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路径是:流向外地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是第一渠道,流向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是第二渠道,流向以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带动的农业内部是第三渠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经济性、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近期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中期应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优化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长期应以推进信息化为手段,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路径 欠发达地区 对策
一、引言
目前,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不同地区应有各自符合本地实际的路径和方式。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有积极的理性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淮安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又要面对上海和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具有重要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不同阶段的重点对策。
淮安市是江苏省省辖市,地处苏北腹地,截至2006年末户籍总人口532.77万,农业人口360.58万(所占比例为67.68%),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近年来,由于工业相对滞后,淮安市的城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而“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需要安置就业的劳动力12万人。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方面,农村劳动力总量213.74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为111.38万人,女性劳动力为102.36万人,可供转移的劳动力为142万人左右,其中已进行劳务输出的为112万人(淮安市统计局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7年3月16日;《淮安市统计年鉴》,2007)。
二、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分析
1、劳务输出
淮安市劳务输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自发输出、能人带动、组织推动三大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劳务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数逐年增多。到2006年底,全市劳务输出人数已达1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2%(淮安市劳动局资料,2007年2月)。从目前情况看,今后两、三年内,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净增输出人数大约还有30万人左右的空间。
从劳务输出的特点看,一是本地转移少,异地转移多。2006年流向本省苏南地区及外省的人数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73%。二是自发输出减少,组织输出增多。劳务输出基地和经纪人为有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做出了贡献,2006年有组织的输出人数占劳务输出总数的45%。三是体能型减少,技能型增多。大量职高、中专、技校、普通高中毕业生外出创业,加上政府对外出人员培训的重视,使得劳务输出逐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从事强体力劳动的比例已由1996年的90%下降到2006年的50%。
2、第二、三产业吸纳
淮安市政府一方面出台支持和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近年来,全市共引进乡镇工业项目900多个,吸纳劳动力5万多人;与此同时,由于外部发展环境变好,内部机制变活,改制后的乡镇工业近年来呈现出运行质量趋好、投入结构优化、骨干企业变强的特点,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逐步提高。1999年乡镇工业从业人数仅有6.3万人,2006年已达19.19万人。此外,由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契机,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2006年,淮安市农村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达38.14万人。
3、农业结构调整
淮安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加大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凸现。如一个专业大户承包了大棚蔬菜600多亩,不仅长年使用当地劳动力40多人,而且招用城市下岗职工20多人;一个养殖大户承包养殖水面2700多亩,季节性用工50多人。目前,淮安市林、牧、渔业的从业人数已近15万人。其中林业从业人数1.5万人,牧业从业人数9万人,渔业从业人数4.5万人。
4、简单评价
(1)从转移的人数上看,目前异地劳务输出人数最多,已逾百万,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第一集团军;流向本地二、三产业的人数为40多万,虽有大幅增加,但绝对量远不及劳务输出人数;而农业结构调整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农业内部的人数最少。
(2)各级政府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整套劳务输出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故而从转移难度上看,目前异地输出的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快,也最容易被农村劳动力接受;而流向本地二、三产业以及农业内部则因周期长、投入大而见效不快。
(3)从转移的趋势上看,异地输出的总量有限,在近期内会逐步趋缓,再加上各种制约因素的作用,外出人员回流的趋势明显;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民创业,发展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将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农业内部转移的人数目前虽不多,但在逐步增加,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三、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经济性因素
一是本地城镇的就业压力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较大;二是发达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和城市转移;三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导致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不足;四是农业结构调整不快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内部转移;五是小城镇集聚能力不强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其流动。
2、制度性因素
制度性因素主要是城乡壁垒、户籍制度等“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结构的体制制约,主要表现:一是政策不合理;二是待遇不公平;三是管理体系不健全;四是输出成本较高。
3、劳动力市场因素
劳动力市场建设水平差,特别是面向农村的劳务市场供求信息供应不足,突出的表现:一是中介组织不规范;二是信息化程度低。
4、劳动力素质因素
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形成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的极大障碍;二是职业技能缺失,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只能从事临时性的低附加值纯体力劳动。
四、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走出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是急于求成的误区;二是路径单一的误区;三是重工(商)轻农的误区;四是舍近求远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按近、中、远三个不同的时间维度,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
1、近期对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1)加强劳动力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根据目前淮安现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输出方面,重点应提高输出质量,关键是加强劳动力的培训。应注重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能力、拓宽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2)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本地二、三产业转移。民营经济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活力所在,后劲所在,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经济增长内在机制的关键,也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渠道。应在全民创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能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事实上也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
(4)建设小城镇,提高集聚能力。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小城镇是农村二、三产业的载体,农村二、三产业又是小城镇的经济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小城镇建设,而小城镇对人口的集聚又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因此,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期对策: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
(1)基于异地转移的视角,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一是农民工统一管理制度的创新,二是户籍制度的创新,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四是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创新,五是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2)基于政府职能的视角,要建立一系列的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劳动力流动监测体系,二是建立转移输出的就业信息体系,三是建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劳务基地组织体系。
(3)基于本地就业的视角,要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一是出台扶持农业,加速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二是完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鼓励性政策,三是推行小城镇建设的措施,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
3、长期对策:以推进信息化为手段,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是多元化的,哪一条都很重要。但是在信息经济的今天,哪一条路径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淮安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200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为160.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94.71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11.08万户),目前农村的绝大多数人不懂得电脑操作,不知道怎样上互联网,县、乡、村互联网技术和服务体系还是空白。信息化的严重滞后是导致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的直接原因,岗前培训只能是短期内的权宜之计,加快信息化进程才能产生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长远作用。因此,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走信息化道路将是淮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五、结论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外地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是目前的第一路径,也是主渠道,流速较快,这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征;流向本地二、三产业是第二路径,这是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结果,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流向农业内部是第三路径,这是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结果,这一渠道目前虽不占优势,但潜力巨大。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路径不是独立的,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应多管齐下。所谓近期、中期、长期对策,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各种对策的综合作用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淮安市统计局: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R],2007-3-16.
[2]淮安市统计局:淮安市统计年鉴[Z],2007.
[3]郝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4(5).
[4]宁建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0).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路径 欠发达地区 对策
一、引言
目前,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不同地区应有各自符合本地实际的路径和方式。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有积极的理性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淮安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又要面对上海和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具有重要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不同阶段的重点对策。
淮安市是江苏省省辖市,地处苏北腹地,截至2006年末户籍总人口532.77万,农业人口360.58万(所占比例为67.68%),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近年来,由于工业相对滞后,淮安市的城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而“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需要安置就业的劳动力12万人。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方面,农村劳动力总量213.74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为111.38万人,女性劳动力为102.36万人,可供转移的劳动力为142万人左右,其中已进行劳务输出的为112万人(淮安市统计局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7年3月16日;《淮安市统计年鉴》,2007)。
二、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分析
1、劳务输出
淮安市劳务输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自发输出、能人带动、组织推动三大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劳务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数逐年增多。到2006年底,全市劳务输出人数已达1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2%(淮安市劳动局资料,2007年2月)。从目前情况看,今后两、三年内,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净增输出人数大约还有30万人左右的空间。
从劳务输出的特点看,一是本地转移少,异地转移多。2006年流向本省苏南地区及外省的人数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73%。二是自发输出减少,组织输出增多。劳务输出基地和经纪人为有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做出了贡献,2006年有组织的输出人数占劳务输出总数的45%。三是体能型减少,技能型增多。大量职高、中专、技校、普通高中毕业生外出创业,加上政府对外出人员培训的重视,使得劳务输出逐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从事强体力劳动的比例已由1996年的90%下降到2006年的50%。
2、第二、三产业吸纳
淮安市政府一方面出台支持和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近年来,全市共引进乡镇工业项目900多个,吸纳劳动力5万多人;与此同时,由于外部发展环境变好,内部机制变活,改制后的乡镇工业近年来呈现出运行质量趋好、投入结构优化、骨干企业变强的特点,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逐步提高。1999年乡镇工业从业人数仅有6.3万人,2006年已达19.19万人。此外,由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契机,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2006年,淮安市农村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达38.14万人。
3、农业结构调整
淮安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加大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凸现。如一个专业大户承包了大棚蔬菜600多亩,不仅长年使用当地劳动力40多人,而且招用城市下岗职工20多人;一个养殖大户承包养殖水面2700多亩,季节性用工50多人。目前,淮安市林、牧、渔业的从业人数已近15万人。其中林业从业人数1.5万人,牧业从业人数9万人,渔业从业人数4.5万人。
4、简单评价
(1)从转移的人数上看,目前异地劳务输出人数最多,已逾百万,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第一集团军;流向本地二、三产业的人数为40多万,虽有大幅增加,但绝对量远不及劳务输出人数;而农业结构调整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农业内部的人数最少。
(2)各级政府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整套劳务输出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故而从转移难度上看,目前异地输出的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快,也最容易被农村劳动力接受;而流向本地二、三产业以及农业内部则因周期长、投入大而见效不快。
(3)从转移的趋势上看,异地输出的总量有限,在近期内会逐步趋缓,再加上各种制约因素的作用,外出人员回流的趋势明显;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民创业,发展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将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农业内部转移的人数目前虽不多,但在逐步增加,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三、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经济性因素
一是本地城镇的就业压力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较大;二是发达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和城市转移;三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导致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不足;四是农业结构调整不快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内部转移;五是小城镇集聚能力不强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其流动。
2、制度性因素
制度性因素主要是城乡壁垒、户籍制度等“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结构的体制制约,主要表现:一是政策不合理;二是待遇不公平;三是管理体系不健全;四是输出成本较高。
3、劳动力市场因素
劳动力市场建设水平差,特别是面向农村的劳务市场供求信息供应不足,突出的表现:一是中介组织不规范;二是信息化程度低。
4、劳动力素质因素
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形成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的极大障碍;二是职业技能缺失,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只能从事临时性的低附加值纯体力劳动。
四、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走出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是急于求成的误区;二是路径单一的误区;三是重工(商)轻农的误区;四是舍近求远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按近、中、远三个不同的时间维度,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
1、近期对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1)加强劳动力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根据目前淮安现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输出方面,重点应提高输出质量,关键是加强劳动力的培训。应注重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能力、拓宽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2)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本地二、三产业转移。民营经济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活力所在,后劲所在,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经济增长内在机制的关键,也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渠道。应在全民创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能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事实上也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
(4)建设小城镇,提高集聚能力。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小城镇是农村二、三产业的载体,农村二、三产业又是小城镇的经济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小城镇建设,而小城镇对人口的集聚又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因此,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期对策: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
(1)基于异地转移的视角,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一是农民工统一管理制度的创新,二是户籍制度的创新,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四是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创新,五是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2)基于政府职能的视角,要建立一系列的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劳动力流动监测体系,二是建立转移输出的就业信息体系,三是建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劳务基地组织体系。
(3)基于本地就业的视角,要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一是出台扶持农业,加速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二是完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鼓励性政策,三是推行小城镇建设的措施,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
3、长期对策:以推进信息化为手段,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是多元化的,哪一条都很重要。但是在信息经济的今天,哪一条路径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淮安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200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为160.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94.71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11.08万户),目前农村的绝大多数人不懂得电脑操作,不知道怎样上互联网,县、乡、村互联网技术和服务体系还是空白。信息化的严重滞后是导致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的直接原因,岗前培训只能是短期内的权宜之计,加快信息化进程才能产生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长远作用。因此,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走信息化道路将是淮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五、结论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外地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是目前的第一路径,也是主渠道,流速较快,这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征;流向本地二、三产业是第二路径,这是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结果,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流向农业内部是第三路径,这是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结果,这一渠道目前虽不占优势,但潜力巨大。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路径不是独立的,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应多管齐下。所谓近期、中期、长期对策,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各种对策的综合作用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淮安市统计局: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R],2007-3-16.
[2]淮安市统计局:淮安市统计年鉴[Z],2007.
[3]郝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4(5).
[4]宁建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