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9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个人行为能力,为初中生活做准备的阶段。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本文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想法,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24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科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因此需要给数学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在短时间内解决最多的问题,以此获得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对教学进行筹划,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知识量,立足于课堂进行有效提问,提升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就是课堂导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小学生的思想活动非常多,并且难以约束,精彩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关注问题,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导入。有时学生对于课本内容不是非常清晰,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茫然,在教师课程讲解结束后也不清楚自己有哪些收获,掌握的学习方法比较少,学习缺乏目的性。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思维模式,并且学生的兴趣点也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中,在调动教师讲课欲望的同时,也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入可以使用提问的方式,在课堂中使用故事方法或者情境教学方法,让数学课程和实验课程相对应,避免数学课程学习过于抽象和复杂,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方案,另外数学知识和生活也需要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二、张扬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堂参与者,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邀请学生阐述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和观点,通过学生与学生的小组交流和教师从旁指导的方式,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数学练习或小测试卷批改中,也可邀请表现优异的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三、借助多媒体设施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与理念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技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五年级课堂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简单化。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与教学材料联系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设施能够将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知识内容变得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时,学生可能会受到固定式思维的限制,想不出有哪些物件是圆形的。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自行车车轮、灯泡、乒乓球等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视觉感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年级作为小学高年级教学的课程学习阶段,教师必须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独立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的授课时,教师可借助教室中现有的物品,为学生展示日常学习中形似二者的事物,比如课桌、魔方、文具盒、橡皮、板擦等物体,以此为启发,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一些相似的事物。通过引导式教学的方式,拓展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收获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五、使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热爱生活、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更感兴趣、对于枯燥的事物抱有抵触心理。所以,当数学课堂上没有可以吸引学生兴趣的地方,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做一些他们觉得有趣的事情,注意力一定会转移,自然课堂的效率就会很低,学生的成绩也不会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将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被其吸引,如在分數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假如你有一瓶饮料,妈妈渴了,你就要分给妈妈一半,但是如果爸爸也渴了,也想喝饮料,你们三个应该怎么平分呢?每个人又可以喝到多少呀?”学生很容易地发现1不能被3整除,但是生活常识上,一瓶饮料是可以分成三份的,学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也就是会有思考以及学习的欲望。教师再引出分数的概念,学生可以很快接受,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
  六、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教师有着较强的崇拜心理,基于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长方体》这一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列举自己生活中的桌子、黑板等长方体实物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完成这个步骤的课堂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教师的言语虽然简单,但是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影响,有部分学生会因为教师的某些评价,努力去学习数学知识。而教师还要注重多鼓励学生。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教育者只有转变自身的教学态度,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赵张小学 236829)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情境教学是英语课堂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课堂中要有效地实施情境教学,必须注重课堂秩序和规则,杜绝表面上的热闹与浮躁,以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情境教学 课堂秩序 规则 发展    学习的本质是体验。体验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情境。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关注情境的教师和不关注情境的教师,在组织教案时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例如,选取教学方法,关注情境的教师会这样想:我采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一章中,在“摩擦力”一节之后的阅读材料中有一个思考题: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什么?在雨雾天制动距离将怎样变化?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摘要: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了小学数学新型作业的有效设计。文章主要论述了新型家庭作业的理论依据、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以及实施等内容,对家庭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探讨。通过举例,辩证地说明了新型家庭作业设计的优越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作业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展现出新型家庭作业设计的个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以下简称)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文件,其鲜明的特征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打破了按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立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课程也在不断改革.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初中数学课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改变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初中是数学学习的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学科的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从树立老师的形象美,挖掘英语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及进行具有审美价值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健康课堂建设需要立足于增效、减负、添乐rn有关专家从纲领性定义层面已经规范了健康课堂的价值取向和出发点,大体上可概括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创建一种有效的、优质的、有利于
摘要:本文着眼于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问题展开探讨,笔者结合自身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各位同行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有效教学;个体差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23  高中物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与此同时,其对于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便有些教师教得比较辛苦,学
一、教材观的转变rn现代教学理论很重视教材内容的基本性,主张学习化学的基本结构.新的教材观应是:①教材现代化.把20世纪以来化学学科中的新成果吸收到教材中来,使教材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