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为什么拥有如此生命力?因为它既饱含了中国特色的哲理思维,而且具备中国文字的独有美感。
首先,俗语非常喜欢用“对比”手法,造成跌宕感。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一个,形成数量上的对比;地位低微的皮匠和智慧非凡的诸葛亮,形成形象上的对比;组合起来的效果,就是打破心理定势,留下深刻印象。当然,皮匠本来是“裨将”(副将),在流传过程中慢慢走了样,但这种“讹误”,恰恰说明人们也是“文似看山不喜平”的。
再看“匠”和“亮”的读音,合辙押韵,读来音韵和谐,与传统诗歌的审美相合。随便再举几个例子:“动手成功,伸手落空。”“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不怕无能,就怕无恒。”“不怕慢,就怕站。”“一不做,二不休,倒了葫芦洒了油。”……如果用各地方言说出,则诙谐之感更盛。
画面感,形象化,是俗语打动人心的利器。比如“岸上不刮风,河里不起浪”这是说事出总有因,粗俗点,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由一件事引来其他麻烦,或由一个犯事的牵出一大串;“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意思是一个人力量有限,团结才是硬道理。讲道理时,引用上这么一两句,立刻能拉近与听者的距离。
汉字的形式美也在俗语中频频出现。大家熟知的“八字还没有一撇”,来自汉字笔顺;“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用“干”的间架结构来带出整句话的气势。
广义地说,俗语也包括歇后语。歇后语常借用谐音手法,显得出人意表又顺理成章:“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缺衣(一)少食(十)”……遮掉前半句,俨然成谜语,略带曲折而总有答案,自然受人欢迎。
首先,俗语非常喜欢用“对比”手法,造成跌宕感。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一个,形成数量上的对比;地位低微的皮匠和智慧非凡的诸葛亮,形成形象上的对比;组合起来的效果,就是打破心理定势,留下深刻印象。当然,皮匠本来是“裨将”(副将),在流传过程中慢慢走了样,但这种“讹误”,恰恰说明人们也是“文似看山不喜平”的。
再看“匠”和“亮”的读音,合辙押韵,读来音韵和谐,与传统诗歌的审美相合。随便再举几个例子:“动手成功,伸手落空。”“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不怕无能,就怕无恒。”“不怕慢,就怕站。”“一不做,二不休,倒了葫芦洒了油。”……如果用各地方言说出,则诙谐之感更盛。
画面感,形象化,是俗语打动人心的利器。比如“岸上不刮风,河里不起浪”这是说事出总有因,粗俗点,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由一件事引来其他麻烦,或由一个犯事的牵出一大串;“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意思是一个人力量有限,团结才是硬道理。讲道理时,引用上这么一两句,立刻能拉近与听者的距离。
汉字的形式美也在俗语中频频出现。大家熟知的“八字还没有一撇”,来自汉字笔顺;“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用“干”的间架结构来带出整句话的气势。
广义地说,俗语也包括歇后语。歇后语常借用谐音手法,显得出人意表又顺理成章:“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缺衣(一)少食(十)”……遮掉前半句,俨然成谜语,略带曲折而总有答案,自然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