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多媒体网络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网络环境的冲压模具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研究a,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模具设计专业学生针对冲压模具设计这门课程自主学习的特点、理论依据和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冲压模具设计 自主学习
1.引言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们能力和创造性的工具。信息技术不仅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且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新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模具设计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时间经验外,还要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信息技术与模具设计教学整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学习领域的深刻革命,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1]。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学习观念上从单纯获取知识与文凭向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追求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二是在学习策略上从机械性的被动学习向研究型、探索型和效益型的主动学习转变;三是在学习媒体选择上从线性的文字媒体向非线性的超文本转变;四是在学习组织形式上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合作学习的方式转变。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学”为中心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因此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自主学习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2.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利用网络优势,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学习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的内容,学生一时不一定能全面掌握和了解,此时,教师需通过启发、引导、点拨,让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课后的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是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因为网络能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能帮助学生建立小组协作,能使教师实现异步指导。因此,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师关键要设计一个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愿望,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树立“自主学习观”。
3.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性学习,让学生“自主”唤醒和激发主动参与的意识,掌握认知策略,发挥选择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1网络环境下基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
个性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2],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背景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都有差异。而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校园网络的进一步普及,计算机的交互性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用校园网、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功能电子网络教室,可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当学生不满足于老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时,当老师应付不了学生大量的、集中的、同时的又是个别的学习需要时,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例如,在学习带凸缘边拉深件展开尺寸计算时,为了保证各次拉深时凸缘边尺寸不变,在计算第二次工序时,需多计算3.5%(其余1.5%的材料返还回凸缘),第三次拉深时多拉入的材料为2%(其余1.5%的材料返还回凸缘),第四次拉深时多拉入的材料为1%(其余1%的材料返还回凸缘)。这种计算同学们往往一时不能理解。此时,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调用教学资源中的各种素材,如文本、动画、视频、图片、教师个人网站、资料库等,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事例和方法[3],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巩固学习的内容,解决学习的疑惑,了解不同的观点,掌握不同的方法。根据需要,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发到服务器终端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指导。
3.2网络环境下创建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之间可以不直接面对,而是通过网络把分散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学生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像等各种符号,可加强互相交流,促进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调动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会非常认真地学习、探寻,然后根据自己的搜索结果,谈谈自己的操作方法,可数次甚至数十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下次课堂教学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加以分析归纳。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协作式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到倒装复合模结构式时,通过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基本能理解其功能、结构和原理,但还有些学生一时不能完全理解。为了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复合模具的典型结构,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使学优生与学困生搭配。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下,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知识点,并不断参与讨论,迅速完成了学习任务。
3.3网络环境下创建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教师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使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完成任务。网络环境中有大量的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更多的时候,学生了解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要多。教师逐步失去以往占有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势,不可能再依赖现成的知识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输入关键词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可能会多达数百上千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和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讲到侧刃定距时,不管老师怎么比喻,仍会有部分学生不理解。此时老师可布置任务,让学生上网查询精品课程的网站,从中找出答案。学生通过网络搜寻,可找到相关词条,打开后会发现里面有相关的侧刃定距的动画演示,就会了解什么是侧刃定距。
3.4网络环境下基于游戏的自主学习方式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薄弱的特征,教师可设计基于游戏的自主学习方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理想的条件。必要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以引导,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们都融合进角色之中,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了解方法,培养情感。
4.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途经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以网络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习,学生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4.1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材料
这是学生利用网络使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课内学习的内容有限,距离现实比较远,学生往往借助于网络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利用网络虽然目前不能代替图书馆,但网络的确有图书馆所不具备的功能,如查询的快捷性、资源整理的便利性、资讯即时性都胜于图书馆。
4.2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探究
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学生可根据所作出的猜想,利用教师创设提供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强的网络资源和必要实物、学具,在小组学习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求客观真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探究,是知识的发现者。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网络资源库上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随机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教师则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指导者,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的创造性。
4.3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交流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常常用到的学习方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许多问题不能深入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而网络能弥补课堂的不足,学生通过人机协作,在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行网络交流。网络不但能提供师生、生生进一步交流的渠道,而且能使交流变得平等融洽,减少心理负担。
4.4利用网络工具展开自我学习的评价
网络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而且有许多提供学习的工具,特别是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具有很强的学习功能,例如,学生可以发布作品供他人交流评议,而专题网的测试功能由于反应及时,不需要教师批改,可以方便学生自主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5.结语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探究、发现、创造、展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增强完成任务的信心,有利于保持学习的兴趣,更能全面有效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这种学习方式重视认知过程的学生主体,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5.1教学环境发生了转变
网络化教学是在网络化教室内进行的,虽然表面上没有摆脱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模式,但网络化教学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局域网和互联网的优势,创设丰富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或问题情境,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思考[4]。网络化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不仅是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整合、探索其原因,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产生有意义的建构学习。
5.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由以听教师讲为主转变为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
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5.3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知识的“配角”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主角”,学习也不再是教师强加给的负担,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5.4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利用网络环境,学生能在网络和资源库上获得所需的课程和学习资源,不受时空和呈现方式的限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的课程相关信息,并融入学习中,有助于发现知识和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
5.5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游泽清.现代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邓桂冰.关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98-99.
[3]朱正才.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改革探析[J].文教资料,2002,(6):235-237.
[4]谢幼如.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
本文系2010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5827)。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冲压模具设计 自主学习
1.引言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们能力和创造性的工具。信息技术不仅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且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新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模具设计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时间经验外,还要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信息技术与模具设计教学整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学习领域的深刻革命,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1]。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学习观念上从单纯获取知识与文凭向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追求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二是在学习策略上从机械性的被动学习向研究型、探索型和效益型的主动学习转变;三是在学习媒体选择上从线性的文字媒体向非线性的超文本转变;四是在学习组织形式上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合作学习的方式转变。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学”为中心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因此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自主学习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2.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利用网络优势,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学习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的内容,学生一时不一定能全面掌握和了解,此时,教师需通过启发、引导、点拨,让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课后的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是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因为网络能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能帮助学生建立小组协作,能使教师实现异步指导。因此,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师关键要设计一个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愿望,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树立“自主学习观”。
3.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性学习,让学生“自主”唤醒和激发主动参与的意识,掌握认知策略,发挥选择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1网络环境下基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
个性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2],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背景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都有差异。而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校园网络的进一步普及,计算机的交互性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用校园网、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功能电子网络教室,可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当学生不满足于老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时,当老师应付不了学生大量的、集中的、同时的又是个别的学习需要时,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例如,在学习带凸缘边拉深件展开尺寸计算时,为了保证各次拉深时凸缘边尺寸不变,在计算第二次工序时,需多计算3.5%(其余1.5%的材料返还回凸缘),第三次拉深时多拉入的材料为2%(其余1.5%的材料返还回凸缘),第四次拉深时多拉入的材料为1%(其余1%的材料返还回凸缘)。这种计算同学们往往一时不能理解。此时,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调用教学资源中的各种素材,如文本、动画、视频、图片、教师个人网站、资料库等,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事例和方法[3],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巩固学习的内容,解决学习的疑惑,了解不同的观点,掌握不同的方法。根据需要,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发到服务器终端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指导。
3.2网络环境下创建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之间可以不直接面对,而是通过网络把分散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学生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像等各种符号,可加强互相交流,促进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调动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会非常认真地学习、探寻,然后根据自己的搜索结果,谈谈自己的操作方法,可数次甚至数十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下次课堂教学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加以分析归纳。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协作式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到倒装复合模结构式时,通过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基本能理解其功能、结构和原理,但还有些学生一时不能完全理解。为了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复合模具的典型结构,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使学优生与学困生搭配。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下,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知识点,并不断参与讨论,迅速完成了学习任务。
3.3网络环境下创建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教师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使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完成任务。网络环境中有大量的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更多的时候,学生了解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要多。教师逐步失去以往占有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势,不可能再依赖现成的知识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输入关键词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可能会多达数百上千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和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讲到侧刃定距时,不管老师怎么比喻,仍会有部分学生不理解。此时老师可布置任务,让学生上网查询精品课程的网站,从中找出答案。学生通过网络搜寻,可找到相关词条,打开后会发现里面有相关的侧刃定距的动画演示,就会了解什么是侧刃定距。
3.4网络环境下基于游戏的自主学习方式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薄弱的特征,教师可设计基于游戏的自主学习方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理想的条件。必要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以引导,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们都融合进角色之中,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了解方法,培养情感。
4.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途经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以网络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习,学生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4.1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材料
这是学生利用网络使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课内学习的内容有限,距离现实比较远,学生往往借助于网络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利用网络虽然目前不能代替图书馆,但网络的确有图书馆所不具备的功能,如查询的快捷性、资源整理的便利性、资讯即时性都胜于图书馆。
4.2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探究
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学生可根据所作出的猜想,利用教师创设提供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强的网络资源和必要实物、学具,在小组学习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求客观真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探究,是知识的发现者。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网络资源库上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随机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教师则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指导者,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的创造性。
4.3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交流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常常用到的学习方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许多问题不能深入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而网络能弥补课堂的不足,学生通过人机协作,在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行网络交流。网络不但能提供师生、生生进一步交流的渠道,而且能使交流变得平等融洽,减少心理负担。
4.4利用网络工具展开自我学习的评价
网络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而且有许多提供学习的工具,特别是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具有很强的学习功能,例如,学生可以发布作品供他人交流评议,而专题网的测试功能由于反应及时,不需要教师批改,可以方便学生自主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5.结语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探究、发现、创造、展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增强完成任务的信心,有利于保持学习的兴趣,更能全面有效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这种学习方式重视认知过程的学生主体,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5.1教学环境发生了转变
网络化教学是在网络化教室内进行的,虽然表面上没有摆脱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模式,但网络化教学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局域网和互联网的优势,创设丰富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或问题情境,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思考[4]。网络化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不仅是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整合、探索其原因,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产生有意义的建构学习。
5.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由以听教师讲为主转变为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
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5.3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知识的“配角”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主角”,学习也不再是教师强加给的负担,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5.4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利用网络环境,学生能在网络和资源库上获得所需的课程和学习资源,不受时空和呈现方式的限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的课程相关信息,并融入学习中,有助于发现知识和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
5.5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游泽清.现代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邓桂冰.关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98-99.
[3]朱正才.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改革探析[J].文教资料,2002,(6):235-237.
[4]谢幼如.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
本文系2010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