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石作用。导入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很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从物理概念本身的特点来导入
(1)物理概念具有客观性和抽象性,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导入。物理概念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是观察和实验的产物,也是抽象思維的结果。故在物理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导入,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弹力”一节时,通过演示明显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又如“弹簧的弹力”的产生,学生通过观察或动手去拉、压弹簧,从而总结出弹力产生的条件——需要发生形变。从而总结出摩擦力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然而然导入概念的教学。
提出物理概念,可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又可使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物理概念还具有定量和可测性,可以通过测量物理量导入。多数物理概念可通过各种仪器直接或间接的测量,而且可用数学形式来表达。因此,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可通过对已学过的物理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找出一些规律,进而导入新概念。
例如电阻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切入电阻的概念,我们通过一个电阻元件,改变通过它的电流,从而得出不同的电压值,在改变另一种电阻元件,重复上面的实验,让学生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用作图法或列表的方法可以得出结论——某种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而且与材料和其他因素有关。
(3)物理概念具有可发展性,可以从发展前的概念来导入。 物理概念随着人们掌握物理知识的不断增加,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例如,从质量的概念来看:第一层,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对于初学者很容易掌握;第二层,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这是牛顿第二定律提出的a∝1/m,反映了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质量;第三层,质量是物体产生引力和受引力场作用能力大小的量度。这是由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表明物体所受的这种能力的大小是用质量来表征的——引力质量;第四层,质量是物体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这是从相对论的质能方程提出的,物体的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能量质量。在进行这四个层次的质量概念教学时,可以从以前几个层次的概念来导入,层层深入,最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从学生原有的物理概念与新概念之间的矛盾来导入
原有的物理概念对物理教学干扰很大,阻碍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立,严重影响了物理的教学质量。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负迁移性。学生由于从小就接受数学教育,在思考物理问题时常有“数学习惯”,以数学来理解物理概念,例如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E=F/q,认为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根据这一特点,在“电场强度”的教学中,应以电场的物质性来导入。
(2)原有概念的局限性。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其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因此,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一方面指的是要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同时也要明确其外延。所谓外延,即该概念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实践告诉我们,使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外延是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3)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带来的负效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获得了不少物理方面的感性知识,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但这些凭直观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的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角度寻找导入点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即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来导入物理概念教学。
(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生活中各类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并提出该类物理现象的共性,从而提出新概念。例如,在讲力的相互性时,可从生活中的马拉车,手提重物等导入,这样学生感到很亲切,觉得物理就在身边。
(2)以物理学史、小故事导入。每个物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一部漫长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生了无数动人的小故事。以小故事来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相对运动”问题时,可利用小鸟撞毁飞机——小鸟变炸弹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由此作为台阶引出新的内容,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从中感受科学家们为研究工作所付出的艰辛,汲取他们求实、执着、奉献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以现代前沿物理知识及热门话题为导入点。为了激发学生额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习物理的时代感,可插入一些现代前沿的物理热门话题为导入点。在“共振”这节课引入时,可以引用下述材料1940年11月7日,美国新建的一座跨度为850米的悬索桥,突然在一场大风中断裂,那天的风速是19米/秒。在风中,那桥扭曲的厉害,越跳越厉害,最后断裂。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能够经受大量车马行人的桥,却经不住一阵不算大的风呢?”引用本则历史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有一种想知道的念头,要有解决问题想法,去钻研、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讲“万有引力”时,可播放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成功的录像,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为学生的整个物理知识的网络和框架是立体的,而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物理概念教学的导入方法,为学生充分感知各种物理事物,不断形成科学的物理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概念的引入除了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外,教师还应深入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心理研究,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选择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引入概念的形式与引入的深浅程度,弄清哪些是学习概念新课的关键,以决定引入概念的方法。
一、从物理概念本身的特点来导入
(1)物理概念具有客观性和抽象性,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导入。物理概念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是观察和实验的产物,也是抽象思維的结果。故在物理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导入,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弹力”一节时,通过演示明显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又如“弹簧的弹力”的产生,学生通过观察或动手去拉、压弹簧,从而总结出弹力产生的条件——需要发生形变。从而总结出摩擦力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然而然导入概念的教学。
提出物理概念,可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又可使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物理概念还具有定量和可测性,可以通过测量物理量导入。多数物理概念可通过各种仪器直接或间接的测量,而且可用数学形式来表达。因此,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可通过对已学过的物理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找出一些规律,进而导入新概念。
例如电阻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切入电阻的概念,我们通过一个电阻元件,改变通过它的电流,从而得出不同的电压值,在改变另一种电阻元件,重复上面的实验,让学生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用作图法或列表的方法可以得出结论——某种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而且与材料和其他因素有关。
(3)物理概念具有可发展性,可以从发展前的概念来导入。 物理概念随着人们掌握物理知识的不断增加,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例如,从质量的概念来看:第一层,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对于初学者很容易掌握;第二层,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这是牛顿第二定律提出的a∝1/m,反映了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质量;第三层,质量是物体产生引力和受引力场作用能力大小的量度。这是由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表明物体所受的这种能力的大小是用质量来表征的——引力质量;第四层,质量是物体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这是从相对论的质能方程提出的,物体的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能量质量。在进行这四个层次的质量概念教学时,可以从以前几个层次的概念来导入,层层深入,最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从学生原有的物理概念与新概念之间的矛盾来导入
原有的物理概念对物理教学干扰很大,阻碍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立,严重影响了物理的教学质量。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负迁移性。学生由于从小就接受数学教育,在思考物理问题时常有“数学习惯”,以数学来理解物理概念,例如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E=F/q,认为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根据这一特点,在“电场强度”的教学中,应以电场的物质性来导入。
(2)原有概念的局限性。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其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因此,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一方面指的是要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同时也要明确其外延。所谓外延,即该概念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实践告诉我们,使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外延是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3)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带来的负效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获得了不少物理方面的感性知识,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但这些凭直观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的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角度寻找导入点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即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来导入物理概念教学。
(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生活中各类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并提出该类物理现象的共性,从而提出新概念。例如,在讲力的相互性时,可从生活中的马拉车,手提重物等导入,这样学生感到很亲切,觉得物理就在身边。
(2)以物理学史、小故事导入。每个物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一部漫长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生了无数动人的小故事。以小故事来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相对运动”问题时,可利用小鸟撞毁飞机——小鸟变炸弹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由此作为台阶引出新的内容,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从中感受科学家们为研究工作所付出的艰辛,汲取他们求实、执着、奉献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以现代前沿物理知识及热门话题为导入点。为了激发学生额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习物理的时代感,可插入一些现代前沿的物理热门话题为导入点。在“共振”这节课引入时,可以引用下述材料1940年11月7日,美国新建的一座跨度为850米的悬索桥,突然在一场大风中断裂,那天的风速是19米/秒。在风中,那桥扭曲的厉害,越跳越厉害,最后断裂。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能够经受大量车马行人的桥,却经不住一阵不算大的风呢?”引用本则历史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有一种想知道的念头,要有解决问题想法,去钻研、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讲“万有引力”时,可播放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成功的录像,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为学生的整个物理知识的网络和框架是立体的,而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物理概念教学的导入方法,为学生充分感知各种物理事物,不断形成科学的物理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概念的引入除了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外,教师还应深入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心理研究,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选择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引入概念的形式与引入的深浅程度,弄清哪些是学习概念新课的关键,以决定引入概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