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2
摘 要 在市场经济下,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已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体育专业的办学能敏锐地捕捉人才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培养过程中相应环节与维度,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体系结构的最优化,使其人才品质始终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访问,从实践出发,分析了体育专业现有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原则和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量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要素,构建多维度的人才观和培养目标体系,并提出要适时地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反馈系统和培养过程诸要素进行优化。
关键词 体育教学目标 多维结构优化 目标导向作用 对策
到目前为止,我国具有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资格的高校已达到90多所,但是,随着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这个专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固定的培养目标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教育体制的改革,竞技体育体制的变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变,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变化,学生和家长提高的教育需求等等,都使体育的培养目标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甚至出现了目标定位的随意多变和众说纷纭的现象,这使得对武术与体育专业现行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在市场经济下,欲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优胜劣汰的办学环境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求专业的办学能敏锐地捕捉人才市场的信息,分析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偏差,把调控信息反馈到培养体系的各个要素当中,及时调整培养过程中相应环节与维度,改变因子之间的匹配与组合,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体系结构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使其人才品质始终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实现武术与体育专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级各类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似,体育院校,包括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大体相同,几乎都包括教学训练管理科研的人才培养;另外,各地区各级别各类型的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并没有突出学校特色、区域特点、专业特点、这样就造成了专业技术学习范围过窄,削弱了体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毕业生实际就业与培养方向存在差距等问题。根据学生就业形式,应以市场为依托和根据,不能脱离市场而孤立确立培养目标,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涉及了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行业领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多维结构应该与市场需求接轨,那么目标内容轴的构建:
因子1:基础课程目标:厚基础;因子2:选修课程目标:强适应;因子3:专业课程目标:扬特长。
要素轴的构建:
因子1:知识目标:人文知识健康知识、相关知识
因子2:智能目标:一般智力、运动智能、教学业务能力、与体育相关领域业务能力、
创造能力:
因子3:价值目标:在体育规则性影响下所形成的规范意识目标,在体育欣赏性影响下所形成的审美情趣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世界观目标。
因子4:情意目标:体育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非智力因素目标: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动机、兴趣等目标。
因子5:行为目标:体育动作技能目标、行为规范目标、健康行为习惯的目标。
水平轴的构建:
因子1:基础层目标:人文科学基础目标、信息技术基础目标、工具性科学基础目标。
因子2:适应层目标:体育领域的工作适应能力目标、相关领域的工作适应能力目标、社会适应能力目标。
因子3:特长层目标:基于适应层上的某一专长能力目标。
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来反映的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上,没有根据社会需求,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比较低。如体育专业现在很多同学在准备考教师资格证、英语四、六级、考研,但是相关的培训班和培训课程并没有开设,即使有相关课程,内容也与社会需求脱节,对这些考试帮助不是很大,这样学生又要花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在一些普修课程设置中,有些课时短的技术课,只要掌握技术,在讲授和练习技术时讲解一些理论,没有必要进行单独理论考试;现在武术系的学生就业,还是以教师为最优先和可能的选择,但学生现在学习的都是本专业的课程,其他如田径球类等,在中小学中普遍开设的课程,我们没有涉及,这样在就业时,就没有竞争的优势,比较单一在套路专修中,各层次、各水平的同学都在学习同一个内容,都用一个考试标准,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而且虽然现在社会存在对教练员的需求不太多,但是高水平的教练员还是很有市场的,但我们的课程设置内容和时数并不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教练员;在散打专修中,所教内容和考试内容还是重复入学前的内容,这样也是不利于因材施教;有些课程重复开设如龙狮运动理论,在体育概论和龙狮实践课中已经有涉及,再单独开设是否有必要。
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一般以学校和公安系统为主要方向的传统层面上,而且在教育系统居多;其次是去体育类或非体育类等具有公司企业性质的单位,如一些从事娱乐健身等行业俱乐部。我们也可以看出,毕业生选择公司就业的比例在增高,但公司或企业并不是专业的就业方向,在培养目标和现有的课程设置中也没有这方面的培养;也有一部分选择去政府或者考研等继续深造,而且考研的群体随着就业形势的困难和国家研究生扩招,还在进一步增多。在这些传统市场需求领域中,根据调查和访问相关领域的专家,体育专业的就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招生制度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如在传统的教育市场,就业人数也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固然与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减少有关,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教师招聘制度和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学校直接招人,这样学生求职就相对容易,现在的制度是除了要具备教师资格证等一些硬性要求外,最重要的是要先通过入门的资格考试,才能由有关部门统一安排。这样的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因素,但同时对体育专业的招生制度和培养制度提出了挑战。由于单招考试内容和分数的特殊性,体育专业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教育系统就业的难度就相对增加。另外,虽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统一的招生制度又使很多人因为外语分数线的限制望而却步,而在进入公安系统的人力资源却有很多的优势,这跟体育专业性质和学习内容有极大的相关性,但进入这些部门也有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招生的人数和区域。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传承创新是当前高等院校四项重要任务之一。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在传承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武术也大力开拓其文化表演市场,各种武打影片和各式武术表演团体风起云涌,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和武术产业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武术为基本元素的舞台表演市场日趋成熟和扩大,在对外交流中,以武术表演为主的团体每年有上百次到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因此,武术健身与表演市场将是未来重要的选择,而要做大做强这个市场,不但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武术表演人才,还需要大量的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实践型人才。
除此之外,我国的体育产业已经由简单的对场地设施经营管理创收外,发展到经营国内外竞技比赛商业比赛等,那么就需要与国际接轨,要与世界竞技体育比赛接轨,但世界顶级水平比赛国际惯例是由体育经纪人来牵线搭桥的,然而,中国体育经纪人才非常缺乏,很多包括武术散打世界级别比赛的更多地要由国外体育经纪人来完成。因此,经纪人市场也是未来体育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另外,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上了解一项运动,在网上完成一些健身比赛的订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因此,我们也可以培养这方面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人才。
通过对体育专业方面的专家和各用人单位领导的访谈咨询调研,我国体育专业毕业生综合实践能力不够理想,而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亦不容乐观,可以说在社会需求与培养就业趋向学生意愿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如要做社会体育指导员,仅仅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不行的,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并能够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出相应的运动处方并对其进行监督;如果想到中小学当老师,仅仅会套路或者散打是不够的,还得掌握其它运动技能和教法;再如保安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认可的职业,也是体育专业就业的方向之一,但保安不等于门卫,社会需要的是能系统掌握高级保安知识和技能,熟悉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能具体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法律和高级保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思思.我国体育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08.36.
[2] 戴立平.福建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 黄河.基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5):94-98.
[4] 田象迎.对山东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摘 要 在市场经济下,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已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体育专业的办学能敏锐地捕捉人才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培养过程中相应环节与维度,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体系结构的最优化,使其人才品质始终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访问,从实践出发,分析了体育专业现有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原则和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量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要素,构建多维度的人才观和培养目标体系,并提出要适时地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反馈系统和培养过程诸要素进行优化。
关键词 体育教学目标 多维结构优化 目标导向作用 对策
一、前言
到目前为止,我国具有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资格的高校已达到90多所,但是,随着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这个专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固定的培养目标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教育体制的改革,竞技体育体制的变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变,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变化,学生和家长提高的教育需求等等,都使体育的培养目标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甚至出现了目标定位的随意多变和众说纷纭的现象,这使得对武术与体育专业现行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在市场经济下,欲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优胜劣汰的办学环境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求专业的办学能敏锐地捕捉人才市场的信息,分析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偏差,把调控信息反馈到培养体系的各个要素当中,及时调整培养过程中相应环节与维度,改变因子之间的匹配与组合,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体系结构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使其人才品质始终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实现武术与体育专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多维结构
各级各类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似,体育院校,包括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大体相同,几乎都包括教学训练管理科研的人才培养;另外,各地区各级别各类型的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并没有突出学校特色、区域特点、专业特点、这样就造成了专业技术学习范围过窄,削弱了体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毕业生实际就业与培养方向存在差距等问题。根据学生就业形式,应以市场为依托和根据,不能脱离市场而孤立确立培养目标,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涉及了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行业领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多维结构应该与市场需求接轨,那么目标内容轴的构建:
因子1:基础课程目标:厚基础;因子2:选修课程目标:强适应;因子3:专业课程目标:扬特长。
要素轴的构建:
因子1:知识目标:人文知识健康知识、相关知识
因子2:智能目标:一般智力、运动智能、教学业务能力、与体育相关领域业务能力、
创造能力:
因子3:价值目标:在体育规则性影响下所形成的规范意识目标,在体育欣赏性影响下所形成的审美情趣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世界观目标。
因子4:情意目标:体育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非智力因素目标: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动机、兴趣等目标。
因子5:行为目标:体育动作技能目标、行为规范目标、健康行为习惯的目标。
水平轴的构建:
因子1:基础层目标:人文科学基础目标、信息技术基础目标、工具性科学基础目标。
因子2:适应层目标:体育领域的工作适应能力目标、相关领域的工作适应能力目标、社会适应能力目标。
因子3:特长层目标:基于适应层上的某一专长能力目标。
三、培养目标的教学实践
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来反映的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上,没有根据社会需求,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比较低。如体育专业现在很多同学在准备考教师资格证、英语四、六级、考研,但是相关的培训班和培训课程并没有开设,即使有相关课程,内容也与社会需求脱节,对这些考试帮助不是很大,这样学生又要花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在一些普修课程设置中,有些课时短的技术课,只要掌握技术,在讲授和练习技术时讲解一些理论,没有必要进行单独理论考试;现在武术系的学生就业,还是以教师为最优先和可能的选择,但学生现在学习的都是本专业的课程,其他如田径球类等,在中小学中普遍开设的课程,我们没有涉及,这样在就业时,就没有竞争的优势,比较单一在套路专修中,各层次、各水平的同学都在学习同一个内容,都用一个考试标准,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而且虽然现在社会存在对教练员的需求不太多,但是高水平的教练员还是很有市场的,但我们的课程设置内容和时数并不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教练员;在散打专修中,所教内容和考试内容还是重复入学前的内容,这样也是不利于因材施教;有些课程重复开设如龙狮运动理论,在体育概论和龙狮实践课中已经有涉及,再单独开设是否有必要。
四、市场需求与现行培养目标的偏差
(一)传统市场对体育人才需求分析
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一般以学校和公安系统为主要方向的传统层面上,而且在教育系统居多;其次是去体育类或非体育类等具有公司企业性质的单位,如一些从事娱乐健身等行业俱乐部。我们也可以看出,毕业生选择公司就业的比例在增高,但公司或企业并不是专业的就业方向,在培养目标和现有的课程设置中也没有这方面的培养;也有一部分选择去政府或者考研等继续深造,而且考研的群体随着就业形势的困难和国家研究生扩招,还在进一步增多。在这些传统市场需求领域中,根据调查和访问相关领域的专家,体育专业的就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招生制度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如在传统的教育市场,就业人数也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固然与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减少有关,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教师招聘制度和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学校直接招人,这样学生求职就相对容易,现在的制度是除了要具备教师资格证等一些硬性要求外,最重要的是要先通过入门的资格考试,才能由有关部门统一安排。这样的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因素,但同时对体育专业的招生制度和培养制度提出了挑战。由于单招考试内容和分数的特殊性,体育专业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教育系统就业的难度就相对增加。另外,虽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统一的招生制度又使很多人因为外语分数线的限制望而却步,而在进入公安系统的人力资源却有很多的优势,这跟体育专业性质和学习内容有极大的相关性,但进入这些部门也有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招生的人数和区域。
(二)新兴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传承创新是当前高等院校四项重要任务之一。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在传承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武术也大力开拓其文化表演市场,各种武打影片和各式武术表演团体风起云涌,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和武术产业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武术为基本元素的舞台表演市场日趋成熟和扩大,在对外交流中,以武术表演为主的团体每年有上百次到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因此,武术健身与表演市场将是未来重要的选择,而要做大做强这个市场,不但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武术表演人才,还需要大量的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实践型人才。
除此之外,我国的体育产业已经由简单的对场地设施经营管理创收外,发展到经营国内外竞技比赛商业比赛等,那么就需要与国际接轨,要与世界竞技体育比赛接轨,但世界顶级水平比赛国际惯例是由体育经纪人来牵线搭桥的,然而,中国体育经纪人才非常缺乏,很多包括武术散打世界级别比赛的更多地要由国外体育经纪人来完成。因此,经纪人市场也是未来体育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另外,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上了解一项运动,在网上完成一些健身比赛的订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因此,我们也可以培养这方面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人才。
(三)学生综合能力与就业市场
通过对体育专业方面的专家和各用人单位领导的访谈咨询调研,我国体育专业毕业生综合实践能力不够理想,而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亦不容乐观,可以说在社会需求与培养就业趋向学生意愿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如要做社会体育指导员,仅仅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不行的,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并能够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出相应的运动处方并对其进行监督;如果想到中小学当老师,仅仅会套路或者散打是不够的,还得掌握其它运动技能和教法;再如保安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认可的职业,也是体育专业就业的方向之一,但保安不等于门卫,社会需要的是能系统掌握高级保安知识和技能,熟悉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能具体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法律和高级保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思思.我国体育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08.36.
[2] 戴立平.福建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 黄河.基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5):94-98.
[4] 田象迎.对山东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