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分层教学的实施就满足了“因材施教”的教学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与他们当前水平更贴合的教学,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的科学有效,以点带面,从而兼顾全班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一、 引言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走向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体的重要性,“因材施教”一词也用得逐渐广泛。为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展每个学生的素养,“分层教学”不断进入我们的视角。《语文新课标》也指出,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这些差异性会使得我们传统的“灌输式”“一站式”教学分崩离析,特别是在新世纪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下,分层教学更显得迫在眉睫。
二、 概述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便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教师的教学过于泛化,而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水平的差异,因而传统的教学不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也要采取积极的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针对性的教育,分层教学的实施就很好地满足了这一教学需求。
三、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一) 教学形式与方法分层
目前我们使用较为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也是特别有益的。我们一直呼吁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有些乖巧的学生可能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言语说教,通过班会形式可以有效落实。但有些学生可能不那么容易接受,这种情况下,分层处理,通过情景剧表演、辩论赛、话题讨论等形式反而会更容易切入学生的心理接受层面,进而产生影响力。在《钓鱼的启示》(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梳理文章中精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外,我更倾向于情感态度的教学指导。我让学生分成两组辩论:“我该不该把鱼放回湖里去?”这个问题,利用思维风暴法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感悟到人生面对重大的抉择时的诱惑,学会正确处理并培养健全的人格态度。
(二) 个别辅导分层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也要注意安排得當,做到因材施教。课堂上的个别辅导,主要是指在课堂小组讨论环节中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给予的督促指导。对于整体水平优良的小组和个人,教师简单提点即可,让学生自己思考领悟,不断探索。这种时候不宜过多介入,否则会抹杀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学习意识。对于整体水平一般的小组和个人,教师可以稍作提示,对于文章表达或词语理解给予一定的疏导,帮助其达到理解和接受的程度。课下的个别辅导相当于“培优帮困”,简单来说就是“让会跑的人跑得更快,让不会跑的人学会跑”。教师要事先做好相关的辅导计划,辅导内容要根据两者不同的学习情况来设置,定期执行,从而保证辅导的效率和效果。此外,对于那些“刚刚学会跑的”,教师也不能忽视,相反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养。
(三) 预习准备分层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思维能力区别,教师在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这一块应该重点强调、差别对待。对于那些基础型和普遍型的学生,可以简单预习,如熟读课文、查阅生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摘抄优美词句或片段等。而对于那些拔高型的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可融入一些手法的分析、情感的理解、类文对比等预习要求。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教师的新授,培养了个人的自学能力,还大大有益于教师的课堂规划,可谓事半功倍。预习准备得当会产生不错的效果。以六年级学生为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这也是现代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简单的就是字词句段的梳理、文章的熟悉,其次是句段的意义理解、情感的升华感悟;此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自行借助网络工具搜集有关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相关的资料,借助思维导图法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或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交流。这种方法让学生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固态知识转化为操作应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 作业设计分层
作业的布置和批阅是检验课堂教学情况、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基本的教学组成部分。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和教学检验,课堂作业一般统一进行,内容较为基础,也都一致。所以这里主要探讨课外作业,也称家庭作业。家庭作业的布置最能体现分层教学理念。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可将作业分为三个类型:基础型、普遍型和拔高型。基础型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唤醒,如古诗的背诵默写、汉字的正确书写、句子的填空等;普遍型作业是在基础型作业的前提下增加一些词语理解、句意分析、思想感悟等;拔高型作业是在普遍型作业基础上,加入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供学生选取完成,比较灵活。不同类型的作业搭配不同类型的学生,当然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自选,尝试挑战一下。作业设计分层,作业批阅标准也相应分层。对于基础型作业尺度要严格,拿捏准确;对于普遍型和拔高型作业则相对宽松一些,答案可以不统一,但一定要有采分点,有自己真实的理解,体现独立的思考见解。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当前的学习基础上取得进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兼顾班级整体的提高,教师在运用时要掌握科学的原则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巧妙设计教学课堂,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地取得更好的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达到提升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海滨.浅谈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2).
[2]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304).
[3]苏小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式教学”[J].中华少年,2017(19):101-102.
作者简介:
董燕,重庆市,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校。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一、 引言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走向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体的重要性,“因材施教”一词也用得逐渐广泛。为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展每个学生的素养,“分层教学”不断进入我们的视角。《语文新课标》也指出,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这些差异性会使得我们传统的“灌输式”“一站式”教学分崩离析,特别是在新世纪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下,分层教学更显得迫在眉睫。
二、 概述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便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教师的教学过于泛化,而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水平的差异,因而传统的教学不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也要采取积极的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针对性的教育,分层教学的实施就很好地满足了这一教学需求。
三、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一) 教学形式与方法分层
目前我们使用较为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也是特别有益的。我们一直呼吁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有些乖巧的学生可能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言语说教,通过班会形式可以有效落实。但有些学生可能不那么容易接受,这种情况下,分层处理,通过情景剧表演、辩论赛、话题讨论等形式反而会更容易切入学生的心理接受层面,进而产生影响力。在《钓鱼的启示》(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梳理文章中精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外,我更倾向于情感态度的教学指导。我让学生分成两组辩论:“我该不该把鱼放回湖里去?”这个问题,利用思维风暴法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感悟到人生面对重大的抉择时的诱惑,学会正确处理并培养健全的人格态度。
(二) 个别辅导分层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也要注意安排得當,做到因材施教。课堂上的个别辅导,主要是指在课堂小组讨论环节中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给予的督促指导。对于整体水平优良的小组和个人,教师简单提点即可,让学生自己思考领悟,不断探索。这种时候不宜过多介入,否则会抹杀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学习意识。对于整体水平一般的小组和个人,教师可以稍作提示,对于文章表达或词语理解给予一定的疏导,帮助其达到理解和接受的程度。课下的个别辅导相当于“培优帮困”,简单来说就是“让会跑的人跑得更快,让不会跑的人学会跑”。教师要事先做好相关的辅导计划,辅导内容要根据两者不同的学习情况来设置,定期执行,从而保证辅导的效率和效果。此外,对于那些“刚刚学会跑的”,教师也不能忽视,相反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养。
(三) 预习准备分层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思维能力区别,教师在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这一块应该重点强调、差别对待。对于那些基础型和普遍型的学生,可以简单预习,如熟读课文、查阅生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摘抄优美词句或片段等。而对于那些拔高型的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可融入一些手法的分析、情感的理解、类文对比等预习要求。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教师的新授,培养了个人的自学能力,还大大有益于教师的课堂规划,可谓事半功倍。预习准备得当会产生不错的效果。以六年级学生为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这也是现代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简单的就是字词句段的梳理、文章的熟悉,其次是句段的意义理解、情感的升华感悟;此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自行借助网络工具搜集有关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相关的资料,借助思维导图法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或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交流。这种方法让学生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固态知识转化为操作应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 作业设计分层
作业的布置和批阅是检验课堂教学情况、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基本的教学组成部分。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和教学检验,课堂作业一般统一进行,内容较为基础,也都一致。所以这里主要探讨课外作业,也称家庭作业。家庭作业的布置最能体现分层教学理念。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可将作业分为三个类型:基础型、普遍型和拔高型。基础型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唤醒,如古诗的背诵默写、汉字的正确书写、句子的填空等;普遍型作业是在基础型作业的前提下增加一些词语理解、句意分析、思想感悟等;拔高型作业是在普遍型作业基础上,加入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供学生选取完成,比较灵活。不同类型的作业搭配不同类型的学生,当然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自选,尝试挑战一下。作业设计分层,作业批阅标准也相应分层。对于基础型作业尺度要严格,拿捏准确;对于普遍型和拔高型作业则相对宽松一些,答案可以不统一,但一定要有采分点,有自己真实的理解,体现独立的思考见解。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当前的学习基础上取得进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兼顾班级整体的提高,教师在运用时要掌握科学的原则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巧妙设计教学课堂,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地取得更好的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达到提升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海滨.浅谈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2).
[2]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304).
[3]苏小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式教学”[J].中华少年,2017(19):101-102.
作者简介:
董燕,重庆市,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