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感知;鉴賞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人完善品格、涤荡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文字的形象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美,就很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美
心理学指出:感知美是美感的门户,它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能触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活动,使审美心理得到进一步地展开。鲁迅说过:“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
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须从感知开始,启发导入是感知美的第一个环节。通过应用易于启动审美主体情感的方式,让学生情感开始启动,自觉审美主体的存在,使之对审美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时,笔者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然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提供秋天、冬天与春天的景物比较,并出示杜甫的《绝句》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所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写春天,《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写春天,进而引出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多角度写春天,由此切入课文题目《春》。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同时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回忆,调动他们的直接经验,进行情感上的铺垫。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
刺激感觉是感知美的第二环节。语言作品成为审美对象,应从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立体交错中去完整地把握审美对象。因此多方面刺激感觉所产生的应该是多点透视般的立体形式。如在学习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时,笔者就发动学生从家中带来蝈蝈的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蝈蝈的外形特征;在学习《说“屏”》时,笔者从家中拿来工艺品屏风,让学生多方位立体地感知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引起学生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在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时,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日本侵华的资料图片,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刺激感觉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于,保证情感启动之后审美感知的如期而出。
调动体验是感知美的第三个环节。每一个审美主体在再度审美时,都必然自觉地联系原有的审美体验积累。
植入情境是感知美的第四个环节。植入情境是指审美主体在获得审美体验时,忘我地把自己植入语言作品的情境之中,成为情境之人。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笔者布置学生课下自读课文,仔细揣摩古文中的人物和情节,然后将其编成课本剧。学生自由结合,选出一二组重点表演。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进入作品特有的情境之中,从而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便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邹忌善于自省的性格特征。
二、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美
美学中指出:一定的审美能力实际是一定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多种因素的结晶物。每个人在美的欣赏和判断中,都是以它的全部精神财富对待它的对象的。鉴赏美绝不是消极地、机械地“镜式”反应。
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首先将自我审美感情融入作品中,主动、自觉地表达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情是文之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要抓住情之根,就能转变学生文之意,从而体会到寻幽揽胜的乐趣,使学生在美的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
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从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到躲于勒这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学习此文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菲利普夫妇是一对什么样的人?从课文的哪里可以看出?小说中的于勒是个怎样的人?小说中的若瑟夫,作为一个孩子,目睹了父母对叔叔于勤的冷酷无情,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笔者引导学生这样层层深入地探究,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金钱,金钱的得失与有无,决定了他们对于勒的亲疏好恶,决定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拜金主义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还通过菲利普夫妇最终抛弃于勒的结局,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含蓄地批判了拜金主义者丧失人性的丑恶灵魂。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教育学生立足实际、明辨是非,得到美的享受。
三、在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创造美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自己不再是一个只会吃喝,只知道很愚蠢地、半机械地生孩子的动物。他已经在自己周围创造了被称为文化的第二自然。”所有的科学家都是艺术家,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由感知美、鉴赏美到创造美,这是一种反馈。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为基础,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创造美的主要途径之一。如笔者曾经布置了一篇题目为《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的作文,有的学生写了自己的妈妈,写自己备战钢琴考级,妈妈就一直陪她练琴。每当练完琴,自己疲惫地睡去时,妈妈却还要把她的衣服洗干净,再将第二天的早饭准备妥当,这才睡觉。日复一日,直到自己顺利地通过钢琴考级;有的同学写了自己的爸爸,自己因数学测验没考好,还要家长签字,忧心忡忡而不知所措。而爸爸知道他的成绩后,没有发火,而是径直走到他面前,摸着他的头说:“宝贝,小小挫折,何足惧哉!”匆匆吃过晚饭,爸爸又仔细地给他讲解,直到彻底消灭了疑惑。还有的同学写到了自己的老师,自己很胆小,回答问题,头不敢抬,说话结结巴巴,声音小得像蚊子嗡嗡,老师并没有责怪她,反而亲切地鼓励她,使她鼓起勇气,大声地回答了问题。从学生的作文中,我看到了一种美的升华,从而使我也受到震撼,得到美的启迪。
《国语》中有关美育的论述:“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实施美育,能使人明辨善恶,振奋精神,增强爱国情感。
列宁曾经指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育家苏灵杨认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培养,教会其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从而达到辨识能力及解决分析问题能力的统一,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 考 文 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
[4]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唐诗东.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学[J].语文天地,2001(6).
(责任编辑:刘北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感知;鉴賞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人完善品格、涤荡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文字的形象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美,就很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美
心理学指出:感知美是美感的门户,它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能触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活动,使审美心理得到进一步地展开。鲁迅说过:“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
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须从感知开始,启发导入是感知美的第一个环节。通过应用易于启动审美主体情感的方式,让学生情感开始启动,自觉审美主体的存在,使之对审美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时,笔者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然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提供秋天、冬天与春天的景物比较,并出示杜甫的《绝句》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所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写春天,《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写春天,进而引出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多角度写春天,由此切入课文题目《春》。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同时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回忆,调动他们的直接经验,进行情感上的铺垫。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
刺激感觉是感知美的第二环节。语言作品成为审美对象,应从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立体交错中去完整地把握审美对象。因此多方面刺激感觉所产生的应该是多点透视般的立体形式。如在学习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时,笔者就发动学生从家中带来蝈蝈的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蝈蝈的外形特征;在学习《说“屏”》时,笔者从家中拿来工艺品屏风,让学生多方位立体地感知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引起学生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在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时,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日本侵华的资料图片,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刺激感觉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于,保证情感启动之后审美感知的如期而出。
调动体验是感知美的第三个环节。每一个审美主体在再度审美时,都必然自觉地联系原有的审美体验积累。
植入情境是感知美的第四个环节。植入情境是指审美主体在获得审美体验时,忘我地把自己植入语言作品的情境之中,成为情境之人。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笔者布置学生课下自读课文,仔细揣摩古文中的人物和情节,然后将其编成课本剧。学生自由结合,选出一二组重点表演。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进入作品特有的情境之中,从而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便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邹忌善于自省的性格特征。
二、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美
美学中指出:一定的审美能力实际是一定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多种因素的结晶物。每个人在美的欣赏和判断中,都是以它的全部精神财富对待它的对象的。鉴赏美绝不是消极地、机械地“镜式”反应。
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首先将自我审美感情融入作品中,主动、自觉地表达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情是文之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要抓住情之根,就能转变学生文之意,从而体会到寻幽揽胜的乐趣,使学生在美的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
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从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到躲于勒这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学习此文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菲利普夫妇是一对什么样的人?从课文的哪里可以看出?小说中的于勒是个怎样的人?小说中的若瑟夫,作为一个孩子,目睹了父母对叔叔于勤的冷酷无情,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笔者引导学生这样层层深入地探究,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金钱,金钱的得失与有无,决定了他们对于勒的亲疏好恶,决定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拜金主义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还通过菲利普夫妇最终抛弃于勒的结局,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含蓄地批判了拜金主义者丧失人性的丑恶灵魂。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教育学生立足实际、明辨是非,得到美的享受。
三、在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创造美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自己不再是一个只会吃喝,只知道很愚蠢地、半机械地生孩子的动物。他已经在自己周围创造了被称为文化的第二自然。”所有的科学家都是艺术家,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由感知美、鉴赏美到创造美,这是一种反馈。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为基础,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创造美的主要途径之一。如笔者曾经布置了一篇题目为《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的作文,有的学生写了自己的妈妈,写自己备战钢琴考级,妈妈就一直陪她练琴。每当练完琴,自己疲惫地睡去时,妈妈却还要把她的衣服洗干净,再将第二天的早饭准备妥当,这才睡觉。日复一日,直到自己顺利地通过钢琴考级;有的同学写了自己的爸爸,自己因数学测验没考好,还要家长签字,忧心忡忡而不知所措。而爸爸知道他的成绩后,没有发火,而是径直走到他面前,摸着他的头说:“宝贝,小小挫折,何足惧哉!”匆匆吃过晚饭,爸爸又仔细地给他讲解,直到彻底消灭了疑惑。还有的同学写到了自己的老师,自己很胆小,回答问题,头不敢抬,说话结结巴巴,声音小得像蚊子嗡嗡,老师并没有责怪她,反而亲切地鼓励她,使她鼓起勇气,大声地回答了问题。从学生的作文中,我看到了一种美的升华,从而使我也受到震撼,得到美的启迪。
《国语》中有关美育的论述:“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实施美育,能使人明辨善恶,振奋精神,增强爱国情感。
列宁曾经指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育家苏灵杨认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培养,教会其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从而达到辨识能力及解决分析问题能力的统一,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 考 文 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
[4]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唐诗东.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学[J].语文天地,2001(6).
(责任编辑:刘北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