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课程教材名称由“思想品德”改为“品德与生活(社会)”又改为“道德与法治”,“更名改姓”的背后蕴含深意。统编版教材讲求“德”,也重视“法”,体现了对党关于“把法制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精神的贯彻。刚入学的儿童懵懂又活泼,遇到中规中矩,看似严肃、生涩的教材,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笔者试以一年级的儿歌运用为例,进行分析。
一、初识教材,儿歌跃然
一年级统编版教材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儿歌多了,内容丰富了。全册共编排了13首儿歌,主要涵盖习惯养成、人际交往、交通规则、自然常识四个方面。儿歌思想单纯,内容浅显,朗朗上口,在儿歌的渲染下,品德教材富有童言童语,变得温柔、善解人意了。儿歌在编排设计上发挥了“破冰”功效,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下子跃入儿童的眼帘,架设起“童趣”之桥相融于儿童与书本之间。
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规则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以“儿歌”为敲门砖,贴近儿童年龄特点,契合儿童情感认同,能将品德教育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儿童心扉,带领儿童踏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启蒙之旅。
二、对话儿歌,培德育法
(一)儿歌开场,吸引兴趣
“少年若天成,习惯如自然。”统编版教材注重儿童入学初始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在教材的编排中无处不在。其间,儿歌游刃贯穿,将质朴的“理”深嵌其中。
《干干净净吃饭好》是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主题内容的起始部分,配以欢快的儿歌——“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儿歌言简意赅,简单扼要地强调了饭前洗手的重要性。课堂初始,可以儿歌为导引,让学生拍手齐诵“小手歌”,既增强了课堂的进入感、生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顺势而导:“读完儿歌,你知道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和什么有关系吗?从儿歌中你读懂了什么?”继而,回扣教材中的“怎样洗手才干净”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样,一堂课因儿歌而起,活跃了气氛,扣紧了主题,拎出了要点,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遵循儿童的天性,以童真的儿歌开场,导引出其感兴趣的话题,让生活中的认知、规则、文化等养分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品德课堂中,能浸润学生身心,让习惯成自然。
(二)儿歌压轴,回望生活
教育本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哲学,朴素直白,就似儿童思维般简单直接,不浓妆重彩,不浮夸渲染。小小一首儿歌,就能陪伴儿童在生活中学习道德。
《吃饭有讲究》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的“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而编写的。从“干干净净吃饭好”“我在餐桌上”“食物的诉说”“这样吃好吗”四个层面引导学生吃饭要讲卫生、懂礼仪、重营养、知健康。“吃饭应注意,健康和礼仪。挑食暴食不可取,浪费粮食更不宜。”这首儿歌放在教材的最后压轴,既是对“这样吃好吗”这一环节教学的总结与梳理,亦是对本章节内容的整体回望与提升。
课件播放儿歌,学生吟诵,课堂接近尾声之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回扣生活,发散性地交流:“说说在你家的餐桌上,大伙吃饭时是怎样一番场景,是否发生过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圈住关键词“健康”和“礼仪”,让教材与生活再度对话、交融,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回忆家庭餐桌上发生的点点滴滴,疏导出更多关于“吃饭”话题的经历、经验或者教训来。
(三)儿歌创编,演绎导行
儿歌可读可唱,节奏轻快,内蕴巧妙,通俗易懂。教师可倚靠儿歌特性,增设各类游戏、活动或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创造、感悟,主动建构起良好的规范与情感,并迁移落地为具体行为。
例如,《交通“信号”要知道》中的“交通信号歌”——“红灯停,绿灯行,过路口时左右瞧。”“靠右行,不追跑,抓紧时间不迟到。”儿歌将遵守交通信号灯的规则,按时上学不迟到的规矩一目了然地表露出来。在知晓儿歌意义之后,可趁热打铁,开展课堂表演:提供道具,让学生分饰角色,吟诵儿歌,再现式地演绎“交通信号歌”里的场景,让学生体验井然有序的交通生活。而后,以实际经历为剧本,鼓励学生创编关于“十字路口”和“交通信号灯”的儿歌,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头论足”。教师适时点拨,让规则感、秩序感的建构更为具象、真实、深刻。而表演过程中连带展露的人物(如过往行人、亲人、同学、警察等)的种种表现,也能让学生在感受交通安全、守纪自律重要性的同时,真切体悟社会大家庭的温情与关爱,体恤到交警、协管工作的艰辛与伟大。
(四)儿歌延展,开放怡情
道德与法治是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自由灵活,可从教科书扩展开来,走向开放、多元、整合、融通,进而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个性化的体验与情感表达。
《美丽的冬天》一课旨在围绕季节特点,进行自然常识的渗透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熏陶。教材无过多的文字,只在欢快的冬之画面中插入了两首有趣、活泼的儿歌。显而易见,这种以儿歌为教学主线的编排方式及儿歌结尾处的留白,意在让师生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
文本中的儿歌《冬天在哪里》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将冬天来临时北方的河流、青蛙、人们着装的变化一一细数而出,并以“……”留白。教学中,在学生一问一答轮诵儿歌后,引导学生“找冬天”(北方的冬天),这对南方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局限与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可采取这样的方式:一是在书中找。提示学生在书中的插图里找冬天,如松树上积满了雪,山坡上覆盖着雪等,并让学生学着儿歌的表达节奏,续编儿歌。如:“冬天在哪里,我去问松树,松树不见绿,上下一身白。”二是在学科知识中找。学生从语文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科学课《天气和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获取了一些与冬天有关的自然知识,如对冬天天气的感受、冬天有些小动物会冬眠等。三是在真實生活中找。请曾经在北方生活过或见识过下雪的学生描述冬天北方的自然景观,让冬天的“美丽”不只停留在儿歌中,更是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的语言、神态、情感中。四是在视频画面中找,将下雪的场景、雪后的北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当然,基于地域实际的关于冬天的特点认识与情感点燃亦是教育的延展范畴。
统编版教材深化了对学生立场的认识,更贴近儿童特性,更加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儿歌的教学,更能为学生初步建构良好道德品性与法治观念起到助推作用,值得教师推敲、探究。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松柏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一、初识教材,儿歌跃然
一年级统编版教材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儿歌多了,内容丰富了。全册共编排了13首儿歌,主要涵盖习惯养成、人际交往、交通规则、自然常识四个方面。儿歌思想单纯,内容浅显,朗朗上口,在儿歌的渲染下,品德教材富有童言童语,变得温柔、善解人意了。儿歌在编排设计上发挥了“破冰”功效,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下子跃入儿童的眼帘,架设起“童趣”之桥相融于儿童与书本之间。
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规则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以“儿歌”为敲门砖,贴近儿童年龄特点,契合儿童情感认同,能将品德教育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儿童心扉,带领儿童踏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启蒙之旅。
二、对话儿歌,培德育法
(一)儿歌开场,吸引兴趣
“少年若天成,习惯如自然。”统编版教材注重儿童入学初始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在教材的编排中无处不在。其间,儿歌游刃贯穿,将质朴的“理”深嵌其中。
《干干净净吃饭好》是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主题内容的起始部分,配以欢快的儿歌——“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儿歌言简意赅,简单扼要地强调了饭前洗手的重要性。课堂初始,可以儿歌为导引,让学生拍手齐诵“小手歌”,既增强了课堂的进入感、生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顺势而导:“读完儿歌,你知道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和什么有关系吗?从儿歌中你读懂了什么?”继而,回扣教材中的“怎样洗手才干净”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样,一堂课因儿歌而起,活跃了气氛,扣紧了主题,拎出了要点,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遵循儿童的天性,以童真的儿歌开场,导引出其感兴趣的话题,让生活中的认知、规则、文化等养分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品德课堂中,能浸润学生身心,让习惯成自然。
(二)儿歌压轴,回望生活
教育本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哲学,朴素直白,就似儿童思维般简单直接,不浓妆重彩,不浮夸渲染。小小一首儿歌,就能陪伴儿童在生活中学习道德。
《吃饭有讲究》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的“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而编写的。从“干干净净吃饭好”“我在餐桌上”“食物的诉说”“这样吃好吗”四个层面引导学生吃饭要讲卫生、懂礼仪、重营养、知健康。“吃饭应注意,健康和礼仪。挑食暴食不可取,浪费粮食更不宜。”这首儿歌放在教材的最后压轴,既是对“这样吃好吗”这一环节教学的总结与梳理,亦是对本章节内容的整体回望与提升。
课件播放儿歌,学生吟诵,课堂接近尾声之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回扣生活,发散性地交流:“说说在你家的餐桌上,大伙吃饭时是怎样一番场景,是否发生过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圈住关键词“健康”和“礼仪”,让教材与生活再度对话、交融,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回忆家庭餐桌上发生的点点滴滴,疏导出更多关于“吃饭”话题的经历、经验或者教训来。
(三)儿歌创编,演绎导行
儿歌可读可唱,节奏轻快,内蕴巧妙,通俗易懂。教师可倚靠儿歌特性,增设各类游戏、活动或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创造、感悟,主动建构起良好的规范与情感,并迁移落地为具体行为。
例如,《交通“信号”要知道》中的“交通信号歌”——“红灯停,绿灯行,过路口时左右瞧。”“靠右行,不追跑,抓紧时间不迟到。”儿歌将遵守交通信号灯的规则,按时上学不迟到的规矩一目了然地表露出来。在知晓儿歌意义之后,可趁热打铁,开展课堂表演:提供道具,让学生分饰角色,吟诵儿歌,再现式地演绎“交通信号歌”里的场景,让学生体验井然有序的交通生活。而后,以实际经历为剧本,鼓励学生创编关于“十字路口”和“交通信号灯”的儿歌,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头论足”。教师适时点拨,让规则感、秩序感的建构更为具象、真实、深刻。而表演过程中连带展露的人物(如过往行人、亲人、同学、警察等)的种种表现,也能让学生在感受交通安全、守纪自律重要性的同时,真切体悟社会大家庭的温情与关爱,体恤到交警、协管工作的艰辛与伟大。
(四)儿歌延展,开放怡情
道德与法治是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自由灵活,可从教科书扩展开来,走向开放、多元、整合、融通,进而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个性化的体验与情感表达。
《美丽的冬天》一课旨在围绕季节特点,进行自然常识的渗透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熏陶。教材无过多的文字,只在欢快的冬之画面中插入了两首有趣、活泼的儿歌。显而易见,这种以儿歌为教学主线的编排方式及儿歌结尾处的留白,意在让师生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
文本中的儿歌《冬天在哪里》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将冬天来临时北方的河流、青蛙、人们着装的变化一一细数而出,并以“……”留白。教学中,在学生一问一答轮诵儿歌后,引导学生“找冬天”(北方的冬天),这对南方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局限与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可采取这样的方式:一是在书中找。提示学生在书中的插图里找冬天,如松树上积满了雪,山坡上覆盖着雪等,并让学生学着儿歌的表达节奏,续编儿歌。如:“冬天在哪里,我去问松树,松树不见绿,上下一身白。”二是在学科知识中找。学生从语文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科学课《天气和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获取了一些与冬天有关的自然知识,如对冬天天气的感受、冬天有些小动物会冬眠等。三是在真實生活中找。请曾经在北方生活过或见识过下雪的学生描述冬天北方的自然景观,让冬天的“美丽”不只停留在儿歌中,更是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的语言、神态、情感中。四是在视频画面中找,将下雪的场景、雪后的北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当然,基于地域实际的关于冬天的特点认识与情感点燃亦是教育的延展范畴。
统编版教材深化了对学生立场的认识,更贴近儿童特性,更加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儿歌的教学,更能为学生初步建构良好道德品性与法治观念起到助推作用,值得教师推敲、探究。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松柏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