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锡山区安镇街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系河网建设工程,辖区内灌溉、行洪基本满足。但是近年来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基于传统的水利建设理念和建设思路的河岸带整治工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河道沿岸水生态系统健康、水环境良好、水景观丰富等多方面大幅提升的要求,下一步提出对河道进行生态景观修复、生态整治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安镇街道;河道;治理
一、安镇街道河道水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水质情况
安镇街道辖区内有九里河、吼山港、双泾河、西仓浜、新横塘河等区、镇级河道22条,根据2018年度河长制监测结果情况年均值水质达Ⅲ类的6条、Ⅳ类的4条、Ⅴ类的5条、劣Ⅴ类的5条。 32条村级河道,均值Ⅲ类水以上河道6条,均值Ⅳ类水14条,均值Ⅴ类水5条,均值劣Ⅴ类水7条。除吴家桥浜、和尚桥东浜、北庄浜3条为新增河道未设达标平均水质类别,其余29条均设达标平均水质类别,平均水质类别达标的有21条,占比72.4%,未达标的有8条,占比27.6%。
(二)存在问题情况
分析当前各条河道水质情况,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安镇街道辖区内影响河道水质较大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1、内源污染调查情况分析
经现场调查所得,内源污染主要包括河中垃圾沉积、河底淤泥发酵等。底泥是排入河网水系的各种污染物的主要归宿场所之一。底泥耗氧是河流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一系列作用下,吸附在底泥颗粒上的污染物与孔隙水发生交换,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质,可使河流发生二次污染。
底泥还是大量微生物繁殖的温床,其中放线菌和蓝藻类在有机物参与下可产生黑臭物质,这也是引起河流黑臭的一大因素。黑臭型的湖泊和河流底泥中积蓄了大量的耗氧性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成为制约本区地表水质的重要次生污染源。
2、外源污染调查情况分析
外源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灌溉尾水、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以及大气沉降等。
二、安镇街道河道污染源解决思路
(一)整治思路
对现状有污水下河的管道进行截流、封堵。对于管道混接点,可采用封堵、敷设新管等方式,改变原有管道的不合理连接方式,恢复雨污分流。
主要治理要求是:
(1)对于市政污水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应封堵所接入的污水管道,并将污水管改接入污水排水系统,所封堵的污水管道应填实处理;
(2)对于市政雨水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道,应封堵所接入的雨水管道,并将雨水管改接入雨水排水系统,所封堵的雨水管道应填实处理;
(3)对于市政合流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应在核实计算的基础上,加设截流系统,或者实施雨污分流。
(4)对于小区等雨水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道,应对小区所接入的雨水管道进行封堵,并将其接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统,所封堵的雨水管道应填实处理;
(5)对于小区等污水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应对小区所接入的污水管道进行封堵,并将其接入市政污水排水系统,所封堵的雨水管道应填实处理;
(6)对于小区等合流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应对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治理,分别接入市政雨水和污水管道。
(二)面源污染控制:清淤活水-底泥疏浚与覆盖技术
1、排干清淤
对于没有防洪、排涝、航运功能的流量较小的河道,排干清淤指可通过在河道施工段构筑临时围堰,将河道水排干后进行干挖或者水力冲挖的清淤方法。排干后又可分为干挖清淤和水力冲挖清淤两种工艺。
2、调水引流-外源优化调水技术
①稀释机理
外源优化调水是通过稀释和置换等作用,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辅助措施。因此,稀释机理是调水技术最主要的技术原理之一。总所周知,外源调水增加了污染水体中清水量,从而降低了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相对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危害的程度。稀释一般是以物理过程为主,改变河流的整体水环境,为河流水质净化等其他机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很多文献研究表明,稀释是改善水质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之一。
②自净机理
自净机理是引清调水的另一大主要工作原理。通过调水,不仅通过稀释降低了污染物的相对浓度,还促进了水体的流动,改变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使得原来缺氧状态转变为富氧状态,从而为水体微生物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行调水后,河流径流量的加大会增加河流的环境容量,进而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污染物得到自然稀释和降解。
3、水质提升方案-构建以沉水植物、微生物及水下动物为主的水生态治理技术。
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净化功能:对氮素营养、磷素营养等的吸收作用、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1)生境营造技术
水下森林净化系统建立前,为提高水生植物种植成活率,需要对现状基底进行必要的生境营造技术,主要包括水体清杂及底泥活化,主要目的是去除底泥中病原微生物等有毒物质和腐烂根部物质,为植物种植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主要方式为水体清杂及微地形改造,淤泥翻晒、投撒淤泥降解和改良的微生物菌剂。
水体清杂及微地形改造主要针对水体中的各类杂草、垃圾及有害生物的残卵进行清理或移除工作。为水生植物的初期生长提供保证,避免外来有害物种对幼苗的啃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2)沉水植物净化系统
沉水植物是指植珠全部或大部分沉没于水下的植物,是水体中重要的生产者,是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调控者。沉水植物不仅可以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可以影响水体和底泥间的物质交换平衡,同时还可以明显抑制藻类生长。
沉水植物生态系统建设重点主要为建设初期水体透明度控制、水生植物群落构建及存活率保证、水生动物保护及群落控制、后期水生态系统的调控。
水生态系统建设初期,由于食物链结构不完善,极易暴发藻类,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故需要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本案在建设初期鱼类放养前,大量培养食藻性浮游动物,以增强水体透明度,控制藻类暴发,为沉水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所以,沉水植物种植为水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部分,植物群落存活、生长、繁殖直接影响到水生态治理的成败。
在水生生態系统中,水生植物是水体保持良性发育的关键生态类群,水生植物在河道系统中处于初级生产者地位,它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生产出大量的有机物质,为水生动物及人类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同时水生植物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水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因此完整的水生植物群落是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子。
(三)、安镇街道水生态整治、水质提升成功案例。
胶阳河地处锡山区安镇街道,西临锡东大道,东至走马塘西路,河道全长约830m,宽约16m,水深约1.8m,水域面积约13280m2,水体透明度约40cm,原水质经检测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劣五类。经治理后,两年内水质达到并持续稳定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河道水体透明度均已达到清澈见底。
三、安镇街道河道长效管护
安镇街道由城管局专门负责进行管理河道保洁,聘请专业第三方保洁单位对区、镇、村三级河道进行日常保洁,随时做到河面整洁、干净。
水生态整治完成河道由整治实施单位与养护单位签订专业管护合同。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安镇街道河道现状原因分析和诊断,可以看出,河道水质好坏与否是多方面原因、多种因素共同形成的结果,因此在河道治理时,不可以单纯采取某方力量或是某项技术与措施进行,需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可从纵向、横向、垂向、时间维度来综合考虑,以减轻纳污负荷,强化水体自净能力,使水体逐渐恢复生态健康属性。
关键词:安镇街道;河道;治理
一、安镇街道河道水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水质情况
安镇街道辖区内有九里河、吼山港、双泾河、西仓浜、新横塘河等区、镇级河道22条,根据2018年度河长制监测结果情况年均值水质达Ⅲ类的6条、Ⅳ类的4条、Ⅴ类的5条、劣Ⅴ类的5条。 32条村级河道,均值Ⅲ类水以上河道6条,均值Ⅳ类水14条,均值Ⅴ类水5条,均值劣Ⅴ类水7条。除吴家桥浜、和尚桥东浜、北庄浜3条为新增河道未设达标平均水质类别,其余29条均设达标平均水质类别,平均水质类别达标的有21条,占比72.4%,未达标的有8条,占比27.6%。
(二)存在问题情况
分析当前各条河道水质情况,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安镇街道辖区内影响河道水质较大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1、内源污染调查情况分析
经现场调查所得,内源污染主要包括河中垃圾沉积、河底淤泥发酵等。底泥是排入河网水系的各种污染物的主要归宿场所之一。底泥耗氧是河流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一系列作用下,吸附在底泥颗粒上的污染物与孔隙水发生交换,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质,可使河流发生二次污染。
底泥还是大量微生物繁殖的温床,其中放线菌和蓝藻类在有机物参与下可产生黑臭物质,这也是引起河流黑臭的一大因素。黑臭型的湖泊和河流底泥中积蓄了大量的耗氧性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成为制约本区地表水质的重要次生污染源。
2、外源污染调查情况分析
外源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灌溉尾水、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以及大气沉降等。
二、安镇街道河道污染源解决思路
(一)整治思路
对现状有污水下河的管道进行截流、封堵。对于管道混接点,可采用封堵、敷设新管等方式,改变原有管道的不合理连接方式,恢复雨污分流。
主要治理要求是:
(1)对于市政污水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应封堵所接入的污水管道,并将污水管改接入污水排水系统,所封堵的污水管道应填实处理;
(2)对于市政雨水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道,应封堵所接入的雨水管道,并将雨水管改接入雨水排水系统,所封堵的雨水管道应填实处理;
(3)对于市政合流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应在核实计算的基础上,加设截流系统,或者实施雨污分流。
(4)对于小区等雨水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道,应对小区所接入的雨水管道进行封堵,并将其接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统,所封堵的雨水管道应填实处理;
(5)对于小区等污水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应对小区所接入的污水管道进行封堵,并将其接入市政污水排水系统,所封堵的雨水管道应填实处理;
(6)对于小区等合流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应对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治理,分别接入市政雨水和污水管道。
(二)面源污染控制:清淤活水-底泥疏浚与覆盖技术
1、排干清淤
对于没有防洪、排涝、航运功能的流量较小的河道,排干清淤指可通过在河道施工段构筑临时围堰,将河道水排干后进行干挖或者水力冲挖的清淤方法。排干后又可分为干挖清淤和水力冲挖清淤两种工艺。
2、调水引流-外源优化调水技术
①稀释机理
外源优化调水是通过稀释和置换等作用,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辅助措施。因此,稀释机理是调水技术最主要的技术原理之一。总所周知,外源调水增加了污染水体中清水量,从而降低了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相对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危害的程度。稀释一般是以物理过程为主,改变河流的整体水环境,为河流水质净化等其他机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很多文献研究表明,稀释是改善水质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之一。
②自净机理
自净机理是引清调水的另一大主要工作原理。通过调水,不仅通过稀释降低了污染物的相对浓度,还促进了水体的流动,改变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使得原来缺氧状态转变为富氧状态,从而为水体微生物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行调水后,河流径流量的加大会增加河流的环境容量,进而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污染物得到自然稀释和降解。
3、水质提升方案-构建以沉水植物、微生物及水下动物为主的水生态治理技术。
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净化功能:对氮素营养、磷素营养等的吸收作用、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1)生境营造技术
水下森林净化系统建立前,为提高水生植物种植成活率,需要对现状基底进行必要的生境营造技术,主要包括水体清杂及底泥活化,主要目的是去除底泥中病原微生物等有毒物质和腐烂根部物质,为植物种植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主要方式为水体清杂及微地形改造,淤泥翻晒、投撒淤泥降解和改良的微生物菌剂。
水体清杂及微地形改造主要针对水体中的各类杂草、垃圾及有害生物的残卵进行清理或移除工作。为水生植物的初期生长提供保证,避免外来有害物种对幼苗的啃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2)沉水植物净化系统
沉水植物是指植珠全部或大部分沉没于水下的植物,是水体中重要的生产者,是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调控者。沉水植物不仅可以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可以影响水体和底泥间的物质交换平衡,同时还可以明显抑制藻类生长。
沉水植物生态系统建设重点主要为建设初期水体透明度控制、水生植物群落构建及存活率保证、水生动物保护及群落控制、后期水生态系统的调控。
水生态系统建设初期,由于食物链结构不完善,极易暴发藻类,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故需要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本案在建设初期鱼类放养前,大量培养食藻性浮游动物,以增强水体透明度,控制藻类暴发,为沉水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所以,沉水植物种植为水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部分,植物群落存活、生长、繁殖直接影响到水生态治理的成败。
在水生生態系统中,水生植物是水体保持良性发育的关键生态类群,水生植物在河道系统中处于初级生产者地位,它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生产出大量的有机物质,为水生动物及人类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同时水生植物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水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因此完整的水生植物群落是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子。
(三)、安镇街道水生态整治、水质提升成功案例。
胶阳河地处锡山区安镇街道,西临锡东大道,东至走马塘西路,河道全长约830m,宽约16m,水深约1.8m,水域面积约13280m2,水体透明度约40cm,原水质经检测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劣五类。经治理后,两年内水质达到并持续稳定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河道水体透明度均已达到清澈见底。
三、安镇街道河道长效管护
安镇街道由城管局专门负责进行管理河道保洁,聘请专业第三方保洁单位对区、镇、村三级河道进行日常保洁,随时做到河面整洁、干净。
水生态整治完成河道由整治实施单位与养护单位签订专业管护合同。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安镇街道河道现状原因分析和诊断,可以看出,河道水质好坏与否是多方面原因、多种因素共同形成的结果,因此在河道治理时,不可以单纯采取某方力量或是某项技术与措施进行,需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可从纵向、横向、垂向、时间维度来综合考虑,以减轻纳污负荷,强化水体自净能力,使水体逐渐恢复生态健康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