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天是晶晶动身去美国上大学的一天,对于她与她的民工父母,对于作为她的养育者、监护人的朱虹与我,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喜庆日子。
对于她与她的父母来说,这好像有点像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她的北上打工的父母在北京有了她,正遇见了自己的儿孙都不在身边的老知识分子夫妇,于是,她自然就成了这个“书香门第”的小孙女,“养育”的对象、“监护”的对象,成为老夫妇的专项“希望工程”。她在北京先后在两个重点中学念完了初中与高中,成绩优良,特别是英文,得朱虹之真传,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均甚为出色。但她无法改变外地民工孩子的身份,在北京没有资格参加高考,回原籍去考又另有一些困难,眼见前途艰难,只好另谋出路。于是,在老奶奶朱虹的指点与辅导之下,向一连串美国大学递交了入学申请。她既要完成重点高中沉重的学习任务,又要应付美国大学安排的种种考查与面试,在两条战线上进行艰苦的拼搏,往往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经过将近一年的奋斗,她总算拿出了相当漂亮的中学成绩单,又以出色的英语能力在各种应试(托福、SAT、面试等等)中表现得可圈可点,终于她得到了波士顿大学等四所美国大学的录取,其中有两所向她承诺提供奖学金。她选择了奖学金较多的一所,因为爷爷奶奶是在以待遇清寒著称的“翰林院”任职,退休金非常有限……不论怎样,她毕竟得到了一条出路:到美国东部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上一所条件优越的大学。
对于这对老夫妇而言,这一天则包含着五味杂陈的人生体验。
首先,这一天是他们作为普通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情,17年以来日积月累的结果。从这个女婴诞生在他们家的第一天起,她不哭不闹、文文静静的性情,不流口水、不流鼻涕、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小模样就深得老夫妇的怜爱,他们从内心里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小孙女。童年时代,她围着奶奶的座椅转来转去,嬉戏撒娇,听奶奶讲故事,跟奶奶学讲英文。跟爷爷则学背诵唐诗,她常爬上爷爷的书桌、顽皮地抢走他的钢笔,或者爬上他的膝盖,抓走他的眼镜,还老跟爷爷玩一种填字应答游戏,爷爷讲一句疼爱的话,最后一个字由她来应答补全,如:晶晶是爷爷家的小孙(女)、晶晶是爷爷家的小山(羊)、晶晶是爷爷家的小宝(贝)、晶晶是爷爷家的小皮(猴)、晶晶是爷爷家的小馋(猫)、晶晶是爷爷家的小娇(包)、晶晶是爷爷家的小黏(坨)等等……她的童年的每一天都是在爷爷奶奶亲切的关爱中度过的,自己的儿孙都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则是在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孙女所构成的“准天伦之乐”中度过了温馨的时光……
这一天对于老知识分子夫妇也是多年的心愿初步得到实现的一天,这个心愿说来简单,那就是要使得这个“民工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个好于自己父母的人生出路。老爷子记得早在她童年时代,携着她的小手在人行道上散步时,就经常憧憬着在自己有生之年里能出现这样一个愿景画面:亲自带着行李送这个小孙女走进北京一所高等院校的大门,行李中还有一个用网袋装着的洗脸盆与漱口杯以及牙膏——那完全是按他自己上北大时的行李模式想象出来的……老两口深知他们这个心愿虽然很朴素,但要实现起来却“难于上青天”,关键就在于她这个民工之女没有“北京身份”。老太太情急生智、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正式收养她为小孙女的“捷径”。两个于政法无门的书呆子,自以为是人文关怀的善举,居然以傻乎乎的执著劲投入了运作程序:打报告、写申请、开证明、托人情、找法律界人士、向民政部门求情,真是做到了“求爷爷告奶奶”!全情投入、忙乎了大半年,最后却无果而终、碰壁而归……剩下来的,老两口只有尽其所能在小孙女的优质教育上下工夫了,先后设法让她进入了两个重点中学,这谈何容易!要把一个没有京城户口的民工子女送入北京本地孩子趋之若鹜的名校,除了她本人的成绩过硬外,更需要老两口跑腿、找门路以及干各种费神费劲费口舌的活,当然,还绕不开众所周知、约定俗成的赞助费……老两口固执地下定决心要跟小孙女的“民工子弟”命运较劲,接下来,又开始了小孙女的英语培训工程,奶奶给她买了大量的英文光盘,让她十次百次地反复看与听,并且祖孙二人之间一直坚持以英文交谈对话,不论是在商店还是在公共汽车上,因此,她的英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许,早在这个过程启动之初,老太太就有把小孙女送出国的心愿,因为她毕竟曾经成功地把自己的一个女儿与一个儿子送进了美国的名校……
就这样,老两口从将近古稀之年的时候起,就开始了跟小孙女民工子弟命运较劲的马拉松长跑,老太太更是辛苦,她为此跑跑颠颠得更多,为了规划小孙女的出国道路,为了给她的英语开小灶,为了指导她的出国申请以及应试,而往往带着小丫头一道工作到深夜或凌晨……
这是一家人十几年努力的结果,是“这个专项希望工程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是每个相关者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回报,虽然,前方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也许还要作更多一些的付出……因为孩子毕竟是去异国他乡上学,而支持者毕竟是一个清寒的人文知识分子家庭……不论怎样,小丫头动身出国的日子,仍然是这个非血缘亲属关系的一家人的欢乐节日,大家都期盼着这一天的来到,都为迎接这一天提前作出各种准备,就像小孩子准备着过新年那样郑重其事,面面俱到,高高兴兴,欢欢喜喜,满怀喜悦兴奋之情……
其一,老知识分子夫妇多年没有机会合影,为了这一天的来到,他们与小孙女郑重其事地在家里合影了一张,小孙女胸前挂着爷爷奶奶送给她的翡翠平安扣,坐在沙发上,老夫妇则换上了“出客”的“盛装”分别坐在她的两旁,如像烘托着一个小月亮。对于这张合影,柳老头作出这样的评语:“这对我们祖孙三人都是人生的一个标志!”
其二,晶晶的民工父母,多年来难得照一次像,这次也换上了他们的“礼服”与晶晶合影了好几张,作为他们一生中难得的纪念。
其三,为了“不忘本”,晶晶一个人专程回了一趟她自己的安徽老家,去向乡下的姥姥、大姨以及一些亲戚长辈拜别辞行,并在那里深入地生活劳动了几天,亲身体验一下自己家乡农村的生活。
其四,爷爷奶奶为答谢曾经关怀过他们这一“希望工程”的在京亲友,也为了给小孙女饯行,先后在全聚德与食唐餐馆设了两次“家宴”,这是他们生平唯一一次“大宴”亲朋好友,赏光出席的有爷爷奶奶的至亲邓若曾、蔡希秦一家,蔡希亮一家,以及多年的老同事如罗新璋、叶廷芳、谭立德、郑恩波、郑土生、张晓强等。
其五,临行前几天,晶晶在父母的带领下,又去向在京的民工亲戚(舅舅、姑父以及一些叔伯兄弟姐妹)一一辞行。他们在京多年,总算靠勤劳的劳动与顽强的奋斗精神在京城获得了自己的温饱,但他们的子女由于没有条件获得教育,也都像自己打工的父母一样走上卖力气的艰途,他们听说晶晶考取了美国大学,很是欢欣,说:“咱们家出了一只凤凰”,早就送上了红包表示祝贺,对于他们每个月微薄的工钱而言,这些红包是相当厚重的……
到了动身出发的那天,爷爷早就租定了一辆往返机场的专车。小凤凰要飞了,不满18岁的她穿一件玫瑰红的SnoopyT恤,一条牛仔裤,更显身材高俊。长发垂肩,清秀的脸上架着一副精巧的淡蓝色眼镜,阳光而帅气。不在话下,全家出动,遗憾的只缺了美国求学之路的总导演老奶奶,她解决了这个小孙女上学与出国的各种手续后,又风尘仆仆赶到自己的女儿家去为三个混血儿外孙女补习与督学,她们正处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时刻,而她们的母亲又因为工作而长期出差在外,好在她老人家把晶晶动身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事先安排好了,包括着装配备与路费花销……何况,翅膀已经初长硬的小凤凰并不特别看重全家到机场送行这个场面,她说:“你们用不着送我去机场,我一个人在路上可以思考问题!”口气不小!小丫头已经人模人样、特立独行了!但对于老爷爷来说,送行一举是多年来所期盼的,实带有某种仪式的意义,即便身体不好,也是决不能免掉的。
在去机场的路上,大家的话语不多,小凤凰不是要自己静一静、思考思考吗?长辈惜别的话、叮嘱的话早已说过多少次了,再说,岂不啰唆?
首都机场的新航站楼,气魄可称宏伟二字。其大厅阔大无边,人流熙攘,老先生近年深居简出,很少乘机出行,这是第一次来到新航站楼,颇为其气势所震撼,他觉得这里有点像个巨大的迷宫,颇有不知何去何从之感。晶晶的民工父母更没有坐飞机的经验。幸亏晶晶已是“识途老马”,她参加SAT考试、办签证已在北京与香港、上海之间飞了好几个来回,早已是轻车熟路了,她很快就找到了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办理处,很快就把登机手续办完了!
爷爷与父母都以为在长达一两个小时的候机时间里,可以再和小丫头在一起呆上若干温馨的时刻,可是,小丫头却催促他们打道回府了,理由是“我想一个人在机场里转一转”。显然,长辈们想尽可能延长与小丫头呆在一起的时刻,而小丫头却急于品尝自己一个人潇洒上路的乐趣,就像羽翼已丰的小鸟急不可待地要展翅单飞。两方面的愿望都很强烈,都很执著。结果,小丫头总算尊重长辈的愿望,通情达理又多呆了一会,但结果仍是按不下急性子,决定提前入关。
入关口的那头,是一条阔大漫长的通道,起先逐渐隆起,在远处则缓缓下倾,缓缓下倾,以至消失在视线之外,从入关口看去,远远就像一条地平线。但见小丫头俊秀的身姿,背着行囊,飘着长发,直奔前方,没有回头,没有挥手,更没有喊话,逐渐消失在那地平线之下,那里肯定是一个电动转梯把入关者输送到下方的候机室里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晶晶的父亲说了一句:“小丫头连头都没有回”,似乎不无感慨。老爷子当然早就注意到了小丫头的这个细节,他心里却有自己的解释:她肯定是专注于自己脚下的路面,专注于眼前那个倾斜的地平线,开始沉醉于自己单飞独行的最初感觉里,她是在开步走自己的路,一开始就把前方每一步路视为新鲜而非畏途,只顾得上往前走、往前走,不流连于告别的感伤,这对于她作为90后的一个小奋斗者、一个小行者来说是有益的……
出租车把老头子送回了家,他塞给司机朋友一个整数,说:“请你千万不要跟我客气,因为今天是我们全家大喜的日子!”
编后语:
一篇至情至性的好文章,很值得一读。特别在现在这种商潮汹涌、功利占先、诚信失缺的时候,这样的文章是玉壶冰,是清明澄澈的秋水,它能升华人们心灵。它所感动读者的是真诚的人性,是艺术精髓真善美。当然,文章好,首先是生活的真实,是柳鸣九、朱虹二位秉承传统知识分子优良的道德情操,是博大的人性之爱。但文章写得好也是重要因素,文章不夸饰,不矫作,不煽情,更没有自我吹嘘,自我炫耀。平实道来,内中透着一个当代极其普通士人的生活和内心。向柳鸣九、朱虹二位致以敬意!
对于她与她的父母来说,这好像有点像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她的北上打工的父母在北京有了她,正遇见了自己的儿孙都不在身边的老知识分子夫妇,于是,她自然就成了这个“书香门第”的小孙女,“养育”的对象、“监护”的对象,成为老夫妇的专项“希望工程”。她在北京先后在两个重点中学念完了初中与高中,成绩优良,特别是英文,得朱虹之真传,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均甚为出色。但她无法改变外地民工孩子的身份,在北京没有资格参加高考,回原籍去考又另有一些困难,眼见前途艰难,只好另谋出路。于是,在老奶奶朱虹的指点与辅导之下,向一连串美国大学递交了入学申请。她既要完成重点高中沉重的学习任务,又要应付美国大学安排的种种考查与面试,在两条战线上进行艰苦的拼搏,往往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经过将近一年的奋斗,她总算拿出了相当漂亮的中学成绩单,又以出色的英语能力在各种应试(托福、SAT、面试等等)中表现得可圈可点,终于她得到了波士顿大学等四所美国大学的录取,其中有两所向她承诺提供奖学金。她选择了奖学金较多的一所,因为爷爷奶奶是在以待遇清寒著称的“翰林院”任职,退休金非常有限……不论怎样,她毕竟得到了一条出路:到美国东部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上一所条件优越的大学。
对于这对老夫妇而言,这一天则包含着五味杂陈的人生体验。
首先,这一天是他们作为普通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情,17年以来日积月累的结果。从这个女婴诞生在他们家的第一天起,她不哭不闹、文文静静的性情,不流口水、不流鼻涕、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小模样就深得老夫妇的怜爱,他们从内心里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小孙女。童年时代,她围着奶奶的座椅转来转去,嬉戏撒娇,听奶奶讲故事,跟奶奶学讲英文。跟爷爷则学背诵唐诗,她常爬上爷爷的书桌、顽皮地抢走他的钢笔,或者爬上他的膝盖,抓走他的眼镜,还老跟爷爷玩一种填字应答游戏,爷爷讲一句疼爱的话,最后一个字由她来应答补全,如:晶晶是爷爷家的小孙(女)、晶晶是爷爷家的小山(羊)、晶晶是爷爷家的小宝(贝)、晶晶是爷爷家的小皮(猴)、晶晶是爷爷家的小馋(猫)、晶晶是爷爷家的小娇(包)、晶晶是爷爷家的小黏(坨)等等……她的童年的每一天都是在爷爷奶奶亲切的关爱中度过的,自己的儿孙都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则是在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孙女所构成的“准天伦之乐”中度过了温馨的时光……
这一天对于老知识分子夫妇也是多年的心愿初步得到实现的一天,这个心愿说来简单,那就是要使得这个“民工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个好于自己父母的人生出路。老爷子记得早在她童年时代,携着她的小手在人行道上散步时,就经常憧憬着在自己有生之年里能出现这样一个愿景画面:亲自带着行李送这个小孙女走进北京一所高等院校的大门,行李中还有一个用网袋装着的洗脸盆与漱口杯以及牙膏——那完全是按他自己上北大时的行李模式想象出来的……老两口深知他们这个心愿虽然很朴素,但要实现起来却“难于上青天”,关键就在于她这个民工之女没有“北京身份”。老太太情急生智、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正式收养她为小孙女的“捷径”。两个于政法无门的书呆子,自以为是人文关怀的善举,居然以傻乎乎的执著劲投入了运作程序:打报告、写申请、开证明、托人情、找法律界人士、向民政部门求情,真是做到了“求爷爷告奶奶”!全情投入、忙乎了大半年,最后却无果而终、碰壁而归……剩下来的,老两口只有尽其所能在小孙女的优质教育上下工夫了,先后设法让她进入了两个重点中学,这谈何容易!要把一个没有京城户口的民工子女送入北京本地孩子趋之若鹜的名校,除了她本人的成绩过硬外,更需要老两口跑腿、找门路以及干各种费神费劲费口舌的活,当然,还绕不开众所周知、约定俗成的赞助费……老两口固执地下定决心要跟小孙女的“民工子弟”命运较劲,接下来,又开始了小孙女的英语培训工程,奶奶给她买了大量的英文光盘,让她十次百次地反复看与听,并且祖孙二人之间一直坚持以英文交谈对话,不论是在商店还是在公共汽车上,因此,她的英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许,早在这个过程启动之初,老太太就有把小孙女送出国的心愿,因为她毕竟曾经成功地把自己的一个女儿与一个儿子送进了美国的名校……
就这样,老两口从将近古稀之年的时候起,就开始了跟小孙女民工子弟命运较劲的马拉松长跑,老太太更是辛苦,她为此跑跑颠颠得更多,为了规划小孙女的出国道路,为了给她的英语开小灶,为了指导她的出国申请以及应试,而往往带着小丫头一道工作到深夜或凌晨……
这是一家人十几年努力的结果,是“这个专项希望工程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是每个相关者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回报,虽然,前方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也许还要作更多一些的付出……因为孩子毕竟是去异国他乡上学,而支持者毕竟是一个清寒的人文知识分子家庭……不论怎样,小丫头动身出国的日子,仍然是这个非血缘亲属关系的一家人的欢乐节日,大家都期盼着这一天的来到,都为迎接这一天提前作出各种准备,就像小孩子准备着过新年那样郑重其事,面面俱到,高高兴兴,欢欢喜喜,满怀喜悦兴奋之情……
其一,老知识分子夫妇多年没有机会合影,为了这一天的来到,他们与小孙女郑重其事地在家里合影了一张,小孙女胸前挂着爷爷奶奶送给她的翡翠平安扣,坐在沙发上,老夫妇则换上了“出客”的“盛装”分别坐在她的两旁,如像烘托着一个小月亮。对于这张合影,柳老头作出这样的评语:“这对我们祖孙三人都是人生的一个标志!”
其二,晶晶的民工父母,多年来难得照一次像,这次也换上了他们的“礼服”与晶晶合影了好几张,作为他们一生中难得的纪念。
其三,为了“不忘本”,晶晶一个人专程回了一趟她自己的安徽老家,去向乡下的姥姥、大姨以及一些亲戚长辈拜别辞行,并在那里深入地生活劳动了几天,亲身体验一下自己家乡农村的生活。
其四,爷爷奶奶为答谢曾经关怀过他们这一“希望工程”的在京亲友,也为了给小孙女饯行,先后在全聚德与食唐餐馆设了两次“家宴”,这是他们生平唯一一次“大宴”亲朋好友,赏光出席的有爷爷奶奶的至亲邓若曾、蔡希秦一家,蔡希亮一家,以及多年的老同事如罗新璋、叶廷芳、谭立德、郑恩波、郑土生、张晓强等。
其五,临行前几天,晶晶在父母的带领下,又去向在京的民工亲戚(舅舅、姑父以及一些叔伯兄弟姐妹)一一辞行。他们在京多年,总算靠勤劳的劳动与顽强的奋斗精神在京城获得了自己的温饱,但他们的子女由于没有条件获得教育,也都像自己打工的父母一样走上卖力气的艰途,他们听说晶晶考取了美国大学,很是欢欣,说:“咱们家出了一只凤凰”,早就送上了红包表示祝贺,对于他们每个月微薄的工钱而言,这些红包是相当厚重的……
到了动身出发的那天,爷爷早就租定了一辆往返机场的专车。小凤凰要飞了,不满18岁的她穿一件玫瑰红的SnoopyT恤,一条牛仔裤,更显身材高俊。长发垂肩,清秀的脸上架着一副精巧的淡蓝色眼镜,阳光而帅气。不在话下,全家出动,遗憾的只缺了美国求学之路的总导演老奶奶,她解决了这个小孙女上学与出国的各种手续后,又风尘仆仆赶到自己的女儿家去为三个混血儿外孙女补习与督学,她们正处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时刻,而她们的母亲又因为工作而长期出差在外,好在她老人家把晶晶动身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事先安排好了,包括着装配备与路费花销……何况,翅膀已经初长硬的小凤凰并不特别看重全家到机场送行这个场面,她说:“你们用不着送我去机场,我一个人在路上可以思考问题!”口气不小!小丫头已经人模人样、特立独行了!但对于老爷爷来说,送行一举是多年来所期盼的,实带有某种仪式的意义,即便身体不好,也是决不能免掉的。
在去机场的路上,大家的话语不多,小凤凰不是要自己静一静、思考思考吗?长辈惜别的话、叮嘱的话早已说过多少次了,再说,岂不啰唆?
首都机场的新航站楼,气魄可称宏伟二字。其大厅阔大无边,人流熙攘,老先生近年深居简出,很少乘机出行,这是第一次来到新航站楼,颇为其气势所震撼,他觉得这里有点像个巨大的迷宫,颇有不知何去何从之感。晶晶的民工父母更没有坐飞机的经验。幸亏晶晶已是“识途老马”,她参加SAT考试、办签证已在北京与香港、上海之间飞了好几个来回,早已是轻车熟路了,她很快就找到了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办理处,很快就把登机手续办完了!
爷爷与父母都以为在长达一两个小时的候机时间里,可以再和小丫头在一起呆上若干温馨的时刻,可是,小丫头却催促他们打道回府了,理由是“我想一个人在机场里转一转”。显然,长辈们想尽可能延长与小丫头呆在一起的时刻,而小丫头却急于品尝自己一个人潇洒上路的乐趣,就像羽翼已丰的小鸟急不可待地要展翅单飞。两方面的愿望都很强烈,都很执著。结果,小丫头总算尊重长辈的愿望,通情达理又多呆了一会,但结果仍是按不下急性子,决定提前入关。
入关口的那头,是一条阔大漫长的通道,起先逐渐隆起,在远处则缓缓下倾,缓缓下倾,以至消失在视线之外,从入关口看去,远远就像一条地平线。但见小丫头俊秀的身姿,背着行囊,飘着长发,直奔前方,没有回头,没有挥手,更没有喊话,逐渐消失在那地平线之下,那里肯定是一个电动转梯把入关者输送到下方的候机室里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晶晶的父亲说了一句:“小丫头连头都没有回”,似乎不无感慨。老爷子当然早就注意到了小丫头的这个细节,他心里却有自己的解释:她肯定是专注于自己脚下的路面,专注于眼前那个倾斜的地平线,开始沉醉于自己单飞独行的最初感觉里,她是在开步走自己的路,一开始就把前方每一步路视为新鲜而非畏途,只顾得上往前走、往前走,不流连于告别的感伤,这对于她作为90后的一个小奋斗者、一个小行者来说是有益的……
出租车把老头子送回了家,他塞给司机朋友一个整数,说:“请你千万不要跟我客气,因为今天是我们全家大喜的日子!”
编后语:
一篇至情至性的好文章,很值得一读。特别在现在这种商潮汹涌、功利占先、诚信失缺的时候,这样的文章是玉壶冰,是清明澄澈的秋水,它能升华人们心灵。它所感动读者的是真诚的人性,是艺术精髓真善美。当然,文章好,首先是生活的真实,是柳鸣九、朱虹二位秉承传统知识分子优良的道德情操,是博大的人性之爱。但文章写得好也是重要因素,文章不夸饰,不矫作,不煽情,更没有自我吹嘘,自我炫耀。平实道来,内中透着一个当代极其普通士人的生活和内心。向柳鸣九、朱虹二位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