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社会》有许多关于历史性题材的教学内容,但是,很多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储备,对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品德;教学
一、精心設计,活化历史
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记录的很多都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会与现实有一种隔离感、陌生感,这就需要教师要花时间、花精力,设计精彩新颖的教学环节,活化历史。《购物票证知多少》一课的学习内容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陌生,于是,教师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谈购物引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购物情况,让现实与历史接轨;通过展示五花八门的票证,勾勒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的轮廓;把学生的爷爷请进课堂讲述票证故事,增进了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于是,学生们开始寻找和感受那个年代人们曾经走过的路。当学生疑惑于为什么那个年代国家要发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票证时,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从多方获得的各种信息与体验这时将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让学生换位体验,感受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的不便。
整堂课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创设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在情境中质疑,在探索中学习,在比较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历史对话,接通生活的源泉,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能力。
二、创设情境,感受历史
《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记录的很多都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教学时,如何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呢?
案例:《购物票证知多少》情境导入:
1.出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购物场景图片。
2.现在我们买东西还这样吗?能举个例子吗?
3.请一位学生的爷爷到课堂上亲自给大家讲他们家那时候有关“票证”的一个小故事。
4.说说过去买肉和现在买肉的区别。
融洽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中去。教师请来学生的爷爷讲过去的事情,这样的导入触动了学生心灵,拉近了学生与“票证”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见课堂基调的定位与创设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入手,让现实与历史接轨,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这样,就能缩小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时空差,变“要我了解”为“我要了解”。
三、有效体验,升华情感
新课标明确提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体验式”学习已经成为品德课堂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历史题材时也同样适用。
案例:1.想象一下,如果国家当时不发票证,不搞计划经济,可能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呢?可见,票证的出现也是时代的需要。
2.正是国家的贫穷才出现了票证这个产物,那么,当时人们的消费情况到底如何呢?拿出调查表。
3.四人小组交流采访记录,比一比两个时代的生活状况,说说自己的发现。
4.全班交流采访记录。
凭票供应时代每人每月供应多少?现在生活每人每月供应多少?
米或面______千克 ______千克
食用油______千克 ______千克
肉类______千克______千克
5.想象当时的生活:一个月吃不到几个鸡蛋,每个月只吃二两肉,每个月只用二两油,一家人小半块肥皂(出示实物:二两肉、二两油、半块肥皂)。有的人家一年都吃不到糖,平时烧菜看不到油花,听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在历史题材的教材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数字。教师在补充资源的时候,也常常会用数据来作有力的证明。如何让这些冷冰冰的数字焕发出生命的力量呢?这位教师的的教学方法给了我们答案: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直接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做到有效体验与知识传授的和谐统一,并在感悟中升华道德情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表格的呈现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感受到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的不便,在经过了之前教学环节的铺垫,学生情感的体验水到渠成,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搭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努力构建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引领学生与历史交往,与历史对话,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体验,从而切实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性,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彰显生命的色彩。
关键词:历史;品德;教学
一、精心設计,活化历史
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记录的很多都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会与现实有一种隔离感、陌生感,这就需要教师要花时间、花精力,设计精彩新颖的教学环节,活化历史。《购物票证知多少》一课的学习内容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陌生,于是,教师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谈购物引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购物情况,让现实与历史接轨;通过展示五花八门的票证,勾勒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的轮廓;把学生的爷爷请进课堂讲述票证故事,增进了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于是,学生们开始寻找和感受那个年代人们曾经走过的路。当学生疑惑于为什么那个年代国家要发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票证时,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从多方获得的各种信息与体验这时将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让学生换位体验,感受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的不便。
整堂课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创设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在情境中质疑,在探索中学习,在比较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历史对话,接通生活的源泉,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能力。
二、创设情境,感受历史
《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记录的很多都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教学时,如何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呢?
案例:《购物票证知多少》情境导入:
1.出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购物场景图片。
2.现在我们买东西还这样吗?能举个例子吗?
3.请一位学生的爷爷到课堂上亲自给大家讲他们家那时候有关“票证”的一个小故事。
4.说说过去买肉和现在买肉的区别。
融洽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中去。教师请来学生的爷爷讲过去的事情,这样的导入触动了学生心灵,拉近了学生与“票证”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见课堂基调的定位与创设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入手,让现实与历史接轨,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这样,就能缩小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时空差,变“要我了解”为“我要了解”。
三、有效体验,升华情感
新课标明确提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体验式”学习已经成为品德课堂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历史题材时也同样适用。
案例:1.想象一下,如果国家当时不发票证,不搞计划经济,可能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呢?可见,票证的出现也是时代的需要。
2.正是国家的贫穷才出现了票证这个产物,那么,当时人们的消费情况到底如何呢?拿出调查表。
3.四人小组交流采访记录,比一比两个时代的生活状况,说说自己的发现。
4.全班交流采访记录。
凭票供应时代每人每月供应多少?现在生活每人每月供应多少?
米或面______千克 ______千克
食用油______千克 ______千克
肉类______千克______千克
5.想象当时的生活:一个月吃不到几个鸡蛋,每个月只吃二两肉,每个月只用二两油,一家人小半块肥皂(出示实物:二两肉、二两油、半块肥皂)。有的人家一年都吃不到糖,平时烧菜看不到油花,听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在历史题材的教材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数字。教师在补充资源的时候,也常常会用数据来作有力的证明。如何让这些冷冰冰的数字焕发出生命的力量呢?这位教师的的教学方法给了我们答案: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直接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做到有效体验与知识传授的和谐统一,并在感悟中升华道德情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表格的呈现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感受到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的不便,在经过了之前教学环节的铺垫,学生情感的体验水到渠成,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搭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努力构建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引领学生与历史交往,与历史对话,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体验,从而切实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性,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彰显生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