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理的文化古脉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iu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地方成为传奇,你该如何与它相见?
  犹如一部好电影,被先睹者剧透太多。等到你去看时,便忍不住要一一印证。
  我和大理相见时,就怀着这样的心情。
  风花雪月——提到大理,大多数人都知晓“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巧了,到大理的第一晚,一夜无眠,陪伴我的就是窗外一阵阵呼啸而起的风声。
  晨起,独步街头,风过拂面,不寒不冷,无沙无尘。抬眼望去,但见苍山在西,逶迤青翠;洱海在东,碧绿如玉。路边,篱前,院墙头,屋檐下,是一簇簇恣意开放的三角梅,明艳艳的,让来自北方的人觉得太过奢侈。至于那雪,那月,无缘得见,竟也不觉得遗憾了。
  匆匆一瞥三塔寺、蝴蝶泉,就要离开大理城。原以为印证完毕,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理。晨光中,我们出发,开始之后几天的采风行程,马不停蹄,奔宾川,过祥云,到巍山,过洱源,去剑川,最后止于鹤庆。当然,它们都是大理州辖下的领地。
  一路上,所见所闻,总有惊喜。却原来,在传说中的大理之外,还有着这样一个大理。我们是在山水中行走,又更像在历史中穿行。古刹,古镇,古乐,古石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古意盎然的大理。
  古刹
  鸡足山在宾川境内,一山滴翠,寺院林立。据传,鸡足山是如来佛祖生前到过的两座圣山之一,也是全国最高的汉传佛山。从开山建寺以来的千余年来,高僧辈出,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朝圣。
  那天去鸡足山天柱峰绝顶金顶寺,从缆车下来,沿石板路拾级而上。有雾,时重时薄,如轻纱,如浓云。金顶寺也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裹在雾中,一级一级地踏在石阶上,忍不住就这样想,这条路,吴道子走过,米芾走过,李贽走过,徐霞客走过,董其昌走过,徐悲鸿走过……一代一代的人,在这里感受佛性,催生灵性,有所思,有所悟。他们的大慈大悲,他们的大智大慧,至今仍如眼前的岚烟一般,氤氲滋养着这座圣山,抚慰启迪着后来人。
  走一山,又一山,在山的深处,在山的高处,总有古寺名刹安然等着芸芸众生去朝拜。祥云境内水目山上的水目寺、北岗塔林,巍山境内的道教名山魏宝山中的南诏土主庙……佛光梵音,香火缭绕,一路洗礼,让人内心澄明、虔敬。
  古乐
  这还是一片古乐飘荡之地。最有名的就是巍山的南诏古乐和剑川的白族古乐。
  有意思的是,南诏进人中原历史的大事居然就和南诏古乐有关。史载,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南诏260人的大型乐团进入当时的唐朝都城长安,为唐德宗李适表演大型“南诏奉圣乐”乐舞,历载史册,被列为唐代十四部乐典之一。
  现今,在南诏古国发祥地的巍山,南诏古乐历经沧海桑田,奇迹般的保存下来。
  南诏古乐,又称洞经古乐,融中原文化、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于一炉,集吹、打、弹、拉、唱、诵为一体。目前,巍山已经收集整理了一百余首古曲。
  那夜,在巍山古城,明代古楼拱辰楼,听南诏古乐。
  在舞台前的矮木桌前坐下,但见台上的演出者多为白发老者。少顷,一声鼓响之后,演出开始。《风人松》《开坛偈》《柳青娘》《三称》《牛歌》……一首首古曲连贯而出,清丽淡远处,如寺庙屋檐下摇动的风铃声;浓烈奔放时,又如飞流直下的瀑布轰鸣。此时此刻,你人在台下,心却已走远。你仿佛正身处往昔历史中,看南诏国如何兴起繁盛,如何灰飞烟灭;又好像徜徉于自然中,高山、流水、梅花、兰草等,在眼前一一飘过。
  你会感叹,这些演奏者,用他们手中的扬琴、古筝、木鱼、古瑟、编钟、罄、二胡、丝弦、琵琶、大鼓等,就那么一拨一拉、一敲一弹,就将你带离尘世喧嚣,进入缥缈深幽的历史、自然之中。
  听罢,走出古楼,便见天上一弯新月高悬。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那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缔造王朝的人儿今安在?历史上,几乎每一个帝王都会为自己大建陵墓,但与唐王朝同时期存在的南诏国13位诏王,至今人们没有找到他们的一座王陵。这个王朝的身影就这样消逝得无影无踪。
  好在,还有南诏古乐,通过它我们还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余温和回响。在这个意义上,称南诏古乐为研究民族古乐的活化石,是封存于南诏故土深处的宇宙来音,并不为过。
  古石窟
  “归来不负西游眼,曾识人间未见花。”
  看完石钟山石窟,我想起了宋代俞国宝的这两句诗。“曾识人间未见花”有点夸张,但却表达了我见到罕见之物的心情。当然,让我惊喜的不是石钟山随处可见、星星点点的野花奇卉,不是丹霞地貌造成的石头开花奇景,而是石钟寺区那出神入化的石窟艺术,尤其是第八号石窟——“阿姎白”雕塑。
  石钟山石窟隐于剑川境内的石宝山深处,创于晚唐,历经300余年陆续开凿而成,被誉为“南方的敦煌”。在16窟、139尊像中,既有释迦牟尼、八大明王等佛教造像,又有带有人间烟火气的樵夫、童子等塑像。而石钟寺窟区八窟之中的“阿姨白”雕塑则是其中的异类。
  “阿姨白”,在白族语中意指女性生殖器。一个女性生殖器的雕塑,何以能登堂入室,堂而皇之地与佛祖、王者之像同列一处?
  有人说是少数民族地区性崇拜的产物。
  有人说是女性祈求子嗣、保佑顺产的产物,是早期居民生殖崇拜的遗物。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持有这一观念。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非主流说法。
  那天,在石钟寺窟区,顺着山径,一个个石窟细细地看过来,南诏第六代国王异牟寻议政图、南诏第五代国王阁罗凤出巡图、地藏王菩萨像……或庄严肃穆,或高贵典雅,或慈祥稳重。而“阿姎白”雕塑则在这组石窟的最尽头、最高处。看到“阿姎白”的第一眼,没有想象中的忐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安心、妥帖感。“阿姎白”就这样在山的高处,坦荡荡地面对山野,面对天地,面对匍匐在地的善男信女,施予他们生命力和希望。
  不管当初雕刻者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刻出了“阿女央白”,如今它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了其他石窟。“阿女央白”石刻前供人跪拜的莲花石蒲已经被磨出了凹坑。历朝历代,被无数双手虔诚地涂抹香油,女阴石刻也已经变得乌黑光亮。
  正像女作家迟子建所感知的那样,这具生命之门具有睥睨世俗的天真无邪气质,就像“一枝娇艳异常的金黄色喇叭花,在深山野谷摇曳”。
  走过这些地方,才真正知道大理之大之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深远。大理不仅仅是传说中的风花雪月、苍山洱海,大理还有许多宝贝“养在深山人未识”。行色匆匆,浮光掠影,我们所触摸到的大理文化古脉,也就是管中窥豹而已。
其他文献
1、母亲  哺育过我的河流  就像母亲的乳汁  严格地说下来  故乡只有一个  就是那承接衣胞的地方  但因为有了母亲  故乡会变成一条河流  2、鱼虾  河流里有鱼虾  草鱼的样子很空旷  鲫鱼的样子很精美  拣一条肥鱼拴在草线上  故乡就  丰满得像夏天的石榴树  而我终将游去  游人大荒  3、银河  母亲算了又算  秧苗从拔节到收割  又过了许多天  还不见河流的影子  而我  遥望着天上
期刊
1  护士说,你唱个歌吧!  一道又一道厚厚的门在我身前徐徐开启,一道又一道厚厚的门在我身后闭合。只感觉自己穿行在时空隧道。  我看不清护士的脸,那张脸被一个蓝色的大口罩遮挡着,她的身体被肥大的蓝色衣服包裹着。只是感觉她个不高,有些瘦,聪明麻利。露在外面的,只有一双眼睛,明亮、清澈、和善。  我知道,她是担心我紧张。心理疏导,也是她的工作吧!但我宁愿把这当成是一种朋友间的交流,尽管到现在,我依然不
期刊
下关风  小的时候 只知道  你是西洱河山峡中的匆匆过客  左边是高耸入云的点苍山  右边是苍茫无际的哀牢脊梁  你就从它们的缝隙中呼啸而来  越过天生桥的激流飞涧  拨动江风寺的风铃声响  问候每一条山川河流  敲响每一户人家的门窗  长大以后才知道  你是远涉重洋的他乡来客  你来自遥远的印度洋  来自异国的孟加拉湾  你从喜马拉雅的南麓  越过森林茂密的滇缅雨林  越过沟壑纵横的横断重山  
期刊
立秋  三月阳雀的叫声还在耳畔  日子一晃就过了夏天  春浸入时光的骨髓  田野和山坡,结满了秋  你和我隔着一片宽宽的海呀  还有一座高高的山  海这边还是阴雨绵绵,海的那边  已然薄雾轻烟,秋色烂漫  约定俗成的炊烟,依山傍水  在夕照里袅袅娜娜  时间一次又一次  把昼与夜的画面反复舒卷  山那边是否晴朗如初  突然就到来的一场雷雨  有没有让悠然自得的小鹿  有一些小小的惊慌  猝不及防 
期刊
如果你爱我  如果你爱我  就把你的心交给我吧  我要让岁月记住  爱是真诚爱也是责任  如果你爱我  就把你的梦托付给我吧  我要让遭遇和劫难记住  爱可以战胜磨难  爱也可以放逐严冬  如果我们彼此相爱  就把心交给对方吧  在最短的距离之间  让彼此的心  自由行走吧  与你约会  我带着激情和希望  在预定的清晨匆匆赴约  希望清晨能见证我们的约会  清晨是我一生中最美的意境  不用过多的
期刊
甘嫫阿妞,你为谁而忠贞,为谁而芬芳!你的芳香浸湿我的呼吸。  ——题记  (一)  甘嫫阿妞,一个带着花香的名字  我曾在父亲的烟斗里看见过你凄惨的命运  我曾在母亲的故事中听说过你不屈的抗争  而今我多么希望你来到我的身边  借我一片辽阔的天空,赐我一生幸福的源泉  绽放我身体里那朵沉睡已久的索玛花  (二)  甘嫫阿妞,一个带着花香的名字  在祖先疯长的胡须里我遇见了你  黑夜被寂寞俘获而沦陷
期刊
到大理了。在发鬓捋一片缠绕于苍山洱海问的薄雾,证明我确实到大理了。那被指尖轻轻捋下的雾,很真实,微凉即化,却内含一种凝固了千年的宁静。  清晨,就是这大片、非零碎化的阳光和实在辽阔无边的寂静,才把我彻底惊醒。  一个“静”字,仿佛在召唤着什么,在召唤着“动”吗?思绪果真就飘到了某种律动之中,我想起了昆德拉所写,1968年在巴黎大学墙上刻下的一句话,一种“动”:生活在别处。明明现实的身体在巴黎,在巴
期刊
高原的生命  青瓦白墙的院落  水墨一样的图岸  隐藏着你的心  蓝蓝的一线天  悠悠的一练水  诉说着千年无争的安宁  和暖的太阳  滋生出无数激越的情歌  简单的日子  衍生不少壮丽的诗篇  红土森林溪流  明媚的幸福  就是那高亢的马蹄声声  红土上的那张笑脸  将心浸入泥土中  映山红样的朝霞里  有永不遗忘的爱情  你去了山外  追逐文明的蔚蓝  我感到我的心燃烧  如同火塘的焰火  穿
期刊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四季皆有佳景;而因了蝴蝶一泉、金花五朵的浪漫,其风花雪月的人文情调更甚。  然最令人感怀的是,大理诗情画意中那无限的禅意。  翻山越岭,访寺问道;步川涉水,寻迹悟禅。不求深究,唯愿偶得烛明,豁然开怀。走得辛苦,值得。值,就是得。  大理苍山,崇圣天下小。有“文献名邦”之誉的大理,其古都早在千年前就跻身“世界十大城市”。俱往矣,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
期刊
洱海是一只眼睛  苍山,倏地一笔过去,上眼皮有了。  玉案山,倏地一笔过来,下眼睑有了。  加上那一泓蓝天一样的水,一只莹莹的眼睛就在彩云之南的大地之上了。  这眼睛,名叫洱海。  这是大地的眼睛。不知道多少年了,它一直在望天。白天,它望太阳,望蓝天,望白云,望苍山上的雪,望四季不败的花朵;夜晚,它望月亮,望星星,望夜游的精灵。它把自己望得蓝格莹莹。真想问一问它,这个世界怎么就看不够呢?  游轮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