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必须放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敢于改革和创新,将地理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而小组合作模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且是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能够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课改 课堂教学 合作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局面。让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体验了参与学习的快乐,发挥了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促使师生间、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终身学习,学会做人。他把个体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有机统一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显出更大的成效。
一、学习小组的建设与评价
学习小组是整个高效课堂的载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团体,其建设和利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的成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通常由8~10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一)怎样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以4g人的班级规模构建8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6个合作小组。
1、首先从全班挑选出6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6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特差生、“调皮王”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
4、学习分工。小组分工是一个小组正常、有序进行的核心部分,只有认真分配好了组员的角色,才能起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原有效果。
5、小组文化建设。制定组规和确定小组目标t围绕小组共同的信念,确立了个性化的组名,并且创作了组歌,发布了小组宣言,有的共同设计了象征着团结奋进的小组吉祥物;有的共同创作了一幅画来体现他们的共同信念。
(二)学习小组的评价
没有了评价,就没有了管理;没有科学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学习小组也一样,如果没有一定的考核,就很难落实小组工作。
评价建议:(1)课堂可以采取及时性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2)采取阶段性评价定量评价。可以采取承认基础、着眼提高、滚动管理、捆绑评价的方式。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
确定教材内容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能性,目的是什么?哪一种合作形式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采用什么形式进行小组合作?这些都是作为教学的执行者应该深思熟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种小组合作形式在地理课堂上运用的效果很好。
一、讨论式: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合作学习中应用最广泛,因为设计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场面热闹。地理教材内容如果是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建议采用讨论式。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目的明确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各抒己见,又可以集百家之长,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老师也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
二、互助式: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使用是经常化的,在地图中要寻找某一地理要素,如果采取同桌互助,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不同的页面中,寻找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时,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翻到不同的页面,进行对照,可以减少页面的翻动,而且直观明了,还方便同桌之间讨论学习。这种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广泛利用,效果相当不错。
三、竞赛式:地理课堂上经常要求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特别是中国的山脉、大洲和大洋、中国的铁路分布等内容。这些内容单一,要求记忆量大,单单是老师讲,学生听,肯定非常枯燥。在讲授《地形复杂多样》这节课时,课前老师准备好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和剪好的中国山脉的名称,在课堂上,在把中国各种走向的山脉落实在图上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式来完成。先明确告诉学生活动的目的,就是将不同走向的山脉粘贴在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以前后两张桌子四个同学组成的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活动完成之后,由老师和同学共同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就这样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深记忆,又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辩论式:在课改前,对于人文地理部分,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考试时学生背一背了事。而初中人文地理的学科地位,重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对人文地理部分的掌握,教材也相应增加了篇幅,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对人文地理的掌握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辩论式在地理课堂的应用是很有效的。对学生分组,根据不同的观点,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进行辩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课改 课堂教学 合作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局面。让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体验了参与学习的快乐,发挥了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促使师生间、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终身学习,学会做人。他把个体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有机统一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显出更大的成效。
一、学习小组的建设与评价
学习小组是整个高效课堂的载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团体,其建设和利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的成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通常由8~10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一)怎样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以4g人的班级规模构建8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6个合作小组。
1、首先从全班挑选出6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6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特差生、“调皮王”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
4、学习分工。小组分工是一个小组正常、有序进行的核心部分,只有认真分配好了组员的角色,才能起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原有效果。
5、小组文化建设。制定组规和确定小组目标t围绕小组共同的信念,确立了个性化的组名,并且创作了组歌,发布了小组宣言,有的共同设计了象征着团结奋进的小组吉祥物;有的共同创作了一幅画来体现他们的共同信念。
(二)学习小组的评价
没有了评价,就没有了管理;没有科学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学习小组也一样,如果没有一定的考核,就很难落实小组工作。
评价建议:(1)课堂可以采取及时性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2)采取阶段性评价定量评价。可以采取承认基础、着眼提高、滚动管理、捆绑评价的方式。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
确定教材内容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能性,目的是什么?哪一种合作形式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采用什么形式进行小组合作?这些都是作为教学的执行者应该深思熟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种小组合作形式在地理课堂上运用的效果很好。
一、讨论式: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合作学习中应用最广泛,因为设计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场面热闹。地理教材内容如果是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建议采用讨论式。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目的明确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各抒己见,又可以集百家之长,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老师也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
二、互助式: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使用是经常化的,在地图中要寻找某一地理要素,如果采取同桌互助,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不同的页面中,寻找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时,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翻到不同的页面,进行对照,可以减少页面的翻动,而且直观明了,还方便同桌之间讨论学习。这种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广泛利用,效果相当不错。
三、竞赛式:地理课堂上经常要求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特别是中国的山脉、大洲和大洋、中国的铁路分布等内容。这些内容单一,要求记忆量大,单单是老师讲,学生听,肯定非常枯燥。在讲授《地形复杂多样》这节课时,课前老师准备好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和剪好的中国山脉的名称,在课堂上,在把中国各种走向的山脉落实在图上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式来完成。先明确告诉学生活动的目的,就是将不同走向的山脉粘贴在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以前后两张桌子四个同学组成的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活动完成之后,由老师和同学共同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就这样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深记忆,又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辩论式:在课改前,对于人文地理部分,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考试时学生背一背了事。而初中人文地理的学科地位,重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对人文地理部分的掌握,教材也相应增加了篇幅,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对人文地理的掌握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辩论式在地理课堂的应用是很有效的。对学生分组,根据不同的观点,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进行辩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