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其在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儿童通过对具体事务的排序、分类等数学活动,学习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为进一步发展复杂的、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做准备,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中国教育学会对于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障碍等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26.3%的学生在遇到数学中的难题时是“等家长、老师帮忙”;24.5%的学生是“立即请教家长或老师”;而自己思考和跟小伙伴一起讨论解决的学生很少。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剖析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难点问题,结合小学生身心思维的发展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处理此类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
首先,就思维发展方面而言,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无法理解抽象性的概念。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此时儿童仅能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进行联想,并缺乏对概念的理解。然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因此,就儿童而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数学能力的提升,而数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又促进了其逻辑思维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其次,正如上文中数据显示,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不会主动地发现和思考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学生往往希望老师能够教予重点和难点,并且给出即定的阶梯步骤,然后根据这个步骤进行答题。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习惯于此,不鼓励孩子们的自我创造,套路都是一面板书、一道例题再加上课后练习。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自我效能感,也不可能再答题中感受到智慧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力量。
再者,恐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遭遇的问题。学生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矛盾时,所遇到的学习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又不求助于老师和同学,长久下去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另外,来自家长的过高要求,教师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同学的歧视,也是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识瞬时遗忘、联想受阻、思维紊乱、学习效率差等问题。
最后,兴趣则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关键的因素。正因为数学的抽象性并不符合现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且由于有的老师习惯于只利用板书式和填鸭式的教学,用念教案的方式教学,用抽象来解释抽象,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往往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汪广仁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所学知识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不仅会学,而且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因而,兴趣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当某种教育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变成他本人的兴趣愿望时,才能对他的学习产生动力作用。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中对教师的具体性建议
1.尽量使用实物教学
实物教学更符合小学生当下的思维特点。用实物做辅助来帮助儿童对抽象问题进行理解,作为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思维,例如可制作各种不同种类的道具,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这些道具。比如学习加法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些数量较多的物品如树叶、棍棒、小石头等;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剪纸等方式,直观地感受轴对称图形的轴和对称性等;再如,当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何不让学生来到操场,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测量并得出结果,这样必然能让他们加深印象,让他们对身边的数学更感兴趣。
2.让学习内容更贴近生活
数学有其抽象性,而我们所教的内容最好能够服务于生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就是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积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时间的概念时,我问学生:学校早上多少点开始上课?什么时候下课?家里吃饭的时间一般是多少点?从平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同时,准备好钟表,让学生手动拨钟,直观地感受二十四小时等。为了进一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年、月、日”以后,让学生自制一份新年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配上插图后赠送给朋友。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科学研究表明,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比严肃的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效率要高出一倍之多。而这样的环境并不仅仅是教师微笑就能够做到的,这还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们也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多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趣事,让学生们先从喜欢上课,再到喜欢数学,让这些喜欢成为他们学习的持久动力。
4.多组织游戏与竞赛
根据我个人小学时的体验和那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尤其是竞赛类游戏。我们将游戏引入课堂,将枯燥的定理公式放在游戏中,将其转变为乐于接受的形式。提供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富有教学意义而且教学目标明确的游戏活动中得到训练或是有所发现,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些则需要教师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例如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出十道题目,让学生分组轮流上台答题,比较哪组得分较高。即使是这么简单的游戏,也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5.教师应对学生多做鼓励
汪广仁说:成功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而希望是前进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巧施温情,用合理的评价给学生阳光和希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和谐师生情感,调动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孩子们可在自我表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与勇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讲究艺术,话语中必须照顾孩子们的自尊心。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学生可以在鼓励中找到自信,而这样的自信同时也能够让他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克服恐惧,乐于钻研,得到更大的进步。
(作者电话:13737419963;信箱:[email protected])
据中国教育学会对于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障碍等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26.3%的学生在遇到数学中的难题时是“等家长、老师帮忙”;24.5%的学生是“立即请教家长或老师”;而自己思考和跟小伙伴一起讨论解决的学生很少。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剖析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难点问题,结合小学生身心思维的发展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处理此类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
首先,就思维发展方面而言,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无法理解抽象性的概念。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此时儿童仅能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进行联想,并缺乏对概念的理解。然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因此,就儿童而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数学能力的提升,而数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又促进了其逻辑思维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其次,正如上文中数据显示,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不会主动地发现和思考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学生往往希望老师能够教予重点和难点,并且给出即定的阶梯步骤,然后根据这个步骤进行答题。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习惯于此,不鼓励孩子们的自我创造,套路都是一面板书、一道例题再加上课后练习。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自我效能感,也不可能再答题中感受到智慧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力量。
再者,恐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遭遇的问题。学生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矛盾时,所遇到的学习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又不求助于老师和同学,长久下去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另外,来自家长的过高要求,教师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同学的歧视,也是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识瞬时遗忘、联想受阻、思维紊乱、学习效率差等问题。
最后,兴趣则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关键的因素。正因为数学的抽象性并不符合现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且由于有的老师习惯于只利用板书式和填鸭式的教学,用念教案的方式教学,用抽象来解释抽象,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往往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汪广仁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所学知识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不仅会学,而且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因而,兴趣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当某种教育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变成他本人的兴趣愿望时,才能对他的学习产生动力作用。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中对教师的具体性建议
1.尽量使用实物教学
实物教学更符合小学生当下的思维特点。用实物做辅助来帮助儿童对抽象问题进行理解,作为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思维,例如可制作各种不同种类的道具,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这些道具。比如学习加法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些数量较多的物品如树叶、棍棒、小石头等;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剪纸等方式,直观地感受轴对称图形的轴和对称性等;再如,当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何不让学生来到操场,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测量并得出结果,这样必然能让他们加深印象,让他们对身边的数学更感兴趣。
2.让学习内容更贴近生活
数学有其抽象性,而我们所教的内容最好能够服务于生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就是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积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时间的概念时,我问学生:学校早上多少点开始上课?什么时候下课?家里吃饭的时间一般是多少点?从平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同时,准备好钟表,让学生手动拨钟,直观地感受二十四小时等。为了进一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年、月、日”以后,让学生自制一份新年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配上插图后赠送给朋友。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科学研究表明,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比严肃的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效率要高出一倍之多。而这样的环境并不仅仅是教师微笑就能够做到的,这还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们也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多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趣事,让学生们先从喜欢上课,再到喜欢数学,让这些喜欢成为他们学习的持久动力。
4.多组织游戏与竞赛
根据我个人小学时的体验和那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尤其是竞赛类游戏。我们将游戏引入课堂,将枯燥的定理公式放在游戏中,将其转变为乐于接受的形式。提供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富有教学意义而且教学目标明确的游戏活动中得到训练或是有所发现,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些则需要教师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例如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出十道题目,让学生分组轮流上台答题,比较哪组得分较高。即使是这么简单的游戏,也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5.教师应对学生多做鼓励
汪广仁说:成功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而希望是前进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巧施温情,用合理的评价给学生阳光和希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和谐师生情感,调动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孩子们可在自我表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与勇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讲究艺术,话语中必须照顾孩子们的自尊心。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学生可以在鼓励中找到自信,而这样的自信同时也能够让他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克服恐惧,乐于钻研,得到更大的进步。
(作者电话:13737419963;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