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教给孩子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学会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学会生存和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关键词】幼儿;创造力培养;主动操作;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当今世界正发生着迅速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推动教育的进步,又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个体要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必须具备创造性,创新作为人的最宝贵精神素质受到空前的推祟,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与核心。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聪明程度在生物基础方面主要取决大脑细胞的结构,每个细胞的神经树突越多,人就越聪明。研究证明:0-6岁是人一生中脑细胞树突增长最快的时期。儿童受教育越早,潜能发展得越多,受教育越晚越不利于潜能发展,可见,创新应从学前教育开始作为一项重要培养目标,其核心即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过去那种幼儿模仿得多、启发少,老师讲得多、幼儿活动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猜测、提问、幻想的创造性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前提
兴趣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只有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幼儿才会观察,而观察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只有养成经常观察的习惯,幼儿才能获得新的发现,才能有正确的创造。因此,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专门的观察活动以外,还在幼儿的一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捕捉良机,如经常带领幼儿到附近公园绿地、体育广场等地,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现象进行观察,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为幼儿的创造积累了大量素材。
二、环境的创设是培养创造力的条件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陶行知提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宽松、民主的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重要条件。而创新的涌现离不开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外部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充要条件。因此,在活动中我和幼儿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让自己成为参与者、思维的引导者、创作的欣赏者,用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与众不同”的言行,并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孩子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首创性、互异性和多样性,使幼儿在轻松、自由愉快、平等民主的心理环境中进行创意活动,释放自己的创造潜能。由于幼儿的思维伴随着活动而进行,于是我在室内为幼儿创设了美工区、科学区、数学区、阅读区、角色区等区角,并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以及大量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思考、操作、交往的“丰富信息知识环境”和“动手的外部环境”,从而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积极联想,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的想象开始,幼儿期是想象最活跃时期,孩子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创新活动的基础。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想象中的形象不是记忆表现的简单重复,而是新形象的创造,如果把他变为现实,就是为人类社会所承认的创造。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想象无处不在,他们在纸上画出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有时常常不被别人理解,编出许多荒唐可笑的故事,也许就在编织一个美丽的未来世界。因此我平时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中来解决问题。如:假如世界上没有钟会怎么样?假如没有水会怎么样?等等。组织幼儿讨论、大胆想象,积极思考,鼓励幼儿作出多样性、独创性的回答,由此迸发出富有创造力的思维火花。
四、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创造力的保证
活动是创造力的保证。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于是,(1)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开发幼儿创造力的目的。如语言活动中先讲出故事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由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来叙编结尾;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创编歌词;美术活动中的意愿画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构图等。(2)幼儿的创造力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小天地,应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所有教育活动中都蕴涵着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教育因素。因此,我语言区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常常和幼儿提一些假设性的问题训练幼儿思维。如假如我会飞……有的幼儿会说假如我会飞,我就变成飞行员和飞机赛跑,假如我会飞,我就到天上当指挥交通员……在益智区内用“符号推理法”,如出示一些图形符号,让幼儿看看想想像什么,如圆,有幼儿说像太阳,有的说像钟面,有的说像呼拉圈……再如讲出一种特性让幼儿讲出有此特征的事物,列举得越多越好。
五、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幼儿创造力的保障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教师应树力“终生教育”思想,使自己的观念、知识、思维方式不断更新,如此方能跟上时代步伐,只要教师具有发展创造力的意识,便时时处处可创造条件和机会,造就时代所需的人。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培养幼儿创造力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因此,在活动中我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以平等、民主、合作的原则,给幼儿充分的活动和自由,为幼儿提供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材料,给予开放的活动时间。如在美工区内开辟了“创作天地”等,让每个幼儿能感受到创新的体验,并产生跃跃欲 试的创作激情。在科学活动区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鼓励大胆质疑,训练幼儿的求新求异思维。并给予讨论的自由,让孩子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思考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发现,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在开放性问题情境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六、正确评价幼儿的创造行为是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发育健康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所谓创造力是主体在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能力可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受知识、经验、能力、条件的限制,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只能是初级层次,即与自身能力相吻合,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不一定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能力。实践活动证明: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创造行为为老师同伴的赞赏,就可能作出更多创造,并逐步形成创造性的人格。
总之,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本班幼儿通过一学年的培养,如今的思维活跃。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教师有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意识,并把这种创造力的培养落实在我们的工作中,就一定能使创造之花遍地开放!
【关键词】幼儿;创造力培养;主动操作;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当今世界正发生着迅速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推动教育的进步,又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个体要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必须具备创造性,创新作为人的最宝贵精神素质受到空前的推祟,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与核心。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聪明程度在生物基础方面主要取决大脑细胞的结构,每个细胞的神经树突越多,人就越聪明。研究证明:0-6岁是人一生中脑细胞树突增长最快的时期。儿童受教育越早,潜能发展得越多,受教育越晚越不利于潜能发展,可见,创新应从学前教育开始作为一项重要培养目标,其核心即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过去那种幼儿模仿得多、启发少,老师讲得多、幼儿活动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猜测、提问、幻想的创造性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前提
兴趣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只有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幼儿才会观察,而观察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只有养成经常观察的习惯,幼儿才能获得新的发现,才能有正确的创造。因此,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专门的观察活动以外,还在幼儿的一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捕捉良机,如经常带领幼儿到附近公园绿地、体育广场等地,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现象进行观察,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为幼儿的创造积累了大量素材。
二、环境的创设是培养创造力的条件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陶行知提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宽松、民主的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重要条件。而创新的涌现离不开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外部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充要条件。因此,在活动中我和幼儿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让自己成为参与者、思维的引导者、创作的欣赏者,用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与众不同”的言行,并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孩子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首创性、互异性和多样性,使幼儿在轻松、自由愉快、平等民主的心理环境中进行创意活动,释放自己的创造潜能。由于幼儿的思维伴随着活动而进行,于是我在室内为幼儿创设了美工区、科学区、数学区、阅读区、角色区等区角,并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以及大量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思考、操作、交往的“丰富信息知识环境”和“动手的外部环境”,从而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积极联想,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的想象开始,幼儿期是想象最活跃时期,孩子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创新活动的基础。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想象中的形象不是记忆表现的简单重复,而是新形象的创造,如果把他变为现实,就是为人类社会所承认的创造。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想象无处不在,他们在纸上画出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有时常常不被别人理解,编出许多荒唐可笑的故事,也许就在编织一个美丽的未来世界。因此我平时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中来解决问题。如:假如世界上没有钟会怎么样?假如没有水会怎么样?等等。组织幼儿讨论、大胆想象,积极思考,鼓励幼儿作出多样性、独创性的回答,由此迸发出富有创造力的思维火花。
四、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创造力的保证
活动是创造力的保证。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于是,(1)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开发幼儿创造力的目的。如语言活动中先讲出故事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由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来叙编结尾;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创编歌词;美术活动中的意愿画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构图等。(2)幼儿的创造力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小天地,应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所有教育活动中都蕴涵着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教育因素。因此,我语言区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常常和幼儿提一些假设性的问题训练幼儿思维。如假如我会飞……有的幼儿会说假如我会飞,我就变成飞行员和飞机赛跑,假如我会飞,我就到天上当指挥交通员……在益智区内用“符号推理法”,如出示一些图形符号,让幼儿看看想想像什么,如圆,有幼儿说像太阳,有的说像钟面,有的说像呼拉圈……再如讲出一种特性让幼儿讲出有此特征的事物,列举得越多越好。
五、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幼儿创造力的保障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教师应树力“终生教育”思想,使自己的观念、知识、思维方式不断更新,如此方能跟上时代步伐,只要教师具有发展创造力的意识,便时时处处可创造条件和机会,造就时代所需的人。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培养幼儿创造力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因此,在活动中我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以平等、民主、合作的原则,给幼儿充分的活动和自由,为幼儿提供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材料,给予开放的活动时间。如在美工区内开辟了“创作天地”等,让每个幼儿能感受到创新的体验,并产生跃跃欲 试的创作激情。在科学活动区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鼓励大胆质疑,训练幼儿的求新求异思维。并给予讨论的自由,让孩子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思考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发现,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在开放性问题情境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六、正确评价幼儿的创造行为是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发育健康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所谓创造力是主体在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能力可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受知识、经验、能力、条件的限制,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只能是初级层次,即与自身能力相吻合,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不一定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能力。实践活动证明: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创造行为为老师同伴的赞赏,就可能作出更多创造,并逐步形成创造性的人格。
总之,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本班幼儿通过一学年的培养,如今的思维活跃。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教师有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意识,并把这种创造力的培养落实在我们的工作中,就一定能使创造之花遍地开放!