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岛》及其汉译本的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guozh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衔接理论,对《金银岛》及其汉译本中的衔接手段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找出造成其差异的原因,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进行转换。掌握这些差异对英汉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衔接理论 衔接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金银岛》是英国著名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Louis·Stevenson)的成名之作。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大。这部小说的特点是情节变化万千,蜿蜒曲折。如何把复杂的情节连接起来,使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本文认为,文中的衔接手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值得研究。《金银岛》曾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解放后,译林出版社组织对该书进行重译,并对以前译本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修订,再现原作的风格,因此本文将采用译林出版社的版本展开论述。
  衔接是构成语篇的重要条件之一,能够实现语篇的连贯通畅。它不是简单的连接上下文的手段或方法,而是一种语义联系。韩礼德认为,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生衔接关系。他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前者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后者包括: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和搭配。
  本文将以韩礼德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金银岛》英汉两个版本中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挖掘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以及在翻译时如何处理以达到语篇的连贯。
  二 衔接手段在《金银岛》及其汉译本中的对比分析
  在分析前,本文先对《金银岛》及其汉译本中的衔接手段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得出各种衔接手段在英汉两种版本中的使用数量以及使用率(即在所属衔接体系中的比例),揭示出其分布规律:
  英文本中,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量和使用率分别是:照应489,56.2%(其中人称照应248,50.7%;指示照应241,49.3%);替代27,3.1%;省略31,35.7%;连接295,33.9%;重复13,14.9%;同义、反义10,11.5%;上下义1,0.1%;搭配3,3.5%。
  相对应地,中文本中,照应436,64.3%(其中人称照应220,50.4%;指示照应216,49.5%);替代25,3.7%;省略49,72.2%;连接140,20.6%;重复13,19.2%;同义、反义11,16.2%;上下义1,1.5%;搭配3,4.4%。
  根据以上统计可以发现:替代、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及搭配的使用,英汉两种版本相差无几,但是在照应、省略和连接上的区别却很明显。照应和省略在英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及使用率都远远低于其在中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及使用率;相反,连接词在英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及使用率却大大高于在中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及使用率。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别,照应、省略和链接在翻译时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转化或调整,接下来,本文将一一分析。
  1 照应
  在英语中,当一个事物第一次被提到时,我们会用其显性称呼来表达;当它在紧随其后的文本中再次出现时,我们就会用代词来代替其显性称呼,前面的显性称呼和后面的代词就构成了照应关系。照应有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因比较照应在英汉两个版本中几乎没有出现,本文将不予讨论)。
  就人称照应而言,英文本中常用人称代词来表示,使用了248次,占到了50.7%;但在中文本中,人称代词的使用不会像在英语中那么频繁,共使用了220次,占50.4%,那么照应关系的建立就通过省略主语的方式来实现。如:
  (1)Dr Livesey came late one afrernoon.After he had seen my father,he had dinner with my mother,then stayed to smoke his pipe.
  一天傍晚,李甫西大夫来了。他看过我父亲之后,就和我母亲一起吃饭,然后坐在一边抽他的烟斗。
  在此例中,我们可以发现“he had dinner with my mother”中的“he”,在翻译时被省略掉了,直接翻译成了“就和我母亲一起吃饭”。如果中文不省略主语,则变成“他看过我父亲之后,他就和我母亲一起吃饭”,反而显得罗嗦累赘;既然“看”、“吃饭”、“抽烟斗”的主语都是“他”,于是一个主语足矣,这样的表达简洁而有力。
  关于指示照应,英文本中用指示代词来表示,共使用了241次,占49.3%;中文本中的指示代词也没有英文频繁,共使用了216次,占49.5%。因为英语习惯用定冠词“the”来表达指代,但在汉语中没有定冠词,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零指示代词或名词重复。如:
  (2)The squire was half-carrying the wounded captain.
  乡绅则搀着受伤的船长。
   (3)They climbed over the fence like monkeys while the squire and Gray fired at them.
  一群海盗从树林里窜出来向围栏跑来,然后像猴子一样敏捷地爬上围栏。
  (2)中表示特指的定冠词“the”,在汉语中就找不到相对应的衔接词,只能省略不译,但却没有破坏其意思的完整及照应关系的存在。(3)中的“them”没有翻译成“他们”,而是重复了前面的“fence”,翻译成了“围栏”,这样更符合前后的搭配及汉语的表达习惯。
  其次,在汉语中,“这”和“那”在语义上与英语中的“this”和“that”相差无几。但是,“这”和“那”在指代功能上却有别于“this”和“that”。汉语习惯用“这”指已经提到过的事或人,而英语则偏向于用“that”。如:
  (4)I did not say that,sir.
  我没这么说,先生。
  总的来说,英语的照应常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以避免名词的重复;而汉语在表达照应关系时常不用代词,更多的是省略主语或采用零指称,以求简练而不失语义的完整。有时为了更符合语法词汇的搭配及汉语的表达习惯,也会通过名词的重复来实现。
  2 省略
  省略指把语篇中某个成分省去不提,但这些被省略的成分通常能在上下文中找到。它是有效避免重复,更好地衔接上下文的一种语法手段。省略有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其中,名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的两个版本几乎一一对应,因此,下面将重点讨论动词性省略。
  在英语中,动词省略有时态的变化,在汉语中就没有。如:
  (1)—“They will come for me.”
  —“Who will? Black Dog?”
  —“他们会来找我的。”
  —“谁?黑狗吗?”
  在原文中,“who will”在省略“come for me”的同时,注意到了“come”的时态,但在翻译成汉语时,就没有此顾虑。
  有时,动词的省略在翻译成汉语时,译者会有意识地把省略的内容再现出来,重复前文的表达,从而达到结构和意义上的完整。如:
  (2)The captain was silent for the rest of the evening,and for many evenings afterwards.
  这天晚上,老船长没再吭声,以后好几个晚上他也挺老实。
  在此例中,原文在“and”后省略了“was silent”,译文在此处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补全,和前面的“没再吭声”形成重复,但这种重复没有造成累赘,反而使得译文衔接更加自然、连贯。
  总之,译者在翻译英语中的省略时,应理清省略内容,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在尊重译语衔接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改写或补全省略内容重现原文的衔接关系。
  3 连接
  连接是通过一些表示时间、因果、条件等的连接词衔接上下文的一种手段。根据统计,英文本中所使用的连接词数量达到了295,占33.9%,中文本中的使用量只有140,占20.6%。因为英语属于显性语言,它需要人称代词和逻辑连词去维系句子内部和句子之间的连贯;而汉语是隐性语言,关注的是句子和词语所要传达的意思。前者更注重语篇的结构,后者更强凋语篇的意思。如:
  Then followed a battle of looks between them,but the captain soon put away his weapon and sat down like a beaten dog.
  他们的目光对峙了一会儿,老船长终于收起了刀子,像一条斗败的狗一样坐在那里。
  在此例中,三个连接词均未翻译成相对应的表达,而是被省略了。尽管如此,意思却仍完整,且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从上述各类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两个版本中的衔接手段有很多的相似性,也有很多的差异性,重点体现在照应、省略和连接上。英语中的照应经常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以避免名词的重复,翻译时不再翻译成对应的代词,更多的是通过省略主语或采用零指称的方式来复制原文的衔接关系,有时甚至通过名词重复的方式来实现。英语中表示“这”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this”,而多用“that”;英语中有定冠词“the”,而中文中却很难找到与此相对应的衔接词,所以翻译时常用零冠词。英语中大量使用连词来衔接上下文,而翻译成汉语时常省略之。下面本文将分析一下造成所有这些差异的原因。
  三 汉英衔接手段差异的原因
  吕叔湘先生指出:“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无限纵深基础上的结构体。”英汉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其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因此,下面将从东西方思维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
  1 主体与客体
  无论是儒家的“入世”,还是道家、释家和佛家的“出世”,都强调了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而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严格区分主客体,尤其强调客体意识的特点非常突出。
  这一差异集中反映在语言形式上,则是英语是主题导向型语言,而汉语是话题导向型语言。英语语法规定每个句子都必须有一个主语,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主语的句子很少。相反,汉语并没有这个规定。汉语往往从人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因而当人称不言而喻时,经常将其省略。
  2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
  “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了中国人整体思维的诞生。人们崇尚和谐,寻求统一,凡事先考虑整体,顾全大局。而西方认为“天人相分”,自古就重视个人利益,追求个人发展。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语言形式上则是英文中的省略,在翻译成汉语时常被补全,和前文形成重复,不但不影响表达,反而加强了句子的整体和谐。
  3 悟性与理性
  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三种哲学——儒家、道家、中国佛教,都重视悟性。中国人的所作所为似乎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要让人想一想后才“悟”出来;而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后来的理性主义,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则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篇章以语义为中心,语段中可以连连出现文字上的跳脱(特别是主语和代词、连接词),而意念流大体仍然脉络清楚。英语篇章则以形式来关联思维,通过一系列的衔接手段,如介词、连词、关系代词等,使句子更加严密、紧凑。这就是为什么原本中出现了大量的连接词,而译本中的连接词屈指可数的原因。
  四 小结
  掌握英汉衔接手段的异同对英汉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了解原语言中的语篇衔接手段的特点;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充分了解英汉民族的不同思维模式及其所造成的两种语言的差异,根据目标语的特点和表达习惯积极转换思维模式,使译文更加连贯、准确,进而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连淑能:《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
   [5] 罗伯特·史蒂文森,王宏译:《金银岛》,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史云莉,女,1986—,江苏金坛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8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孙志祥,男,1965—,江苏如皋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韩诗外传》杂采先秦百家,其渊源所自向来难以确指,目前人们历来所论也多局限于《韩诗外传》与《荀子》的关系。然而《韩诗外传》中最具儒家思想特色的王道政治理想,却与孟子的观点颇为相似。这一现象提醒我们,不仅对《韩诗外传》的思想渊源应当进行重新考量,对孟子在汉代学术界的地位也应予以重新界定。  关键词:《韩诗外传》 孟子 王道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产生于西汉初年的《韩诗
期刊
摘要河朔派诗人群体是明末清初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诗人群体,它是在燕赵地域文化背景及王朝末悲风苦雨催生出的特殊的诗群形态。河朔诗派以申涵光为中心,靠患难之交、志气相投而系成,他们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但在主题思想取向上却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从而成为北方诗坛的杰出代表,这对全面观照清初诗歌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河朔诗派 形成 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河朔派诗人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抒情诗回忆性意象的超验审美是诗人超越个体心灵的审美体验的升华。在诗人的回忆性意象体验中,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时,诗人进入一种超越层次的高峰体验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得诗人的情感体验突破了个人的小我情思,而进入一种趋向无限的对整个宇宙历史人生的慨叹和解悟,体现出穷通古今之变,尽阅人世沧桑后的超越审美体验的“大化”境界。  关键词:回忆性意象 超验审美 心理机制 特殊意蕴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清前期山水诗具有阳刚壮美和隐逸之思的双重特性:一方面,遗民不惧艰险的悲怆精神和清朝迅猛发展的政治经济实力,使诗人重视探访战略要地和军事关隘,具有浓厚的好奇精神和探险勇气,追求雄浑壮阔的风格;另一方面,清初科举、选官制度的种种弊端和频繁的贬谪事件,打击了文人的入世热情,增加了他们的归隐、思乡之情和对宦游生涯的厌倦。随着社会弊病的加重,文人矛盾心态逐渐增强,隐逸情绪日占上风,为清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
期刊
摘要“丧乱”诗并不是元代人的首创,最著名的“丧乱”诗要数杜甫的“三吏”、“三别”。而丧乱诗到了元代又有了新的发展,题材上有了重大突破,内容上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而这也是元诗不同于其他任何朝代诗歌的特点之一。其中,刘因的丧乱诗又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思想风貌。本文将详细论述之。  关键词:刘因 丧乱诗 时代特征 情感表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
期刊
摘要朝鲜实学派代表文人、汉诗大家丁若镛在其诗歌创作中采用寓言的手法,阐述了自己的实学思想与改革主张,拓展了寓言诗创作的传统主题模式。诗人以熟稔的艺术笔法,运用细腻生动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漫画式的“人物形象”,并以对比突出的讽刺色彩,再辅以诗附议论的手法,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开创了丁若镛式寓言诗的独特风格,在韩国寓言文学的历史长廊里,树起一座引人瞩目的不朽丰碑。  关键词:朝鲜诗人
期刊
摘要老庄从“道”的高度建构了一个“自然呈现的世界”,万物自然而然地自我显现、自我呈现、自我敞亮。作为“道”化下的人类应保持“自然澄明的人性”,真实、纯朴、率性。老庄的虚静、恬淡、无为的精神气质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营造了一个大化流行、生机盎然的“大美”世界。  关键词:自然 澄明 虚静  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人类凭借“工具理性”,即人以科学、技术、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V+T+(的)+N”句式中“的”字隐现规律,通过对大量真实语料的检索分析发现,“的”字的隐现与时量成分的类型和时量成分语义所指都有关系。“的”字的功能主要体现为语用层面的,强化凸显时量成分。  关键词:“的”字隐现规律 时量成分类型时量成分语义所指 “的”字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现代汉语中“的”字的使用频率极高,许多语法学家都对它产生了深厚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也成为一种便捷的载体,成为目前新时代网络人的最常用的一种阅读文学的方式。这对传统文学来说是一种威胁,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超越了传统文学。实际上,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两者间不是根本对立的关系,有影响,更有发展和补充,本文主要探讨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和超越。  关键词: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挑战 超越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网络文学指在媒体数字上发表
期刊
摘要《圣经》作为宗教的经典著作,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决定了这部圣书具有很强的语言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功能。本文主要从《圣经》语言的宗教性、社会性、哲理性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译本《圣经》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圣经》 英译本 语言 宗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圣经》是基督教的圣典,它包括了《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从上帝创造天地开始,围绕着以色列人的历史,直写到耶稣基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