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主动性的实证研究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tan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其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增强、维持和调节作用,是考察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對国内8所研究型大学1225名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的调查发现,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总体状况较好,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处于较高水平,而学习效率感相对较低。本科生个人背景变量(性别、年级、家庭经济背景、学生干部经历)对其学习主动性存在显著性影响。其中,男生、大二和大三学生、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和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对较低。学习内驱力、学习意义感、学习效率感、学习自控性均对学生学习收获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学习自控性的影响力最大。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学习主动性;实证研究;电子信息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4-0001-07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发展阶段,质量提升成为高教发展的核心焦点。在西方增值性评价的思想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体验、经历和结果的状况被作为重要的质量评价尺度,引领着我国评价实践和相关研究的展开。作为引发学生投身学习的动力型因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状况无疑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变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也明确地提出:“我们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就一刻也离不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离不开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加强”。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尖端人才的学术重镇,担负着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任。通过学生学习主动性这个视角,审视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质量现状以及各种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效,是当前高教研究的一个有价值的切入点。本研究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性方法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现况深入剖析,并探究学习主动性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期在更好把握现状的同时,引发学界今后更多、更深入的相关探讨。
  关于学习主动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却兴盛于90年代。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的教育心理学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中,第一条就是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更多的控制。Bateman和Crant在探讨组织行为中的主动性成分时,首次提出了主动性人格(proactivepersonality)的概念并开发了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简称PPS),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主动性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绩效,对团队绩效、创业意愿有重要作用。Frese教授提出了个人主动性(personal initiative)的概念并系统地发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测量方法,个人主动性意指个体采取积极和自发的方式,通过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去完成工作任务并实现目标的行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Zimmerman B J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把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综合上述几位代表性学者的研究结论,学习主动性(1earning initiative)作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及其功能,对学习起着唤醒、定向、选择、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其构成成分主要包括學习内驱力、学习意义感、学习自控性和学习效率感4个主要方面。其中,学习内驱力是动机部分,学习意义感是认知部分,学习自控性是行为部分,学习效率感是元认知部分。反观国内对学习主动性的相关研究发现:(1)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方法;(2)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是教师的“教”,即如何通过“教”的策略去激发主动性;(3)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主动性的宏观理论、价值和意义;(4)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鉴于此,采用定量方法,从学习主动性的内涵构成探讨当前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现状,把握改进的方向和对策,既是目前学术研究可资探讨之课题,又是当前教育行政管理急需获取之证据。综上,本文的研究问题是:(1)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现状如何?学生的个人背景变量(性别、年级、家庭背景以及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是否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显著影响?(2)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对其学习收获的影响情况如何?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将研究对象选定为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生,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1)电子信息专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门领域,社会需求量大、人才附加值高,其能力发展和培养的状况对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因此,对该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状况深入研究,符合社会的期待和需求;(2)电子信息专业是当前中国各个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实验场,并且国家也对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改革青睐有加、重点扶持。比如,很多学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加强了第二课堂的动手动脑设计活动、放大实验室的活动效率、改进实验室的资源建设等;而国家层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也对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推波助澜;(3)电子信息专业正在通过与“慕课”、“翻转课堂”等高新教育技术的融合,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型。如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4年4月启动了“基于MOOC~SPOC的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改革核心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综上,在社会需求、改革推进、技术融合的整体背景下,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究竟是否更具学习的动力和活力?学生是否更乐学也更愿学了?什么样的学生在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上收益更大?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证数据的获得来加以一一解答。
  本课题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这8所国内一流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展开调查。2014年9~12月设计、完善调查问卷并在南京大学内展开小范围测试。2015年1月正式启动数据采集,历时3个月,共发放问卷1400份,陆续回收各校问卷1248份,回收率为96%。经数据筛选后,共获得有效样本1225个;其中,男生人数为894人,占73.0%,女生人数为331人,占27.0%;一年级学生人数为256人,占20.9%,二年级学生人数为424人,占34.6%,三年级学生人数为263人,占21.5%,四年级学生人数为282人,占23.0%。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除了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外,研究者还使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描述性统计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本现状,因子分析主要用于提取本科生学习主动性的因子(即维度),聚类分析主要用于对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分类,方差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性别、年级、家庭背景以及学生干部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则用于探究这些因子对于本科生学习收获的影响。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加以收取。笔者根据对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理论认识,结合文献研究和访谈信息,初步确立了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评价指标,并请专家对这些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编制了大学生学习主动性量表。量表共包含27个题项,其中所涉及的具体指标包含“我认为学习上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我认为大学所学课程很有用”“我在学习时总能保持注意力集中”等,最后一个调查项是学生对自己学习主动性的总体状况进行自我评价,每个题项均采用5点量表的计分方式,从1到5分别对应“不同意”“不太同意”“一般”“比较同意”和“同意”5个选项。学生被要求根据与自己实际状况的符合程度做出回答,分值越高表明积极倾向越明显。
  为了检验学习主动性量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运用临界值比法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结果显示,量表所有项目都达到了显著性(P<0.001),因此无需删题。其次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的统计量为0.890,Bartlett球形假设检验的统计量为1.054E4(df=171),p=0.000,即Bartlett球形假设被拒绝,说明本研究的样本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进行正交旋转处理。根据结果,多次探索和反复剔除在各个因子维度上负荷都不高的题项,共删除7个题项,并最终保留正式题项19个。共有4个因子被最终提取出来,其命名情况为:学习内驱力(因子1)、学习意义感(因子2)、学习效率感(因子3)、学习自控性(因子4)。4个因子共能解释60.299%的方差变异情况。在分析了学习主动性4个因子的结构效度的同时,需要对因子的内部信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4个因子的内部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分别为0.839、0.823、0.862、0.869,总的信度系数为0.903,说明这4个因子构成的学习主动性调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可以进行后续的分析。维度和信度的具体信息见表1。
  3 研究发现
  3.1 本科生学习主动性的总体特征分析
  由表2可见,学习内驱力因子的平均得分最高,其同意度百分比为74.13%,其次是学习意义感因子,其同意度百分比是62.37%,但学习效率感和学习自控性这两个因子平均得分相对较低。通过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总体状况的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其同意度百分比为63.175%,均值处于一般和比较同意之间。
  为了进一步分析本科生学习主动性的总体状况,以每个学生在学习主动性总体状况上的得分为分析变量,进行了快速聚类分析(K-Means Clus-ter),结果表明,本科生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学习主动性较高组,共有135名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1.10%。第二类为学习主动性中等组,共有817名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7.19%。第三类为学习主动性较低组,共有264名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1.71%。
  3.2 本科生学习主动性的差异分析
  學生背景对于理解学生学习过程来说是很重要的基础性信息。学生的个体特征(如性别、年级、学科等)、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等,都会潜在地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和激发。本研究选取学生的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学生干部经历为背景变量,使用T检验和F检验,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差异性分析。
  1)性别差异。有研究表明,理工科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下面以性别作为分组变量,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从表3可以看出,男生与女生在学习主动性的4项具体指标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总体状况上,女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显著高于男生。
  2)年级差异。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的感知不尽相同,通过比较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情况,可以从时间维度上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行为的变化状况。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的具体指标上均表现出了显著差异。通过比较发现,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得分最高,说明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感和对自己学习主动性总体状况的评价最高,而二、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各因子的平均得分和学习主动性总体状况得分最低。
  3)学生干部经历差异。学生干部是沟通学校管理与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桥梁,学生干部经历对本科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为分组变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从表5可以看出,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在学习效率感和学习自控性这两个因子以及学习主动性总体状况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
  4)家庭背景差异。家庭在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差距必然会影响到其子女的学业表现。将学生的家庭收入作为自变量,探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家庭背景差异。从表6可以看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各具体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其学习意义感、学习效率感、学习自控性越好,对自我学习主动性总体状况的评价也越高。
  3.3 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对学习收获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中的“学习收获”是指本科生对其大学期间在通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查找和利用学习资源、沟通与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專业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专业研究能力、理解和阅读学术资料能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两方面收获的主观评价(共计8道题,KMO=0.891、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4.359%、Cronbaeh’s系数为0.870)。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内驱力、学习意义感、学习效率感、学习自控性这4个因子对本科生学习收获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将学生的性别、年级、家庭背景、学生干部经历等个人背景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考察这4个因子对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情况。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所有纳入统计的自变量可以解释学习收获41%的变异量,且统计模型的F值为53.980,P<0.001。这说明这个模型可以用来对预测状况进行解释。从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学习主动性的4个因子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为正,表明这4个因子对学习收获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学习自控性对学生学习收获的解释力最高,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65,其次是学习效率感、学习意义感和学习内驱力。   4 结论与讨论
  1)从学习主动性的基本状况可以获得如下结论。首先,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总体状况较好,其中有63.1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总体学习主动性处于较高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有11.10%的学生属于学习主动性较高组,有67.19%的学生属于学习主动性中等组,有21.7%的学生属于学习主动性较低组;其次,学生在学习内驱力上的得分较高,表明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最后,学生的学习效率感较低。其原因可能产生于学生使用的学习方式和网络技术发展。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学习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尤其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学习任务繁重、难度较大,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而进展缓慢、效率感低。而从网络媒介的视角来分析,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得知识的渠道。但另一方面,赛博空间中信息的泡沫化、碎片化特征颇为明显,且对年轻心灵的诱惑力极大。深陷网络世界之中,侵蚀了本该用于发展专业理解、磨砺理性思维的机遇和空间,使学生空虚感不断提升,学习进取心不断下降,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个人背景因素对本科生学习主动性有一定影响,具体地,学生的性别、年级、家庭经济背景、学生干部经历都会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产生显著影响。(1)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显著高于男生。这一方面可能源于男女生在性格特征方面的差异,即男生多属于场独立型,一般多表现出好动、外向、缺乏耐心等特点,因此在自主学习的持续性上不如女生持久。另一方面,女生相对男生而言,面临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及男女生在求职上的社会不公现象,女生更具忧患意识,因此在学习上比男生更积极主动;(2)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存在年级差异,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究其原因,刚步入大学殿堂的本科生对大学充满好奇和期待,同时也保持着高中时的良好习惯,在热情和新颖的学习时空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常会比较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新鲜感逐渐褪去,一些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心理学中的“高原”反应现象,加上课程难度的增加,学习挫败的几率不断上升,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差、学习主动性水平降低。而四年级的学生由于面临就业或继续深造的压力,必须将大量精力投入学习中,从而表现出外因压迫之下的主动性增强态势;(3)学生干部经历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存在显著的影响。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担任学生干部对学业有正向影响。本研究进一步证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著地高于其他学生。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有较广的信息接触面,在工作中培养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这种能力和素养一般具备可迁移性,从而使学生干部群体在学业上也会对自己严格要求、自主自律,表现出较高的学习主动性;(4)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也是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其学习意义感、学习效率感、学习自控性越强,而学习内驱力越弱。这一发现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即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水平就越强,从而能以更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笔者通过访谈也了解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寄希望于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命运,有着较强的学习动机,但由于成长背景、学习资源的缘故,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心理压力较大,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尽管他们加倍努力去弥补差距,但原有背景上的差距使他们的努力往往变得异常艰辛,在付出了巨大投入的情境下如果还无法弥合差距和达成预设目标,极易使其产生挫败感,进而导致学业效能感的降低。
  3)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各因子对学习收获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学习自控性的影响力最大。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似乎能更深入地解释本文的研究结论的内在中介机制,即缺乏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会导致学生学习行为上的拖延和学习情感的消沉、而这又会进一步阻碍学生取得应有的学习成就。具体来说,在上大学前,学生大都是依赖于老师的指導和安排进行学习,学习的自控要求并不明显。但在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环境更为宽松,学习自主自控的要求明显增强。如果学生能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对自身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进行自我反思,采取积极的时间管理策略,促使自己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会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和价值感,在学习行为上亦会更加主动,从而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与之相反,如果学生的自控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往往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和资源使用的不足,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拖沓的行为取向,这进一步造成其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成绩滞后。
  4)本文的研究试图表明如下的理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抓手,教育的活动应围绕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展开。主动性既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观点与当前国际上大学学习领域的基本观点完全一致,即“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于学生‘投身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只有学生投入了、體验了、经历了、领悟了,才是收获,才是绩效,才是质量,其余都是浮云”。如果要真正达到上述的理想,可以在如下3个方面着手改进:(1)在观念上,研究型大学应树立质量为重、育人为本的思想,使大学的运行轨道牢固面向“学生发展”而铺陈;(2)在课堂模式上,应该设计面向学生的教学活动,发掘学生的需求和经验,调动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把课堂教学着力营造成为布鲁贝克所说的“师生共同介入的激动的气氛”;(3)在学生帮扶上,要特别关注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学生,对症下药、积极干预。例如,通过开展有关学习指导或时间管理的座谈会,帮助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减少学习拖延行为;通过举办各种竞赛活动,唤起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鼓励师生进行深层次、高频率切磋、全方位的互动,共同创造活泼的参与式学习氛围,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他文献
“天眼”FAST在茫茫的宇宙中捕获了大量的数据,刻画了其宏大的表象,隱含着其精妙的原理。这一场关于天眼、数据、未来的论坛来为我们解读其中的各种深意。
引言:英语课上老师指着黑板上A、H、K、J、Q五个字母问:“上面5个字母当中哪个与众不同?”有人回答说:“H!”老师惊奇道:“为什么?”他说:“A、K、J、Q在扑克上看到过,H没见过。”你知道那个人是谁吗?他就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这是他学生时代的第一个漂亮答案。他曾说过,男人可以不漂亮,但是不能没有个性,有个性的男人是不怕被人忘却的。其实,这样的男人也是最容易成功的。    1.名人时代就是个性
介绍:刘丛强:男,贵州遵义人, 1982年2月于南京大學地球科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后留所工作;1986年5月留学日本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6年10月辞去副教授职务回国。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爱丁堡皇家学会(Roy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春节过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成为我在基层的工作重心。今个儿一上午都在忙着外地返村人员的入户测温和登记备案,我不免心情有些凝重,身心有点疲倦。午饭时间,同事已经返回村室食堂,我的胃仿佛在说:不饿,午餐可免!于是,我沿着村里的小道走着,借以放松下心情,下午继续“战斗”。当下正值春耕农忙时节,不少老乡还在田地里忙着农活。走着走着,眼前呈现一派让人欢喜的“金
[摘 要] 运用适用于小样本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多因素对研究型大学学术硕士研究生学术忠诚的影响机制。以南京大学132名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为案例样本,采用六点量表对其进行研究,将学术忠诚度作为结果变量,学业挑战、关怀型导师指导、定规型导师指导、同伴互动、读博意愿、文章发表作为条件变量,运用fsQCA研究解释变量与结果变量间的关系。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研究发现:以读博意愿为自主需求
[摘 要]大学生合作学习是高校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获得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繁荣地位,这种繁荣表现为合作学习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相关研究走向深化,合作学习获得了实践的典型地位并成为主流观念的现实映照。然而,解构繁荣形成的隐性逻辑,不难发现,这种繁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合作学习的自身优势,然而其更是偏颇的片面叙事以及无差别的盲目推广的产物,是作为攻击传统教学法的工具和教师场域惯习的必
30多年前,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离开这座城市去支援边疆建设。在那里,他恋爱结婚,生下一双儿女,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当回城的浪潮涌来的时候,他和妻子商量了一夜。为了两个孩子的将来,他们不可免俗地决定去办理回城手续。    然而手续待批的那段日子里,他发现妻子又意外地怀孕了。这让他们大伤脑筋,他想要妻子去医院做人流,可一个母亲柔软的天性使她怎么忍心放弃自己的骨肉?无奈,他们只好坚持让小生命继续延续。   
2007年1月份,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统计数字,据统计,从1999年开始,到2007年为止,在这短短的8年时间里一共有2433名国外的旅行者在澳洲丧生。天灾人祸,无奇不有,有的是不识水性,却偏要在大海里游泳,结果不是遇上了惊涛骇浪,就是葬身鲨鱼腹中;有的是喜欢探险,却准备不足,结果不是在热带雨林里遇上了鳄鱼,就是在沙漠里遇上了毒蛇猛兽。都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是人心叵测,在旅途中也会有两
她有一个九曲连环的爱情故事,与一位远在新疆喀拉昆仑山边防哨所的军人的爱情故事。  军人一直爱着她,她也一直爱着军人,但谁也没有捅破那一层薄如蝉翼的爱情窗纸。军人想,他吃苦,他不能让他所爱的女孩也吃苦。她没有向他表白之前,曾多次与她母亲说起了他,可是母亲听后脸上如下了霜的天空。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科班毕业生爱上一个农民出身只有高中文凭的穷当兵的?是脑子进了水吧?  依然鱼雁不绝,彼此都没有提及到爱和婚姻
1    我4岁那年,罗志坚28岁。  那一天,罗志坚牵着我的手,站在谭岭水库的旁边,看着脚下浩淼的水波,说,罗小落,以后你不能再吃那么多的糖了。  我噘着嘴抬头看他,露出焦黄的门牙。我说不,林美菱以前都不管我。她总给我买很多很多的糖。  罗志坚的手紧了一下,他蹲下来,他说罗小落,林美菱已经死了。她以后都不能给你买糖了。  我的眼里满是困惑,我问什么叫死?   罗志坚看着我的眼,他的眉头皱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