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一个安琪儿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qianwus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人峻冰写的诗《安琪儿》,用我们平常所见之物、不会刻意留意的细节,拨动了我们的心弦。字里行间展现了诗人怀揣梦想而前行的信念,尽管梦想路上有挫折,也很寂寞,但诗人珍惜梦想,执著追求,始终秉持一颗坚定的心。
  关键词:峻冰;《安琪儿》;梦想
  
  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少时光,我曾一度迷恋诗歌,喜欢欣赏优美的诗句,也爱时不时写上一两句。记得在中学二年级,坐后排的女生常和我交换各自写的小诗。后来她转学走了,我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送给她作为纪念。长大后整理东西,发现自己所写的一些小诗的残篇断章。看着幼稚的笔迹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内容,不禁莞尔,真的是年少轻狂。不过借着那些诗句,居然还能回忆起某些早已忘记的人和事。再后来,几次搬家,残篇断章都没能留下了。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快得让人很难去细品其间的过程。人总是有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虽时有感慨,但也只是感慨而已,很少再把感悟变作文字记录下来。生活就像高举的鞭子,催促我们快跑。安静的品诗,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不仅需要时间,还得把浮躁的心按捺下来。一首好诗好比一壶香茗,茶饮尽,回味悠长。
  品诗也需有人共酌,请让我邀请你,朋友,共同来分享诗人峻冰所写的一首诗歌《安琪儿》:
  诗歌出自一位学识丰富、秉性浪漫的诗人之手,是诗人在海外游学期间所作。在异乡,原本就容易勾起人的万千思绪。那些平常所见之物、不会刻意留意的细节,都能拨动敏锐的心弦。古往今来的名篇佳作多诉游子的衷肠。我仿佛可以想见,清晨,天泛白,诗人倚窗远眺,吟咏自己一路的过往。
  在路上,真的只是从这里到那里的物理空间转移吗?在路上,何尝又不是时光的流淌,从孩童到青年;何尝又不是梦想的实现,从起步到成功。在路上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人生的路上奔走。有人肆意,有人认真。而诗人,一定属于后者。诗句像飘逸的薄纱,轻掩着我们从字里行间能洞见的诗人怀揣梦想、爱的渴望而前行的脚步。
  “你来自天堂”——古语云“志存高远”,诗人的梦想是高远的、渴望是迷人的,如天使般迷人的微笑。那“温暖的盛开鲜花与智慧之地”不是用房子、车子等财富堆砌成的。“风和煦 雨若丝/声如歌/振翅高飞”——有梦想、有爱的渴望的人是喜悦的。在诗人看来晴天是云淡风轻,雨天是清新温润,连不特别的阴天,也是微风拂面。如果能飞,一定会忍不住拍动翅膀翱翔,去寻觅梦想或爱情。“只有你知道/我的天空爱的世界/何时风停/何时雨住”——梦想和爱情都是矛盾的综合体。它可以很大,大到可以代替世界万物;也可以很小,小到我的世界别无仅有。所有的欢乐、悲伤都因它而起,受它主宰。梦想,爱情,是热恋中的伴侣。
  诗的第二段,诗人讲述他寻觅梦想、渴望真爱之路上的寂寞与执著。“我是一颗流浪的种子/在寒冷的荒野飘零/我是一匹失群的狼/在无垠的沙漠独行”——坚定地去实现梦想、寻找真爱的人注定孤独,因为要抵御太多的诱惑。“在寒冷的荒野”“飘零”的种子与“在无垠的沙漠”“独行”的狼一样是孤独的。没有同伴嘘寒问暖,甚至没有可以跟随的方向。前行的路需要自己去识别,可能有陷阱,可能是通途,要自己走了才知其结果。这有时还不被人理解。别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走那条艰难的路呢?那些人是不知道的,成功从来都不会在唾手可得的地方开花结果,总要经历荆棘才能采摘。路上虽艰辛,幸好还有梦想、爱的渴望相随。“因为有你/星星张开睡眼绿洲泛出生意/漆黑的夜晚粲然点亮了/永不熄灭的/烛照生命的灯”——梦想和爱的渴望是点点星光、黑暗中的烛火、沙漠中零散的绿洲、美丽的天使的眸子。它给人希望,慰藉心房,让人不再害怕黑暗与沙漠,因为那指示着可以继续前行的方向。走过俗世之海,就能再见阳光普照大地。
  “打开所有的窗/帆挂上尘封的桅杆/任雁阵掠过天际的雾霭/浆洗过的清晨一尘不染/你洁白的”——走过低迷黑暗的诗人迎来了日出东方。“尘封的桅杆”重新挂上帆。“所有的窗”被打开,让清新的空气驱走阴霾。这是新的开始,又要扬帆起航。春去秋来的“雁阵”喻示时光的流逝,而梦想和爱的渴望依然怀揣心中,“一尘不染”,依旧是“洁白的”。“彩虹飞升/我的心/随跳跃的熹微曼妙的琴音/驿动”——诗人的心情是激动的,没有什么能比沮丧、失落过后的希望更让人振奋的了。“彩虹飞升”,所见的是美好事物,耳畔甚至响起了“曼妙的琴音”。继续踏上寻梦和追求真爱之路,阻碍与困境被抛在身后,阔步向前,步履轻盈。“我”面带微笑,充满动力。
  最后一节诗人用四个短句勾勒了一幅延绵的画卷。“月出桂宫甜甜的/你的眼告诉我/穿过那道山弯/就能看见迷人的沸腾的海”——入夜,银盘高悬,空气中流动着淡淡的桂花香,好一幅良辰美景。月下青山如黛,静卧着。“我”即将看见那“迷人的沸腾的海”。那就是我的梦想、我的真爱呀!诗人抑制着内心的狂喜,止住笔触,把梦想和真爱放在画框之外,勾起读者的激动,又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诗人会怎样走过那道“山弯”?另一边的“海”真那么美好?每个人都会猜测诗人这段寻梦和追求真爱之路会有怎样的结局。
  诗人用富有画面、色彩的语言向人展示了一路的寻梦和追求真爱的历程。品诗,也品着诗人的经历。我敬仰诗人的高远之志和执著追求的信念,也感同身受其低迷的时光,当然,对山弯那边的海则有无限的畅想。
  亲爱的朋友,其实这何尝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活。我们有过或大或小视之为珍宝的梦想和真爱,我们也曾满怀虔诚向着它进发。在路上我们遇见了或小或大的阻碍,不同的是,在这里有的人放弃了,而有的人,比如诗人,忍受住了孤独、寂寞继续前行而最终看到美丽的天使。过程的不易映衬出结果的甘甜。珍惜梦想,持守真爱,面对挫折要有一颗坚定的心。这也许就是诗人要借诗歌给我们的启迪。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金山》通过对几代海外劳工生活秘史和悲苦命运的描写,刻画了中国普通民众在全球化进程中艰难前行的身影。张翎并未停留在宏大叙事的表层,而是摈弃某些熟悉的概念和口号,进入一种客观平实的人生书写。一群“金山客”和他们的女人的故事让小说生动而复杂,其中交织着无法言说的婆媳关系,还充盈着默默守候的朋友之义。  关键词:张翎;《金山》;人性;小说    2010年,在南昌举行的首届小说节上,笔者有幸见到了
期刊
摘要:在人们的期待之中,《赵氏孤儿》与我们见面的,与《黄土地》饱含的浓烈的启蒙意识、《霸王别姬》带来的沉重的历史感有所不同,《赵氏孤儿》更确切地说是导演陈凯歌对历史与忠义的后现代解构。这鲜明地体现在影片中的人物呈现出的浓烈的救赎与自我救赎感。  关键词:《赵氏孤儿》;救赎;程婴    在中国,“赵氏孤儿”的故事大家可谓耳熟能详。史书记载晋灵公武将屠岸贾因与赵盾不和,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设计杀
期刊
摘要: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普通的小人物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为社会精英的呢?在我看来,他们追求梦想,坚持不懈并为之奋斗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而影片《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主人公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就是最好的验证。  关键词:《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自由;梦想;奋斗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普通的小人物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为社会精英的呢?在我看来,他们追求梦想,坚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实践经验,从明确定位、围绕家庭、增强互动和加强合作等四个方面,探索市级城市周报如何办出特色,如何走上品牌发展之路。  关键词:城市周报;特色;对策    目前的市级城市周报脱胎于原先的城市广播电视报,大多走过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纯预告广播电视节目的历史,走上了综合型娱乐生活报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尽管办报思路在不断调整,版面内容和形式在不断更新,但在省级都市报和市级日报、晚报的挤压下,
期刊
摘要:本文从朱时茂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戒烟不戒酒》入手,阐述影片对于制造笑点和现实问题的独特解读,彰显出导演对于低成本电影中,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如何双赢这一主题。  关键词:价值;创意;现实    《戒烟不戒酒》(2011)是朱时茂执导的电影处女作。主要讲述了酒鬼严保久(朱时茂饰)以及他的女儿严蒙蒙(刘欣饰)两代人在时代变迁和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改变。  这部联合了乔任梁、刘欣、陈佩斯、邬君梅
期刊
摘要:对底层人物所受苦难的反复书写,直面下层百姓的痛苦,表现他们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及由其产生的绝望式反抗,是鬼子文学创作的一种意境追求。鬼子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使他能够立足于民间,并直面人生的惨淡,由此形成他独具特色的苦难美学思想和小说创作模式。本文以鬼子小说的苦难与暴力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鬼子小说的创作模式和美学价值,这对当代文学创作,其影响价值不容低估。  关键词:苦难;暴力;创作模式;美
期刊
摘要: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以松子这个鲜活的人物角色塑造为基础,刻画了其悲剧的一生,命运的悲剧并非偶然,童年时代父爱的缺失、男权至上的传统观念、加之自身的性格,促成了其悲惨的一生。但她以宽容、忍耐、博大和爱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灵魂,映射出人性的光辉。而歌剧的运用和黑色幽默的沉重基调又使得松子的悲剧形象表现出一种冰冷残酷的美。  关键词:《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悲剧;价值观;精神创伤    影
期刊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党委书记兼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影视、戏剧、广播委员会主任,国家电影审查委员,教育部评估专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召集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著有《从文学之隅到
期刊
摘要:《乡土与人生的恋歌》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怀想与眷恋,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对乡土追怀的游子和一颗渴求美善与真情的心。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的诗歌排列结构及娴熟的语言技巧,造就了一曲优美动人的“恋歌”。  关键词:峻冰;《乡土与人生的恋歌》;结构;语言    细读峻冰的诗集《乡土与人生的恋歌》,便仿佛哼着这首“乡土恋歌”,跟随诗人走上一条怀乡之路。这是一个滥情、矫情的年代,环绕在耳边的只有男男女女的情
期刊
摘要:21世纪,中国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头,在这个“三网融合”的时代,商业化竞争已然趋于白热化的阶段,各种品类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寻求新的媒介生存与发展空间成为各家媒体不可规避的话题。作为调查性报道的新闻类栏目,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例,从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