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胆总管结扎术(BDL)构建小鼠胆管阻塞模型,观察胆囊、胆管及肝脏等病理变化,并模拟临床胆道阻塞病程变化。取体重26~28g健康雄性ICR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BDL手术组和假手术组,通过术中和术后2d、1w、2w、4w取材两组模型观察其生理状态和肝脏、胆囊、胆管的外观形态变化,并以HE染色来检测肝脏的病理变化。ICR小鼠以实施结扎胆总管手术造成了梗阻性黄疸,其肝脏和胆囊的病理变化规律与人类相似,造模的时间短,是研究梗阻性黄疸病理生理机能和治疗方案的可靠有效实验模型。
关键词:胆道阻塞;黄疸;胆总管结扎;病程;病理变化
因为大鼠对黄疸带来的危害相对不敏感,对黄疸的耐受能力时间长,有利于观察肝硬化的变化过程,有利于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也相对比较经济且操作简单方便[1]。为此,过去阻塞性黄疸(即梗阻性胆道)实验动物模型通常采用大鼠,而大鼠在正常生理结构上不具有胆囊,不符合正常生理结构,且造模时间较长,因而现在通常改用小鼠造模,探究胆总管的充盈变化、胆囊和肝脏的病理变化,观察各个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关于材料、用具与方法
1.1 材料
ICR小鼠,雄性,26~28g,清洁级,总共48只。适应性饲养一周。
中性树脂,75%酒精及各浓度酒精溶液,4%水合氯醛,阿托品,10%福尔马林,二甲苯溶液,苏木素,伊红等。
1.2 工具
电剪,常用手术器械,小鼠手术台,手术缝合针,手术缝合线,载玻片,打火机。
1.3 仪器
手术显微镜,体视显微镜,脱水机,包埋机,烘片机,轮转切片机。
1.4 方法
(1)模型建立
用于实验的小鼠,术前先禁食6h,然后在其腹腔注射4%水合氯醛(0.1ml/g)予以麻醉。在麻醉生效之后对小鼠进行保定,术部用电剪剃毛并消毒。在小鼠腹部中央打开腹腔,用生理盐水蘸湿的棉签小心地分开十二指肠和肝叶,将胆总管予以游离之后进行缝合结扎;假手术组对胆总管安排游离但不结扎。术后以白炽灯提升其体表温度,尽快恢复正常体温,直到小鼠活动自如。2h之后可饮水,6h之后可让其自主进食。
(2)生理形态学观察
先观察其精神、食欲、术部的皮肤情况和皮毛光泽等;等手术开腹后,观察肝脏的形状大小、形态结构、肝部色泽等。
(3)取材及石蜡标本制作
开腹后,小心取下整个肝组织,在冰上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干净,再用棉签小心地分离各肝叶,小心完整地取下最大的肝叶组织放入福尔马林中予以固定。2d后,通过脱水机对固定好的肝组织进行脱水蜡化,然后制作成石蜡组织标本储存。
(4)HE染色观察图示
石蜡组织标本切片,厚度0.4μm,于40℃温水里展开,并附着在载玻片上,接着放于60℃烤片1h,使切片完全地附着在载玻片上。染色前,将烤好的切片浸泡于二甲苯溶液中脱蜡,再分别浸泡于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的各种酒精,最后入蒸馏水。然后进行切片的HE染色、无水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最后再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的组织结构并拍照,记录实验结果。如下图:
切片 → 展开 → 烤片 → 脱蜡水化 → 染色 → 脱水 → 透明 → 封片
2 观察实验结果
2.1 术中术后反应
手术过程BDL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均未出现死亡情况。进行BDL手术组的小鼠,其尿液在术后1d开始变黄,2d耳朵、肛门位和尾巴渐变黄且食欲下降;1w耳朵、肛门位和尾巴全部变黄,腹部皮肤也变黄且眼睛出现大量眼屎,精神不佳,食欲较2d时进一步下降且体重减轻;2w全身黄染,精神萎靡,生理活动弱,体重进一步下降;4w持续黄染,精神和食欲不佳,毛发枯燥散乱无光泽。假手术组,其皮毛发亮,食欲良好,精神佳,无嗜睡等不良现象。
2.2 肝脏标本的外观
术后2d,BDL手术组近端胆总管囊性扩张肿胀,胆囊变大,肝脏肿大色暗;1w见胆囊严重肿胀,结扎处胆管肿胀如黄豆大,肝脏深红色出现白色针尖状坏死点;2w胆囊较一周前无变化,胆管肿胀如弹珠大,肝脏变黑,白色坏死点增多变大;4w见胆囊液体较稠,胆管肿胀缩小,肝脏硬化成黄白色,边缘钝圆。假手術组术后小鼠腹腔内肝脏等各器官均正常。
2.3 胆道阻塞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借助术后小鼠肝组织切片的HE染色来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BDL手术组:术后2d,观察发现小鼠肝组织HE染色,其大部分肝细胞依然正常,少数肿大,排列有所紊乱,出现少数坏死灶及少数炎性细胞;术后1w,肝小叶结构模糊,细胞紊乱,出现损伤,肝细胞初现坏死灶,坏死面积逐渐增大,同时带有大量炎性细胞出现,如染红色嗜酸性粒细胞;术后2w,肝细胞损伤加重,无法分辨肝小叶结构,肝细胞坏死增多,坏死灶面积继续增大,坏死点增多;术后4w,肝细胞大部分坏死,结构紊乱,坏死灶大量增加。假手术组:术后其肝组织HE染色,未出现任何变化,其肝小叶形态也显示正常,肝细胞完整无损。
3 结论与小结
小鼠胆总管结扎后,小鼠胆道阻塞后的病程及病理变化见下图:
参考文献
[1] 岳劼.实验鼠胆道结扎后血清胆红素变化的全程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9.
关键词:胆道阻塞;黄疸;胆总管结扎;病程;病理变化
因为大鼠对黄疸带来的危害相对不敏感,对黄疸的耐受能力时间长,有利于观察肝硬化的变化过程,有利于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也相对比较经济且操作简单方便[1]。为此,过去阻塞性黄疸(即梗阻性胆道)实验动物模型通常采用大鼠,而大鼠在正常生理结构上不具有胆囊,不符合正常生理结构,且造模时间较长,因而现在通常改用小鼠造模,探究胆总管的充盈变化、胆囊和肝脏的病理变化,观察各个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关于材料、用具与方法
1.1 材料
ICR小鼠,雄性,26~28g,清洁级,总共48只。适应性饲养一周。
中性树脂,75%酒精及各浓度酒精溶液,4%水合氯醛,阿托品,10%福尔马林,二甲苯溶液,苏木素,伊红等。
1.2 工具
电剪,常用手术器械,小鼠手术台,手术缝合针,手术缝合线,载玻片,打火机。
1.3 仪器
手术显微镜,体视显微镜,脱水机,包埋机,烘片机,轮转切片机。
1.4 方法
(1)模型建立
用于实验的小鼠,术前先禁食6h,然后在其腹腔注射4%水合氯醛(0.1ml/g)予以麻醉。在麻醉生效之后对小鼠进行保定,术部用电剪剃毛并消毒。在小鼠腹部中央打开腹腔,用生理盐水蘸湿的棉签小心地分开十二指肠和肝叶,将胆总管予以游离之后进行缝合结扎;假手术组对胆总管安排游离但不结扎。术后以白炽灯提升其体表温度,尽快恢复正常体温,直到小鼠活动自如。2h之后可饮水,6h之后可让其自主进食。
(2)生理形态学观察
先观察其精神、食欲、术部的皮肤情况和皮毛光泽等;等手术开腹后,观察肝脏的形状大小、形态结构、肝部色泽等。
(3)取材及石蜡标本制作
开腹后,小心取下整个肝组织,在冰上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干净,再用棉签小心地分离各肝叶,小心完整地取下最大的肝叶组织放入福尔马林中予以固定。2d后,通过脱水机对固定好的肝组织进行脱水蜡化,然后制作成石蜡组织标本储存。
(4)HE染色观察图示
石蜡组织标本切片,厚度0.4μm,于40℃温水里展开,并附着在载玻片上,接着放于60℃烤片1h,使切片完全地附着在载玻片上。染色前,将烤好的切片浸泡于二甲苯溶液中脱蜡,再分别浸泡于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的各种酒精,最后入蒸馏水。然后进行切片的HE染色、无水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最后再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的组织结构并拍照,记录实验结果。如下图:
切片 → 展开 → 烤片 → 脱蜡水化 → 染色 → 脱水 → 透明 → 封片
2 观察实验结果
2.1 术中术后反应
手术过程BDL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均未出现死亡情况。进行BDL手术组的小鼠,其尿液在术后1d开始变黄,2d耳朵、肛门位和尾巴渐变黄且食欲下降;1w耳朵、肛门位和尾巴全部变黄,腹部皮肤也变黄且眼睛出现大量眼屎,精神不佳,食欲较2d时进一步下降且体重减轻;2w全身黄染,精神萎靡,生理活动弱,体重进一步下降;4w持续黄染,精神和食欲不佳,毛发枯燥散乱无光泽。假手术组,其皮毛发亮,食欲良好,精神佳,无嗜睡等不良现象。
2.2 肝脏标本的外观
术后2d,BDL手术组近端胆总管囊性扩张肿胀,胆囊变大,肝脏肿大色暗;1w见胆囊严重肿胀,结扎处胆管肿胀如黄豆大,肝脏深红色出现白色针尖状坏死点;2w胆囊较一周前无变化,胆管肿胀如弹珠大,肝脏变黑,白色坏死点增多变大;4w见胆囊液体较稠,胆管肿胀缩小,肝脏硬化成黄白色,边缘钝圆。假手術组术后小鼠腹腔内肝脏等各器官均正常。
2.3 胆道阻塞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借助术后小鼠肝组织切片的HE染色来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BDL手术组:术后2d,观察发现小鼠肝组织HE染色,其大部分肝细胞依然正常,少数肿大,排列有所紊乱,出现少数坏死灶及少数炎性细胞;术后1w,肝小叶结构模糊,细胞紊乱,出现损伤,肝细胞初现坏死灶,坏死面积逐渐增大,同时带有大量炎性细胞出现,如染红色嗜酸性粒细胞;术后2w,肝细胞损伤加重,无法分辨肝小叶结构,肝细胞坏死增多,坏死灶面积继续增大,坏死点增多;术后4w,肝细胞大部分坏死,结构紊乱,坏死灶大量增加。假手术组:术后其肝组织HE染色,未出现任何变化,其肝小叶形态也显示正常,肝细胞完整无损。
3 结论与小结
小鼠胆总管结扎后,小鼠胆道阻塞后的病程及病理变化见下图:
参考文献
[1] 岳劼.实验鼠胆道结扎后血清胆红素变化的全程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