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为什么第二个发言?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会讨论,即使你有一些想法,但仍然等着别人首先发言,这是为什么?
  答案A。 我不想被过分关注。我总是避免做出头鸟,众人的目光聚焦在我身上会浑身不自在。
  答案B。 我需要多一些时间,想想我这个想法有哪些可能被挑战到的地方,把障碍想得再明白一些,然后才发言。
  答案C。我喜欢从别人的想法当中获得更多信息,我认为这些信息能完善我的想法。
  当然,也许你向来都是争取最先发言的,那就请顺着这个角度,问问自己为什么上一次会议会第一个发言—纯粹想法太多憋不住?责任感使然,要求自己带出讨论氛围?希望引人瞩目?希望被认为是最有想法和最活跃的人…… 同样,总会有不同的回答,也就是说,不同的心理特质主导了这个行为瞬间。
  A回答估计是受到“追求”这一特质比较低的影响,让他不喜欢在聚光灯下,低调的生活感觉更自由,对他的鼓励是选择不在公开场合高调宣扬会更有效。
  B回答有比较明显的“审慎”特质,他无意中就能想到一件事未来执行的过程有哪些障碍,他对是否能解决这些障礙的预判影响着他对一个想法的支持程度。
  C回答显示了其“搜集”的特质,搜集思维。他很包容他人的想法,并依赖这些想法进行决策或者与自己的思想进行碰撞,形成更全面的观点。
  “追求”、“审慎”和“搜集”这些心理特质大都是天生的,并且都是中性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了解自己独特的心理结构,是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的第一步。
  虽然通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才能成就卓越人生的理论所有人都不陌生,但据盖洛普咨询对全球职场人士的研究表明,只有低于30%的人认为自己每天都能运用自己的优势工作,而在中国和日本,这个比例更是只有14%和15%。有艺术细胞的人从事艺术事业,有运动细胞的人从事体育运动,这似乎并不难实现。我们大部分读者也已经完成了这个简单的择业过程,进入了各自的职场。可是,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仍然并不认为自己正在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呢?
  在一个组织中,也许职位和职责相对固定,并非我们想改变就能马上改变。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心理结构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差异,变成自己的优势,在当下的职位中,形成鲜明正面的个人工作风格。比如“审慎”能够帮你建立工作中的标准化程序;“搜集”能够让你看到未来的增长机会。
  盖洛普从领导力优势的四大领域—执行力、影响力、建立关系和战略思维出发,总结了34种心理特质,除了专业的测评工具,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的行为,选取一些片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自己的决策过程和行为动机。比如:
  1.渴望。如果你有整整一周的时间,这段时间不需要做你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你会选择做什么?为什么?
  2.满足。你完成什么活动之后,你会忍不住想“我什么时候能再做一遍?”为什么?
  3.迅速学习。有哪些事你很自然就会了,但你通过分解步骤解释给别人的时候竟难倒了你?
  4.卓越表现。在别人眼里,你在哪些方面特别优秀?
  5.忘我境界。做什么的时候你有过忘我境界?
其他文献
有人试验过,在街边,拿着100块人民币试图“销售”给路人,看看多少钱卖得掉。100元人民币的价值,当然也是100元,销售人自己知道,这是真币。结果正如你所预料的,别说打八折,可能就算不要钱,也没人要,人家总有顾虑。  这个试验背后,其实就是销售的难点所在。在整体诚信度不高的社会,大家的防御机制都很强。销售人要做的,就是拥有好意,同时让别人原原本本地感受到自己的好意。这需要方法,也需要训练。  真正
期刊
我是个中专生,中专生一年的实习实则帮助不大。学历是硬伤,经验是阻碍。从看到《职场》杂志开始,我觉得有必要为这类人群增加一些机会。通过杂志让大家关注我们,不至于在就业难的市场中增加失业和待业率,同时又可以减轻企业缺少人才的压力,保障大家的未来。  Re:小编非常理解面临就业时人们的苦闷,觉得自己很难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小编觉得这位同学也不必为前途特别悲观,看今年大学生的“最难就业季”会有所感觉,学生难
期刊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得假期对职场人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为更好地了解白领旅游状况,智联招聘携手艺龙旅行网推出《2013年白领旅游指数调研》。此次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8313份。  旅游次数  近八成白领工作以来有过旅游 外企白领旅游次数最高  此次调查显示,近八成(77.95%)的职场人有过旅游。其中,1—3年工作年限、3—5年工作年限、5年以上工作年限白领平均旅游次数分别为2.85次、3.5次、4.
期刊
留学当然是为了接受国外的教育,而教育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有多少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有多少种教育理念。在斯巴达,教育被认为是极权政治的工具,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忠诚的爱国志士,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拥有思想独立、追求真理与自由的个体,个体利益优先,任何人不能凌驾于公平、公正与法律之上;在中国远古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将一套巫术礼仪传递给下一代,以
期刊
梦还没开始,就碎了  6月毕业,5月份政策才出台,像李可乐这样一夜之间“年龄超标”的毕业生就被撂在了旱地里,他们心中的迷惘可想而知。虽然经过部分应届大学生的上访争取,北京人社局回应称,这一规定不是针对特定人群提出的新的进京政策,而是对当前北京市属用人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的指导性意见。考虑到2013届高校毕业生择业正在进行中,已有部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初步接收意向,对于用人单位满意、愿意引进
期刊
现实很骨感,生存很艰难。争机会、争资源、争加薪、争上位,职场竞争的残酷性被迅速放大,许多职场人即使心力憔悴也不敢停止拼杀,怕自己不争就永无出头时。心理学家认为缺乏安全感的心理成因是缺乏信任感。从这个角度讲,缺乏职场安全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不相信—不相信资源能合理分配,不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不相信有能力就会被提升。如果对所有的不相信追根溯源,大约可以归于一个缘由—不信任自己的上司。  人而无信不知其
期刊
小金用了三年时间,从一家猎头公司的普通职员做到了助理顾问。为了在公司站稳脚跟,她拼命工作,比任何一个人都努力。同期进公司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纷纷离开,但小金坚持了下来。“爸妈和上大学的弟弟都指望着我呢!”小金说。  不过,小金感觉自己的工作热情正在消退,而且与身边的同事越来越难以相处。在工作业绩汇报会上,每当看到别的同事取得超过自己的业绩,小金就不由自主地嫉妒,在内心深处产生焦虑情绪。在日常工作
期刊
对宝洁这位“追求生活质量”的老行家来说,能在最佳雇主榜上经久不衰,在员工激励上自然要有别的杀手锏。  一般常见的“企业员工健康保障”,基本都属于形式主义典范—体检卡+招贴画+健身房,鸡肋且全无新意。宝洁显然办法更多,立场也更坚决。宝洁全球总裁兼CEO麦睿博(Bob McDonald)说,员工与家属的身心健康,对宝洁来说至关重要。尽管公司一直把员工健康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宝洁并不满足只是喊喊口号而
期刊
周毅军在埃森哲近20年,算是中国区的元老了。他在公司以“儒雅”而闻名,新进公司的年轻员工爱把他当成职业成长导师,因为他重明理,强疏导,会反思。  周毅军总结,这是因为自己的“有心”。在咨询公司里,“学习”是终身的目标,也有许多可以学习的途径。有行业报告可以参考,有公司的全球在线知识库(Knowledge Exchange)可以查询,有公司内的专家可以讨教,工作小组中的项目经理和个人职业导师也是获得
期刊
陈鹏是某机关新招录的公务员,名牌大学毕业,经济学博士。进机关后,科长给他布置的第一项任务是撰写一份专题报告。他认真查找资料,发挥专业特长,用心撰写了报告。当他把这份倾注了激情与心血,自觉很满意的报告递交给科长时,科长却对报告的结构、内容几乎全盘否定,要求退回去重写。修改十余稿后,报告才通过。这件事后,陈鹏发现自己已很难与科长相处,他感觉这位学历不高但资格很老的科长对他处处刁难。  工作三四年后,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