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s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社会将由“学历社会”转到“能力社会”,未来社会最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能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思维敏捷、主意巧妙的智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长大后才能灵活自如地适应时代。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爱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
  
  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体会到,自己爱学生,才能满腔热情的教育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给以鼓励的眼神,即使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会说:“别急,你再思考思考。”教师的宽容和充满爱的语言会使学生紧张的心理平缓下来,思维立刻活跃起来,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倘若采取鄙视的态度,那么结果会大庭相径。只要有爱,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心情自然会很愉快,思维会更活跃,创造力也能提高。大量实践证明,爱能激发智力,激发创造能力。
  
  二、创造宽松环境,鼓励学生和老师“抬杠”
  
  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果一个学生干什么都要看老师的眼色行事,不敢越雷池半步,处处谨小慎微,思维就会受到压抑,智力活动就会受到禁锢,新思维和探索力就会受到阻碍。在学校中要大力营造民主氛围,允许学生在某些问题上可以“不听老师的”。要想办法减少学生对犯错误的焦虑,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教师遇到学生挑战时要冷静。如果教师为维护“师道尊严”给学生当头一棒,就会摧残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要保护学生“不畏权威”的思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造型人才的可贵品质,应支持这种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事实说明,开朗、理智的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都会细心聆听,接受或者引导。
  
  三、改变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改革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和形成的过程。是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不断丰富、不断提高的过程。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变组织教学为全面教学,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实施创新教学,教师眼里不仅有书,更要有人,而且要有完整的人,要时时处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对一个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去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用创造性的教法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广泛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鼓励他们各方面的爱好和兴趣,摄取广博的知识,学会多向思维,集思广益。
  总之,培养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学生成才的需要。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说话能力和读写能力并列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出现了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这极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在全国推行,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改革,通过问题教学法将促进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密集型组织快速发展,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生产力已经成为了发展经济的资本和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从知识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成为了组
近年来,密云县委按照“群众在哪儿党在哪儿,理直气壮抓党建”的原则,在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中注重从最基层抓起,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向党小组延伸,不断加强农村党小组建设
在初中教学中,学科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良好品德,形成健康人格的教育重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科中的心理教育内容,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引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2005年5月18日,山东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了全省公开选拔拟任用的省直18位副厅级领导干部名单。一时间,不论在党政机关、大专
一、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背景rn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学科,是构成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在向许多领域渗透,数学方法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数学拥有极大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职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的方式探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训练的现状为主要依据,从课前说话训练、结合专业创造情境、评价与总结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训练;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我国中职语
从收入的不申报到申报,以及从申报制度对于规范领导干部各项收入渠道的角度看,收入申报无疑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个迄今已经实施了六七年的收入申报制度,在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