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小众节目高收视率的成因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9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在各种媒体中,有关斯诺克的报道一年比一年多,全世界观看斯诺克比赛转播的球迷已然过亿,成为了收视率最高的运动之一。本文便是论述斯诺克运动从“小众运动”发展到“亿万收视率”规模的这一现象,找出其创造高超收视率的根本原因,也阐明决定所有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 斯诺克 小众运动 收视率 原因
  一、斯诺克的电视转播之路
  斯诺克,台球的一种,起初只是一种小众、绅士运动,而随着文化的融合,媒体的不断推动,被逐渐散播到了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媒体对其电视转播之路上,有两段黄金时期。第一次是出现在1985年英国的世界锦标赛的决赛上,当时两位选手鏖战到凌晨,但仍有约1850万英国人通过转播看到了比赛结束,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斯诺克运动也成为了足球之后拥有第二多电视观众的一项运动。第二次则是出现在中国,自从斯诺克被我国电视媒体转播以来,这项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斯诺克热”,电视收视率不断攀升,到目前为止,斯诺克已经成为央视的收视之王,名副其实的第一运动。
  二、高收视率与斯诺克的魅力所在
  (一)斯诺克的转播技术及特点
  斯诺克是一项非常精细的运动,其对球员技术的要求之高堪称所有体育运动之最,斯诺克比赛范围只是围绕一张双人床大小的球台,远距离的镜头不能让观众通过电视看到细微的球势。因此,相对于其他体育运动,“鹰眼”这种专门为斯诺克电视转播开发的技术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使得斯诺克电视转播细腻到了极限,也使比赛解说员评论的更简单明了,让观众对现场局势发起更深入更明确的思考,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观看斯诺克转播,增加了收视率。
  斯诺克的确很火,大部分CCTV5播放的斯诺克比赛都是在晚间,甚至深夜。为了满足观众的收视习惯,央视给这个国际顶级赛事预留了大量的频道空间,与其撞车的花滑大奖赛和短池游泳世界杯只能在转播间隙插播。这也就不难看出CCTV5对斯诺克比赛的重视程度,原因便是高超的收视率和庞大的受众群体所带来的效益。
  (二)造成超高收视率的受众来源及特点
  一种运动的发展不能只靠电视的推动,其本身的特点也是关键因素。斯诺克特点很鲜明,那就是“阻挡”,这也是“Snooker”一词的真正含义,只要了解这一含义便可以了。在斯诺克这种记分定输赢的台球比赛中,谁先把球桌上的球“清理”完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能多得分。一心想打进球不是明智之举,最主要的是如何在自己不能进球得分的情况下设计阻碍,阻挡对手常规击球,使对方很难得分或造成犯规。这就需要斯诺克球员有高超的技术、头脑(计算能力)、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运气。正因为斯诺克的这种特点,它的受众群体才不断扩大。
  (三)斯诺克吸引观众的“法宝”
  在观看斯诺克的比赛时,人们往往把自己带入球手的角色,站在球手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打进球、解开球。比如2012年的国际斯诺克锦标赛决赛,由奥沙利文对战卡特。两人都是顶尖高手,技术和计算能力以及心态方面都不差。那么球局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在观众以某位球手的视角去思考下一杆球怎么打的時候,场上的球手同时也在花时间思考,当观众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或还在思考中的时候,球手已经出杆,那么将自己带入角色的观众就可以与球手的想法相互印证。所以说,斯诺克这种通过电视转播产生出强大的、区别于其他运动的代入感是其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
  三、球手与观众各自的“斯诺克人生”
  (一)名人对斯诺克转播收视率的贡献
  要说斯诺克运动在全球范围的发展与收视率的攀升,也少不了一个人的推动作用,那就是丁俊晖。
  丁俊晖的技术是世界顶尖的,球风沉稳、细腻,善于思考,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中国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走出国门便代表中国形象,“世界冠军必定为国争光”,这是中国老百姓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2011年世界范围内斯诺克世锦赛的收视率已经上亿,而到了今年,丁俊晖也拿下了他的职业第五冠。球手在比赛中得到成长,而比赛也在球手的作用下得到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二)球手与观众在电视转播中的心灵共振
  观众会代入球手的角色投入比赛之中,其实球手与观众也有一种心灵上的共振与互动。这便是球手与观众心灵上最基本的互动——互相尊重。坐在电视机前所有观众都会在心底为自己中意的球员呐喊助威,他们的情绪随着现场球局时时波动。而场上比赛的球员也在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因为不止现场的几千观众在注视着自己打球,此时还有世界各地的亿万电视观众通过摄像机在凝视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所以说,球手与观众的这种心灵共振很了不起,与其说全世界观众在注视两个人打一局斯诺克,不如说全世界的观众在共同打一局斯诺克。
  四、结语
  斯诺克的意义在于,在红球没有被打尽之前,所有进袋的彩球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起死回生,它是可以重复的。斯诺克在诠释着人生的意义,所以他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赢取亿万的收视率。古人说大道三千,每一样事物都蕴含着他独特的“道”,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电视节目被人所创造,也随着人自身的发展而发展,而节目本身来源于生活,收视率的高低,只能是近“道”者高,远“道”者低。“道”是什么,道在生活中,道是人心。
  参考文献:
  [1] 威廉姆斯.我为运动狂——斯诺克[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2] 谢永磊.我国斯诺克球迷文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11.
  [3] 张蓉.斯诺克的中国火[J].中国体育.2010.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市新型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找出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明确新型培训机构的自身定位,提高培训质量和管理服务意识,推出更多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的篮球培训服务,从而推动北京市篮球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篮球 培训 SWOT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
中图分类号:G812.1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2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融入体育健身的行列之中,健身俱乐部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会籍顾问在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以锦州市健身俱乐部会籍顾问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改进策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访问法,具体分析锦州市健身俱乐部在会籍顾问发展中存在的诸多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备受人们关注,体育培训机构作为我国体育产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而焕发勃勃生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趋势,中小学生体质变化,办公室人群对运动需求,促进就业四个方面,探讨体育培训机构建设可行性。  关键词 体育培训机构 可行性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