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定位于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对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形成至关重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其建设与发展,应重倡中国“文”的传统,以“好文章”为核心,发挥示范与引导作用,充分利用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使学习者在众多经典母语作品的浸润中,培养优雅而规范的表达习惯、良好的文体意识,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
关键词:母语教育;高等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语文素养与能力;文体意识
一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母语教育息息相关。汉语普通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通用语),不仅是现代社会法律之规约,更是数千年中国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的结果。共同的语言是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母语学习的过程,是感受、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确立和巩固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只有通过对本国语文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解释中国、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精神特质;以此为根基,也才能更好地吸收他者的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政府对文化“软实力”建设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对本国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母语(广义)的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日渐明显。
故此,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是对基础语文教育的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应以经典母语作品为核心,重在提升学习者的母语素养与能力;使学习者能够规范、熟练且具有创造力的运用母语,表现思想,书写心灵,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在多样化的语言应用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建立良好的表达能力、情感认知与价值判断能力;通过熟悉、学习优秀的母语经典作品,使学习者建立起对文化传统的认同,体认民族文化情感,激活其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
定位于母语教育,是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南开大学始终将“大学语文”课程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環。20世纪80年代,南开大学就是最早恢复大学语文教育的高校之一,2000年后 “大学语文”成为全校必修课。2004年,南开大学围绕“母语教育”这一重心,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改革,重新编撰教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近五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南开大学对“大学语文”课程进一步开展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与慕课的建设。
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的兴起,使“大学语文”课程颇受重视,不仅大多数学校开设,有的还定为必修课。但时至今日,大学语文教育仍然颇具争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及教育界对大学语文教育基本定位与性质的模糊认识。
定位不同,则对教学目的的理解不同,对教学效果的预期不同,并衍生出教材编撰、教学方法上更大的分歧。今天,部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杂”与“浅”,或以“应用写作”、“论文写作”等课程替代“大学语
文”,多半肇源于此。这些现象的产生,可从两方面思考:
一方面,高校管理者未能认识到大学语文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
就现实情况看,大学生语文素养下降是普遍性问题。学生接受、表达能力差,会直接影响其专业学习乃至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不可小觑。这一现象的成因有很多方面。首先,尽管基础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当前的基础语文教育仍然带有强烈的应试教育色彩。针对字词、句篇、语法、修辞、主题的刻板分析,使得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太重,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语文应有的涵养性情、提升修养的目的反而被弱化了。其次,二三十年来,外语热潮的影响,形成“重外语、轻母语”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母语教育边缘化的倾向。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语言应用领域,语言粗鄙化倾向有所抬头。一些粗鄙的、宣泄性的词语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网络媒介乃至主流媒体上。而今天的媒体从业者,大都接受过完整的语文教育,但他们对这些语汇“身份色彩”如此“不敏感”,个中原因值得深思,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高等母语教育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姓“语”,就是要以“母语语文”为立足点。
一些高校以文化史、思想史替代“大学语文”课程,或将大学语文教材编为文学作品选,都有偏颇之嫌。还有一些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以写作代替语文,亦有“近视”“功利”之弊。模式化的作文训练是基础语文教育中最令学生“头疼”的环节,若大学写作课程仍然延续同样的模式,效果可想而知。另外,从教学实际出发,高质量的大学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大量评阅学生习作,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不能做到,则教学流于形式,难有作用。从当前高校师资少、学生多的情况看,写作课程开好不易。此外,网络的发达使学生作业的“借鉴”现象防不胜防。制式化的命题作文,特别是应用写作这种高度格式化的写作训练,使这方面问题愈加突出。
从根本而言,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写作能力提升的前提。只有通过对母语经典及代表性优秀作品的研读,增加学习者母语素养,培养其阅读、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故此,以“写作”代替“大学语文”,从实践的层次看未必会产生“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预期效果。
三
母语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其教学方法不是知识的灌输,须以“文”为核心,通过教师对文章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多样化的经典文本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使学习者得到引导,并建立起良好的语言意识与语用规范。换言之,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需要在对经典文章的品读与体味中,激活、强化、重组其此前语文学习的知识储存和修养积累,重新唤起学生对优雅母语的兴趣、珍视与热爱;提升其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培养出规范的语用观念与合宜的语体意识。语文教育,不应是技术主义的工具技能训练,不是知识的刻板灌输,而是全面的文化经验的习得、综合语用能力的养成。 以“文”为核心,也是中国文化中“文”之传统的重新提倡。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文”之意涵非常广阔,包括“文字”,也延展到“文学”“文化”与“文明”等方面。与今日源自西方的、强调虚构、抒情与审美的“文学”观念有很大不同,中国文化历来有“主文”的传统,强调“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刘勰)。在这里,天文、人文并举,所强调的都是“文”作为广义文化表达的特性。
重倡“文”的传统,也包括现代白话(或语体文)与文言传统的贯通。“五四”以来,现代白话的兴起,对“文言”传统形成冲击,造成了语言传统上的“断裂”。特别是受到西方“文学四体”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文”的传统的丰富性、统摄诸体的包容性丧失,语言与文化承载之间的联系被削弱,母语习得与传统价值、世界观树立之间的关系被忽视,而语文教育也被窄化为“文学”审美教育。应该看到,现代语文是在文言的传统之上形成的。何谓汉语之美?其审美范畴与评价标准正是在以文言为主体的语言实践历史中逐渐形成的。贯通文白传统,正是要汲取传统,滋养现代语文实践。
以“文”为核心的母语教育,就是力图通过文言、白话的经典文本的导入,使学生在经典作品中体认到活的传统文化,使其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健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人文、文化修养。
以“文”为核心,体现在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即强调“文”的传统的承续,强调普遍性的语文素养与能力教育,有意识地区别于文学专业教育。教材虽仍以文章选篇为主要结构方式,但在选篇上,标举“好文章”理念,大大扩展了选篇范围。
文章之“好”,体现在所选篇章应具有引导性与示范性。而“文章”的概念,则力图尽可能广泛地包括各类型的汉语文经典作品。
合而言之,所谓“好文章”,不但包括所谓“文学”作品,也包括“非文学”作品;不但包括“好诗”“好词”“好(汉语)译文”等一般所谓“文艺性散文”(即虚构的、想象的、以抒情为主的一类文章);还扩而大之,兼及大多数汉语文类,例如演讲、书信、序跋、歌词、掌故文、发刊词、碑文等。这些通常划归于“应用性”文体的优秀作品,也一并被纳入遴选视野。
教材选篇的时间范围则涵盖古今,既注意经典性,又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
这也形成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即通过选择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文本,作为文体上的示范,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出鉴赏分析,引领学生在拓展式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体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某类文体的高标准,从而对文体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有所理解;对文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体认和体悟,达到使学生具备高级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
教材编撰的“好文章”思路,还含有对文体意识的关注。文体意识是语文素养中重要的一环,是推进语文能力的关键一步。它所强调的并非是对一般性修辞手法的简单掌握、对辞采的追求,而是强调“合宜”的语言表达之实现,是语文素养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当下,大学生写作仍然无法摆脱“作文体”“学生腔”,文体意识的缺乏是重要的原因。
简要而言,良好的文体意识会使“表达者”根据交流的场合,对文体、修辞、语汇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在关注表达效果的同时,会促使表达者将“规范”的表达与“创造”性表达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进而实现了对既有母语经验的激活、重组与创新。
文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关注到语言交流与语言现象的复杂性,将基础教育阶段的积累,在语言应用场景中找到实际应用的突破口;将形式化的“作文”写作,提升为既有创造力、又有规范性的“文章”写作。
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分析与引导。要讲出“好”文章的“所以然”,不能停留在泛泛的鉴赏上;要讲清楚这篇文章、这种文体、这样的内容如何恰到好处地展开,要讲清楚作品的文体特色。而教学也可由此深入,在语言风格、文体特征把握、文脉文气的流转、特定表达背后的文化观念等方面娓娓道来,使母语的优雅与优美得以兼顾。
南开大学版《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章,正体现了这种思路。暂以现代文部分所选部分文章为例:
如《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铭》(冯友兰)。其文为碑铭体,以浅近文言撰写,文白相间。碑铭体固不常见,但在以汉语书写纪念性文字之时,文言的适当加入,无疑可为文章增加一种庄严、雅正的味道。馮友兰谈到“可纪念者,盖有四焉”,在文章中运用了一大段充满文言色彩的排比,气势磅礴。正是借助文言特有的色彩,将一个学校的学运与国运联系起来,将特定历史阶段里中华民族面临的考验与读书人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极具冲击力。如前所述,白话文在血脉中深受文言之滋养,此类纪念性文章的表达,如果适当使用文言体式,三分文、七分白,在凝练中自然可以流露出气势。这种庄严、雄阔之美感,难以用纯粹的白话表达。而从此角度展开教学,还可无形中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言的兴趣与关注。
如贾平凹的名作《秦腔》。其文风与内容完美地体现出“吼秦腔”的粗犷豪迈,在教学中可围绕这一表达特点展开分析,并与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丰富性结合;同时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文化进行讨论,体会表达背后所蕴含的乡土情怀,以及作者对乡土文化的挚爱与反思。
如所选之《傅雷家书》。书信体就其表达而言,介于私人化与公众化语境之间,表达背后,傅雷父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教育模式都值得观察与思考。而家书中所言,又是严肃的文化理论问题,如何在此类表达中将“大问题”娓娓道来,乃是一个重点。其中所涉及的中外文化比较问题,放到今天,仍然值得关注——如何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定位,再结合今天社会上关于此问题的种种争议,都是非常适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话题。这个问题讨论清楚了,文化自信也自然树立了。
又如王蒙的讲演《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今天这个媒体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演讲表达日益重要。如何讲演?风格如何把握?如何抓住听众?如何运用幽默而非噱头?如此种种,都可结合这篇讲演作品展开,引导学生体认。此外,教材中还有多篇海外讲演,可加以横向比较。而文中所谈的语言现象,又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将课程主旨、语文素养的内涵向学生交代清楚,让学生从更高的维度观照这个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观照社会生活中丰富而复杂语言现象。 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语文教育的特点所在。故此,其教材与课程的建设,要保持一种开放式的思维,做好“留白”——
留给教师引导的空间,留给师生互动讨论的空间,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这种思想贯穿在南开大学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引导问题,由问题导入文章;文章的注释详略得当;在文章之后还留有思考性、讨论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与思考;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也绝非唯一,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能够以“非独断论”的课堂讲授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此外,拓展读本与教学资源库的研发,也都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语文教育兼及素养与能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实践,都需要有所体现。但实际上,由于大学语文教育仍然无法摆脱“大班讲授”、师资紧张的困境,互动与实践往往难以实施,这就进一步影响了这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在此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提供了一大臂助。大约在十年前,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就引入了在线教学技术手段。在今天看来,其重视互动、组织在线测验与实践、引入学生评价等特色之处,与当下的慕课学习思路不谋而合;而就语文教育而言,则更具针对性。
其一,为每位老师建“私塾”,使师生交流转移到线上,解决了师生互动讨论的问题。自建的教学平台为每位老师开设了一个“私塾”专区,凡是选课的同学,都可以在这个专区里与自己的老师进行交流。学习的疑问、心得体会乃至对教师的质疑,都可以在专区中发表。这种互动讨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让教师得到了及时的教学效果反馈。
其二,语文教育,其能力提升还需要实践。但就“大学语文”教学的常态而言,每个教学班少则一百,多则三百学生,一个老师可能负责两三个班级,在线下大量组织写作训练并不现实。因此,写作实践也被放到了教学平台之上。学生的习作直接在线提交,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查看,互相评分;并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助教进一步评阅。每年,学校还会将线上的优秀作品编印成册,并组织颁奖活动。在线写作实践,有着多方面的好处。这种学生互相评价的模式,一则使学生互相学习,二则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荣誉感,进一步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抄袭”行为也有监督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线平台在其他很多方面起到了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性作用。比如,教学平台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使课程的拓展更加深入;再如,教学平台提供了对基础知识层面的自测,学生可反复练习,系统会自动计入学生的最好成绩。这样的做法,又可促使学生在线下、在课堂之外自学基础性内容,为课堂上的精讲、深讲释放了空间。
就語文教育而言,在线的互动并非最理想的模式。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较好地弥补了现有高校语文教育之不足。
慕课教育的迅猛发展,不应该完全从“技术”角度来理解。应该承认,它推动了大量优质教育内容的生产,其开放性使教育生态形成了多元化、竞争化的局面;固然部分课程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慕课教学平台动态、开放的特征,最终会使优秀的教学内容脱颖而出。这些精品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使最优秀的师资、最优质的教学内容得以共享;而其自主学习、互相评价、师生互动的特性,为语文教育开拓了一片新的蓝海。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慕课具有广大的受众群体,表现出强大的覆盖性。这也使优秀的教学理念得以广泛传播,使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理念得到更多高校、教师与学生的认同。目前,南开大学“大学语文”慕课课程开发已近尾声,很快便可上线推出。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教育技术同样也在推陈出新,慕课建设是当下教育的新探索,但不是终极的,也不是唯一的方向。在教育改革多向度的探索中,教育思想的推进和巩固是更根本性的。
在今天文化强国的历史语境下,优质母语素养是个人文化底蕴之根基,也是国家文化复兴与崛起的根基。对现代社会而言,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法、美、俄、日等国家的教育纲领中,母语教育的地位都得到了体现。
目前,虽然教育模式与教育技术都在迅猛发展,但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本质并未改变。应该认识到,从微观层面看,在人应该具有的诸多核心素养中,母语素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涵养健全的精神;而从宏观层面看,母语素养与能力的习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根基。
大学生的语文继续教育和学习,是高等学校无从推卸的责任。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以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大学语文”课程理应得到充分的课时、师资与制度的保证,使之成为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面向全体(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故此,明确母语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确立“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性课程地位,依然是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也应成为所有高等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特约编辑:王青林]
关键词:母语教育;高等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语文素养与能力;文体意识
一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母语教育息息相关。汉语普通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通用语),不仅是现代社会法律之规约,更是数千年中国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的结果。共同的语言是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母语学习的过程,是感受、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确立和巩固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只有通过对本国语文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解释中国、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精神特质;以此为根基,也才能更好地吸收他者的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政府对文化“软实力”建设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对本国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母语(广义)的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日渐明显。
故此,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是对基础语文教育的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应以经典母语作品为核心,重在提升学习者的母语素养与能力;使学习者能够规范、熟练且具有创造力的运用母语,表现思想,书写心灵,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在多样化的语言应用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建立良好的表达能力、情感认知与价值判断能力;通过熟悉、学习优秀的母语经典作品,使学习者建立起对文化传统的认同,体认民族文化情感,激活其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
定位于母语教育,是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南开大学始终将“大学语文”课程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環。20世纪80年代,南开大学就是最早恢复大学语文教育的高校之一,2000年后 “大学语文”成为全校必修课。2004年,南开大学围绕“母语教育”这一重心,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改革,重新编撰教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近五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南开大学对“大学语文”课程进一步开展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与慕课的建设。
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的兴起,使“大学语文”课程颇受重视,不仅大多数学校开设,有的还定为必修课。但时至今日,大学语文教育仍然颇具争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及教育界对大学语文教育基本定位与性质的模糊认识。
定位不同,则对教学目的的理解不同,对教学效果的预期不同,并衍生出教材编撰、教学方法上更大的分歧。今天,部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杂”与“浅”,或以“应用写作”、“论文写作”等课程替代“大学语
文”,多半肇源于此。这些现象的产生,可从两方面思考:
一方面,高校管理者未能认识到大学语文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
就现实情况看,大学生语文素养下降是普遍性问题。学生接受、表达能力差,会直接影响其专业学习乃至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不可小觑。这一现象的成因有很多方面。首先,尽管基础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当前的基础语文教育仍然带有强烈的应试教育色彩。针对字词、句篇、语法、修辞、主题的刻板分析,使得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太重,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语文应有的涵养性情、提升修养的目的反而被弱化了。其次,二三十年来,外语热潮的影响,形成“重外语、轻母语”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母语教育边缘化的倾向。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语言应用领域,语言粗鄙化倾向有所抬头。一些粗鄙的、宣泄性的词语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网络媒介乃至主流媒体上。而今天的媒体从业者,大都接受过完整的语文教育,但他们对这些语汇“身份色彩”如此“不敏感”,个中原因值得深思,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高等母语教育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姓“语”,就是要以“母语语文”为立足点。
一些高校以文化史、思想史替代“大学语文”课程,或将大学语文教材编为文学作品选,都有偏颇之嫌。还有一些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以写作代替语文,亦有“近视”“功利”之弊。模式化的作文训练是基础语文教育中最令学生“头疼”的环节,若大学写作课程仍然延续同样的模式,效果可想而知。另外,从教学实际出发,高质量的大学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大量评阅学生习作,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不能做到,则教学流于形式,难有作用。从当前高校师资少、学生多的情况看,写作课程开好不易。此外,网络的发达使学生作业的“借鉴”现象防不胜防。制式化的命题作文,特别是应用写作这种高度格式化的写作训练,使这方面问题愈加突出。
从根本而言,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写作能力提升的前提。只有通过对母语经典及代表性优秀作品的研读,增加学习者母语素养,培养其阅读、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故此,以“写作”代替“大学语文”,从实践的层次看未必会产生“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预期效果。
三
母语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其教学方法不是知识的灌输,须以“文”为核心,通过教师对文章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多样化的经典文本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使学习者得到引导,并建立起良好的语言意识与语用规范。换言之,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需要在对经典文章的品读与体味中,激活、强化、重组其此前语文学习的知识储存和修养积累,重新唤起学生对优雅母语的兴趣、珍视与热爱;提升其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培养出规范的语用观念与合宜的语体意识。语文教育,不应是技术主义的工具技能训练,不是知识的刻板灌输,而是全面的文化经验的习得、综合语用能力的养成。 以“文”为核心,也是中国文化中“文”之传统的重新提倡。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文”之意涵非常广阔,包括“文字”,也延展到“文学”“文化”与“文明”等方面。与今日源自西方的、强调虚构、抒情与审美的“文学”观念有很大不同,中国文化历来有“主文”的传统,强调“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刘勰)。在这里,天文、人文并举,所强调的都是“文”作为广义文化表达的特性。
重倡“文”的传统,也包括现代白话(或语体文)与文言传统的贯通。“五四”以来,现代白话的兴起,对“文言”传统形成冲击,造成了语言传统上的“断裂”。特别是受到西方“文学四体”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文”的传统的丰富性、统摄诸体的包容性丧失,语言与文化承载之间的联系被削弱,母语习得与传统价值、世界观树立之间的关系被忽视,而语文教育也被窄化为“文学”审美教育。应该看到,现代语文是在文言的传统之上形成的。何谓汉语之美?其审美范畴与评价标准正是在以文言为主体的语言实践历史中逐渐形成的。贯通文白传统,正是要汲取传统,滋养现代语文实践。
以“文”为核心的母语教育,就是力图通过文言、白话的经典文本的导入,使学生在经典作品中体认到活的传统文化,使其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健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人文、文化修养。
以“文”为核心,体现在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即强调“文”的传统的承续,强调普遍性的语文素养与能力教育,有意识地区别于文学专业教育。教材虽仍以文章选篇为主要结构方式,但在选篇上,标举“好文章”理念,大大扩展了选篇范围。
文章之“好”,体现在所选篇章应具有引导性与示范性。而“文章”的概念,则力图尽可能广泛地包括各类型的汉语文经典作品。
合而言之,所谓“好文章”,不但包括所谓“文学”作品,也包括“非文学”作品;不但包括“好诗”“好词”“好(汉语)译文”等一般所谓“文艺性散文”(即虚构的、想象的、以抒情为主的一类文章);还扩而大之,兼及大多数汉语文类,例如演讲、书信、序跋、歌词、掌故文、发刊词、碑文等。这些通常划归于“应用性”文体的优秀作品,也一并被纳入遴选视野。
教材选篇的时间范围则涵盖古今,既注意经典性,又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
这也形成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即通过选择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文本,作为文体上的示范,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出鉴赏分析,引领学生在拓展式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体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某类文体的高标准,从而对文体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有所理解;对文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体认和体悟,达到使学生具备高级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
教材编撰的“好文章”思路,还含有对文体意识的关注。文体意识是语文素养中重要的一环,是推进语文能力的关键一步。它所强调的并非是对一般性修辞手法的简单掌握、对辞采的追求,而是强调“合宜”的语言表达之实现,是语文素养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当下,大学生写作仍然无法摆脱“作文体”“学生腔”,文体意识的缺乏是重要的原因。
简要而言,良好的文体意识会使“表达者”根据交流的场合,对文体、修辞、语汇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在关注表达效果的同时,会促使表达者将“规范”的表达与“创造”性表达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进而实现了对既有母语经验的激活、重组与创新。
文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关注到语言交流与语言现象的复杂性,将基础教育阶段的积累,在语言应用场景中找到实际应用的突破口;将形式化的“作文”写作,提升为既有创造力、又有规范性的“文章”写作。
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分析与引导。要讲出“好”文章的“所以然”,不能停留在泛泛的鉴赏上;要讲清楚这篇文章、这种文体、这样的内容如何恰到好处地展开,要讲清楚作品的文体特色。而教学也可由此深入,在语言风格、文体特征把握、文脉文气的流转、特定表达背后的文化观念等方面娓娓道来,使母语的优雅与优美得以兼顾。
南开大学版《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章,正体现了这种思路。暂以现代文部分所选部分文章为例:
如《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铭》(冯友兰)。其文为碑铭体,以浅近文言撰写,文白相间。碑铭体固不常见,但在以汉语书写纪念性文字之时,文言的适当加入,无疑可为文章增加一种庄严、雅正的味道。馮友兰谈到“可纪念者,盖有四焉”,在文章中运用了一大段充满文言色彩的排比,气势磅礴。正是借助文言特有的色彩,将一个学校的学运与国运联系起来,将特定历史阶段里中华民族面临的考验与读书人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极具冲击力。如前所述,白话文在血脉中深受文言之滋养,此类纪念性文章的表达,如果适当使用文言体式,三分文、七分白,在凝练中自然可以流露出气势。这种庄严、雄阔之美感,难以用纯粹的白话表达。而从此角度展开教学,还可无形中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言的兴趣与关注。
如贾平凹的名作《秦腔》。其文风与内容完美地体现出“吼秦腔”的粗犷豪迈,在教学中可围绕这一表达特点展开分析,并与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丰富性结合;同时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文化进行讨论,体会表达背后所蕴含的乡土情怀,以及作者对乡土文化的挚爱与反思。
如所选之《傅雷家书》。书信体就其表达而言,介于私人化与公众化语境之间,表达背后,傅雷父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教育模式都值得观察与思考。而家书中所言,又是严肃的文化理论问题,如何在此类表达中将“大问题”娓娓道来,乃是一个重点。其中所涉及的中外文化比较问题,放到今天,仍然值得关注——如何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定位,再结合今天社会上关于此问题的种种争议,都是非常适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话题。这个问题讨论清楚了,文化自信也自然树立了。
又如王蒙的讲演《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今天这个媒体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演讲表达日益重要。如何讲演?风格如何把握?如何抓住听众?如何运用幽默而非噱头?如此种种,都可结合这篇讲演作品展开,引导学生体认。此外,教材中还有多篇海外讲演,可加以横向比较。而文中所谈的语言现象,又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将课程主旨、语文素养的内涵向学生交代清楚,让学生从更高的维度观照这个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观照社会生活中丰富而复杂语言现象。 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语文教育的特点所在。故此,其教材与课程的建设,要保持一种开放式的思维,做好“留白”——
留给教师引导的空间,留给师生互动讨论的空间,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这种思想贯穿在南开大学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引导问题,由问题导入文章;文章的注释详略得当;在文章之后还留有思考性、讨论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与思考;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也绝非唯一,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能够以“非独断论”的课堂讲授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此外,拓展读本与教学资源库的研发,也都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语文教育兼及素养与能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实践,都需要有所体现。但实际上,由于大学语文教育仍然无法摆脱“大班讲授”、师资紧张的困境,互动与实践往往难以实施,这就进一步影响了这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在此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提供了一大臂助。大约在十年前,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就引入了在线教学技术手段。在今天看来,其重视互动、组织在线测验与实践、引入学生评价等特色之处,与当下的慕课学习思路不谋而合;而就语文教育而言,则更具针对性。
其一,为每位老师建“私塾”,使师生交流转移到线上,解决了师生互动讨论的问题。自建的教学平台为每位老师开设了一个“私塾”专区,凡是选课的同学,都可以在这个专区里与自己的老师进行交流。学习的疑问、心得体会乃至对教师的质疑,都可以在专区中发表。这种互动讨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让教师得到了及时的教学效果反馈。
其二,语文教育,其能力提升还需要实践。但就“大学语文”教学的常态而言,每个教学班少则一百,多则三百学生,一个老师可能负责两三个班级,在线下大量组织写作训练并不现实。因此,写作实践也被放到了教学平台之上。学生的习作直接在线提交,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查看,互相评分;并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助教进一步评阅。每年,学校还会将线上的优秀作品编印成册,并组织颁奖活动。在线写作实践,有着多方面的好处。这种学生互相评价的模式,一则使学生互相学习,二则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荣誉感,进一步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抄袭”行为也有监督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线平台在其他很多方面起到了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性作用。比如,教学平台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使课程的拓展更加深入;再如,教学平台提供了对基础知识层面的自测,学生可反复练习,系统会自动计入学生的最好成绩。这样的做法,又可促使学生在线下、在课堂之外自学基础性内容,为课堂上的精讲、深讲释放了空间。
就語文教育而言,在线的互动并非最理想的模式。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较好地弥补了现有高校语文教育之不足。
慕课教育的迅猛发展,不应该完全从“技术”角度来理解。应该承认,它推动了大量优质教育内容的生产,其开放性使教育生态形成了多元化、竞争化的局面;固然部分课程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慕课教学平台动态、开放的特征,最终会使优秀的教学内容脱颖而出。这些精品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使最优秀的师资、最优质的教学内容得以共享;而其自主学习、互相评价、师生互动的特性,为语文教育开拓了一片新的蓝海。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慕课具有广大的受众群体,表现出强大的覆盖性。这也使优秀的教学理念得以广泛传播,使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理念得到更多高校、教师与学生的认同。目前,南开大学“大学语文”慕课课程开发已近尾声,很快便可上线推出。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教育技术同样也在推陈出新,慕课建设是当下教育的新探索,但不是终极的,也不是唯一的方向。在教育改革多向度的探索中,教育思想的推进和巩固是更根本性的。
在今天文化强国的历史语境下,优质母语素养是个人文化底蕴之根基,也是国家文化复兴与崛起的根基。对现代社会而言,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法、美、俄、日等国家的教育纲领中,母语教育的地位都得到了体现。
目前,虽然教育模式与教育技术都在迅猛发展,但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本质并未改变。应该认识到,从微观层面看,在人应该具有的诸多核心素养中,母语素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涵养健全的精神;而从宏观层面看,母语素养与能力的习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根基。
大学生的语文继续教育和学习,是高等学校无从推卸的责任。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以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大学语文”课程理应得到充分的课时、师资与制度的保证,使之成为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面向全体(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故此,明确母语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确立“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性课程地位,依然是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也应成为所有高等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特约编辑:王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