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林州市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及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然后指出了当前林州市新农村建设中采取的策略,最后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林州市
一、当前林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取得的成就
林州市是红旗渠的故乡,它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原名林县,1994年元月撤县建市,全市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543个行政村,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口1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耕地面积80多万亩,地少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建国以来,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20世纪60年代开始修建红旗渠、80年代发展建筑业、9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工商业为标志,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并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了林州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近年来,林州市按照河南省《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创新机制,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林州市启动示范村54个,其中省级示范村3个、林州市级示范村51个。2011年河南省统计局发布“2010年河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结果”,林州市首次进入前10强排名居第八位,凸显了林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二、科学发展观视阀下的林州市新农村建设策略
(1)突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林州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农民群众商议沟通,充分接受农民群众的意见。同时组织各种发展致富的竞赛,把农民注意力集中到发展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2)坚持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林州市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发展工业主导产业,形成了钢铁、汽配、铝电、煤机、新能源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工业占GDP比重超过6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15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8万户。同时协调发展农业、建筑、旅游等各项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夯实根基、强化支撑。(3)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总览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林州市坚持规划先行,努力实现了“四个集中”,即人口向城市、小城镇、中心村、产业集聚区集中。从2010年起,林州市城市规划区和小城镇规划区内停止一家一户供地,严格控制农村宅基地审批,倡导城乡居民住宅建设向多层、高层方向发展。
三、林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资金缺乏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直接难题,许多农村都等着靠国家来扶持,认为建设新农村是国家的事情,农民不愿意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资金。其次,由于长久以来重视经济轻视环境,农村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再次,农民的自身素质普遍偏低,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非常有限,导致农民文化技术素质整体提升难度增大。针对林州市出现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努力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对重大农业项目的扶持。其次,应着力完善环保机制,加强对农村环保力量。加强责任意识,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强化对农村环保舆论的引导。再次,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
参 考 文 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陈晓亮.新形势下的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问题求解[J].企业导报.2009(3)
[3]杨铭.林州市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林州市
一、当前林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取得的成就
林州市是红旗渠的故乡,它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原名林县,1994年元月撤县建市,全市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543个行政村,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口1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耕地面积80多万亩,地少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建国以来,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20世纪60年代开始修建红旗渠、80年代发展建筑业、9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工商业为标志,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并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了林州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近年来,林州市按照河南省《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创新机制,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林州市启动示范村54个,其中省级示范村3个、林州市级示范村51个。2011年河南省统计局发布“2010年河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结果”,林州市首次进入前10强排名居第八位,凸显了林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二、科学发展观视阀下的林州市新农村建设策略
(1)突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林州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农民群众商议沟通,充分接受农民群众的意见。同时组织各种发展致富的竞赛,把农民注意力集中到发展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2)坚持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林州市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发展工业主导产业,形成了钢铁、汽配、铝电、煤机、新能源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工业占GDP比重超过6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15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8万户。同时协调发展农业、建筑、旅游等各项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夯实根基、强化支撑。(3)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总览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林州市坚持规划先行,努力实现了“四个集中”,即人口向城市、小城镇、中心村、产业集聚区集中。从2010年起,林州市城市规划区和小城镇规划区内停止一家一户供地,严格控制农村宅基地审批,倡导城乡居民住宅建设向多层、高层方向发展。
三、林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资金缺乏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直接难题,许多农村都等着靠国家来扶持,认为建设新农村是国家的事情,农民不愿意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资金。其次,由于长久以来重视经济轻视环境,农村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再次,农民的自身素质普遍偏低,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非常有限,导致农民文化技术素质整体提升难度增大。针对林州市出现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努力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对重大农业项目的扶持。其次,应着力完善环保机制,加强对农村环保力量。加强责任意识,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强化对农村环保舆论的引导。再次,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
参 考 文 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陈晓亮.新形势下的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问题求解[J].企业导报.2009(3)
[3]杨铭.林州市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