感情。你看,为什么傅聪弹肖邦弹得好,就是因为动了感情。”那时候年纪小,并不知道所谓的“有感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去看看《傅雷家書》吧。”老師对我说。
  初读这本书,觉得父亲有些唠叨,每封信都写得很长,且事无巨细,从感冒吃什么药,到去哪儿看戏、和谁聊天,再到翻译巴尔扎克时遇到的困惑,都一股脑儿地倾吐在纸面上。如今想来,当年的傅雷一定倍感孤独,不然也不会攒下那么多心里话,非要写给千里之外的儿子看。正如傅雷在某次去信中写道——
  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闲聊),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可惜,当年的我,只看到信中的唠叨,却不曾见到那些关于艺术和文学的智识上的碰撞。
  再一次拿起《傅雷家书》,已是大学二年级。重读数十年前的两地书,竟找到不少意味深长、欲言又止的段落。父子二人的性情,也借由那些看似无关宏旨的细琐文字,呈现在我眼前。
  通常,人们提及《傅雷家书》,想到的总是傅雷与傅聪二人间的通信往来,殊不知,傅雷的次子傅敏同样才智出众,对于文学和艺术的见解并不逊于哥哥。傅敏名气不如哥哥傅聪大,一则因为傅聪是生活在镁光灯下的钢琴家,二来也因为傅敏天性内敛含蓄——少有人知道傅雷还有一个儿子,在北京一所中学里当了一辈子英语老师。
  其实,旁人没必要觉得傅敏少了些父爱,也无须说什么傅雷偏爱傅聪的话。因为性格相近的人,总是能相互吸引。傅敏的温和,想来是遗传自母亲;傅聪的倔强与清高,则完全从父亲那里承袭而来。
  若干年前,傅聪在香港举办独奏音乐会,我采访他时问及书中一处情节:傅聪19岁的时候,某次与父亲谈到贝多芬哪一首小提琴奏鸣曲更重要这个问题,谈着谈着两人竟争论起来,傅聪甚至气得离家出走了一个多月。80岁的傅聪仍记得那件事,说:“我和我爸爸都是性格很强的人。”的确,如果不是因为性格倔强、不愿从众,傅雷不会早早地与妻子双双弃世,傅聪也不会在得知父母去世的消息后数十年不返乡。
  《傅雷家书》中,父亲时常对儿子谈及艺术家与艺术品,不吝赞美,也不忌批评。傅雷身为文艺批评家,本是对事不对人,但若教心眼小的人听了去,难免觉得不忿。那次采访中,傅聪的一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他说父亲傅雷一辈子怀抱赤子之心,只是,有时候我们自以为的真诚、洒脱,却往往成了他人指摘乃至抨击的把柄。在《傅雷家书》中,父亲曾与儿子谈及说话的技巧,提到两点:“注意以后说话,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人的态度,这是最犯忌的。因为即便你说的对,但是给人的印象觉得你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好像天下只有你看得清、看得准,理由都是你的;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好辩,不论大小,都要辨,这也是犯忌的。希望你先对这两个毛病,时加警惕,随时改掉。”
  如今回看傅雷的生平,我们不难发现,他并没有做到不主观,也没能改掉好辩的习惯,他告诫儿子的两个所谓大毛病,自己一个也没能躲开。表面上看,傅雷是想借书信与傅聪讨论弹琴的技巧与做人的原则,实际上,那些寄去远方的书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傅雷本人的日记吧。只是,他一辈子也没能违拗了自己的性情。
  我想,清高倔强的对立面未见得是左右逢源。傅雷不希望傅聪太倔强、太脱俗,也不希望他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应有的原则。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是翻译家父亲赠予儿子的做人信条。
  最近,我重温《傅雷家书》,对于书中品评艺术或评价艺术家的段落少了些好奇,对于那些做人的道理,在认知与理解上又加深了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时代终会远去,长大后的我们,面对纷纭繁杂的世事,如何应对,又如何自处?或许,我们能从这数十年前的父子对话中,找到答案。
其他文献
虞积藻贤惠了一辈子,忍让了一辈子,老了老了,来了个“老来俏”,坏脾气一天天见长。老铁却反过来,那么暴躁、那么霸道的一个人,一上岁数,面了,没脾气了。老铁动不动就对虞积藻说:“片子,再撑几年,晚一点死,你这一辈子就全捞回来了。”虞积藻是一个61岁的女人,正瘫在床上。年轻的时候,人家还漂亮的时候,老铁粗声恶气地喊人家“老婆子”。到了这一把年纪,老铁反而改了口,把他的“老婆子”叫成“片子”,有些老不正经
期刊
父亲常常早上出门散步。有一天,我对父亲说:“我也要去。”父亲很少在家,我从来不敢向他请求什么,所以一开口就后悔了。父亲看着我,然后微笑着说:“如果你早上起得来,我就带你去。”  第二天,我六点整就起来了,母亲却告诉我,父亲已经走了十几分钟了。我跑到门外,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心中充满懊恼。到了七点钟,父亲散步回来了,他與我眼神交会,轻声对我说:“明天要早一点呀。”  第二天,邻居家的公鸡刚打鸣,我就爬
期刊
野外漫步,仰望迷離的天空,闻着花草的清香,倾听流水缓缓歌唱。暖风拂拂,迎面吹来。忽然,心中泛起难堪的怀恋之情。刚想捕捉,旋即消泯。  我的灵魂不能不仰慕那遥远的天国。  自然界的春天宛若慈母。人同自然融為一体,投身在自然的怀抱里,哀怨有限的人生,仰慕无限的永恒。就是说,一旦投入慈母的胸怀,便会产生一种近乎撒娇的悲哀。
期刊
据可靠人士说(当然,真主知道得更多),古时,巴比伦王国有位国王,他召集手下的建筑师和巫师,吩咐他们营造一座复杂精妙的迷宫。建成后,最精明的人都不敢冒险进去,进去的人都迷途难返。这项工程引起了轰动,因为它的诡异迷离人间绝无仅有,只能出于上帝之手。  后来,一位阿拉伯国王前来谒见,巴比伦国王(为了嘲弄憨厚的客人)把他骗进迷宫。阿拉伯国王晕头转向、狼狈不堪,天快黑时还走不出来。于是,他祈求上苍,才找到了
期刊
科學有过她的纯真年代,那时她还没有和商业资本结合在一起。那时的科学,可以是传说中牛顿的苹果树,也可以是爱因斯坦年轻时的“奥林匹亚学院”。但是曾几何时,科学技术与商业资本密切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是我们自己促成的,因为我们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要经济效益。不错,科学技术真的给了我们经济效益,给了我们物质享受。但是,这样的科学技术就不再是昔日的纯真少女了。  与商业资本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技术,就像一名工
期刊
我曾经听过一出传统京剧,名叫《乌盆记》,讲的是宋代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有一个名叫刘世昌的商人收账回家,途中遭遇大雨,于是借宿在一户姓赵的人家。这家人见财起意,用毒酒毒死刘世昌,将他的尸骨烧成灰,又和在泥里制成乌盆——也就是黑色的尿盆。不久后,乌盆被来赵家讨债的人索去。一天夜里,主人小便时,乌盆突然开口说话,大意是说,我其实是个人啊,请你不要往我身上撒尿。接着,它向主人哭诉了自己的冤屈。主人听罢又惊
期刊
生活家地板携手读者杂志社举办了“生活家地板杯”原创征文比赛。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3000多篇,经过专业评委评审,100多篇参赛作品脱颖而出。  特等奖(1名):  王 灿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初中组:  一等奖(2名):  肖泽青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陈沈婷 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  二等奖(3名):  黄欣妍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五中学  蔡柏冲 湖南省华容县侨联环城学校  黄海钦 上海市
期刊
元朝的倪云林名瓒,字元镇。他天性喜好清洁,书房的物品,由两个书童轮换着打扫灰尘,一刻也不停。他的庭院中有棵梧桐树,他早晚都要命人从井里打水擦洗,竟然把树洗死了。  倪云林曾经留一个朋友住在家中客房里,担心朋友会把客房弄脏或损坏物品,他夜间起来三四次,藏起来听客房里的动静。偶尔听到有咳嗽声,他就厌恶得难以忍受。凌晨,他让侍童去寻找客人吐痰的痕迹,侍童没有找到,惧怕被鞭打,就拾起一片有污垢的落叶来搪塞
期刊
在我的家乡,许多人将睡觉稱为“上苏州”。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将阊门一带的居民迁徙过长江。六百多年悠悠时光里,祖先把对故土的怀念留在梦里。“上苏州”,成了前代移民精神皈依的一种集体回望。  长江下游进入三伏天,溽暑难熬。小时候,我常露天而眠。那时候,夕阳刚刚落山,外祖父在路边支上竹床,然后领我到井边汲水。木桶里的水,一漾一漾,两个人用竹竿抬着,一高一低,泼泼洒洒,逶迤了一路。外祖父用脸盆泼水,将水泼
期刊
在人的意识中,有些事看似寻常,却越细想越困惑、越深究越无奈。比如“故乡”,说起来令人柔肠寸断,它的境遇却日渐尴尬。过去人们总说“故土难离”,如萧乾在《一本褪色的相册》中说:“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唐代柳宗元在《钴鉧潭记》中写道:“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表面上在描述乐不思蜀,却内含思乡之情。而今,这一切已成过去,尽管诗人于坚仍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