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梅戏《徽州女人》是当代黄梅戏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力作,展现了曾经生活在古老徽州深深庭院里等待一生的女人故事。自1999年首演以来,《徽州女人》就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觉与舞台表现力征服了广大观众。相较以往许多黄梅戏剧作,《徽州女人》的艺术创新是多方面的,创作者们合力营造出如诗如梦的意境,剧本简化、舞台诗化,力图通过多方位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渲染与剖析,挖掘出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字]简化;诗化;雅化
中图分类号:TP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370-01
一、简化的剧本:剧作框架试图挑战传统戏曲样式
剧作者淡化了传统剧本中的戏剧冲突与跌宕起伏的情节,采用简单、平淡的叙事。从欢欢喜喜地“嫁”,到漫长的“盼”,从痛苦的“吟”,到失意的“归”,白描式地完成了对一个女人一生的描述。
但应该注意的是创作者十分强调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波动与状态表露,在刹那间的情感冲击与极小的细节处将人物内心情感放大,实际上,《徽州女人》表达的是“女人”平静却又不寻常的生命过程。
从逻辑上来说,徽州女人的等待,意味着停滞、不行动,不行动就等于什么也不会发生,实则不然,徽州女人一辈子的等待中这个所谓“不行动”实则是个“大行动”。在等待中,空间上的寒来暑往、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心理上的自我挣扎到逃脱“困境”,从不敢跳出“水井”的“蛙”,到坚定地走下“石板桥”。
《徽州女人》站在女性的角度讲述历史,撕开了历史的一角。剧作中女人们和男人们的命运,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时代与历史的命运,它所展示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生存状态,所有人都在为了那个时代的前进付出了代价,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默默承受着一切。观众们看到的,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面临的冲突与选择,女人在35年等待中坚守着的“纯真爱情”,到最后也只能是让自己无限地失望。老秀才与男人少小离家追求“功名”,即便到了叶落归根重回故里的时候,饱受煎熬的他们也难以实现自己地美好夙愿。剧作结束时,在得知自己等待了一辈子的“丈夫”的孩子又去外面做事的时候,徽州女人的“又要辛苦一辈子了”,是徽州女人、也是剧作者、观众给予那个时代的谅解。
二、诗化的舞台:视听语言的运用
该剧导演巧妙地运用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将写意与写实、抒情与哲理有机融合,使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一幕《嫁》中,舞台设计一改传统的黄梅戏舞台虚拟、简洁的特点,采用立体多层次的设计,轿夫们抬着花轿,在舞台中央表演区载歌载舞,随后韩再芬饰演的新娘出现在舞台背景似的高台中,类似于影视中的蒙太奇,增强了舞台表现力。新婚之夜,女主人静坐床前,等待新郎揭盖头,为渲染女人内心的欣喜、期待,导演在调度舞台时,将床连同坐在床上的新娘前后移动,如同影视镜头的“推”、“拉”。
同时,《徽州女人》的灯光设计也十分巧妙。一改传统黄梅戏灯光只管照明的单一作用,在保证观众能够看清演员面部表情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面光的使用,通过灯光的舞台整体铺设以及局部的投影来进行电影式的镜头切换,明暗交织,让观众在灯光的带领下更深人体会该戏的人物心理与主题。
序幕“嫁”一场戏,大面积的暖色灯光的使用,是整个舞台被喜庆的氛围包围,让人迅速地进入到欢快热烈的情绪当中,同时又与主人公后来凄凉的命运形成对比。
最后一幕“归”中,在一片昏黄的灯光的映照下,层层叠叠的徽州古民居显得破败斑驳。徽州女人终于盼到了丈夫回来的那一刻,夕阳西下,同时也暗示着男女主人公都走到了人生的暮年。面对一生都在期盼和守候的丈夫,等到的卻是“你到底是谁”一句漠然冰冷的问话。女人全身一颤,踉踉跄跄几欲跌倒,随即定了定神,缓慢地走下石板路。此时,在正后上方布光,照射的女主人公的轮廓鲜明,显得端庄典雅,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灯光伴随徽州女人拾级而下,后由一束象征希望的绿色顶光照射,寓意女人最终会放弃这种依附于男人的被动、痛苦的生活方式,从此走向新的人生之路,引导观众流连、遐想。
三、雅化的情绪:精致的表演形式
《徽州女人》由于题材内容的特定要求,在表演中所体现的非程式化的特征也特别明显。她的表演身段明显具有弱化程式的动作,迈向现代舞蹈性的表演特点。表演的设置上,突破了传统行当的界限,从人物出发,从“女人”的角度出发,加入现代舞、芭蕾舞与民族舞蹈的表演元素,在传统程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造,使其更具有现代感与流动性,整场戏如同轻歌曼舞。
在第一幕“嫁”中,抬花轿、吹唢呐的动作编排,编导在动作设计上吸呐了许多民族舞蹈的语汇,融入到演员的表演过程之中,以舞蹈化的表演表现出出嫁时热闹的景象。
第三幕“吟”中,以含蓄、浪漫的表现手法展示出“春”的主题。古梁柱突然折断,骤降的雪花漫天飞舞,巨大的圆月与女人孤独的内心世界呼应。韩再芬在黄梅戏传统的生活化的舞蹈形态中,使之与芭蕾、现代舞、民族舞蹈的结合与运用使得身段表演突破了以往程式化的束缚,使得肢体的表达满足故事思想的传递力度。这些精致、细腻的表演,使观众在欣赏女人形体美的同时,也深深被这美丽背后的心酸、落寞所打动,给整部剧带来一种无尽的“悲剧”的凄美意境,巨大的反差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使人更为记忆深刻。
当然,形体动作是演员心理动作的外化与延伸,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心理和形体动作必须是统一的,决不可貌合神离。这一切的表演创新,都是从人物心理出发的,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与情绪的。
总结
黄梅戏《徽州女人》以其诗化的风格、散文式的戏剧结构在当代戏曲中独具特色,富有创新意义。它的舞台、舞美设计即追求唯美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在特定的景物、特定的人物、特定的情节设计和氛围的铺陈上,灯光、表演与人物的心理、情感走向的表达相辅相成,情景与人物的命运交织形成一种诗意境界,烘托出全剧诗意的美好意境,在美的意境已经衬托下,又反过来达到与“悲”的结局强大反差的戏剧性效果。
总而言之,剧作在简单中孕育着成长,将情绪与人物内心的成长诗意外化,所有舞台存在都向观众传递着美的空间与想象,至美的追求让我们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
参考文献
[1]王安祁.《〈徽州女人〉的启示——台湾戏迷的观点》[J].中国戏剧,2002年,第9期.
[2]朱伟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途径——评昆剧〈桃花扇〉》和黄梅戏〈徽州女人〉》》[J].文艺争鸣,2001年,第03期
[3]韩再芬.《我和〈徽州女人〉》[J].剧本,1999年,第08期.
作者简介
秦乔楠(1994——),女,汉族,甘肃武威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
[关键字]简化;诗化;雅化
中图分类号:TP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370-01
一、简化的剧本:剧作框架试图挑战传统戏曲样式
剧作者淡化了传统剧本中的戏剧冲突与跌宕起伏的情节,采用简单、平淡的叙事。从欢欢喜喜地“嫁”,到漫长的“盼”,从痛苦的“吟”,到失意的“归”,白描式地完成了对一个女人一生的描述。
但应该注意的是创作者十分强调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波动与状态表露,在刹那间的情感冲击与极小的细节处将人物内心情感放大,实际上,《徽州女人》表达的是“女人”平静却又不寻常的生命过程。
从逻辑上来说,徽州女人的等待,意味着停滞、不行动,不行动就等于什么也不会发生,实则不然,徽州女人一辈子的等待中这个所谓“不行动”实则是个“大行动”。在等待中,空间上的寒来暑往、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心理上的自我挣扎到逃脱“困境”,从不敢跳出“水井”的“蛙”,到坚定地走下“石板桥”。
《徽州女人》站在女性的角度讲述历史,撕开了历史的一角。剧作中女人们和男人们的命运,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时代与历史的命运,它所展示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生存状态,所有人都在为了那个时代的前进付出了代价,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默默承受着一切。观众们看到的,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面临的冲突与选择,女人在35年等待中坚守着的“纯真爱情”,到最后也只能是让自己无限地失望。老秀才与男人少小离家追求“功名”,即便到了叶落归根重回故里的时候,饱受煎熬的他们也难以实现自己地美好夙愿。剧作结束时,在得知自己等待了一辈子的“丈夫”的孩子又去外面做事的时候,徽州女人的“又要辛苦一辈子了”,是徽州女人、也是剧作者、观众给予那个时代的谅解。
二、诗化的舞台:视听语言的运用
该剧导演巧妙地运用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将写意与写实、抒情与哲理有机融合,使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一幕《嫁》中,舞台设计一改传统的黄梅戏舞台虚拟、简洁的特点,采用立体多层次的设计,轿夫们抬着花轿,在舞台中央表演区载歌载舞,随后韩再芬饰演的新娘出现在舞台背景似的高台中,类似于影视中的蒙太奇,增强了舞台表现力。新婚之夜,女主人静坐床前,等待新郎揭盖头,为渲染女人内心的欣喜、期待,导演在调度舞台时,将床连同坐在床上的新娘前后移动,如同影视镜头的“推”、“拉”。
同时,《徽州女人》的灯光设计也十分巧妙。一改传统黄梅戏灯光只管照明的单一作用,在保证观众能够看清演员面部表情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面光的使用,通过灯光的舞台整体铺设以及局部的投影来进行电影式的镜头切换,明暗交织,让观众在灯光的带领下更深人体会该戏的人物心理与主题。
序幕“嫁”一场戏,大面积的暖色灯光的使用,是整个舞台被喜庆的氛围包围,让人迅速地进入到欢快热烈的情绪当中,同时又与主人公后来凄凉的命运形成对比。
最后一幕“归”中,在一片昏黄的灯光的映照下,层层叠叠的徽州古民居显得破败斑驳。徽州女人终于盼到了丈夫回来的那一刻,夕阳西下,同时也暗示着男女主人公都走到了人生的暮年。面对一生都在期盼和守候的丈夫,等到的卻是“你到底是谁”一句漠然冰冷的问话。女人全身一颤,踉踉跄跄几欲跌倒,随即定了定神,缓慢地走下石板路。此时,在正后上方布光,照射的女主人公的轮廓鲜明,显得端庄典雅,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灯光伴随徽州女人拾级而下,后由一束象征希望的绿色顶光照射,寓意女人最终会放弃这种依附于男人的被动、痛苦的生活方式,从此走向新的人生之路,引导观众流连、遐想。
三、雅化的情绪:精致的表演形式
《徽州女人》由于题材内容的特定要求,在表演中所体现的非程式化的特征也特别明显。她的表演身段明显具有弱化程式的动作,迈向现代舞蹈性的表演特点。表演的设置上,突破了传统行当的界限,从人物出发,从“女人”的角度出发,加入现代舞、芭蕾舞与民族舞蹈的表演元素,在传统程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造,使其更具有现代感与流动性,整场戏如同轻歌曼舞。
在第一幕“嫁”中,抬花轿、吹唢呐的动作编排,编导在动作设计上吸呐了许多民族舞蹈的语汇,融入到演员的表演过程之中,以舞蹈化的表演表现出出嫁时热闹的景象。
第三幕“吟”中,以含蓄、浪漫的表现手法展示出“春”的主题。古梁柱突然折断,骤降的雪花漫天飞舞,巨大的圆月与女人孤独的内心世界呼应。韩再芬在黄梅戏传统的生活化的舞蹈形态中,使之与芭蕾、现代舞、民族舞蹈的结合与运用使得身段表演突破了以往程式化的束缚,使得肢体的表达满足故事思想的传递力度。这些精致、细腻的表演,使观众在欣赏女人形体美的同时,也深深被这美丽背后的心酸、落寞所打动,给整部剧带来一种无尽的“悲剧”的凄美意境,巨大的反差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使人更为记忆深刻。
当然,形体动作是演员心理动作的外化与延伸,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心理和形体动作必须是统一的,决不可貌合神离。这一切的表演创新,都是从人物心理出发的,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与情绪的。
总结
黄梅戏《徽州女人》以其诗化的风格、散文式的戏剧结构在当代戏曲中独具特色,富有创新意义。它的舞台、舞美设计即追求唯美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在特定的景物、特定的人物、特定的情节设计和氛围的铺陈上,灯光、表演与人物的心理、情感走向的表达相辅相成,情景与人物的命运交织形成一种诗意境界,烘托出全剧诗意的美好意境,在美的意境已经衬托下,又反过来达到与“悲”的结局强大反差的戏剧性效果。
总而言之,剧作在简单中孕育着成长,将情绪与人物内心的成长诗意外化,所有舞台存在都向观众传递着美的空间与想象,至美的追求让我们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
参考文献
[1]王安祁.《〈徽州女人〉的启示——台湾戏迷的观点》[J].中国戏剧,2002年,第9期.
[2]朱伟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途径——评昆剧〈桃花扇〉》和黄梅戏〈徽州女人〉》》[J].文艺争鸣,2001年,第03期
[3]韩再芬.《我和〈徽州女人〉》[J].剧本,1999年,第08期.
作者简介
秦乔楠(1994——),女,汉族,甘肃武威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