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镂空透雕与现代建筑概念造型设计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艺术类教学楼的方案设计除在建筑空间上满足教学功能的使用要求,还应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需求。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元素和仿竹笋型的极具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剪纸 建筑 竹
  一、项目概况
  根据规划布局,南通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拟建设的6号艺术楼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为11层(每层约1200平米),位于青年东路139号南通职业大学校园东北角,东临规划环校道路,西侧为校园水系,北侧为教育路,地理位置适合教学场所。
  (二)方案设计的使用功能初步方案
  其中第1-5层为艺术学院展示大厅、演示大厅、声乐排练教室、公共教室等项目;第6层为公共办公楼层;第7—11层为艺术学院各教师工作室,电脑、制图、手绘、雕塑教室和画室;建筑模型制作、家纺、广告、包装实训室、专业资料馆等项目。首层层高4.8米,2—4层层高3.9米,顶层层高4.5米,其余各层为3.6米。
  (二)方案设计建议
  设计方案考虑与校园其它已有建筑物的协调及统一。方案设计内容符合规划批准的总平审定意见和学校提供的使用功能初步方案及建议,符合国家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达到建筑方案设计应有的设计深度,满足相应院系提出的教学、实训、办公用房要求等。其它用电、用水、网络、通讯、监控、消防、安保等措施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考虑,室外景观应在总平面和效果图中予以明确。
  二、规划设计理念和总体构思
  艺术学院其本身对学术研究的特殊性与课堂教学的多变性使教学楼的设计注定夺人眼球。我们的以形象高节,色彩柔和,寓意鲜明的“竹笋”为设计构思的母体,设计的作品名为“竹之韵”。并遵循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建筑的艺术形象,努力建造一个与众不同又充满寓意的教学楼。
  (一)设计切入点
  此次设计的切入点为“竹笋”。设计元素为竹。竹笋,是竹的幼芽,以竹笋为造型设计教学楼,将学院的学生都是艺术界的幼芽这一寓意暗藏其中。竹为多年生常绿的草本植物,其生命力十分的顽强,将其作为艺术学院教学楼的设计元素,与学院多年的教育精神相契合。暗喻 “常绿”的艺术学院在以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以此作为艺术楼方案设计的题材在寓意上是很合适的。
  (二)设计寓意
  “竹”的寓意欣欣向荣,成就节节高升,并以竹子的高洁之气来熏陶艺术学院的莘莘学子。同时不像一般的高楼建筑那样容易给人压迫感的“竹笋”型建筑屹立在校园中,仿佛是雷雨之后,破土而出的竹笋,其造型下大上小,给人以稳定的生长感觉。寓意着艺术学院的学生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又有着如春笋般顽强的生命创造力。“竹笋”色彩为蓝白绿色,既和现有的建筑统一,又突出了自我。重中之重是将整个艺术楼外立面赋予大胆的传统剪纸雕花镂空设计,其可爱的造型令看到的人眼前一亮,心情舒畅。
  (三)设计来源
  中国民间窗花剪纸作为”非遗”代表之一,其造型地完美性、表达地装饰性、图形地平面性、纹样地抽象性代表了民间美术审美意蕴中独特的风格。艺人们将自然的形态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抽出其内在的精神,以抽象的方式表现具象的图形,表达对世间万物形态的理解和心目中理想与希望的情感宣泄。据考证,从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古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公元105年,蔡伦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民间剪纸在题材上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的“竹”,品德操节高洁、不媚不俗、幽芳清远、风骨逸致、荡污涤垢、亮节不阿;使人襟阔、风逸、格高、趣雅,深博国人千秋爱戴,(见图1)
  图1《窗格里竹子剪纸》
  在浮雕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景部分进行局部或全部镂空,称为透雕。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木、砖雕装饰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建筑结合构架、构件形状、利用木、砖材质进行雕刻加工、丰富建筑形象的一种雕饰门类。包括建筑梁架构件装饰、外檐装修和室内装修。它在建筑上应用很广,使建筑与木、砖构件紧密联系,使技术与审美达到和谐统一。
  (四)现代建筑概念造型设计
  现代建筑包括20世纪出现的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流派作品,现代主义建筑以简洁的造型和线条塑造鲜明的建筑表情。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建筑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在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需求。概念建筑和概念车是一个意思。是设计师为表达一种概念、一种理念、甚至一种思想而设计的建筑形式。
  能否使民间剪纸+镂空透雕+现代建筑概念造型设计使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呢?
  上海世博会波兰馆其外部由相互交织的民间剪纸图案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照入大厅。展馆的展示空间呈几何状,可以被分割成几个小区域,用于小型展览、音乐演出、售卖物品等。主展馆的灯光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银幕,设计充满着人性化。(见图2)
  
  图2上海世博会波兰馆
  三、《竹之韵》艺术楼方案设计
  本设计是运用空间立体构成点线面体几何形体块穿插、虚实对比等手法切割构成“竹笋”形建筑造型,体现了自然的概念;通过建筑的结构使室内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在屋顶种植绿色植被,反映了绿色环保的意识;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与现代主义风格,以现代主义建筑为整体造型,用中国传统花纹进行装饰,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体现了共生的概念。本设计外立面用碳纤维来造,外在的形式自然可以具有革命性的随意性。
  (一)出入口的设置
  在面朝南的地方设置了一个主出口,东西两侧都有小的出口,而本方案在教育路利用南北校区出入口相对布置的特点,形成入口围合广场,加强了南北校区的有机联系,削弱了大尺度的道路生硬分隔校园整体性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整体统一、有机联系为指导的原则,进行方案的深入。   (二)功能分区与流线
  传统的校园总体布局一般采用轴线对称式,这样布局的好处是流线清晰,功能分区明确。而在本次设计中,建筑的布置不讲求轴线严格对称了,各个功能区采用互相交错的形式,是松散的自由式布局,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注重人文景观创造的文化氛围。将艺术楼周围的道路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建筑外围的机动车流线、人行流线以及建筑之间网络化的廊道系统,三者共同组成了校园内完善的交通网络。
  (三)空间与环境塑造
  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是各种物质形式所围合形成的空间。外部空间作为建筑内部空间的延续,也成为课堂教学空间的延续,是进行思想、知识、信息交流的场所。面向门的那一面采用的交错的楼道给人一种新鲜感,会使人不自觉的留下脚步欣赏一会,加上若隐若现的玻璃窗户,形成良好的景观,有助于对使用者与公众产生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学校形象的提升。艺术楼周围的绿化是以竹为主,并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多种多样的植物,达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加上景观“竹”雕塑的配置,达到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对比感强烈的效果。
  (四)建筑风格和形式
  艺术楼的建筑外立面是由透雕和玻璃两个层面构成的,在透雕和玻璃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第一层面是碳纤维透雕,第二层面是玻璃。碳纤维透雕在玻璃的外表面,与玻璃有着适宜的距离。玻璃所选用的颜色是天空蓝,碳纤维的颜色是白绿色的,两种颜色相搭配,使整幢建筑干净漂亮,与众不同。镂空透雕造型丰富,采光较多,加上玻璃的可见性,整幢楼通透性很好。玻璃幕墙本身存在光污染和安全问题,但由于外表面镂空透雕,有效得解决了这二个问题,降低了玻璃建筑对环境的污染。透雕建筑的另一优势是保暖性能,双层本身就有很好的隔热、隔音效果,能够保证楼内环境冬暖夏凉。透雕本身厚度的面是往里面倾斜,灰尘和雨水就比较容易往里面落入间隙中,便于清洁打扫,而不会影响到艺术楼表面的美观。
  该建筑体多处使用了“竹”镂空剪纸的元素,建筑透空是巧妙运用留白构成的一种设计手法,力图营造一个融入自然透气深远意犹未尽的空间,透空设计较好地缓解了建筑在生态环境以及空间体量等方面日渐突显的弊端,并得以广泛的运用,着重体现在:A采光、通风,创造自然的生态环境,透空开敞空间既满足了采光要求,也合理的引导了风向;B透物借景,丰富空间景观层次。格式塔心理学的“图一底”关系理论指出,任何一个图形的显现都需要背景,在一定情况,图形与背景可以交替。因此,那些在主体上开洞口的建筑,既能以天空作为背景来表现建筑自我,亦能以主体为背景,以洞口边缘为图框表现天空,形成建筑物上的一幅天然图画。建筑镂空设计丰富了建筑的造型手法,在外部结构上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和阴影层次,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可持续空间设计思路。我们在设计里面大面积的运用的镂空雕花,从外面看起来新颖别致,在建筑内部,这些镂空使整个艺术楼看起来有画廊一般的艺术气息,在引入了最充分的自然光同时,也使身处其中的人们随时抬头都能享受到窗外的风景,白天阳光透过“贴满剪纸的窗格”图形不会刺眼,晚上从楼内透出的灯光又能成为教学楼的装饰部分,别有一番风味。
  结论:传统的元素总有着神秘的力量,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中国传统窗格的装饰艺术是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积淀,在现在建筑设计风格趋向一致的情况下,从传统美学中借鉴传统装饰元素和文化精神,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真正民族化的作品应该是既蕴含民族元素,又融合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流行元素,是民族风格与现代意识的统一感悟体,而不是通过简单地罗列几个传统符号来体现的,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的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
  图3南通职业大学《竹之韵》艺术楼方案设计模型
  参考文献:
  [1]赵峰.关于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思考[N].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04).
  作者简介:
  吴彬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艺081班
  潘燕娇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艺101班
  成阳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吕炜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苏教高〔2010〕27号, 序号225
其他文献
摘要:搞好小学音乐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我们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做到全面提高我们小学的音乐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这个提高要从五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观念模式结合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向如何通过音乐课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个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注重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强化孩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让学生从学习数学到喜欢数学。使数学作为一门工具真正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学以致用,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实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主体性    自2001年我国颁布了新的数学教学标准以后,就要求提高学生的自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实验器材,设计有悬念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
期刊
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能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对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则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获得终身受益的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但就目前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现状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自主、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而不使自主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有效深入是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和挖掘,如何将课堂教学有效深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从创设问题,关注生成,发展思维等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作了一些具体细微的探究,以期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深入作一点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深入创设问题关注生成发展思维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
期刊
摘要:历史课的教学一直被各地历史教师所重视,特别是中考制度改革以后,历史实行了开卷考试,题型变得灵活了,理解、议论、综合性的题目比较多了。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不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改变过去单一的死记硬背的模式,而向融会贯通,发散思维等方面发挥其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掌握历史知识,就必须从教法上下功夫。好的教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我认为多读精讲也是一种较好的方
期刊
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众所皆知,做任何事只要有兴趣,就有欲望将它完成,并尽量使它尽善尽美。那兴趣是什么呢?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实施,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挑战。现在关于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就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上了议事日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学有效性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初中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
期刊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高中數学教学的迫切要求,数学课堂上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值得每位高中数学老师深入研究的课题。根据实践经验,我想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应用问题  1.每一章的序言,都编排了一个现实中的应用问题,引入该章的知识内容,以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  如《数列》,以趣味话题“国王对国际象棋棋盘发明者奖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