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面的内容,是综合了一些资料,加上我自己的理解,组合而成的对《沁园春雪》的文句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雄奇雪景;“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千里”“万里”互文见义,意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这里写出了天地茫茫,纯然一色。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写得好,视野辽阔,色泽净美,动静交织,情趣豪迈,雄伟壮丽,生气勃勃。
“封”字用得好,此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用得好,此字显得轻盈柔美。
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空间极其广阔,景色极为壮丽,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令人感受到诗人豪迈的胸怀,雄伟的气魄,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七句具体写雪中山河的壮丽。
“望”字统领七个句子,描写了广袤无垠土地上的壮丽山河,气象雄伟,意境磅礴。
“长城内外”写从南到北,“大河上下”写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旬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和“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写得好,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动感、美感丰富。“舞”和“驰”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雪景以“白”为特征,词中却未写一个“白”字,而用“冰”“雪”“银”“蜡”“素”等,使一个为大雪所覆盖的洁白美丽的广阔世界尽现眼前。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红装素裹”指素淡无华的衣着衬上艳红适中的化妆,显得十分大方和漂亮。“妖娆”指少女的婀娜多姿艳丽动人。这里也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雪后景象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得好,它于想象之中表现了北国景色的壮阔、雄健、纯美,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诗人欣然观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全词浑然一体的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竞折腰”,写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江山美好,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
“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七句评论历史上的帝王形象。
“惜”字用得好,它领起七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纵想千年古史、评说封建帝王的超凡气概。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对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很是惋惜的意味,而且因“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三句抒发诗人心中的豪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得好,表达、升华了词的主题。它是深刻的议论,又是豪壮的抒情,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前无古人的伟大情怀。
“俱往矣”三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深刻表现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和抱负。
本词上阕写景为主,前三旬是总写,概括力极强。中间七句是具体描写,形象生动,写得较详。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写得较略。此中有详有略,有静态有动态,有实写有虚写,有比喻有拟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捕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
下阕议论抒情为主。前两句承接上文的写景而转入议论。中间七句具体评价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历史杰出人物。这些评价为结尾部分抒发无产阶级的英雄豪情作了充分的铺垫。最后三句是抒发这种英雄豪情的顶峰,是全词的高潮。
此课的教学创意:以朗读为线索,分步品读《沁园春雪》。
导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画面壮阔,意境雄浑,气势磅礴,雄健豪放,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毛泽东诗词中,评价最高、影响最大的,非它莫属。
铺垫之一:
词:由古诗发展而来的可配乐歌唱的文言诗歌体裁。
词牌: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
词题:词牌下面用来表示词的内容的题目。如“雪”。
阕:曲终叫做“阕”。大多数词分为前后两“阕”,也叫上阕、下阕或上片、下片。
铺垫之二:
《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正是红军渡河东征、出师抗日期间。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柳亚子索句,毛泽东手书此词以赠。
教学步骤一,朗读,感受课文内容。
朗读训练:吐字要有力度
1.同学们反复诵读、高声诵读课文。
2.教师朗读示范,同学们听读。
3.同学们再朗读。
在朗读中感受词中雄伟瑰丽的景物描写、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议论百代评说帝王的气魄。
4.请同学们自选内容、自定角度,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学们发言,教师顺势点示出课文内容的语言之美、音韵之美、结构之美、手法之美、描写之美、抒情之美……点示课文的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议论抒情的表达特点。
教学步骤二,朗读,理解课文文意。
朗读训练:语速疾徐有致
1.教师指导同学们朗读课文。着重训练读好“望”和“惜”两个领字。
2.教师示例:理解这首词的文意,可以用“联语”的方式来进行。如——
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
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3.请同学们以“联语”的方式,概说课文内容。
同学们可以说:
上阕写景,情景交融。
下阕议论,评古论今。
上阕写景,画面壮美。
下阕议论,气势恢宏。
上阕写景,洋溢着热烈奔放的情感。
下阕议论,展现出前无古人的气概。
上阕描写无边雪景,展现山河的壮丽。
下阕纵论历代帝王,抒发诗人的豪情。
上阕写景,侧重写空间,展现了北国冬景奇雄壮丽的画卷。
下阕议论,侧重写时间,表现了俯仰古今豪情满怀的气概。
上阕写景,句句都洋溢着热爱祖国江山的激情,令人心气豪爽。
下阕议论,句句用意深刻,表现出崇高而又博大的革命者的胸怀。
教师进行活动小结。
教学步骤三,朗读,欣赏课文语言。
朗读训练:豪迈激情演读
1.教师指导朗读。
2.指导学生进行词句揣摩。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进行“一句话品析”。请同学们自由品析,说说这首词中哪些字用得好,哪些词用得好,什么句写得好。如,“封”字用得好,此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用得好,此字显得舒展飘逸……
3.同学们品读课文,表达自己的见解。师生对话。
(师生欣赏的内容,可以被前面的赏析短文所涵盖。)
以上三步完成以后,这首词就基本上读懂了。在“懂”的基础上再来朗读,感觉又不一样,这时可用“赛读”的方式,更好地演读出全词的节奏、层次、情感、气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雄奇雪景;“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千里”“万里”互文见义,意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这里写出了天地茫茫,纯然一色。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写得好,视野辽阔,色泽净美,动静交织,情趣豪迈,雄伟壮丽,生气勃勃。
“封”字用得好,此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用得好,此字显得轻盈柔美。
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空间极其广阔,景色极为壮丽,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令人感受到诗人豪迈的胸怀,雄伟的气魄,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七句具体写雪中山河的壮丽。
“望”字统领七个句子,描写了广袤无垠土地上的壮丽山河,气象雄伟,意境磅礴。
“长城内外”写从南到北,“大河上下”写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旬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和“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写得好,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动感、美感丰富。“舞”和“驰”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雪景以“白”为特征,词中却未写一个“白”字,而用“冰”“雪”“银”“蜡”“素”等,使一个为大雪所覆盖的洁白美丽的广阔世界尽现眼前。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红装素裹”指素淡无华的衣着衬上艳红适中的化妆,显得十分大方和漂亮。“妖娆”指少女的婀娜多姿艳丽动人。这里也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雪后景象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得好,它于想象之中表现了北国景色的壮阔、雄健、纯美,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诗人欣然观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全词浑然一体的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竞折腰”,写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江山美好,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
“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七句评论历史上的帝王形象。
“惜”字用得好,它领起七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纵想千年古史、评说封建帝王的超凡气概。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对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很是惋惜的意味,而且因“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三句抒发诗人心中的豪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得好,表达、升华了词的主题。它是深刻的议论,又是豪壮的抒情,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前无古人的伟大情怀。
“俱往矣”三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深刻表现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和抱负。
本词上阕写景为主,前三旬是总写,概括力极强。中间七句是具体描写,形象生动,写得较详。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写得较略。此中有详有略,有静态有动态,有实写有虚写,有比喻有拟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捕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
下阕议论抒情为主。前两句承接上文的写景而转入议论。中间七句具体评价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历史杰出人物。这些评价为结尾部分抒发无产阶级的英雄豪情作了充分的铺垫。最后三句是抒发这种英雄豪情的顶峰,是全词的高潮。
此课的教学创意:以朗读为线索,分步品读《沁园春雪》。
导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画面壮阔,意境雄浑,气势磅礴,雄健豪放,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毛泽东诗词中,评价最高、影响最大的,非它莫属。
铺垫之一:
词:由古诗发展而来的可配乐歌唱的文言诗歌体裁。
词牌: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
词题:词牌下面用来表示词的内容的题目。如“雪”。
阕:曲终叫做“阕”。大多数词分为前后两“阕”,也叫上阕、下阕或上片、下片。
铺垫之二:
《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正是红军渡河东征、出师抗日期间。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柳亚子索句,毛泽东手书此词以赠。
教学步骤一,朗读,感受课文内容。
朗读训练:吐字要有力度
1.同学们反复诵读、高声诵读课文。
2.教师朗读示范,同学们听读。
3.同学们再朗读。
在朗读中感受词中雄伟瑰丽的景物描写、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议论百代评说帝王的气魄。
4.请同学们自选内容、自定角度,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学们发言,教师顺势点示出课文内容的语言之美、音韵之美、结构之美、手法之美、描写之美、抒情之美……点示课文的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议论抒情的表达特点。
教学步骤二,朗读,理解课文文意。
朗读训练:语速疾徐有致
1.教师指导同学们朗读课文。着重训练读好“望”和“惜”两个领字。
2.教师示例:理解这首词的文意,可以用“联语”的方式来进行。如——
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
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3.请同学们以“联语”的方式,概说课文内容。
同学们可以说:
上阕写景,情景交融。
下阕议论,评古论今。
上阕写景,画面壮美。
下阕议论,气势恢宏。
上阕写景,洋溢着热烈奔放的情感。
下阕议论,展现出前无古人的气概。
上阕描写无边雪景,展现山河的壮丽。
下阕纵论历代帝王,抒发诗人的豪情。
上阕写景,侧重写空间,展现了北国冬景奇雄壮丽的画卷。
下阕议论,侧重写时间,表现了俯仰古今豪情满怀的气概。
上阕写景,句句都洋溢着热爱祖国江山的激情,令人心气豪爽。
下阕议论,句句用意深刻,表现出崇高而又博大的革命者的胸怀。
教师进行活动小结。
教学步骤三,朗读,欣赏课文语言。
朗读训练:豪迈激情演读
1.教师指导朗读。
2.指导学生进行词句揣摩。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进行“一句话品析”。请同学们自由品析,说说这首词中哪些字用得好,哪些词用得好,什么句写得好。如,“封”字用得好,此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用得好,此字显得舒展飘逸……
3.同学们品读课文,表达自己的见解。师生对话。
(师生欣赏的内容,可以被前面的赏析短文所涵盖。)
以上三步完成以后,这首词就基本上读懂了。在“懂”的基础上再来朗读,感觉又不一样,这时可用“赛读”的方式,更好地演读出全词的节奏、层次、情感、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