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三章——致敬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建设者、守护者

来源 :青海湖文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cs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在注重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希望能够在课堂上促进学生之间达成合作,各自发挥自身的优点,同时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进步.高效的合作学习需要正确地、恰当地引导,才能够起到正向的、积极的作用.
沙龙滩的草rn从祁连县城向西,往央隆乡的方向,随着海拔一点点升高,树木渐渐稀疏,终于草原取代森林,且愈来愈广阔.这个过程,仿佛从一个黄铜喇叭的中心往外钻,起先是箍紧的天地缩在一起,林木群山,白云流水,逼仄而簇拥相连,走着走着,天地豁然开朗,天往上举,大地平铺,流水舒展肢体,一切都仿佛明了事理,不再相互纠缠.
期刊
在高原,秋天的抵达总是那么急不可耐.几场秋雨过后,宽阔的草原瞬间便置换了色彩.枯黄的草色覆盖着草原,一片片从车窗外飘然而去.远处山峦因为升高的海拔,落下的雨滴已经幻化成雪,与草原秋色相互映衬,倒平添了一种庄严之美.此次走进祁连山,都是今年的第三回了,能亲近自然,终究是令人身心喜悦的事.
期刊
四季掠影rn一千多年前,匈奴人所唱“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悲歌,固然令人动容,但它的确道出了祁连山的宝贵之处.这是一个草肥水美、气候适宜、蕃息六畜与人类万物的自然所在.rn看惯昆仑山的洪荒粗犷和西北大漠的苍老奔放,最让我震撼的便是祁连山的变幻无穷.这崇山峻岭之中,既保存着大自然的原始野性,又充满人间的生活气息.杨柳与炊烟掩映,鸡鸣与狗吠相闻,阡陌与稼禾连片.村舍之中,老妪与孩童嬉戏,村姑摘携一篮青菜款款而行.干打垒的院墙内桃李摇曳,沧桑老屋里隐藏着你永远猜不透的晨昏之谜.
期刊
说不尽的祁连山rn因了自己一生从事林业工作,近40年来参加全省的森林资源调查、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工作,有幸与祁连山里的大森林和森林里不同种类的树木、草本植物、苔藓天天打交道,自然少不了与森林里的野生动物邂逅.回想起来在森林里见得最多的还是那些鸟类,像蓝马鸡、环颈雉、戴胜等几乎天天能看到,偶尔被灌木丛中突然窜出的一只马麝吓一跳.
期刊
那是2005年,夏季的牧区.有一天我和两个伙伴,骑着刚刚从马群里逮住的骟马,从营地出来,打算先到小兴山口的帐篷商店买烟买酒,然后沿洪乎力河而上,穿过豹子湾,去往邻村的草山赶回一群当年的羊羔.我们在商店里逗留了一个小时,离开后不久,就在河对岸看见了那只普氏原羚.
期刊
见到何忠魁,是在盛夏的门源回族自治县.我们行走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密林深处的东海峡谷,林间小路崎岖蜿蜒,两旁景色秀美迷人.到处是醉人的绿,到处是惹眼的花.阳光从枝叶缝隙间播洒下来,斑驳的光影让人心情舒畅.何忠魁个头不高,一双大眼睛在略显黝黑的面孔上显得格外有神.说起祁连山,说起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他一时神采飞扬……
期刊
说来难以置信,作为一个在青海生活了半辈子,同时又深以“到处跑”为乐的人,青海的很多地方,我竟然从未涉足过.或许是因为那句“风景在别处”在心中根深蒂固,更可能的原因是:潜意识里,远方比近旁更难抵达,一旦有时间或机会,首先想到的便是更远之处.因此,正如“书非借不能读也”,我生活着的脚下的这片广袤大地,我对它竟始终是“熟悉的陌生”.
期刊
1rn清晨从西宁出发之时,有淅淅沥沥的秋雨落下来.想不起这是今年的第几场雨,一层秋雨一层凉,气温也随之骤降.心里不禁有了几许担心,不是担心衣服和鞋子会被打湿,而是担心这场雨会影响今天的行程,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克土沙区,如果不去现场感受,对后期的创作影响很大.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说的就是在采访现场捕捉真实场景的重要性.
期刊
每年的7月至9月,是祁连山大草原和八宝河谷地最美的季节.rn从省会西宁沿张汶高速一路向西,经门源的百里油菜花海,翻越海拔3767米的景阳岭,宽阔丰饶的祁连山大草原便跃然充盈于人们的视觉.rn这片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大草原,千百年来,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的资源禀赋,在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发展长河中,大浪淘沙,孕育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