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追寻教育的真意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况:学校创办于2008年8月,是一所隶属九江市经济开发区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创办两年来,先后被评为江西省文明安全校园、江西省“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九江市校园管理四星级学校、九江市文明单位、九江市素质教育示范校。
  理念: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
  感言:校长,既要会管,又要会理,即理清自己的思路、理顺教师的心气。
  
  江南之夏,荷花映日。坐落在九江中心城区波光潋滟的鹤问湖(八里湖)东岸的鹤湖学校,是一所完全由总部设在浙江的新湖集团投资建设,由政府接管的设施一流的高起点学校。学校创办时间很短,但成长很快,是什么使学校声名鹊起呢?为此,记者走访了该校校长——第五届“全国百名优秀校长”荣誉获得者李庐清。
  记者:从2008年8月至今,学校创办两年来,面对这样一所高起点的新校,您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呢?
  李庐清:得到组织的信任来到学校后,我常琢磨前人总结的这么一个理:只有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要办好这所高起点的学校,同样如此。在筹办学校的时候,我常思考的问题之一是学校的目标定位,这就如同运动员在发令枪响之前要清楚跑步终点的位置一样。经过校领导班子深入研究,我们确定了学校培养定位目标,即努力把鹤湖学子培养成既有中国传统美德又有世界眼光的现代文明人。
  记者:培养既有中國传统美德又有世界眼光的现代文明人,办学定位是与学校高起点的办学要求相对应的吗?
  李庐清:是的。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既有中国传统美德、又有世界眼光的现代文明人”,这样的人既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品德、有胸襟,即所谓德才兼备。把学生的培养定位在这个层面上,才能更好地把“人”字写大,把“人”字立起,才能帮助学生养足中华浩然之气,挑起振兴民族的大梁。
  这一高起点、高品位的学校发展定位的确立,是基于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变化的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已从过去的“有学上”发展到现在的“上好学”。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有越来越多的优质学校。鹤湖学校是政府民生工程,只有把学校办好,才能充分体现民生工程的积极意义。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力避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把学校办成知识的灌装车间,把学生培养成做题的机器,追求的是分数的GDP。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往往高“智”低“德”,甚至庸“智”无“德”。这样的人走向社会后难以立足、无从发展。在两年多的办学过程中,我们一直追求从教育的原点出发,用真心去追寻教育的真意,做根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育人的方向。比如,学校精心为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围绕这一体系,学校定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年三月的感恩体验,四月的读书活动,五月的艺术表演,九月的安全教育,十月的体育比赛,十一月的科技展示,十二月的班级合唱等。
  记者:在您看来,“根的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
  李庐清:在我看来,根的教育,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虽然一些人对素质教育有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固然有利,但会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所以,自学校开办之日起,我们就十分注重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来武装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办学的目的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真正的需要、如何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等问题。从实施路径来看,我们举办专题讲座、读书活动、家长学校等活动,把教师、学生、家长的力量都凝聚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努力创办“一个学生都不能差”的教育,不仅是‘一个都不能少',而且还要“一个都不能差”。能把好学生教好是好老师,但能把差学生教好则是更好的老师。所以如今,老师认真授课、课余时间主动为学困生搞义务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争取家长配合,这一切成为鹤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得益于教师的辛勤付出,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在今年元月全市期末统考中,我校各学科成绩均名列前茅。
  记者:学校能做到从“一个都不能少”到“一个都不能差”的秘诀是什么?
  李庐清:人们常说,学校的一切工作是为了学生。毫无疑问,这一命题没有错。但作为校长,我还要做到“一切为了教师”,因为“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是需要通过每一名教师去贯彻落实的。教师没有感受到学校良好的服务和规范的管理,就易于在工作中产生意见和情绪。试问一位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的教师,怎么可能一切为了学生呢?所以,服务好、管理好教师,一直以来是我这校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正是由于我们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和帮助教师,鹤湖学校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在学生及其家长中是有口皆碑的。有的老师在学生放学后义务为学困生辅导功课,有的老师生病时打完点滴就赶到教室带病上课,有的老师婚假没休完就要来学校上班,等等。我曾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对老师们说:“我们每一名教师都是鹤湖学校的形象大使,大家一定要当好这个形象大使。”现在看来,我校的老师们做到了。
  记者: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学校的形象大使”的成功做法有哪些?
  李庐清:我校目前有教师近百名,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经历,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工作习惯,其中有些与教师的身份是不相符的。老师们共聚鹤湖后,学校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武装大家的头脑,大力弘扬鹤湖的学校精神,全校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具体来说,我们为帮助教师树立良好形象重点做了四件事。一是提升师德。组织教师讨论从教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师德典型,严肃处理以教谋私的行为。二是推动学习。学校经常赠书给教师,举办教师读书报告会,鼓励大家成为学习型教师。多读书的生活改变了教师,也改变了课堂。课堂气氛更活跃了,教学效果更显著了。仅今年春季学期,我校就有多名教师在全市、全区赛课中获奖。三是陶冶性情。我们关注教师的幸福指数,请专家作报告,帮助教师调节心理。学校在教师办公室里装了正衣镜,提倡照照镜子,正正衣冠,对着镜子常问自己:“今天笑了吗?”学校还组织了教师俱乐部,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四是优化环境。我们挤出资金,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办公室布置评比,看哪个办公室氛围温馨。
  记者:据了解,自从您到任后的两年来,您心在学校、恩泽学生、情系教师,学校在您的引领下,每天都充实着精彩的新内涵,正为名校打造而奋斗着。请问您下一步打造名校的思路是什么?
  李庐清:从古至今,中国人认为“鹤”乃吉祥之物,对鹤的赞美诗文不胜枚举,如“沧海六鳖瞻气象,青天一鹤见精神”“一拂清风一袖云,紫阳容貌鹤精神”。 “鹤”体现出的精神有:志存高远、奋勇当先、无私奉献、锲而不舍、认真负责、高雅脱俗等。我校突出“鹤”这一吉祥物,并深入挖掘其内在精神,以达到育人目的。鉴于以上思考,我校确定的校训为: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创拟的“五风”是:“团结、文明、奋进”的校风,“务实、高效、廉洁”的政风,“严谨、创新、爱生”的教风,“勤学、乐学、善学”的学风和“守纪、认真、细致”的考风。(插图:泽忠)
  □责任编辑许雅健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大别山师魂”汪金权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颂后,很多人都评价他不愧为时代楷模、英雄教师。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特性的英雄,也诠释着不同特质的时代精神。汪金权用他在偏远农村22年的坚守,诠释了当代人民教师都应当追求的时代精神,那就是坚守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体现自己作为人民教师应有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  首先是坚守信念。教师要有不畏艰难、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对每个人来说,信念是决定人生价值的基础。人只有拥
期刊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毋庸置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离不开教师适时、到位的指导。简而言之,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过程的引领,例如学生思维困顿处的“拨云见日”、探究关键处的“点石成金”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精当评价”等。然而,在一些数学课堂上,教师似乎得了“失语”症,对学生的回答显得“底气不足”,要么“牵着学生走”,要么“被学生牵着走”,丧失了原本作为引导者
期刊
众所周之,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既然是听觉艺术,它就离不开“听”这一重要环节。音乐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听,使其准确唱呢?下面共同来欣赏《摇篮曲》这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听——感悟歌曲的风格特点  师:首先听老师把这首《摇篮曲》给同学们
期刊
法律赋予了教师一定的批评教育权,但对于违纪学生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批评教育方式,相关法律并无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导致教师在学生的管理上无所适从。相反,倒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条文被过度解读。于是,教师让严重违纪学生罚站被称之为“体罚”,批评教育几句更是被扣上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罚”的大帽子!打不得、骂不得、开除不得,不夸张地说: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已经苍白得只剩下
期刊
【教学片段】  师:文中有四处语气描写的句子。老师认为,这四处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个性特点。而我们发现,其中有一处“曰”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鲁肃说话时的语气、神态。  师:鲁肃为什么会“大惊”?  生:因为吕蒙原本是个没有文化的人,而时隔不久,才略大长,所以鲁肃感到很惊讶。  师:你怎么知道吕蒙原先是个没有文化的人呢?  生:“非复吴下阿蒙”中的“吴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江苏省特级教师李烽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水》,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片段一】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认真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村子缺水?   生:我从“十公里”“一个小时”
期刊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教学内容。山东省滨州市学科带头人牛一兵老师在教学这节课时,由轻松的谈话揭开序幕,以开放的思维基调引动学生积极参与,打造了一堂灵动的“生本课堂”,让师生的智慧之花在灵动的课堂上绽放。  一、实际问题引领——好玩!  师:同学们,喜欢足球吗?  生:喜欢。  师:以下有关足球的问题能解决吗?  生:能。  师(鼓励+
期刊
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须善于抓住文章特点,让学生品读,加以对比,点燃其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从而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读物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片段】  师:我们把这两段话放在一块,一段是廉颇说的,一段是蔺相如说的,这两段话表现了他们的“和”与“不和”。我们来好好探究一下他们说过的话,两人的话有什么不同之处?你看周老师已经帮了大家的忙,
期刊
数学符号化思想是指用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等符号化的语言描述数学的内容。数学的符号化语言能够不分地域到处通用,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符号化思想离小学生们并不遥远,在小学数学内容中随处可见,关键是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如何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呢?下面,笔者以 “用数对确定位置” 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片段一】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萌发符号化的意识  
期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长年坚守在库区深山,每天走荆棘小径,趟急流,越峭岭,无论跋涉多么艰辛,无论孤寂多么难耐,在既定的坐标点上,一根教鞭,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这是一群平凡的人。在那个平凡的环境里,他们做着叶的事业,为的是花的尊贵、果实的甜美。他们平凡的故事,在这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演绎为一种平凡然而令人荡气回肠的声音,显示着平凡然而雄浑深沉的力量。  他们就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