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引入流行音乐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论述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对策,提出建立流行音乐筛选标准、发挥流行音乐的辅助功能、构建流行音乐教学方法等做法,以有效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关键词】高中音乐 流行音乐 多元文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2-0015-02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音乐教学在互联网文化生态中应对外部挑战、丰富自身内涵的有效路径。流行音乐是文化多样性的成果,相对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其有更强的潮流聚合与时代创新价值,将其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中,能够很好地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当代高中生音乐美育的需求。但流行音乐存在良莠不齐的特点,加上“互联网+”文化时代背景下快餐化、碎片化、价值低密度化的影响,盲目引入可能会造成高中音乐教学出现无序及失范等问题。本文据此进行探究,深入分析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供教师参考。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下文简称《音乐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同地域、民族、时代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创造,并直接表现为音乐作品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等差异。”这是《音乐标准》中“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为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奠定了基础。
  (一)引入流行音乐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多元文化生态孕育出更具创造性、藝术性、文学性及欣赏性的流行音乐作品,加上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进一步开放,为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创造了资源与渠道。特别是当代高中生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对音乐的态度、需求、情感及价值观等表现出更大的包容性,相比高中音乐教材内容,他们更喜欢能够符合自身个性的音乐形式,流行音乐选择多样性的优势恰好满足这一要求。同时,流行音乐作为教学资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可以很好地弥补教材内容的单一与匮乏。总体而言,对待流行音乐“堵不如疏”。
  (二)引入流行音乐的可行性
  其一,技术层面的可行性。传统高中音乐教学由于受技术限制,只能按部就班地依据教材及教辅资源教学,如音乐欣赏只能播放录音、“学唱歌”只能师生同步,一旦脱离音乐教学环境,学生就很难受到音乐熏陶。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早已经不是文化稀缺产品,如早期利用MP3、便携式录音机等工具便能接触到各种音乐,而当今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轻松选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意味着当代高中生接触流行音乐的渠道更广泛、成本更低廉,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其二,资源层面的可行性。流行音乐具有文化快餐性特征,它在不同时期的文化潮流引领下,可以做到快速更新,加上音乐制作、传播技术的优势,足以保障高中音乐教学引入流行音乐资源的多样性与海量性。
  其三,价值层面的可行性。在众多争议中,流行音乐是否具有音乐教育价值最为激烈。事实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在大众流行层面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且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形成了相互借鉴与融通的关系,如“中国风流行音乐”与古诗词、古曲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有效地筛选甄别,完全可以达到音乐教育的价值高度。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存在问题
  总体而言,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兴音乐存在形式,在本质上与传统音乐并无区别。但长期以来流行音乐被排除在高中音乐教学之外,主要原因是文化偏见造成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卷起音乐“流行风”,但彼时流行音乐属于大众文化、娱乐文化范畴,被认为音乐教育价值稀薄,加上传播途径与介质局限(广播、电视等),因此难以渗透到高中音乐课堂。而在打破文化偏见之后,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问题演化成三个方面。
  (一)监管不严,流行音乐缺乏教育筛选机制
  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之后,必须履行学科的必要职能(如美育、德育等),这是其作为教学资源或工具存在的基本意义。但流行音乐来源广泛、形式多样,高中音乐教材并不对其构成约束性,因此引入何种流行音乐、如何引进、如何与高中音乐课程相结合等,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期间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对流行音乐内容、风格、成分等进行严格筛选。然而遗憾的是,当前流行音乐缺乏教育筛选机制,关于它的引入标准,主要取决于在高中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及音乐教师的自主判断,其中“偶像效应”占据很大的影响力—— 从“四大天王”到“流量明星”,音乐作品的筛选并非只从文化艺术角度考量,更多的是娱乐经济效应—— 如此一来,难免音乐作品参差不齐。而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文化沉淀、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等都存在一定欠缺,流行音乐引入不当会造成负面作用。
  (二)理念冲突,与高中音乐核心素养不相符
  流行音乐之所以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存在感不强,很大程度上是作品理念与教育理念的冲突造成的。结合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内容来看,诸如民歌、民族器乐、京剧、非洲歌舞音乐等类型,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及系统的音乐体系,这些音乐作品用作高中音乐教学资源,有助于传递一种正统、标准的音乐理念,实现多元优秀文化的融合与传递。换言之,高中音乐教学是建立在音乐文化基础之上的,所界定的音乐作品大多具有代表性,能够很好地展现人类社会的先进文明及优良品质。但流行音乐是一种个性化文化(这也是吸引高中生的主要原因),从形式到内涵均强调自我情绪表达及价值观放大,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理念冲突,尤其与《音乐标准》强调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相违背。
  (三)内容泛化,难以界定音乐教学需求尺度
  互联网文化的繁荣带来了“大数据化”生产模式,流行音乐在冲破了渠道限制、媒介限制之后,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作品及形式涌现,这就造成了流行音乐内容泛化。一些博人眼球、吸引流量的流行音乐,显然是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的,但在“适合”与“不适合”之间如何界定尺度,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问题。一部分教师为了突破自身的“陈旧思维”,在自身并不了解流行音乐的前提下盲目引进,或者应学生要求引入一些与价值观、世界观相违背的流行音乐要素,很容易造成教育价值的贬损。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对策
  结合《音乐标准》的阐述,可知音乐并非纯粹的“阳春白雪”艺术形式,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且是一个不断继承、演化、创新的文化发展过程,这说明音乐作品的生成与文化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具备流行性的一般要素。同时,在多元音乐文化生态背景下,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相比毫不逊色,该题材下也具有了多样化的题材分类、形式建构及风格生成,如“中国风流行音乐”“摇滚风流行音乐”“说唱风流行音乐”等。为了确保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明确教育目的,科学建立流行音乐筛选标准
  根据《音乐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计,高中音乐教学应“着力培养和发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方面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可以作为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的标准框架,据此再进一步结合本地高中音乐教学校本理念,因地制宜地对标准进行细化,从而实现流行音乐筛选功能。在具体实践方面,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单元或本节课的音乐教学目标。如果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目标,那么流行音乐内容范围就可以有效界定为“现代京剧”或“戲曲腔”流行音乐作品、互联网上大量流传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目标,则可以实现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跨域联合,如中国唱诗班所创作的一系列诗词音乐作品,实现了高中音乐与高中语文学科的跨越。当然,具体的音乐筛选标准制订应该允许多元主体参与,教师、学生之间要加强对流行音乐文化的认知交流,形成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音乐环境与氛围,有助于激发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以教材为核心,因势利导发挥流行音乐的辅助功能
  无论哪一个学科,教材都是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尤其高中音乐教学属于学校教育范畴,更应该重视教材的地位与价值。教材是高中音乐教学工作循序渐进开展的保障。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单元、章节、知识点等)引入流行音乐作品。例如,在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的欣赏课中,所筛选的《草原放牧》《长江之歌》等作品,属于典型的传统音乐范畴,虽然具有很高的音乐教育价值,但在情感、风格、形式、技法上与高中生“个性音乐认知”存在脱节之处,为了发挥因势利导的功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教育领域,可以引进相似及相同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辅助教学,如《我和草原有个约会》《长江边》等流行音乐作品。如果说高中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具有音乐文化的宏大性,那么流行音乐作品则能够体现音乐文化的个性,其通过气声唱法建立学生与音乐的实践关系,再进一步向教材内容渗透。
  (三)提高教师素养,因材施教构建流行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文化,将它禁锢于知识理论领域,甚至圈禁在舞台之上是一种故步自封的做法。互联网时代下,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通过主动接触、学习、研究,提高自身在流行音乐文化方面的素养,这样才能满足因材施教引入流行音乐的要求。事实上,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是“流行性”提供的文化心理满足感,流行音乐消解了音乐“高大上”的壁垒与外壳,而传统戏曲、歌剧、民歌等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因此,教师在根据学生需求筛选流行音乐作品的同时,还要根据“教无定法”的要求,掌握解构流行音乐的手段,如《最炫民族风》《南方姑娘》等流行作品,通过解构实现音乐要素及知识的颗粒化,再与高中音乐教学知识点、技巧点相结合,以此实现“以学定教”的目标。
  总的来说,流行音乐具有大众性、时尚性、参与性、快速替代性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可以拓展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审视音乐、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媛媛.论高中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36).
  [2]王斐.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课堂开展的优势[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3]赵珂珂.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才智,2019(20).
  [4]杨智远.刍议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5).
  【作者简介】顾智惠(1987— ),女,汉族,广西北流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学。
  (责编 罗汝君)
其他文献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数学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文化底蕴,因此有关数学文化试题的命制深受学者和高考命题专家的喜爱.现在,数学文化试题已经是高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试题了,随着数学文化试题的不断融入,该类试题的命制更是多彩纷呈.  一、取材经典著作  【例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篇》,其意思为“一根一尺长的木棰,每天截取其一半,永远都取不完”.设第一天
2021年广东省实行新高考,从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卷)数学和新高考Ⅱ卷(海南卷)数学对主干知识数列的考查试题结构和分值分布规律可以预测,2021年广东省新高考对数列的考查以一道小题和一道大题的形式,总分值为15或17分,根据近几年全国课标Ⅰ卷数列考点分布来看,2021广东新高考数列的考点可能为等差数列通项与求和、等比数列通项与求和、等差数列综合问题、等比数列综合问题、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交汇問
写好作文离不开丰富的素材,不少同学平时也摘抄了许多资料,可一上考场,还是两眼发晕、“江郎才尽”呢?也许你们积累的只是素,未经加工,没有成材,无法运用.其实同学们,除了摘
期刊
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培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然而2020年以来
文章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从课程视角与教师视角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在江苏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学
当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推进之际,民办高校却在实践中遇到校方督导不力、学生浑水摸鱼、二课思政两张皮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民办高校生源
本文以广西华侨学校为例,分析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留学生培养策略,提出提高留学生准入门槛、强化宽进严出的留学
面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国家需求,传统水利学科的发展逐渐由服务于工程建设向注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转变,社会迫切需要一大批交叉领域的复合型、综合型创新人才.这就要
本文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高铁乘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例,针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数量严重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相关职业资格证认定不全面、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2020年12月28日,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以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为工作重点,将贯通领域扩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