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下注释,尤其是文言课文的文下注释,是教与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依凭。它是帮助师生理解课文的便捷工具,其终极目的应该是辅助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文下注释是不利于青少年思维品质的提升的,这样的注释值得商榷。
下面,我以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一课的部分文下注释为例,做一些剖析。
首先,有些注释显得武断。比如,文下注释将“人而不仁,如礼何”中的“而”字解释为“如果”。与此见解相同的有学者钱穆:“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呀!”②还有美学家李泽厚:“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礼?”但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语言学家杨伯峻的理解是:“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杨先生将“而”理解成表转折关系的“却”。语言学家杨逢彬态度更加鲜明:“这一‘而’字不能当‘如果’讲。”并作出解释:“连词‘而’的作用是连接谓词性结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这里的‘人’也是活用为谓词性的,表示‘作为一个人’。”专家的见解各执一端,见仁见智。像这样的例子还有,比如文下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的“归”字注解为“称赞、称许”,虽然与杨伯峻的理解相同:“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⑦但钱穆、李泽厚、王俊鸣、杨逢彬等人,则无一例外地将“归”解释成“归向、归附、归到”。再如,“止,吾止也”,文下注释是:“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可即便是教材所依据的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也给出了两种理解。杨伯峻先作出翻译:“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然后在“注释”中,他又说道:“这一章也可以这样讲解:‘……如果(应该)停止,我便停止。……’依照前一讲解,便是‘为仁由己’的意思,依照后一讲解,便是‘唯义与比’的意思。”这些有分歧的理解,并无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反而不同的理解能体现出不同的思想,而这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绝佳素材。比如对上面例子中的“而”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不看文下注释先独立翻译这个句子,结果将“而”解释成“如果”和“却”的几乎平分。理解成“却”的学生虽然不能像杨逢彬先生那样将理由讲得专业充分,但是也能揣摩出这不同理解之间的差别:“翻译成‘却’,突出的是对现实社会人心不古的不满;而翻译成‘如果’,则侧重于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期待。”学生能立足文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圆其说,这不正是语文课要达到的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要求吗?
其次,有些注释看似明确,实则含混。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弘”字,文下的注解是:“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那么,“弘”在这句话里可不可以理解为“志向远大”呢?“弘,其形本为‘指事’,描绘用力把弓拉到最大距离,后在‘弓’右边加一‘厶’,这实际是描绘的一只有力的胳膊,字义是强有力的、极力拓展的等等。”杨伯峻也说:“弘毅,就是‘强毅’。章太炎(炳麟)先生《广论语骈枝》说:《说文》:弘,弓声也。后人借‘强’为之,用为‘彊’义’。此‘弘’字即今之‘强’字也。”⑩两位专家都认为这里的“弘”是由“大”引申出“强”之意。而且,“弘”作“刚强有力”讲,也正好与下文的逻辑贯通。此句所在的语段其实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如下:
担当重任要“弘”(刚强有力)(大前提省略)
士人要担当“仁”的重任(即“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所以,士人要“弘”(刚强有力)。
显然,只有“刚强有力”才能担得起“重”任,才能与“不亦重乎”相搭配,而“志向远大”在这个逻辑里,显然说不通。正如王俊鸣先生所说:“理解这一章书,要厘清句间关系:‘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对‘士’提出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是什么意思?重在‘仁以为己任’;远在‘死而后已’。所以,解释‘弘毅’二字要扣住‘任重道远’:重,所以必须刚强才能勇于担当;远,所以必须坚忍不拔才能坚持不懈。”因此,文下注释的“这里指志向远大”纯属画蛇添足,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
诚然,文下注释,尤其是文言文的文下注释,如果注得太多,会显得复杂繁难。但如此地武断绝对,也有失科学的态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高考语文考查的角度来讲,不同而合理的见解,其背后表现出来的内在差异恰恰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比如,2019年北京卷高考题中的一道:“‘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该题的设问背景正是专家学者对同一个语言对象的不同理解,要求考生作出自己的合理解说。如果我们的教材也据此提供文下注解,那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显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实,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也有很好的示范。同样是选自《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文下注释就值得借鉴。比如: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以,因为。后一个“以”同“已”,是“止”的意思。毋,不要。一说本句的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老了,)没有人用我了。这里后一个“以”是“用”的意思。
像这种有分歧理解的字词句,至少提供两种解读,不拘泥于一家,反而更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去启发学生比较这解读与解释的不同之处,进而思考其背后所体现的思想,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教材的权威性也丝毫不会减弱,其体现出来的包容品格更加会给学生的做人做事树立榜样。因此,文下注釋不妨多“存异”!
下面,我以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一课的部分文下注释为例,做一些剖析。
首先,有些注释显得武断。比如,文下注释将“人而不仁,如礼何”中的“而”字解释为“如果”。与此见解相同的有学者钱穆:“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呀!”②还有美学家李泽厚:“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礼?”但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语言学家杨伯峻的理解是:“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杨先生将“而”理解成表转折关系的“却”。语言学家杨逢彬态度更加鲜明:“这一‘而’字不能当‘如果’讲。”并作出解释:“连词‘而’的作用是连接谓词性结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这里的‘人’也是活用为谓词性的,表示‘作为一个人’。”专家的见解各执一端,见仁见智。像这样的例子还有,比如文下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的“归”字注解为“称赞、称许”,虽然与杨伯峻的理解相同:“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⑦但钱穆、李泽厚、王俊鸣、杨逢彬等人,则无一例外地将“归”解释成“归向、归附、归到”。再如,“止,吾止也”,文下注释是:“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可即便是教材所依据的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也给出了两种理解。杨伯峻先作出翻译:“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然后在“注释”中,他又说道:“这一章也可以这样讲解:‘……如果(应该)停止,我便停止。……’依照前一讲解,便是‘为仁由己’的意思,依照后一讲解,便是‘唯义与比’的意思。”这些有分歧的理解,并无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反而不同的理解能体现出不同的思想,而这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绝佳素材。比如对上面例子中的“而”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不看文下注释先独立翻译这个句子,结果将“而”解释成“如果”和“却”的几乎平分。理解成“却”的学生虽然不能像杨逢彬先生那样将理由讲得专业充分,但是也能揣摩出这不同理解之间的差别:“翻译成‘却’,突出的是对现实社会人心不古的不满;而翻译成‘如果’,则侧重于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期待。”学生能立足文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圆其说,这不正是语文课要达到的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要求吗?
其次,有些注释看似明确,实则含混。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弘”字,文下的注解是:“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那么,“弘”在这句话里可不可以理解为“志向远大”呢?“弘,其形本为‘指事’,描绘用力把弓拉到最大距离,后在‘弓’右边加一‘厶’,这实际是描绘的一只有力的胳膊,字义是强有力的、极力拓展的等等。”杨伯峻也说:“弘毅,就是‘强毅’。章太炎(炳麟)先生《广论语骈枝》说:《说文》:弘,弓声也。后人借‘强’为之,用为‘彊’义’。此‘弘’字即今之‘强’字也。”⑩两位专家都认为这里的“弘”是由“大”引申出“强”之意。而且,“弘”作“刚强有力”讲,也正好与下文的逻辑贯通。此句所在的语段其实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如下:
担当重任要“弘”(刚强有力)(大前提省略)
士人要担当“仁”的重任(即“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所以,士人要“弘”(刚强有力)。
显然,只有“刚强有力”才能担得起“重”任,才能与“不亦重乎”相搭配,而“志向远大”在这个逻辑里,显然说不通。正如王俊鸣先生所说:“理解这一章书,要厘清句间关系:‘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对‘士’提出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是什么意思?重在‘仁以为己任’;远在‘死而后已’。所以,解释‘弘毅’二字要扣住‘任重道远’:重,所以必须刚强才能勇于担当;远,所以必须坚忍不拔才能坚持不懈。”因此,文下注释的“这里指志向远大”纯属画蛇添足,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
诚然,文下注释,尤其是文言文的文下注释,如果注得太多,会显得复杂繁难。但如此地武断绝对,也有失科学的态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高考语文考查的角度来讲,不同而合理的见解,其背后表现出来的内在差异恰恰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比如,2019年北京卷高考题中的一道:“‘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该题的设问背景正是专家学者对同一个语言对象的不同理解,要求考生作出自己的合理解说。如果我们的教材也据此提供文下注解,那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显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实,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也有很好的示范。同样是选自《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文下注释就值得借鉴。比如: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以,因为。后一个“以”同“已”,是“止”的意思。毋,不要。一说本句的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老了,)没有人用我了。这里后一个“以”是“用”的意思。
像这种有分歧理解的字词句,至少提供两种解读,不拘泥于一家,反而更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去启发学生比较这解读与解释的不同之处,进而思考其背后所体现的思想,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教材的权威性也丝毫不会减弱,其体现出来的包容品格更加会给学生的做人做事树立榜样。因此,文下注釋不妨多“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