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我校信号与系统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更新、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本课程进行建设和实践,目的是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72-02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我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轨道信号处理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该课程又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双重特点,怎样提升“信号与系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在信号系统分析与处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习应用能力,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小组。
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组教师承担了我校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重点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任务。教师职称结构以青年讲师为主,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职称结构分布较合理。为了不断提升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的方法如下:
1.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深造。例如:参加企业信号处理相关技术培训;参加教学相关学术会议;到技术型企业挂职锻炼等。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信号与系统相关教材编写工作,该过程能够加深教师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3.鼓励课程组所有教师积极申报校级或省级教改科研项目,将教学和教改项目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科研项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以教学方式转化科研研究成果。
4.课程组定期组织召开教学方法经验分享会,重点探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共性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开展优秀教师教学示范课,将好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广,让课程组所有成员都收益。
5.实施课程督导制度,该制度主要针对新进教师。通过听课,检查新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理想。起到“老带新”、“传帮带”的积极作用。
通过以上方法,大大提高了课程组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进而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二、教学方法更新
由于信号与系统课程存在大量的数学运算,单纯通过数学推导证明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课程组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仿真验证环节,利用MATLAB仿真工具[1]将抽象的定义和复杂的计算简单化,即以仿真图像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该环节既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巩固仿真环节的教学效果,课程组专门设计了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相匹配的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仿真环节,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考研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因本课程组设计的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为此,在实验环节结束后,课程组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进行仿真测试。通过该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让他们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科专业学生。同时,该环节对于教师的实验和研发能力要求较高。为此,课程组积极组教师参与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提高教师的实验动手能力。
三、创新课程评价考核标准
在期末考核方式上采用理论考试占50%,实验考核占15%,作业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5%的结构体系。其中,理论考试将更加侧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的综合运用,因此在题目设计时,添加了一些工程背景,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部分实行独立考核[2],采用满分值最后按比例折算。在實验考察环节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随机抽取的实验题目,这样可以确保同一批参加考试的学生题目各不相同,提高了考核的真实性。监考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每个环节的打分。作业环节主要侧重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平时成绩主要用来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目标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治学态度。通过积极改革学生课程评价体系标准,与传统信号与系统课程考核标准相比,新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我校的办学目的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又依据我校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课程组成员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在授课过程中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为基础,同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分析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3]。课程教学重点以三大变换为核心,即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同时配套使用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命题原则等教学资料。目前计划下一步进行信号与系统课程群建设,将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与其他相关课程积极联系起来,达到知识模块化、系统化的效果,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选用与建设
教材选用杨晓非信号与系统第二版,该教材概念准确、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文字精炼、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例题丰富、MATLAB信号实验程序解析同时注重工程方法的实际应用。课程组结合本教材的特点统一精心制定了教学课件,真正做到与教材相配套。除此之外,课程组计划编写一本信号与系统学习辅导书,旨在提升学生的信号分析能力,为考研深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六、结束语
信号与系统课程组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评价考核标准、课程体系建设、教材选用与建设等方面对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建设和实践,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非.信号与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韦春荣.浅谈信号与系统的教学方法[J].广西物理,2002(02):41- 43.
[3]许波,陈晓平,姬伟,等.“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1) :8-10.
作者简介:刘金亭(1985-),男,汉族,山东济宁人,讲师,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研究方向:功放预失真技术、自适应信号处理等。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72-02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我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轨道信号处理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该课程又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双重特点,怎样提升“信号与系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在信号系统分析与处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习应用能力,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小组。
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组教师承担了我校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重点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任务。教师职称结构以青年讲师为主,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职称结构分布较合理。为了不断提升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的方法如下:
1.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深造。例如:参加企业信号处理相关技术培训;参加教学相关学术会议;到技术型企业挂职锻炼等。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信号与系统相关教材编写工作,该过程能够加深教师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3.鼓励课程组所有教师积极申报校级或省级教改科研项目,将教学和教改项目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科研项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以教学方式转化科研研究成果。
4.课程组定期组织召开教学方法经验分享会,重点探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共性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开展优秀教师教学示范课,将好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广,让课程组所有成员都收益。
5.实施课程督导制度,该制度主要针对新进教师。通过听课,检查新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理想。起到“老带新”、“传帮带”的积极作用。
通过以上方法,大大提高了课程组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进而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二、教学方法更新
由于信号与系统课程存在大量的数学运算,单纯通过数学推导证明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课程组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仿真验证环节,利用MATLAB仿真工具[1]将抽象的定义和复杂的计算简单化,即以仿真图像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该环节既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巩固仿真环节的教学效果,课程组专门设计了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相匹配的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仿真环节,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考研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因本课程组设计的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为此,在实验环节结束后,课程组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进行仿真测试。通过该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让他们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科专业学生。同时,该环节对于教师的实验和研发能力要求较高。为此,课程组积极组教师参与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提高教师的实验动手能力。
三、创新课程评价考核标准
在期末考核方式上采用理论考试占50%,实验考核占15%,作业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5%的结构体系。其中,理论考试将更加侧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的综合运用,因此在题目设计时,添加了一些工程背景,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部分实行独立考核[2],采用满分值最后按比例折算。在實验考察环节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随机抽取的实验题目,这样可以确保同一批参加考试的学生题目各不相同,提高了考核的真实性。监考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每个环节的打分。作业环节主要侧重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平时成绩主要用来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目标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治学态度。通过积极改革学生课程评价体系标准,与传统信号与系统课程考核标准相比,新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我校的办学目的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又依据我校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课程组成员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在授课过程中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为基础,同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分析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3]。课程教学重点以三大变换为核心,即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同时配套使用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命题原则等教学资料。目前计划下一步进行信号与系统课程群建设,将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与其他相关课程积极联系起来,达到知识模块化、系统化的效果,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选用与建设
教材选用杨晓非信号与系统第二版,该教材概念准确、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文字精炼、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例题丰富、MATLAB信号实验程序解析同时注重工程方法的实际应用。课程组结合本教材的特点统一精心制定了教学课件,真正做到与教材相配套。除此之外,课程组计划编写一本信号与系统学习辅导书,旨在提升学生的信号分析能力,为考研深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六、结束语
信号与系统课程组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评价考核标准、课程体系建设、教材选用与建设等方面对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建设和实践,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非.信号与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韦春荣.浅谈信号与系统的教学方法[J].广西物理,2002(02):41- 43.
[3]许波,陈晓平,姬伟,等.“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1) :8-10.
作者简介:刘金亭(1985-),男,汉族,山东济宁人,讲师,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研究方向:功放预失真技术、自适应信号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